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社区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方法的初步研究——以四川省广元市马口村自然灾害应急演练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聂文东 刘学敏 +2 位作者 张杰平 汪明 王若嘉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1期133-137,143,共6页
通过对2009年11月12日在四川省广元市三堆镇马口村举行的自然灾害应急演练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从前期准备、正式实施到演练评估的农村社区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基本流程和方法。在马口村自然灾害应急演练的前期准备阶段,根据当地实... 通过对2009年11月12日在四川省广元市三堆镇马口村举行的自然灾害应急演练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从前期准备、正式实施到演练评估的农村社区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基本流程和方法。在马口村自然灾害应急演练的前期准备阶段,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了滑坡、泥石流为演练的自然灾害背景,制定了3级响应演练模式,并细化了各级响应的启动标准。在演练的正式实施阶段,采用了参与式的演练方案设计方法,充分调动了当地群众的积极性。演练结束后在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对演练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估,演练基本达到了预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 自然灾害 应急演练 滑坡 泥石流 马口村 四川广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地震中政府的应急准备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邓芳 刘吉夫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8-532,共5页
基于反馈控制理论,提出用应急行动反馈控制应急准备的思想,并以玉树地震为例,从政府组织协调、公民应急意识、救援效率、交通与物资状况以及应急预案响应几个方面,分别对我国应急准备体系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意识、应急队伍、应急... 基于反馈控制理论,提出用应急行动反馈控制应急准备的思想,并以玉树地震为例,从政府组织协调、公民应急意识、救援效率、交通与物资状况以及应急预案响应几个方面,分别对我国应急准备体系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意识、应急队伍、应急资源与应急预案几个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但在我国,面对巨灾时,应急准备工作仍存在明显不足.最后根据反馈控制理论,为完善应急准备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准备 反馈控制 应急行动 玉树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震协同应急方法研究——以玉树地震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邓芳 刘吉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0-176,共7页
为提高各高原地震应对部门间的协同联动能力,基于组织冲突角度的协同思想对高原地震应急方法进行研究。针对我国高原地震特点,结合高原地震相关应急预案中各主体的职责体系,归纳高原地震应急过程中5种基本冲突类型,建立冲突矩阵。并基于... 为提高各高原地震应对部门间的协同联动能力,基于组织冲突角度的协同思想对高原地震应急方法进行研究。针对我国高原地震特点,结合高原地震相关应急预案中各主体的职责体系,归纳高原地震应急过程中5种基本冲突类型,建立冲突矩阵。并基于"解决冲突,有序协同"的理念,提出协同应急响应方法,建立协同效率评价模型。就玉树地震救援过程,拟合出高原地震中4个主要部门(救援队伍、医疗部门、交通部门以及协会组织)的协同救援效率,并作出救援效果曲线。结果表明:采用根据冲突模型构建的协同应急方法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救援效率,还能够发现影响救援效率的潜在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 高原地震 协同效率评价 应急响应 部门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气象灾害减灾救灾标准体系完备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金宝森 吴吉东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16,121,共4页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发生的频次增多且造成的影响不断加重,气象灾害的管理已成为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气象灾害标准体系建设的完备性,对于气象灾害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气象灾害标准体系框架,搜集国家气象相关...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发生的频次增多且造成的影响不断加重,气象灾害的管理已成为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气象灾害标准体系建设的完备性,对于气象灾害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气象灾害标准体系框架,搜集国家气象相关权威部门标准委员会门户网站公布的气象灾害相关标准库,并分析了气象灾害减灾救灾标准体系在专业、门类和层次三个维度的完备性。最终指出了气象灾害减灾救灾标准体系存在的不足,进而给出了减灾救灾标准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标准 完备性 减灾救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台田-浅池”改良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5
作者 李颖 陶军 +2 位作者 钞锦龙 张化 顾卫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4-160,167,共8页
滨海盐碱地是我国一类重要的土地资源,但其特殊的土壤理化性质严重制约植物的生长。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已对我国滨海盐碱土的理化性质和水盐运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而有效的滨海盐碱土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改良措施。... 滨海盐碱地是我国一类重要的土地资源,但其特殊的土壤理化性质严重制约植物的生长。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已对我国滨海盐碱土的理化性质和水盐运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而有效的滨海盐碱土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改良措施。近年来,"台田-浅池"型综合土地利用模式(挖土成池,筑土为台,台田种植,浅池养殖)是我国一种新型的滨海盐碱地综合改良模式,它集合了国内外优秀的滨海盐碱地改良方法,并创新性的将新型水资源——海冰水应用在滨海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中,目前已经在土地利用变化和优化配置、台田修筑、盐碱地改良、土壤水盐运动、海冰水灌溉、作物种植、耐盐植物筛选、咸淡水混合养殖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利用试验,并在降低土壤盐度,增强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来,提高土壤肥力、选择适宜作物品种、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协调生态发展、实现滨海盐碱地可持续利用是"台田-浅池"综合利用模式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滨海盐碱地 “台田-浅池” 海冰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56
6
