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致灾因子相似的热带气旋检索方法研究:以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评估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栗健 方伟华 +4 位作者 张晓宁 曹诗嘉 杨幸美 刘行 孙京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9-60,共12页
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海浪灾害成灾频率高、致灾强度大,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惨重。预评估阶段需要在灾前对研究区可能造成的损失等进行快速的综合判定。从历史热带气旋中检索出与目标热带气旋位置及各种致灾因子强度相... 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海浪灾害成灾频率高、致灾强度大,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惨重。预评估阶段需要在灾前对研究区可能造成的损失等进行快速的综合判定。从历史热带气旋中检索出与目标热带气旋位置及各种致灾因子强度相似的热带气旋是快速、准确地预评估风暴潮-海浪灾害的重要方法。面向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致灾因子的相似热带气旋检索方法。用于相似检索的致灾因子数据包括:从中国气象局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中提取并经处理得到的1949-2013年影响湛江市的112场热带气旋的路径中心点位置、中心气压、最大风速、最大风速半径及移动速度数据,112场热带气旋的模拟风场、风暴潮及海浪数据。首先,利用相似离度方法对热带气旋进行路径相似性检索;其次,利用最优相似系数方法计算中心气压、最大风速半径、最大风速、移动速度、风场、风暴潮及海浪强度指标的相似系数进行一次检索;然后,根据风场、风暴潮及海浪模拟数据的获取情况,分别基于路径-强度及风场-风暴潮-海浪综合相似性指标进行二次检索;最终给出历史热带气旋的综合相似排序。以2013年尤特热带气旋为例,利用上述方法检索了与其最为相似的5场历史热带气旋。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热带气旋路径及多种致灾因子的相似,兼顾了检索的速度及质量,是进行快速、准确的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评估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相似性 路径-强度 风暴潮-海浪 损失预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种植业自然灾害保险综合区划研究--以湖南省晚稻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季薇 王俊 +3 位作者 叶涛 刘婧 张兴明 史培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共10页
种植业自然灾害保险综合区划是对种植业自然灾害风险及其保险费率空间分异规律的综合表达,是有效防范种植业自然灾害风险、促进种植业保险专业化与精细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区域划分理论以及自然灾害保险精... 种植业自然灾害保险综合区划是对种植业自然灾害风险及其保险费率空间分异规律的综合表达,是有效防范种植业自然灾害风险、促进种植业保险专业化与精细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区域划分理论以及自然灾害保险精算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种植业自然灾害保险综合区划的逻辑框架,并在该框架指导下围绕湖南省晚稻开展了案例研究工作。通过定量风险评估、费率厘定与多要素区划方法,最终形成了研究区晚稻自然灾害保险综合区划方案,将湖南省划分为5个一级区(南部山地丘陵高风险区、中部山地丘陵中风险区、北部平原湖区中风险区、西南山地中风险区和东部平原丘陵低风险区),15个二级区(每个区域分为高、中、低费率三个类型区)。研究成果为我国种植业自然灾害风险与保险的综合区划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种植业灾害风险防范与保险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保险 风险评估 费率厘定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震破坏情景下应急避难所责任区评价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马运佳 徐伟 赵秀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7-143,共7页
为定量研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的划定并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以最小化任一街道(乡镇)的避难需求人口到避难所的最大距离为目标,以避难所容量、避难需求人口和街道(乡镇)完整性为约束条件,建立灾害避难所责任区评价模型。用加权Vorono... 为定量研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的划定并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以最小化任一街道(乡镇)的避难需求人口到避难所的最大距离为目标,以避难所容量、避难需求人口和街道(乡镇)完整性为约束条件,建立灾害避难所责任区评价模型。用加权Voronoi算法求解该模型。以北京市中心城区的灾害避难所为例,模拟不同地震破坏情景下的避难需求人口,得到各个灾害避难所的最佳避难需求人口责任区和不同情景下的人口配置缺口。实例分析表明:目前北京市中心城区的避难所容量均不能满足3种地震情景避难人口的需求;覆盖范围明显增加的避难所负责的避难需求人口相对较多,其容量相对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避难所 责任区评价 情景分析 加权Voronoi图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应急避难所选址单目标与层次模型对比研究——以山东省荣成市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马运佳 赵秀娟 +4 位作者 秦连杰 梁埔君 周洪建 袁艺 徐伟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4期189-194,共6页
