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综合减灾防灾管理公共合作的经验与启示——民政部与亚洲基金会灾害管理合作项目的尝试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煌 王玉海 +1 位作者 潘谊 孙燕娜 《城市与减灾》 2010年第3期13-16,共4页
合作实施的背景及试点地区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地区。气候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灾害种类繁多,影响范围深广。每年洪涝、干旱、地震。
关键词 灾害管理 企业 亚洲基金会 安全管理 企业管理 减灾防灾 综合减灾 民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台田-浅池”改良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
作者 李颖 陶军 +2 位作者 钞锦龙 张化 顾卫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4-160,167,共8页
滨海盐碱地是我国一类重要的土地资源,但其特殊的土壤理化性质严重制约植物的生长。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已对我国滨海盐碱土的理化性质和水盐运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而有效的滨海盐碱土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改良措施。... 滨海盐碱地是我国一类重要的土地资源,但其特殊的土壤理化性质严重制约植物的生长。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已对我国滨海盐碱土的理化性质和水盐运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而有效的滨海盐碱土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改良措施。近年来,"台田-浅池"型综合土地利用模式(挖土成池,筑土为台,台田种植,浅池养殖)是我国一种新型的滨海盐碱地综合改良模式,它集合了国内外优秀的滨海盐碱地改良方法,并创新性的将新型水资源——海冰水应用在滨海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中,目前已经在土地利用变化和优化配置、台田修筑、盐碱地改良、土壤水盐运动、海冰水灌溉、作物种植、耐盐植物筛选、咸淡水混合养殖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利用试验,并在降低土壤盐度,增强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来,提高土壤肥力、选择适宜作物品种、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协调生态发展、实现滨海盐碱地可持续利用是"台田-浅池"综合利用模式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滨海盐碱地 “台田-浅池” 海冰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煤火探测、监测与灭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3
作者 武建军 蒋卫国 +2 位作者 刘晓晨 顾磊 李加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69-1674,共6页
首先介绍地下煤火的探测方法,总结对比直接调查法、物探法、化探法和钻探法的优缺点,然后归纳总结了遥感监测地下煤火的技术与应用方向,最后总结分析了地下煤火灭火的新技术及灭火的效果.
关键词 煤火 探测 监测 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中国综合防灾减灾的主要进展及其挑战和战略对策 被引量:19
4
作者 孔锋 吕丽莉 王一飞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51,共10页
系统总结中国自然灾害风险主要特点和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特征,全面梳理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综合防灾减灾面临的三大挑战,提出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的五大战略对策。一方面,未来100年中国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极端... 系统总结中国自然灾害风险主要特点和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特征,全面梳理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综合防灾减灾面临的三大挑战,提出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的五大战略对策。一方面,未来100年中国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增大,荒漠化、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趋势将进一步加重,全球气候变化所引发的各类巨灾和由此触发的各类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并发性、群发性、异常性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同时是世界上进口石油资源的大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未来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各类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应全面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建立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应对突发灾害和巨灾的应急能力;推动建立区域综合防灾减灾范式,系统实施绿色经济战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灾 区域发展 综合风险防范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咸水冰覆盖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林叶彬 顾卫 +2 位作者 许映军 陶军 卜丹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5,共8页
滨海盐渍土盐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是造成滨海地区冬-春季节土壤积盐的主要原因。台田-浅池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既可抬高土壤耕作面,又能形成开阔的水体。利用冬季浅池中自然冻结形成的咸水冰覆盖台田,其融水... 滨海盐渍土盐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是造成滨海地区冬-春季节土壤积盐的主要原因。台田-浅池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既可抬高土壤耕作面,又能形成开阔的水体。利用冬季浅池中自然冻结形成的咸水冰覆盖台田,其融水可实现对台田土壤盐分的淋洗,防止返盐。台田覆冰后,又在冰面设置了无覆盖、芦苇秆覆盖和无纺布覆盖3种处理,以调节冰体融化速度。实验过程中监测冰体融化前后及融化过程中台田0~100 cm土层含水率与盐度变化。结果表明,冬季咸水冰覆盖不仅抑制了土壤的返盐,还能降低部分盐度,增加土壤含水率。冰面无覆盖条件下,覆冰融化迅速,土壤含水率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洗盐效果明显,但持续时间较短。覆盖处理减少了蒸发,可延缓覆冰融化,延长脱盐时间。与芦苇秆覆盖相比,无纺布覆盖条件下,融冰速率适中,土壤脱盐效果最佳。3种处理方式下,覆冰融尽时0~20 cm土层含水率分别增加44.5%、42.8%和68.5%,土壤脱盐率分别为44.4%、47.0%和72.4%。土壤墒情的改善与盐度的降低为作物的种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后续改良方法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咸水冰 台田 洗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生理生态干旱胁迫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崔维佳 常志云 +1 位作者 李宁 张晓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5期12516-12517,12520,共3页