作者 孔锋 史培军 +3 位作者 方建 吕丽莉 方佳毅 郭建平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已引起学术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不同尺度极端降水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既是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减轻暴雨灾害风险对策的迫切需求。为此,该文从极端降水的定义... 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已引起学术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不同尺度极端降水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既是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减轻暴雨灾害风险对策的迫切需求。为此,该文从极端降水的定义、阈值界定、诊断方法、时空格局变化和其影响因素研究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梳理和分析了目前对极端降水定义的内涵和外延、阈值界定和诊断统计方法的特点,并从全球-大洲-区域三个尺度对极端降水的时空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影响极端降水时空格局变化的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两方面,重点总结了目前在极端降水时空格局变化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已经取得的进展,以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向。提出从全球变暖对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变化影响机制定量分析、多尺度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变化成因对比、城市化对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价,以及利用高精度气候模式对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模拟分析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影响要素 时空格局 全球变暖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表温度-植被指数关系的地表温度降尺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聂建亮 武建军 +3 位作者 杨曦 刘明 张洁 周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4961-4969,共9页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来监测地表温度存在着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上的矛盾:空间分辨率高的卫星时间分辨率低,反之亦然。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首先利用TsHARP(A...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来监测地表温度存在着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上的矛盾:空间分辨率高的卫星时间分辨率低,反之亦然。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首先利用TsHARP(An algorithm for sharpening thermal imagery)温度降尺度方法将LSTMODIS,1km(1km 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Spectroradiometer)地表温度)图像(2004年9月9日上午)降尺度为LSTMODIS,500m(500m MODIS地表温度)图像。为了对降尺度LSTMODIS,500m图像进行验证,对研究区内同一天(2004年9月9日上午)的ETM图像的第6波段的辐亮度值升尺度到500m后,再利用Sobrino 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温度反演方法反演得到LSTETM,500m(500m ETM地表温度)图像,将LSTETM,500m图像作为当日地表温度的实测值,对降尺度LSTMODIS,500m图像的降尺度效果进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降尺度LSTMODIS,500m图像更加精细刻画LSTMODIS,1km图像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定量对比3种降尺度LSTMODIS,500m和LSTETM,500m的RMSE分别为0.786、1.002、0.754℃,降尺度结果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尺度 MODIS 地表温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47
8
作者 高啸峰 王树德 +1 位作者 宫阿都 于冬梅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分析1990-2007年山东省胶南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确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选取GDP、农业人口比重和固定资产投资等33个社会经济指标,借助SPSS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胶南市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因子概括... 分析1990-2007年山东省胶南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确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选取GDP、农业人口比重和固定资产投资等33个社会经济指标,借助SPSS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胶南市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因子概括为人口和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条件4个主要驱动因子,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保护政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驱动因子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胶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短历时和长历时暴雨对总暴雨贡献的空间差异性研究(1961-2015) 被引量:26
9
作者 孔锋 方建 +4 位作者 吕丽莉 史培军 刘凡 王铸 杨旭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303,共11页
采用1961-2015年659站日值降水数据,以持续1 d和持续2 d及以上暴雨作为短和长历时暴雨标准,分析不同历时暴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总降雨、总暴雨和短历时暴雨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依次呈"增-减-增"的分布特征,且整体以增... 采用1961-2015年659站日值降水数据,以持续1 d和持续2 d及以上暴雨作为短和长历时暴雨标准,分析不同历时暴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总降雨、总暴雨和短历时暴雨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依次呈"增-减-增"的分布特征,且整体以增加趋势的站点占主导,而长历时暴雨则呈现出"增-减"的分布特征,且整体以减少趋势的站点占主导,并且检测出中国自东北向西南存在一条变干带。同时中国总暴雨对总降雨、长历时暴雨对总暴雨的贡献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而短历时暴雨对总暴雨的贡献呈现出"东南低-西北高"的分布特征。中国总暴雨对总降雨、短历时暴雨对总暴雨贡献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增-增减镶嵌-增"的分布特征,且以增加趋势的站点占主导,而长历时暴雨在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增减镶嵌的趋势,而西北内陆地区呈略微减少趋势,且以减少趋势的站点占主导,也检测出自东北向西南存在一条气候过渡带并与上述变干带基本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贡献率 空间差异 长-短历时暴雨 总暴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煤火探测、监测与灭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0
作者 武建军 蒋卫国 +2 位作者 刘晓晨 顾磊 李加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69-1674,共6页
首先介绍地下煤火的探测方法,总结对比直接调查法、物探法、化探法和钻探法的优缺点,然后归纳总结了遥感监测地下煤火的技术与应用方向,最后总结分析了地下煤火灭火的新技术及灭火的效果.