以最小化总疏散距离为目标,在同时满足距离约束和容量约束的条件下,建立了地震灾害应急避难所选址单目标模型和考虑人口分流的层次模型。层次模型中,上层考虑将行政村/社区居民疏散到距其最近的避难所,下层考虑将溢出人口分配至有容量... 以最小化总疏散距离为目标,在同时满足距离约束和容量约束的条件下,建立了地震灾害应急避难所选址单目标模型和考虑人口分流的层次模型。层次模型中,上层考虑将行政村/社区居民疏散到距其最近的避难所,下层考虑将溢出人口分配至有容量剩余的避难所。以山东省荣成市为例,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解算,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目标模型针对大区域的高维复杂问题,会面临解算难度大、耗时长、易陷入局部优解等问题,这是目前的优化算法尚不能解决的难题。而层次模型可以降低高维复杂选址问题的维度和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 灾害避难所 高维复杂选址分配问题 多约束 单目标模型 层次模型 荣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37
5
作者 陈磊 徐伟 +4 位作者 周忻 马玉玲 袁艺 钱新 葛怡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0,110,共4页
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模型(PPC),结合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对上海市进行了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的尝试。结果表明:①灾害社会脆弱性最高的为崇明县,其次为宝山区和金山区;②灾害社会脆弱性最低的是黄埔区,其次是徐汇区和静安... 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模型(PPC),结合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对上海市进行了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的尝试。结果表明:①灾害社会脆弱性最高的为崇明县,其次为宝山区和金山区;②灾害社会脆弱性最低的是黄埔区,其次是徐汇区和静安区;③总体而言,灾害脆弱性较低的地区集中于上海城市中心区,而城市边缘区的社会脆弱性一般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社会脆弱性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 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不同时段气候变暖速率的时空分异研究(1961—2014) 被引量:22
6
作者 孔锋 吕丽莉 +4 位作者 方建 李曼 王一飞 孟永昌 杨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6-435,共10页
基于多种统计方法,采用534个站点数据诊断中国1961—2014年年均气温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中国年均气温整体呈现出增加趋势,但是各时段变化趋势却又各不相同,分别表现出"减—增—增—增—减"的动态变化特征,并且在不同... 基于多种统计方法,采用534个站点数据诊断中国1961—2014年年均气温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中国年均气温整体呈现出增加趋势,但是各时段变化趋势却又各不相同,分别表现出"减—增—增—增—减"的动态变化特征,并且在不同时间尺度上表现出2~6、20、40和60a左右的波动特征,在1998年左右中国年均气温发生突变,气温变暖出现停滞.在空间分布上,中国年均气温1961—2014年近100%的站点均呈增加趋势,且此时段各年代相对整个研究段呈增加趋势的站点比例依次是2.6%、32.9%、78.8%、86.0%和11.2%.尤其是1960时段和2000年以后是大面积气温趋势下降显著的时段,而1971—2000年是中国大面积显著增加的时段.不论是气温趋势增加或减少,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均在空间分异格局中率先表现出十分显著的变化特征.尤其是2000年以来中国年均气温变化出现了明显的停滞现象,与此时段的二氧化碳急剧上升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对于气候变暖停滞的原因,仍存在诸多不确定的认识,亟待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变化趋势 变暖停滞 区域差异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方法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47
7
作者 周忻 徐伟 +3 位作者 袁艺 马玉玲 钱新 葛怡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18,共5页
阐述了风险感知的基本内涵、影响因素以及主流的研究方法,总结了风险感知研究方法的最新发展,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灾害风险感知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对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灾害风险感知研究中应当完善... 阐述了风险感知的基本内涵、影响因素以及主流的研究方法,总结了风险感知研究方法的最新发展,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灾害风险感知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对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灾害风险感知研究中应当完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感知 自然灾害 心理测量范式 文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灾恢复力评估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 被引量:16
8
作者 葛怡 史培军 +5 位作者 周忻 辜智慧 陈磊 钱新 刘婧 徐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1,共5页
依据恢复力和脆弱性的内在联系,提出适合水灾恢复力的评估模型,并选择湖南省长沙市为研究区进行恢复力指数构建的尝试.结果表明,"每一农业人口占有耕地""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和"城乡收入水平差异"3个指标... 依据恢复力和脆弱性的内在联系,提出适合水灾恢复力的评估模型,并选择湖南省长沙市为研究区进行恢复力指数构建的尝试.结果表明,"每一农业人口占有耕地""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和"城乡收入水平差异"3个指标是影响研究区恢复力的关键因子.研究区水灾恢复力在1980—2006年间总体情况较为平稳,1990年的恢复力水平最低,2004年的恢复力水平最高.估算得出的2007年研究区水灾恢复力空间分布结果为芙蓉区最高,长沙县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灾 恢复力 脆弱性 风险管理 减灾 长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灾种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9