大豆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的健康生长需要大量水分。综述了干旱胁迫对大豆根系、叶片(生理变化及形态、光合作用)、大豆产量与品质及大豆鲜重分配等生理生态指标方面的影响,并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响应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豆 干旱胁迫 生理生态反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灾减灾新形势下中国高风险地区综合气候变化风险防范战略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孔锋 王一飞 +2 位作者 辛源 林霖 吕丽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1期165-168,193,共5页
从综合气候变化风险防范的紧迫性入手,简要阐述气候变化导致了自然灾害风险加剧,提出中国高风险区的综合气候变化风险防范的工程与非工程性措施,并就东中西部综合风险防范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风险 气候变化 综合风险防范 区域差异 防灾减灾新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DEM分辨率下的坡面土壤侵蚀模型的坡长因子提取对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孔锋 王一飞 +1 位作者 吕丽莉 闫绪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9期104-108,123,共6页
采用基于GIS的非累计流量的坡长直接提取算法(NCSL)和空间分析提取法(SAC)对陕北省安塞县10个样区的坡长进行提取,并计算相应的坡长因子。对不同DEM分辨率下的坡长提取结果对比,结果表明:NCSL对坡长的提取精度明显好于SAC的提取结果,其... 采用基于GIS的非累计流量的坡长直接提取算法(NCSL)和空间分析提取法(SAC)对陕北省安塞县10个样区的坡长进行提取,并计算相应的坡长因子。对不同DEM分辨率下的坡长提取结果对比,结果表明:NCSL对坡长的提取精度明显好于SAC的提取结果,其中DEM在5、10 m分辨率下的提取精度最好,且二者计算的坡长因子值差异不大,因此,可采用10 m分辨率NCSL方法提取坡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分辨率 坡长 精度差异 土壤侵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峰 郭中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3057-3059,共3页
利用2000~2008年逐日降水量数据,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降雨侵蚀力进行研究。发现研究区年均降雨侵蚀力介于3 485.46~5 654.76 MJ.mm/(hm2.h)之间;夏季降雨侵蚀力所占比重最大;春秋两季相当,仅次于夏季;冬季全区降雨侵蚀力为零;降雨侵... 利用2000~2008年逐日降水量数据,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降雨侵蚀力进行研究。发现研究区年均降雨侵蚀力介于3 485.46~5 654.76 MJ.mm/(hm2.h)之间;夏季降雨侵蚀力所占比重最大;春秋两季相当,仅次于夏季;冬季全区降雨侵蚀力为零;降雨侵蚀力各季节的空间分布不同;降雨侵蚀力与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组合状况密切相关。该研究可为其他地区的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研究提供方法和技术参考,研究结论可以为研究区水土保持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降雨侵蚀力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条件下的村镇形态特征识别方法研究
10
作者 国巧真 蒋卫国 易文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937-13939,13945,共4页
以平原村镇香河县、山地村镇密云县和水乡村镇昆山市为例,研究了其村镇形态特征,建立了基于面积和周长的形状指数模型,并用变异系数对该模型进行了比较与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同时考虑了面积和周长两个要素,更加敏感,能够更好地区分不... 以平原村镇香河县、山地村镇密云县和水乡村镇昆山市为例,研究了其村镇形态特征,建立了基于面积和周长的形状指数模型,并用变异系数对该模型进行了比较与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同时考虑了面积和周长两个要素,更加敏感,能够更好地区分不同类型的村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 形态特征 TM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地形下黄淮海地区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研究
11
作者 张峰 胡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2611-2612,共2页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基本最重要的能源,它的变化影响着温度、湿度、降水和大气环流特征等的变化。利用MTCLIM模型模拟了起伏地形下黄淮海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在黄淮海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大体上呈现由西北...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基本最重要的能源,它的变化影响着温度、湿度、降水和大气环流特征等的变化。利用MTCLIM模型模拟了起伏地形下黄淮海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在黄淮海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大体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的递减趋势;太阳总辐射高值区位于黄淮海地区的西北部和西南少部分地区,低值中心则在沿海地区;影响太阳总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势、气候、纬度高低等方面。该研究可为其他地区太阳总辐射空间分布研究提供方法和技术参考,研究结果可为合理高效利用黄淮海地区的太阳总辐射能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起伏地形 MTCLIM模型 黄淮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旱灾适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志强 马箐 +1 位作者 闫静 邓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129,232,共7页
