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中和目标下黄河流域全要素碳生产率时空演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明娟 殷文琦 +2 位作者 吴亚齐 夏菲菲 李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提升碳生产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为协调黄河流域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关系,核算了2007—2017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碳生产率,基于DEA-Malmquist的全要素碳生产率模型计算所得数值分析了九省(区)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时空演化格局... 提升碳生产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为协调黄河流域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关系,核算了2007—2017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碳生产率,基于DEA-Malmquist的全要素碳生产率模型计算所得数值分析了九省(区)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时空演化格局,识别了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上,2007—2017年九省(区)的碳生产率平稳上升,增幅高达283.3%;全要素碳生产率增长缓慢,维持在1.000左右。2)在空间维度上,受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的影响,碳生产率和全要素碳生产率区域异质性较大,呈现“下游显著高于中游、中游略高于上游”空间演变格局。3)从影响因素来看,上中游属于技术效率拉动型区域,技术进步的作用微弱,而下游属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推动型区域。基于此,提出创新体制机制、推广低碳发展模式,立足低碳技术创新、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强区域一体化合作、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等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生产率 全要素碳生产率 MALMQUIST指数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困境及路径选择——来自宁夏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昭楠 韦孟丹 +1 位作者 刘七军 胡垚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4-141,共8页
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高度耦合,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最大制约瓶颈。以宁夏为例,构建熵值TOPSIS与耦合协调度等模型,结合贫困性分析,从时空视角探讨了农户居住环境脆弱性与其贫困间的耦合协调的关联。结果显示:... 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高度耦合,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最大制约瓶颈。以宁夏为例,构建熵值TOPSIS与耦合协调度等模型,结合贫困性分析,从时空视角探讨了农户居住环境脆弱性与其贫困间的耦合协调的关联。结果显示:从时序看,农户居住环境脆弱性与其贫困间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受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历经了中度耦合协调贫困滞后、高度耦合协调同步发展2种阶段和4种发展类型。从空间分布看,宁夏北部川区至南部山区的农户居住环境脆弱性与其贫困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发展类型亦从协调发展型向过度调和型转变。这意味着新时期的脱贫成果巩固拓展要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贫困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与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乔志霞 李佳宇 臧碧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4,67,共8页
为给相关部门推动黄河流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选取2010—2020年面板数据,从增长质量、资源消耗、环境治理、社会生活、科研创新5个维度(一级指标)构建了黄河上游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评黄河... 为给相关部门推动黄河流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选取2010—2020年面板数据,从增长质量、资源消耗、环境治理、社会生活、科研创新5个维度(一级指标)构建了黄河上游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评黄河上游及其四省(区)绿色发展水平,解析绿色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从时序变化看,2010年以来黄河上游绿色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到2020年绿色发展一级指标评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社会生活、资源消耗、科研创新、增长质量、环境治理;从区域差异看,2010—2020年黄河上游四省(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值呈稳定增大趋势,但仍存在上升空间,内蒙古的均值最大(为0.538),青海的均值最小(为0.346);从区域内部差异看,内蒙古绿色发展的短板是资源消耗较多,宁夏的社会生活水平较低、资源消耗较多,甘肃的增长质量水平低是绿色发展的最大障碍,青海的社会生活、科研创新、环境治理水平偏低。因此,黄河上游地区应提高增长质量和环境治理水平,实施差异化绿色发展提升措施,促进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水平评价 区域差异 熵权法 黄河上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视域下黄河流域碳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马明娟 李强 周文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11,共7页
碳生态补偿是协调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为构建黄河流域多样化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流域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为研究区域,将碳中和目标与生态补偿机制相结合,构建碳生态补偿理... 碳生态补偿是协调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为构建黄河流域多样化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流域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为研究区域,将碳中和目标与生态补偿机制相结合,构建碳生态补偿理论模型,基于碳排放量与碳汇的测算,厘清碳补偿的主客体,并辅以算例探究了2007—2017年黄河流域碳生态补偿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碳资源使用效率、支付意愿与能力等的影响,9个省(区)碳补偿额度区域异质性较大;除宁夏之外,黄河上中游的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等省份的减排固碳贡献度较大,为碳受偿地区,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份为碳支付地区,并且山西和山东的碳赤字显著高于其他省份,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亟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来提升区域碳排放与资源禀赋特征的匹配度。根据研究结果,凝练出黄河流域低碳转型与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生态补偿模型 碳汇 生态补偿机制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碳交易定价模型及其模拟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马明娟 李强 +2 位作者 殷文琦 宗鑫 周文瑞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46,共7页
系统剖析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在厘清GA-BP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碳交易定价模型,用以刻画碳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情景设置、数值模拟不同情景下不同因素对碳交易价格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GA-BP神经... 系统剖析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在厘清GA-BP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碳交易定价模型,用以刻画碳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情景设置、数值模拟不同情景下不同因素对碳交易价格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对于碳交易价格模拟具有可靠性,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结构情景下碳交易价格变化较大,构建区域碳排放交易体系不仅能促进温室气体减排,还能优化能源结构,其关键在于形成与碳排放交易体系相适应、相配套的体制机制,营造契合碳中和目标的政策环境。论文旨在为我国碳交易市场运行机制优化提供理论参考,为我国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益增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交易定价模型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GA-BP神经网络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金融素养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昭楠 邢天阳 刘七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69-73,共5页