关键词 煤火 探测 监测 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认知过程的综合风险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鹏 李宁 +2 位作者 吴吉东 石岳 史培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1-226,共6页
介绍了风险数值分类的方法,弥补了目前风险分类多从定性角度进行描述,缺少客观性的缺陷。以与当前生活紧密相关的44种风险为样本,基于风险管理过程和大众对风险的认知过程所关注的风险属性要素,采用Havashi数量化理论Ⅲ的数值分析法,在M... 介绍了风险数值分类的方法,弥补了目前风险分类多从定性角度进行描述,缺少客观性的缺陷。以与当前生活紧密相关的44种风险为样本,基于风险管理过程和大众对风险的认知过程所关注的风险属性要素,采用Havashi数量化理论Ⅲ的数值分析法,在MATLAB程序的支持下,计算各种风险的得分,进行风险聚类,得到综合风险分类结果。结果表明,44种风险被分成了简单风险、复杂风险、模糊风险/不确定风险。分类结果体现了国际风险管理理事会IRGC注重风险性质认知的理念,符合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综合风险分类 风险认知过程 Hayashi数量化理论Ⅲ IRGC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陆地暴雨时空格局变化的自然和人文影响因素研究(1981—2010年)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孔锋 史培军 +3 位作者 吕丽莉 方建 张黎黎 王卓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8-216,共9页
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厘清了自然和人文因素对1981—2010年全球陆地暴雨变化的贡献大小.在时间上,首先从33个自然因子和11个人文因子中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对全球陆地年际暴雨雨量和雨日有影响的ENSO、AO 2个自然因子和AOD、CO22个人文因子.... 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厘清了自然和人文因素对1981—2010年全球陆地暴雨变化的贡献大小.在时间上,首先从33个自然因子和11个人文因子中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对全球陆地年际暴雨雨量和雨日有影响的ENSO、AO 2个自然因子和AOD、CO22个人文因子.其次采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筛选的4个因子能够有效解释1981—2010年全球陆地年际暴雨雨量和雨日的动态变化.最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方差解释率发现自然和人文因子对全球陆地年际暴雨雨量和雨日的总方差解释率达52.2%和51.3%;自然因子对全球陆地年际暴雨雨量和雨日的方差解释率为32.2%和31.4%,占总方差解释率的61.7%和61.2%;人文因子则仅占总方差解释率的38.3%和38.8%.水汽因素的诊断表明,全球水汽因子不是影响全球陆地暴雨动态变化的主导因素.在空间相关上,自然因子与全球陆地暴雨的空间相关性高于人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人类活动 自然因子 方差解释率 归因分析 全球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典型区域暴雨洪灾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家福 李京 +1 位作者 梁雨华 刘湘南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66-1271,共6页
基于洪灾风险基本原理,从暴雨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易损性出发,以亚洲东南沿海区域为示范研究区,综合考虑降水、地形、土地利用、植被、河网密度、人口、经济等主要指标,利用定性及定量综合分析方法,对亚洲洪灾进行... 基于洪灾风险基本原理,从暴雨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易损性出发,以亚洲东南沿海区域为示范研究区,综合考虑降水、地形、土地利用、植被、河网密度、人口、经济等主要指标,利用定性及定量综合分析方法,对亚洲洪灾进行风险综合评价研究。首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功能,对相关指标进行归一化数据处理,得到标准化的多源栅格数据;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相关指标影响因子权重,构建洪灾综合风险评估模型,最后利用GIS的地图代数功能,得出亚洲典型地区洪灾综合风险等级评价图。结果表明,暴雨洪灾等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中国东北部分地区及沿海一带,紧邻孟加拉的印度东部,孟加拉东部及缅甸的东北部地区;中等、较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以及印度北部及西南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的吕宋岛地区;而在中国西北部大部分地区为中低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暴雨洪灾 灾害风险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长短历时暴雨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对总暴雨贡献的研究(1951—2010) 被引量:17
14
作者 孔锋 方建 +3 位作者 吕丽莉 方佳毅 应卓蓉 王铸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16-320,共5页