作者 明晓东 徐伟 +3 位作者 刘宝印 杜鹃 辜智慧 葛怡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6-132,145,共8页
随着灾害风险研究的深入,多灾种风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多灾种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被逐渐提出并在部分区域得以应用。在厘定多灾种以及多灾种风险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多灾种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分类体系。针... 随着灾害风险研究的深入,多灾种风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多灾种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被逐渐提出并在部分区域得以应用。在厘定多灾种以及多灾种风险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多灾种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分类体系。针对不同类型,分别选取典型案例进一步分析其评估流程和应用特点。在系统梳理当前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指出了多灾种风险评估存在灾种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考虑不足、综合方法选择不够合理、难以计算多灾种绝对风险等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灾种 多灾种风险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地震灾害的河北省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芳 陈浩 +2 位作者 王瑛 李娟 张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5,共7页
地方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是完善我国储备体系的重点工作。以河北省地震灾害为例,根据地方储备库选址的影响因素,以R因子分析方法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计算综合值排名较前的点作为备选储备地,将其组合形成多个网络选址方案。区域中每... 地方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是完善我国储备体系的重点工作。以河北省地震灾害为例,根据地方储备库选址的影响因素,以R因子分析方法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计算综合值排名较前的点作为备选储备地,将其组合形成多个网络选址方案。区域中每个需救助点与其最近的储备网络结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认为该网络布局为最优选址方案。根据上述方法,对河北省地方储备库进行了选址,在现有石家庄省级储备库基础上,结合考虑天津国家储备库,在张家口市区、承德市区建设两个相对高标准的储备库,就可以保证3小时内,救灾物资输送到河北省整个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救灾物资储备库 选址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避难所区位布局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徐伟 胡馥妤 +4 位作者 明晓东 杜鹃 李颖 辜智慧 葛怡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3-151,共9页
规划建设灾害避难所是减轻灾后人员伤亡最积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灾害避难所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从避难所区位布局原则和模型两个方面,系统归纳了灾害避难所区位优化布局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避难所研究... 规划建设灾害避难所是减轻灾后人员伤亡最积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灾害避难所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从避难所区位布局原则和模型两个方面,系统归纳了灾害避难所区位优化布局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避难所研究进行了展望。分析表明:目前的灾害避难所研究存在只针对城市地区、服务的灾种单一、适宜性评价指标系统庞大且操作困难、对灾害的不确定因素考虑不足等问题。加强乡村避难场所的研究、考虑多灾种综合的避难场所规划、简化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考虑灾害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提高模型的解算效率以及注重考虑人的避灾行为等,是未来灾害避难所区位布局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避难所 布局原则 选址模型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小型自然灾害的空间格局研究——以地震、洪涝、旱灾为例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瑛 刘天雪 +3 位作者 李体上 林齐根 林乐 宋崇振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5,共8页
我国的中小强度自然灾害(简称中小型灾害)造成的损失虽然相对较小,但发生频繁,多次累积影响甚至超过大灾。基于2000~2013年的多种来源灾害统计数据,中小型地震灾害主要集中在西部省份,其中云南和新疆最多,两个省的中小地震占全国总数的... 我国的中小强度自然灾害(简称中小型灾害)造成的损失虽然相对较小,但发生频繁,多次累积影响甚至超过大灾。基于2000~2013年的多种来源灾害统计数据,中小型地震灾害主要集中在西部省份,其中云南和新疆最多,两个省的中小地震占全国总数的54%。中小型洪涝灾害发生频次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珠江流域北江和韩江支流上游地区、长江上游重庆段及嘉陵江支流流域、云南段等地。中小型旱灾频次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长江中游的三峡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汉江、湘江、资江等支流流域。总体而言,我国中部、西部地区是中小型自然灾害的多发区、频发区,但这些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有限,中央政府对于这些多发区的中小型灾害也应予以救助,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型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灾害 空间格局 地震 洪涝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春华 李宁 +1 位作者 李建 吴吉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7,共9页