消除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是促进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系统解析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金融素养能抑制农村... 消除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是促进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系统解析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金融素养能抑制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且金融素养对农户家庭的促收效应随着收入的降低呈增长趋势。在时间趋势上,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的改善作用先下降后上升,人口老龄化对其的加剧作用却趋于平稳。农户金融素养提高可抵消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负面作用,从而抑制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素养 老龄化 收入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居民消费与共同富裕 被引量:40
7
作者 王瑛 杨航 张晓雯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8-153,共6页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以及居民消费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就机制检验而言,居民...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以及居民消费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就机制检验而言,居民消费增长和居民消费升级在其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分区域看,数字普惠金融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且西部和东北地区更为明显,但东部地区并不显著;分城乡居民而言,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而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但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均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中介效应相对更大。在使用2SLS和GMM方法进行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普惠金融 居民消费 中介效应模型 2SLS 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区跨区域协同保护与补偿基础问题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宗鑫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64,共8页
针对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区,以高寒草地水源涵养服务效益为载体,开展黄河流域跨区域协同保护与补偿,协调处理保护者与受益者利益关系,实现生态保护目标,应是生态保护与补偿的主体内容。其中,辩证处理生态保护与补偿中人地补偿和人际补偿运... 针对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区,以高寒草地水源涵养服务效益为载体,开展黄河流域跨区域协同保护与补偿,协调处理保护者与受益者利益关系,实现生态保护目标,应是生态保护与补偿的主体内容。其中,辩证处理生态保护与补偿中人地补偿和人际补偿运作机理及作用对象,分清主次,理清补助、补贴、奖励和补偿缘由,定位跨区域协同保护与补偿所处阶段、承接内容及基础性条件,是开展横向生态保护与补偿的关键基础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域协同保护与补偿 水源涵养服务效益 人地补偿 人际补偿 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演化分析——以宁夏为例 被引量:31
9
作者 李苏 刘浩南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81-1290,共10页
快速城市化易引发各种生态问题,如何构建城市化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于干旱区内陆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结合遥感技术从韧性角度解读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以宁夏为研究区域,在构建城市化与生态韧性指数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性和相对... 快速城市化易引发各种生态问题,如何构建城市化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于干旱区内陆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结合遥感技术从韧性角度解读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以宁夏为研究区域,在构建城市化与生态韧性指数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性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对2005—2020年两者的耦合协调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宁夏城市化水平提升较快,以银川市为中心的沿黄城市群灯光璀璨,而宁夏南部呈现众多面积较小零星分布的灯光像元。(2)宁夏生态韧性水平整体稳中有升。银川市生态韧性水平全区最高,吴忠市次之,石嘴山市、固原市和中卫市生态韧性水平则相对较低。(3)宁夏城市化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性稳步提升,除银川市和石嘴山市外,其余各市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失调期。(4)宁夏城市化和生态韧性的相对发展尚未达到理想上的等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韧性 耦合协调性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省域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分异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七军 那静文 +2 位作者 李昭楠 刘禹希 邢天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2-69,共8页
以“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为典型样本,运用2013—2019年的相关数据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衡量指标体系,测度“一带一路”省域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变化,并基于GIS探求各省份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一... 以“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为典型样本,运用2013—2019年的相关数据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衡量指标体系,测度“一带一路”省域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变化,并基于GIS探求各省份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研究区域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华东地区常年处于高位,西北地区耦合协调度增幅较大,同时,随着各地区相关政策的落地,地区间耦合协调度差异有所降低。整体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大多为绿色金融滞后型,深入绿色金融发展,积极引导绿色金融与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是推动绿色金融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金融 产业结构 时空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干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评价与模拟分析——来自宁夏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昭楠 胡垚坤 +1 位作者 刘七军 刘树梁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9-215,229,共8页
