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毫米波段复介电常数测量的开放腔法改进 被引量:9
1
作者 桂勇锋 窦文斌 +1 位作者 姚武生 李佩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3,共6页
为实现毫米波段低损耗电介质材料的复介电常数高精度测量,文章主要关注开放腔法宽频带内腔长的精确确定、相对介电常数反演的多值解、误差的完整分析、测试系统检验以及自动测量等理论和技术难题。显然,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开放腔法测... 为实现毫米波段低损耗电介质材料的复介电常数高精度测量,文章主要关注开放腔法宽频带内腔长的精确确定、相对介电常数反演的多值解、误差的完整分析、测试系统检验以及自动测量等理论和技术难题。显然,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开放腔法测量的正确性和精确性。通过研制和构建Ka波段上的开放腔自动测试系统,成功解决上述问题,完善和发展了开放腔测量理论。误差分析表明:本测试系统对相对介电常数和损耗正切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小于0.17%和20.4%。自动测试系统操作简便,测试结果可信且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复介电常数测量 低损耗 开放腔法 经检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磁耦合馈电双极化毫米波微带天线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宋立众 聂玉明 段舒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3-97,共5页
为拓展双极化毫米波天线的带宽,提出一种基于电磁耦合馈电的微带贴片实现方案.采用共面寄生贴片和空间平行寄生贴片将天线单元的阻抗带宽展宽,采用成对反相馈电技术设计2×2的子阵天线,在中心频点37.5 GHz,驻波<2的标准下,天线... 为拓展双极化毫米波天线的带宽,提出一种基于电磁耦合馈电的微带贴片实现方案.采用共面寄生贴片和空间平行寄生贴片将天线单元的阻抗带宽展宽,采用成对反相馈电技术设计2×2的子阵天线,在中心频点37.5 GHz,驻波<2的标准下,天线阵列的相对带宽为6.13%,隔离度>30 d B,交叉极化达到-23.6 d B,增益为11.5 d Bi.提出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具有频带宽、端口隔离度大、交叉极化低、增益高的特点,天线性能符合毫米波双极化天线的一般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双极化 微带天线 电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可见性概念改进基于镜像原理的射线追踪法 被引量:15
3
作者 顾晓龙 章文勋 +1 位作者 云正清 金祯荣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4期464-467,共4页
研究改进了基于镜像原理的反射线追踪算法。将镜像点用树的结点形式作拓扑表示 ,再建立判据去除无效的像点 ,从而极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关键词 几何光学法 镜像法 射线追踪法 可见性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介质PBG盖板Fabry-Perot谐振器的宽频带高增益印刷天线 被引量:3
4
作者 葛志晨 章文勋 +1 位作者 刘震国 顾莹莹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7-651,共5页
研究了采用介质盖板组成的Fabry-Perot(F-P)谐振器结构的宽频带高增益平面印刷天线。比较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二维光子带隙(PBG)结构,提出了两种既能提高增益、又能减小背向辐射的新型结构。通过软件... 研究了采用介质盖板组成的Fabry-Perot(F-P)谐振器结构的宽频带高增益平面印刷天线。比较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二维光子带隙(PBG)结构,提出了两种既能提高增益、又能减小背向辐射的新型结构。通过软件仿真计算和实验,都验证了这两种结构的天线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Perot谐振器 光子带隙(PBG)结构 宽频带天线 高增益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低损耗径向功率合成器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成海峰 朱翔 郭健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2-105,115,共5页
介绍了一种采用圆波导TE01模式转换实现的W波段低损耗径向功率合成器。设计出了16路圆波导TE01模径向合成器和圆波导TE01模转换器,整体结构简洁紧凑,利于加工制造。对合成器在85~105 GHz的频带内进行了背靠背测试,驻波低于1.35。扣除... 介绍了一种采用圆波导TE01模式转换实现的W波段低损耗径向功率合成器。设计出了16路圆波导TE01模径向合成器和圆波导TE01模转换器,整体结构简洁紧凑,利于加工制造。对合成器在85~105 GHz的频带内进行了背靠背测试,驻波低于1.35。扣除模式转换器的损耗,单个径向合成器损耗小于0.35 dB,合成效率大于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径向功率合成 模式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低功耗可变频超窄双极性脉冲发生器的设计和仿真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运峰 曹振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21-224,共4页
提出一种低功耗可变频超窄双极性脉冲发生器。这种新型的脉冲发生器可进一步分成三个部分:信号驱动电路,微分网络和脉冲整形电路。脉冲整形电路是由阶跃恢复二极管(SRD)和短路微带线组成。在模拟仿真实验中,脉冲发生器产生了一个脉宽54... 提出一种低功耗可变频超窄双极性脉冲发生器。这种新型的脉冲发生器可进一步分成三个部分:信号驱动电路,微分网络和脉冲整形电路。脉冲整形电路是由阶跃恢复二极管(SRD)和短路微带线组成。在模拟仿真实验中,脉冲发生器产生了一个脉宽54ps,上升时间30ps,下降时间46ps,幅度1.800V的正脉冲和一个脉宽54ps,下降时间30ps,上升时间48ps,幅度-1.801V的负脉冲。该脉冲发生器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可用于超宽带通信系统,如传输机和接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生器 超窄 波形整形电路 阶跃恢复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