农业旱灾适应性是当前农业旱灾研究中的重要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研究中适应性概念及适应性与灾害系统的关系,从农作物、农户和区域三类农业旱灾承灾体的角度,对不同类型和尺度承灾体农业旱灾适应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农业... 农业旱灾适应性是当前农业旱灾研究中的重要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研究中适应性概念及适应性与灾害系统的关系,从农作物、农户和区域三类农业旱灾承灾体的角度,对不同类型和尺度承灾体农业旱灾适应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农业旱灾适应性研究主要是以承灾体的适应性研究为重点:以农作物为承灾体的研究主要通过评价农作物的农学生长过程反映适应性大小;以农户为承灾体的研究注重从农户的经营方式以及经济收入情况等人文因素进行评价;从区域系统承灾体的角度,研究仍以指标体系、评价方法、适应模式为基本思路。目前农业旱灾适应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从灾害形成过程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加强承灾体适应能力和综合适应模式的普适性等问题的研究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 承灾体 农业旱灾 灾害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HJ-1B卫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修正单通道算法 被引量:31
13
作者 周纪 李京 +2 位作者 赵祥 占文凤 郭建侠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前用于地表温度反演的单通道算法主要针对窄视场传感器建立.HJ-1B卫星红外相机为宽视场传感器,其热红外通道(IRS4)观测天顶角可达±33°以上,在地表温度反演时必须剔除传感器观测角度的影响.以大气辐射传输模拟为基础,建立了... 目前用于地表温度反演的单通道算法主要针对窄视场传感器建立.HJ-1B卫星红外相机为宽视场传感器,其热红外通道(IRS4)观测天顶角可达±33°以上,在地表温度反演时必须剔除传感器观测角度的影响.以大气辐射传输模拟为基础,建立了基于传感器观测天顶角-大气函数系数的修正单通道算法.针对HJ-1B卫星与Terra卫星过境时间接近的特点,提出将MODIS大气水汽含量产品作为单通道算法的输入参数,并建立了观测天顶角-垂直与斜程大气水汽含量转换系数查找表.基于对光谱数据的模拟,给出了适用于IRS4通道的地表发射率确定方法.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单通道算法平均反演误差在1.1K以内,比不考虑传感器观测角度的单通道算法精度提高0.1~0.7K,反演误差对于传感器观测天顶角依赖性减弱.对实际HJ-1B卫星影像的应用结果表明,修正单通道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与MODIS地表温度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单通道算法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HJ-1B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露天矿工程量监测分析方法 被引量:38
14
作者 许志华 吴立新 +1 位作者 陈绍杰 王植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8,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影像序列的露天矿工程量(采剥量、堆放量等)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旋翼无人机搭载低成本便携式数码摄像机获取露天矿山不同时间的视频帧或影像序列.基于运动恢复结构(Sf M)和多目立体视觉(PMVS)算法,自动生成矿山完...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影像序列的露天矿工程量(采剥量、堆放量等)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旋翼无人机搭载低成本便携式数码摄像机获取露天矿山不同时间的视频帧或影像序列.基于运动恢复结构(Sf M)和多目立体视觉(PMVS)算法,自动生成矿山完整、致密的三维点云.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形态不变区的点云配准方法进行两期点云空间配准,并采用DTM三角网差值法计算矿山工程量.矿堆体积变化无人机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建点云模型的点间相对误差小于±1%,堆放体积变化监测精度接近92%,基本达到地面Li DAR扫描的堆放体积变化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露天矿 运动恢复结构(SfM) 多目立体视觉(PMVS) 工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乌达煤田火区变化监测 被引量:29
15
作者 蒋卫国 武建军 +2 位作者 顾磊 刘晓晨 李晓秀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4-968,共5页
采用遥感反演、自然间隔点分割与空间叠加分析等技术手段,提取1989、2001、2005年的乌达煤田火区范围,分析煤田火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演变态势、变化速度与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5年乌达煤田火区面积增加了98.10万m2,每... 采用遥感反演、自然间隔点分割与空间叠加分析等技术手段,提取1989、2001、2005年的乌达煤田火区范围,分析煤田火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演变态势、变化速度与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5年乌达煤田火区面积增加了98.10万m2,每年新增约6.13万m2,年增加率为2.48%,乌达煤田南部的A(12、13与14号)火区面积在逐渐减少,其他火区的面积在逐渐增加,并向四周扩散蔓延形成新的燃烧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乌达煤田火区 变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T卫星NDVI数据的神东矿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80
16
作者 吴立新 马保东 刘善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17-1222,共6页
利用SPOT-4/5卫星的NDVI遥感数据,采用沙化土地分级变化检测与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神东矿区1999—2008年植被覆盖和土地沙化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了10 a来神东矿区的植被覆盖指数值整体呈增加趋势,矿区内绝大部分地表植被覆盖得到... 利用SPOT-4/5卫星的NDVI遥感数据,采用沙化土地分级变化检测与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神东矿区1999—2008年植被覆盖和土地沙化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了10 a来神东矿区的植被覆盖指数值整体呈增加趋势,矿区内绝大部分地表植被覆盖得到改善,其中明显改善区面积达82.13%,退化区面积不足1%;矿区沙漠化情况整体有所好转,重度沙漠化区面积比由88.33%下降到23.56%.结合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与实效分析,表明SPOT-4/5卫星的NDVI数据可用于中国西北地区大型煤矿区植被覆盖变化和土地沙化监测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植被覆盖 土地沙化 矿区环境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系统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7