采用中国1951—2010年659个站点的日值降水数据,以暴雨持续长短为标准对短和长历时暴雨计算,结果表明:在空间上,中国短历时暴雨量从1951到2010年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梯次减少的现象,而长历时暴雨量则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 采用中国1951—2010年659个站点的日值降水数据,以暴雨持续长短为标准对短和长历时暴雨计算,结果表明:在空间上,中国短历时暴雨量从1951到2010年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梯次减少的现象,而长历时暴雨量则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等东南沿海地区。在时间上,中国年际和年代际短和长历时暴雨均呈现增加趋势。在降水贡献率占比上,1951—2010年中国总暴雨量占总降雨量以及总暴雨日占总降雨日的比例分别为6.1%—27.7%和0.6%—2.5%;同期中国短历时暴雨量在总暴雨量和短历时暴雨日在总暴雨日中的比例分别为75.9%—89.4%和75.6%—89.2%,短历时暴雨占主导地位;而长历时暴雨量在总暴雨量和长历时暴雨日在总暴雨日中的比例分别只占10.6%—24.1%和10.8%—24.4%。在降水贡献率变化趋势上,在1951—2010年间,中国总暴雨对总降雨的贡献率呈增加趋势,其雨量和雨日的贡献率趋势分别为2.1%/10a和0.2%/10a;短历时暴雨对总暴雨的贡献率也呈增加趋势,其雨量和雨日的贡献率趋势分别为0.5%/10a和0.4%/10a;而长历时暴雨对总暴雨的贡献率呈减少趋势,其雨量和雨日的贡献率趋势分别为-0.5%/10a和-0.4%/10a。以上结果表明中国降水在朝着极端化方向变化,短历时暴雨增多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历时暴雨 长历时暴雨 降水贡献率 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硬件构架的新一代GIS基础并行算法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吴立新 杨宜舟 +5 位作者 秦承志 张树清 张立强 方金云 孙文彬 刘善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共8页
随着减灾应急、流域模拟、智能交通、宏观规划、区域发展等大型地学问题的不断涌现,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的数据量和计算规模不断扩大,而主流GIS仍以串行计算为基础框架,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前新型硬件构架(单机多核、多机多核、集群... 随着减灾应急、流域模拟、智能交通、宏观规划、区域发展等大型地学问题的不断涌现,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的数据量和计算规模不断扩大,而主流GIS仍以串行计算为基础框架,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前新型硬件构架(单机多核、多机多核、集群等)计算机资源的能力,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规模与高效需求。该文在分析了基础地理算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按计算数据的关联性将基础地理算法的计算特征分为本地计算、邻域计算、区域计算和全局计算,按计算过程的资源消耗分为数据密集型、计算密集型和I/O密集型,提出了相应的并行计算策略,包括串行算法的并行改造、并行算法的性能提升和并行算法的创新设计等。进而研发了面向新型硬件构架的新一代GIS的基础地理并行计算算法库和中间件,并已集成到国产高性能GIS平台——HiGIS中,将会促进我国GIS研究、技术、系统和应用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件构架 并行算法 矢量 栅格 高性能 Hi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灾害法律法规文件颁布数量与时间演变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鹏 李宁 +2 位作者 范碧航 刘雪琴 温玉婷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3期109-114,共6页
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所明确的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的7种自然灾害分类为依据,以万方数据库查询的法律、法规、标准为基础,总结中国近30年自然灾害法律法规文件的建... 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所明确的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的7种自然灾害分类为依据,以万方数据库查询的法律、法规、标准为基础,总结中国近30年自然灾害法律法规文件的建设成就。通过对中国已经颁布的与灾害相关的国家级法律法规、预案的查询,明确灾害法律法规文件的颁布数量与时间演变和更新频率为9.6年/次。并提出4条建议,协调灾害法律法规文件出台数量不平衡现状;查清灾害法律法规文件的更新程度;修正未能随环境变化及时更新的灾害法律文件;制定灾害管理过程中仍然缺失的必要灾害法律法规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灾害法律 灾害法规 灾害预案 时间演变 更新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预测数据的中国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预警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马国斌 李京 +2 位作者 蒋卫国 张静 马兰艳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3期8-12,17,共6页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借助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归一化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全国范围尺度进行了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通过对洪涝灾害危险性因子分析,分别提取当天降雨量、前3 d降雨量、地形高程、地形标准差、河湖网络等因素作为...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借助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归一化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全国范围尺度进行了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通过对洪涝灾害危险性因子分析,分别提取当天降雨量、前3 d降雨量、地形高程、地形标准差、河湖网络等因素作为评估因子,提出了各因子危险性指数计算方法,以及全国洪涝灾害危险性指数计算模型公式。根据统计分析危险指数的最小值、最大值,结合历史灾情,利用阈值分割法确定了风险等级分割值分别为0.3、0.45及0.6,将洪涝灾害等级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与无风险四个等级,从而建立了类似于天气预报模式的全国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并以2010年8月22日为例进行了洪涝灾害危险等级评估的实际应用。最后,基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的结果,结合危险区内人口分布、交通设施等基础数据,生成相应的预警产品。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发出预警与预测,为危险区人们乃至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模型 洪涝灾害 洪涝预警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日值和小时降水数据诊断中国暴雨时空变化差异的研究(1991-2010) 被引量:19