受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洪水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损失越来越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不断深入,但是,洪灾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相对薄弱。为了能综合地对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进行科学的评价,回顾了国内外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 受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洪水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损失越来越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不断深入,但是,洪灾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相对薄弱。为了能综合地对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进行科学的评价,回顾了国内外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内涵及组成(减产停产损失、产业关联损失和投资溢价损失),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评估方法特点。指出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主要指产业关联损失,投入产出法是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适用方法,但该方法的使用必须作适应性改进,上述观点可供洪灾间接经济损失评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间接经济损失 损失评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量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栗健 方伟华 +7 位作者 国志兴 贾慧聪 杨洋 赵明利 管琴乐 黎舸 李仪 蔡大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7-127,共11页
为有效开展防灾减灾,需要充分了解区域海洋减灾能力现状,从而科学确定未来减灾能力建设的优先领域及重点工程。首先梳理了能力评估与灾害管理阶段、能力建设优先领域、能力评估对象与建设主体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估指标体系共性设... 为有效开展防灾减灾,需要充分了解区域海洋减灾能力现状,从而科学确定未来减灾能力建设的优先领域及重点工程。首先梳理了能力评估与灾害管理阶段、能力建设优先领域、能力评估对象与建设主体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估指标体系共性设计与区域个性的关系;其次,通过组织部门及地方的相关减灾机构与专家开展多方参与式讨论,综合了海洋、水文、气象、民政、应急、教育及综合减灾等多个领域专家的减灾经验,构建了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三级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及136个三级指标;然后,基于专家问卷(有效问卷69份)及层次分析(AHP)方法,量化了三级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三级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成果已在相关市县开展了评估试点应用,为未来在全国范围开展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灾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海洋灾害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和农村社区防灾减灾手册和挂图的设计与编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聂文东 刘学敏 +2 位作者 张杰平 徐伟 周茜倩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2期107-113,共7页
介绍了城市和农村社区防灾减灾手册和挂图的设计和编制,包括设计和编制原则、编制流程、手册和挂图的内容与结构、挂图编制的主要表示方法以及编制的组织和实施过程。
关键词 防灾减灾 科普 手册 挂图 编制 城市 农村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暴雨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的对比研究——以北京2012年7月21日暴雨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杰 彭丽霞 史培军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3期191-196,215,共7页
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地区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该文采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V3.7,对这次极端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模式输出结果对其发生、... 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地区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该文采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V3.7,对这次极端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模式输出结果对其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这次暴雨的落区、暴雨演变过程和24h累积降水;本次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是典型的华北暴雨环流形势,暴雨过程主要由低空中尺度系统造成,暴雨的落区和强度是由中尺度系统随时间的移动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 WRF 诊断分析 数值模拟 对比分析 北京“7·21”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降水重现期估算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颖 方伟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69,共12页