科学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是内陆干旱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该区域宁夏为例,从资源承载力(RC)、环境承载力(EC)和经济社会支持力(ESS)三个维度构建内陆干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TO... 科学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是内陆干旱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该区域宁夏为例,从资源承载力(RC)、环境承载力(EC)和经济社会支持力(ESS)三个维度构建内陆干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BP神经网络(BPANN),定量测度2010—2019年宁夏资源环境承载力警情变化特征及未来3年演变趋势,并借助障碍度模型对其制约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从时序角度看,2010—2019年,宁夏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提升明显,各子系统熵权TOPSIS值均呈上升状态,警情趋缓,警度下跌,且2020—2022年各系统发展趋势向好;从障碍因素角度看,制约宁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障碍因素主要来自RC与EC系统。最后,基于评价及预警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预警 熵权TOPSIS模型 BP神经网络 障碍诊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知识对农村家庭资产规模的影响——基于性别差异的视角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云帆 吴玥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4-204,共21页
城乡财富差距不利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引导农村家庭作出正确的资产选择,提高农村家庭财富水平是缩小城乡财富差距的有效手段,而户主金融知识水平决定了家庭能否作出合理的资产配置决策,增加家庭的总资产。本文选用2013年和2015... 城乡财富差距不利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引导农村家庭作出正确的资产选择,提高农村家庭财富水平是缩小城乡财富差距的有效手段,而户主金融知识水平决定了家庭能否作出合理的资产配置决策,增加家庭的总资产。本文选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户主金融知识的性别差异视角研究了金融知识对农村家庭资产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1)户主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家庭人均资产;(2)增加的资产类型主要集中在生产经营性资产、车辆资产、现金及银行存款方面,在风险资产方面,户主金融知识的水平与家庭风险资产持有量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3)男性和女性户主金融知识的差异扩大了家庭资产规模上的差异,男性户主金融知识水平提高会增加家庭人均资产,而女性户主金融知识水平下降会减少家庭人均资产;(4)户主的风险厌恶水平会平抑金融知识对家庭资产规模的影响,并且对女性户主家庭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知识 性别差异 农村家庭 家庭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炊事燃料清洁转型能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于CFPS2018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昭楠 刘梦 刘七军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9-248,共10页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使用VEP度量农户贫困脆弱性指数,利用分位数回归和因果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不同分位数下炊事燃料清洁转型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效应和不同样本分组下炊事燃料清洁转型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使用VEP度量农户贫困脆弱性指数,利用分位数回归和因果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不同分位数下炊事燃料清洁转型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效应和不同样本分组下炊事燃料清洁转型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异质性。结果表明:炊事燃料清洁转型的防贫效应随着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提高呈现上升态势;炊事燃料清洁转型通过改善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状况起到防贫效应,并在不同地区呈现出差异化;炊事燃料清洁转型通过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主要对非经济贫困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产生显著负向影响。鉴于此,建议加快构建动态贫困识别机制,对可能的返贫家庭进行监测;通过实现能源、医疗和教育服务平等解决地区能源贫困带来的健康和教育风险冲击;此外,完善包括环境税等在内能反映环境使用成本的能源价格体系,以消除农村能源使用的经济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脆弱性 炊事燃料 人力资本 因果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改厕与其使用行为悖离现象探究——基于宁夏微观调研数据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七军 刘树梁 +2 位作者 李钰婷 王雪璐 李昭楠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0-238,共9页
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厕所革命”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而提升农户对卫生厕所的使用率无疑是当前“厕所革命”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利用宁夏微观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阐明农户改... 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厕所革命”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而提升农户对卫生厕所的使用率无疑是当前“厕所革命”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利用宁夏微观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阐明农户改厕与其使用行为悖离之因,探究其影响因素和内在逻辑。结果表明:样本中89.14%的农户完成了户厕改造,但其中有39.69%的卫生厕所却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农户改厕与其使用行为发生显著悖离。究其故,改厕方式和农户使用条件的差异及其从众意识的影响,导致卫生厕所使用率在村级层面呈两极分化,这看似农户生活成本提高所致,实则是其思想消极、条件限制而为。而且,受农户感知有用性结构性的偏差、设施便利条件不高和农户感知易用性不强等因素限制,使得农户对卫生厕所需求和参与意愿仍处于较低水平。据此,提出整改完善现有存量、科学谋划未来增量,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提高农户参与意愿和责任担当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厕所革命” 改厕行为 使用行为 悖离 技术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区协同保护协商及博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宗鑫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28,共6页
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区作为高寒草地水源涵养服务效益输出区,为黄河干流供给可持续的水资源,对维护黄河流域水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为保障高寒草地水源涵养服务效益持续输出,协调解决区域间及保护者间保护贡献度的矛盾与冲突,并为补偿资金分... 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区作为高寒草地水源涵养服务效益输出区,为黄河干流供给可持续的水资源,对维护黄河流域水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为保障高寒草地水源涵养服务效益持续输出,协调解决区域间及保护者间保护贡献度的矛盾与冲突,并为补偿资金分配提供依据,构建了跨区域协同保护逐级自愿协商平台及协商层次,对相关利益主体间协商博弈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贡献度的协商应统筹考虑各级行政单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寒草地生态功能重要性和退化程度,以及保护者生产生活实际;应建立流域、省(区)、地(市)、县(市)4个层次垂直管理和横向协商的逐级自愿协商运作模式,整个协商与整合过程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阶段;为保证协商效率,整个协商过程通过设置仲裁机构,以其强制力约束协商博弈双方拖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水源涵养服务效益 输出区 保护者 逐级自愿协商 博弈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