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高啸峰 王树德 +1 位作者 宫阿都 于冬梅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分析1990-2007年山东省胶南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确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选取GDP、农业人口比重和固定资产投资等33个社会经济指标,借助SPSS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胶南市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因子概括... 分析1990-2007年山东省胶南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确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选取GDP、农业人口比重和固定资产投资等33个社会经济指标,借助SPSS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胶南市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因子概括为人口和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条件4个主要驱动因子,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保护政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驱动因子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胶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Ⅲ型分布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估算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家福 占文凤 +2 位作者 梁雨华 李京 黄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0-303,共4页
在国际灾害数据库支持下,获取了中国1988—2007年发生的洪水灾害次数、人口死亡数和洪水灾害经济损失3项统计指标;利用P-Ⅲ型分布估算模型和信息扩散模型进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并对二者方法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数据量较少... 在国际灾害数据库支持下,获取了中国1988—2007年发生的洪水灾害次数、人口死亡数和洪水灾害经济损失3项统计指标;利用P-Ⅲ型分布估算模型和信息扩散模型进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并对二者方法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当风险水平在6或8时,P-Ⅲ型分布的重现期估计值变化迅速,这与实际灾害发生情况不符,不能很好地拟合洪水灾情情况;而信息扩散变幅不大,能够很好地拟合洪水灾情情况;说明信息扩散方法在小样本数据量情况下明显优于P-Ⅲ型分布估算模型,可以解决样本资料短缺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处理小样本的方法.信息扩散理论对洪灾风险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Ⅲ型分布 信息扩散 估算模型 洪灾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汶川大地震看减灾国际合作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捷 宫阿都 李京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9-141,共3页
汶川大地震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再一次提醒国内外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必须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和国际合作在灾害防治和抗灾救助中的巨大作用。从当前国际减灾救援所面临的挑战出发,通过总结中国减灾国际合作的发展过程、发展现状以及... 汶川大地震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再一次提醒国内外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必须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和国际合作在灾害防治和抗灾救助中的巨大作用。从当前国际减灾救援所面临的挑战出发,通过总结中国减灾国际合作的发展过程、发展现状以及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减灾国际合作所发挥的作用,论述了在中国加强国际减灾合作的必要性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以期为灾区的恢复重建和科学总结抗震救灾经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减灾防灾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an-shift影像分割算法的TM影像分类及城市扩展研究
4
作者 史晓霞 李京 +1 位作者 周冠华 赵静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以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及首都吉隆坡为例,将Mean-shift算法的影像分割方法应用于研究区的TM影像分类中,较传统方法的分类精度更高,可满足应用需求。依据该分类结果对研究区的空间城市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近期研究区一直处于高速扩展阶段,... 以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及首都吉隆坡为例,将Mean-shift算法的影像分割方法应用于研究区的TM影像分类中,较传统方法的分类精度更高,可满足应用需求。依据该分类结果对研究区的空间城市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近期研究区一直处于高速扩展阶段,外延式扩展和填充式扩展并行发展成为该研究区城市扩展的主导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N-SHIFT算法 影像分割 城市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格局景观指数算法与应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家福 王平 +2 位作者 李京 徐捷 刘湘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土地利用斑块的形态和空间格局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图形特征的时空演化可以看作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一种外在表现。该文以吉林省长岭县为研究区,综合运用遥感影像和其他相关资料得到研究区1991年、199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 土地利用斑块的形态和空间格局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图形特征的时空演化可以看作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一种外在表现。该文以吉林省长岭县为研究区,综合运用遥感影像和其他相关资料得到研究区1991年、199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得多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取土地利用斑块形态和格局信息,分析近圆指数、方形指数、分维数、分离度等指标及其地学机制。研究表明,受人类干扰强的斑块,近圆指数和方形指数较大,分维数较小,分离度较大;而受人类干扰弱的斑块,近圆指数和方形指数较小,分维数较大,分离度较小。通过图形信息角度进一步发掘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对完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演化过程描述与分析是一种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信息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景观指数 GIS 长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泊松-对数正态复合极值模型的洪水灾害损失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家福 吴锦 +1 位作者 蒋卫国 占文凤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66,共6页
在国际紧急灾害数据库的支持下,得到了中国在1980-2008年间发生的年洪水灾害发生次数、年单次洪水灾害经济损失极大值和年洪水灾害经济总损失3个统计指标;根据复合极值理论,利用泊松-对数正态复合极值模型对洪水灾害经济损失进行了分析... 在国际紧急灾害数据库的支持下,得到了中国在1980-2008年间发生的年洪水灾害发生次数、年单次洪水灾害经济损失极大值和年洪水灾害经济总损失3个统计指标;根据复合极值理论,利用泊松-对数正态复合极值模型对洪水灾害经济损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洪水灾害经济损失遵从对数正态分布;(2)单次极值经济损失与年经济总损失具有高度相关性;(3)复合极值方法可有效地用于洪水极值重现期的重建;(4)与传统的经验频率计算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克服因资料年限短、数据不足而造成的洪灾重现周期估算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极值模型 泊松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 灾害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体退化八叉树的全球三维网格与变形特征 被引量:37
7
作者 吴立新 余接情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基于投影的度量空间变换为数字地球及数字区域建设带来了几何裂缝、投影变形等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摒弃投影,直接在球体流形空间建立统一的地球空间基础框架。该文将球面离散网格向球体内部扩展,基于球体退化八叉树提出一种全新... 基于投影的度量空间变换为数字地球及数字区域建设带来了几何裂缝、投影变形等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摒弃投影,直接在球体流形空间建立统一的地球空间基础框架。该文将球面离散网格向球体内部扩展,基于球体退化八叉树提出一种全新的全球三维空间网格剖分方法——球体退化八叉树网格(SDOG)。SDOG具有多层次、多分辨率特性,且网格单元面积、体积变形稳定,可对包括地球在内的任意球体进行有序的多层次三维空间剖分,可为全球空间数据集成组织与检索、多层次空间建模与可视化、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等提供统一的地球空间基础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 地心坐标系 空间基础框架 全球三维网格 球体退化八叉树网格(SDO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机载LiDAR和离散曲率的建筑物三维重建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植 李清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8,共5页
机载LiDAR作为一种获取地物空间信息的新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从LiDAR数据中重建建筑物三维模型方法的缺乏,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该文介绍了一种自动与人机交互建模相结合的建筑物三维重建方法,首先基于离散曲率分析自动提取建筑... 机载LiDAR作为一种获取地物空间信息的新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从LiDAR数据中重建建筑物三维模型方法的缺乏,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该文介绍了一种自动与人机交互建模相结合的建筑物三维重建方法,首先基于离散曲率分析自动提取建筑物3D轮廓信息,然后将建筑物轮廓信息作为约束条件,使用模型驱动的ATOP算法实现建筑物自动建模,并支持对复杂建筑物人机交互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技术 地籍图 三维重建 数字城市 数字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