作者 雷添杰 宫阿都 +1 位作者 李长春 夏江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17-2419,2423,共4页
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具有实时性强、机动灵活、影像分辨率高和成本低的特点,且能够在高危地区作业,非常适用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具体介绍了低空无人机遥感系统在2008年南方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的应用情况,如灾情勘查与实时监... 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具有实时性强、机动灵活、影像分辨率高和成本低的特点,且能够在高危地区作业,非常适用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具体介绍了低空无人机遥感系统在2008年南方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的应用情况,如灾情勘查与实时监测、现场救灾指挥和调度、受灾面积估算、灾情评估、灾后数字地图更新与灾后重建等,具有重要的应急救援作用。同时,在此次灾害救援中,无人机遥感暴露了一些不足,对其提出了改进方案。长远来看,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在自然灾害应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系统 冰雪灾害 应急救援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下煤火风险分布格局探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武建军 刘晓晨 +2 位作者 蒋卫国 顾磊 蔡忠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47-1154,共8页
在分析地下煤火燃烧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层与氧气接触以及诱发煤火燃烧3个方面遴选指标建立了煤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1 km×1 km栅格为评价单元,集成了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新疆煤火风险评估数据集,并运用区域... 在分析地下煤火燃烧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层与氧气接触以及诱发煤火燃烧3个方面遴选指标建立了煤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1 km×1 km栅格为评价单元,集成了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新疆煤火风险评估数据集,并运用区域地下煤火风险评估方法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新疆地下煤火风险的总体分布趋势是中部极高,南疆偏高,而西北部偏低;各个含煤区中,吐哈与准南、乌恰含煤区煤火风险等级较高,南疆的西昆仑与阿尔金含煤区次之,西北部的伊犁与准北含煤区的地下煤火风险则较低。精度验证表明,评估精度达80%以上,可以为新疆地下煤火监测与煤火灭火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煤火 煤火风险 指标体系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气候变化区划的1951-2010年暴雨统计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孔锋 吕丽莉 +4 位作者 方建 方佳毅 王一飞 刘凡 应卓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9-196,203,共9页
采用659个气象观测站日值降水数据计算了中国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然后基于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对中国暴雨进行了分区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国气候变化区划降水呈增加和减少的区域,绝大多数的暴雨呈现相应的年际和... 采用659个气象观测站日值降水数据计算了中国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然后基于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对中国暴雨进行了分区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国气候变化区划降水呈增加和减少的区域,绝大多数的暴雨呈现相应的年际和年代际的增加和减少趋势。但也有在降水趋势减少的I1东北—华北暖干趋势带的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江平原气温波动增强、降水量波动减弱区和Ⅲ3西南—华南干暖趋势带的云贵高原—南岭西部山地丘陵降水量波动增强、气温波动增强区两个二级气候变化分区,暴雨呈现增加趋势;反之在降水趋势增加的Ⅳ1藏东南—西南湿暖趋势带的藏东南山地—高原降水量波动增强、气温波动增强区,暴雨呈现减少趋势。进一步对暴雨分为短历时的对流型暴雨和长历时的过程型暴雨也有类似的结论。说明现有的一级和二级气候变化区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暴雨的变化,但仍需要深入采用以极端降水为指标的三级区划对暴雨变化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区划 年际和年代际 暴雨 时空变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地下煤火浅层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晓晨 武建军 +2 位作者 刘明 蒋卫国 顾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34-1341,共8页
选择内蒙古乌达煤田火区中的18号火区作为研究区域,对浅层测温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分别量化分析了降水量、气温、风速3个气象要素与地下煤火浅层温度在时空上的变化趋势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量是影响地下煤火浅层温度变化的重... 选择内蒙古乌达煤田火区中的18号火区作为研究区域,对浅层测温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分别量化分析了降水量、气温、风速3个气象要素与地下煤火浅层温度在时空上的变化趋势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量是影响地下煤火浅层温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大的降水过程可达到降低煤火浅层温度的效果;气温的日变化对于地下煤火的影响只限于表层,季节性变化影响的深度更大;风速与地下煤火之间在短期内并没有直接的作用关系,但它会影响到火区的通风供氧与煤火信息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煤火 地表浅层温度 降水量 气温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