18
作者 孔锋 吕丽莉 +3 位作者 方建 刘凡 应卓蓉 郭建平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1期72-79,共8页
日值和小时观测降水数据在反映中国暴雨时空格局方面的差异还未有明确结论,因此,亟需通过不同时间分辨率的降水观测数据来深入研究中国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该文采用观测的长时间序列(1991-2010年)的小时降水数据和日值降水数据对中国... 日值和小时观测降水数据在反映中国暴雨时空格局方面的差异还未有明确结论,因此,亟需通过不同时间分辨率的降水观测数据来深入研究中国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该文采用观测的长时间序列(1991-2010年)的小时降水数据和日值降水数据对中国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的年际和年代际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1991-2010年期间小时降水数据和日值降水数据计算的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在逐年变化上没有本质上的差异,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的年累计值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但日值降水数据所反映的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的波动要大于小时降水数据。在空间格局上,小时降水数据和日值降水数据所反映的中国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的空间分布格局没有较大差别,但小时降雨数据反映的更详细,空间分布格局的破碎程度更高。在年代际小时暴雨和日值暴雨两者之间的对比方面,小时降水数据和日值降水数据有较大差异,小时降水数据反映的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在长江流域偏少,而在其它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偏高。在小时暴雨和日值暴雨的各自年代际变化方面,小时降水数据和日值降水数据反映的年代际暴雨空间变化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小时降水数据反映的空间分布特点更加破碎。因此,小时降水数据和日值降水数据在反映中国年代际暴雨时空高低分布方面具有一致性,但量级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且在揭示中国年代际暴雨变动方面具有一致性,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值降水数据 小时降水数据 暴雨 年际 年代际 时空格局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遥感监测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范一大 王磊 +3 位作者 聂娟 王薇 张宝军 徐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25,共5页
针对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了利用微波和光学遥感数据开展冰雪监测、交通拥堵状况监测评估、雪水当量时空变化监测、地表温度反演与农业受灾评估等技术方法,介绍了灾... 针对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了利用微波和光学遥感数据开展冰雪监测、交通拥堵状况监测评估、雪水当量时空变化监测、地表温度反演与农业受灾评估等技术方法,介绍了灾害应急阶段空间信息产品的服务情况。提出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和电力通信等生命线状况的评估,将是今后灾害遥感业务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方向。最后从数据资源、复杂灾害背景环境下灾害遥感和卫星等资源综合应用三个方面,讨论了当前灾害遥感领域研究的不足及发展方向,指出了建立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灾害监测、预警、评估与服务体系的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灾害遥感 冰雪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管理标准化述评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宁 胡爱军 +3 位作者 崔维佳 吴吉东 孟志强 温玉婷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2期110-115,共6页
针对近年来三个重要的风险管理国际标准化文件:Guide 73:2002,澳大利亚的风险管理标准AS/NZS4360:2004和ISO/CD 31000,以及国际减灾理事会的白皮书,评述了国际标准化文件在风险管理过程环节的基本条款和管理框架。Guide 73指引了风险管... 针对近年来三个重要的风险管理国际标准化文件:Guide 73:2002,澳大利亚的风险管理标准AS/NZS4360:2004和ISO/CD 31000,以及国际减灾理事会的白皮书,评述了国际标准化文件在风险管理过程环节的基本条款和管理框架。Guide 73指引了风险管理领域最基础的术语,对全球的风险管理制定出通用的语言。它强调对于安全领域,风险管理把焦点放在危害的预防和减轻;AS/NZS 4360明确地确定了相关风险管理的定义,解释了风险管理的程序,重点强调要控制风险产生的后果;ISO/CD 31000聚合了大约26个国家的知识和经验,关注组织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和不断地进行审评的重要性;IRGC强调群体感知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只有当群体认知到可能存在风险时,才会有利于用自己的判断经验去进行风险识别、划分和评价风险,进行风险评估。最后述评了中国风险管理标准化的工作以及在国际风险管理标准化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标准化 指引 流程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