强降水是热带气旋灾害的重要致灾因子,热带气旋的降水重现期估算对灾害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基于《热带气旋年鉴》(1951-2009年)中存档的纸质总降水等值线图,在GIS系统中进行了数字化,并利用距离平方反比法插值得到了784场1 km... 强降水是热带气旋灾害的重要致灾因子,热带气旋的降水重现期估算对灾害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基于《热带气旋年鉴》(1951-2009年)中存档的纸质总降水等值线图,在GIS系统中进行了数字化,并利用距离平方反比法插值得到了784场1 km×1 km网格的热带气旋的降水栅格分布图。其次,基于极值理论,估算了全中国和各1 km×1 km网格热带气旋各重现期下的年总降水量(ATP)和年最大降水量(AMP)。结果表明,ATP和AMP呈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然后,定量探讨了可能影响重现期估算结果的因素。结果表明,Gumbel分布函数能较好地估算重现期;样本量越大,重现期估计可靠性越高;相同重现期样本下,样本的采样时段差异会引起结果估计的差异;1km-ATP重现期估计值在沿海地区及晋-冀-辽-蒙地区对样本选取较为敏感,而1 km-AMP在晋-冀-辽-蒙一带、浙北-苏南、辽东以及长江以南等斑块区域对样本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降水 重现期 样本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城历史巨震情景的山东省灾情评估研究(Ⅰ)——以需转移安置人口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瑛 张薇 +1 位作者 黄晓霞 李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32,共7页
1668年的8.5级郯城地震,是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最大的一次地震,对山东省的影响尤为巨大。根据2010年山东省91个县域的人口、房屋状况、历史地震烈度,采用设定情景方法,基于各类房屋易损性模型,模拟评估了2010年一旦再次发生地震,地震造... 1668年的8.5级郯城地震,是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最大的一次地震,对山东省的影响尤为巨大。根据2010年山东省91个县域的人口、房屋状况、历史地震烈度,采用设定情景方法,基于各类房屋易损性模型,模拟评估了2010年一旦再次发生地震,地震造成的山东省各县倒塌和严重破坏的人均房屋面积。这些房屋面积所对应的居住人口,就是地震后急需转移安置的人口。根据评估结果,山东省各县的震后急需安置总人口为870.9万人,占所有县域人口6782.8万人的12.8%,其中郯城、莒县等13个县受灾最为严重,需安置人口比例在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城地震 情景模拟评估 需转移安置人口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灾害避难场所布局规划评价研究——以四川省小鱼洞镇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辜智慧 徐伟 +2 位作者 袁艺 周洪建 葛怡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3期115-119,138,共6页
灾害避难场所不仅在灾中或灾后能为农村灾民提供一个临时安置或生存场所,而且更是农村整合其有限资源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平台,在农村社区减灾中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关研究工作较少。以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为例,通过对政府既定... 灾害避难场所不仅在灾中或灾后能为农村灾民提供一个临时安置或生存场所,而且更是农村整合其有限资源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平台,在农村社区减灾中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关研究工作较少。以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为例,通过对政府既定的避难场所进行安全性、通达性、收容性、生活性等分析,综合评价这些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以期为该区避难所的进一步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农村灾害避难所的规划和评价提供参考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灾害避难场所 规划评价 避难路径 四川彭州市小鱼洞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岭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家福 李京 +1 位作者 刘湘南 王平5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39-2140,2198,共3页
以吉林省长岭县为研究区,综合运用遥感影像和其他相关资料得到研究区1995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得多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进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以吉林省长岭县为研究区,综合运用遥感影像和其他相关资料得到研究区1995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得多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进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趋势是林地增加,耕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水域和居民点用地基本稳定;土地利用斑块数目增加,分维数总体变化幅度不大,景观多样性呈上升趋势,景观破碎度增加。由此表明,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影响程度不断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格局 景观指数 GIS 长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