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毕节丁家寨水土保持监测站建设成效与经验
1
作者 孟天友 刘正扬 +2 位作者 彭强 李琼 罗志玉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9期33-35,共3页
毕节丁家寨水土保持监测站地处毕节市七星关区碧海街道丁家寨社区,于2017年11月动工建设、2020年5月12日正式投运,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监测站点之一,也是毕节市水务部门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程序承建的,包括项目规划选址、项... 毕节丁家寨水土保持监测站地处毕节市七星关区碧海街道丁家寨社区,于2017年11月动工建设、2020年5月12日正式投运,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监测站点之一,也是毕节市水务部门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程序承建的,包括项目规划选址、项目立项、土地征收、招标调整、办理施工许可和产权证书等全套手续的第一个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从优选建站用地、优化建设方案、紧扣产业发展重点、自动与人工观测结合、绿化美化提档升级和运行管理规范有序等方面,总结了建站经验,并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站 建设成效 建设经验 优化措施 丁家寨 毕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的贵州实践——以西南地区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为例
2
作者 孟天友 宁茂岐 +2 位作者 江河 罗忠志 彭强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3期9-11,I0005,共4页
2024年10月31日,作为西南地区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项目,贵州省织金县花红河小流域和白水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在贵州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成功签约,国能织金发电有限公司交易水土保持碳汇量3.4万t,交易金额119万元,为持续丰富水土... 2024年10月31日,作为西南地区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项目,贵州省织金县花红河小流域和白水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在贵州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成功签约,国能织金发电有限公司交易水土保持碳汇量3.4万t,交易金额119万元,为持续丰富水土流失治理方式,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提供了“贵州经验”。总结了织金县花红河小流域和白水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项目的主要做法:探索制定了《贵州省水土保持项目碳汇方法学(试行)》,核证了水土保持碳汇减排量为17.42万t;省市县上下协同联动,精准锁定有购买碳汇需求的企业,从购买水土保持碳汇的“4+1”作用(履行社会责任、“超前投资”、抵押融资、“以碳代赔”和首单宣传效应),回答好“为什么花钱买碳汇”问题。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水土保持碳汇还未被纳入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碳票交易“地方粮票”只能在区域内交易、企业购买存在顾虑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水土保持碳汇与CCER接轨、规范碳汇交易机制和完善配套办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汇交易 核算 首单 织金县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碳汇能力评估及增汇途径分析
3
作者 宁茂岐 丁禹 +4 位作者 鲍斌 孟天友 罗忠志 江河 姜杰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34-38,共5页
为评价贵州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碳汇能力,提出增汇途径。结合花红河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通过布设监测样地17个,对地上生物、地下生物、枯落物、土壤4个碳库及水土保持林、坡改梯、封禁治理、保土耕作7个碳层,进行碳汇能力分析。结... 为评价贵州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碳汇能力,提出增汇途径。结合花红河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通过布设监测样地17个,对地上生物、地下生物、枯落物、土壤4个碳库及水土保持林、坡改梯、封禁治理、保土耕作7个碳层,进行碳汇能力分析。结果表明:①小流域水土保持率由33.9%提高到45.69%,治理效果显著;②各项措施总碳储量75525.39 t,土壤有机质碳储能力最强,占82.56%;③各项措施碳增汇量19036.73 t,水保林效果最好,占79.55%,坡改梯次之。增汇途径建议:第一,对于侵蚀退化土地,采取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体系,能够实现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水土保持碳汇增量;第二,坡改梯能明显降低水土流失强度,增加土壤碳汇,是贵州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长期坚持;第三,林草措施具有成本低、生态附加值高、固碳量大等优势,结合贵州省森林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的特点,应加强抚育保护;第四,以封禁为代表的自然修复在贵州生态脆弱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封禁治理措施将成为碳汇新的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中和 碳汇 能力评估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双河口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模式与成效
4
作者 朱进 商成芬 +2 位作者 廖冬云 刘保英 印江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77-79,共3页
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双河口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调整了治理思路,采取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总结了项目建设经验,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多部门参与,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双河口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调整了治理思路,采取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总结了项目建设经验,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多部门参与,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实施;探索治理新模式,提高治理新成效;推行以工代赈,发挥村民参与性;创新建管模式,强化目标管理。实施后,项目区内植被覆盖率提高了2.6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治理度达82.8%,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每年可以增加保水量41.4万m^(3),减少土壤侵蚀量3.2万t;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1379 t/(km^(2)·a)下降到745 t/(km^(2)·a),下降了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清洁小流域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毕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市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工作 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5
作者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12期I0010-I0010,共1页
2017年以来,毕节市加大国家生态建设项目整合力度,注重发挥中央投资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和广大群众力量投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6.8 km^(2);不断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持续优化营... 2017年以来,毕节市加大国家生态建设项目整合力度,注重发挥中央投资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和广大群众力量投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6.8 km^(2);不断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规范行政审批,严格执行方案审批的“双五”标准,累计完成2 168个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676个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备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设施 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工作 生态环境 方案审批 行政审批 生态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市提高水土保持率的方法路径
6
作者 孟天友 罗忠志 +1 位作者 何加兴 黄国艳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6期1-3,共3页
毕节市2020年水土保持率为62.91%,低于贵州省平均水平10.41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强度以中轻度为主,坡耕地和林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地。从自然条件、人口资源环境、耕地林地利用和新增人为水土流失等方面分析了水土保持率提升的制约因素... 毕节市2020年水土保持率为62.91%,低于贵州省平均水平10.41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强度以中轻度为主,坡耕地和林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地。从自然条件、人口资源环境、耕地林地利用和新增人为水土流失等方面分析了水土保持率提升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建议修订《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创建毕节保土耕作示范区、大力实施林地提质增效和严格管控新增人为水土流失等方法路径,以提高毕节市水土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率 制约因素 方法路径 毕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星关区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进 商成芬 孟天友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5期23-25,共3页
七星关区生产建设活动引起大量土石方开挖回填和大面积地表扰动,导致人为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为了更好地控制水土流失,七星关区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2 233.73 km^(2)减少到2... 七星关区生产建设活动引起大量土石方开挖回填和大面积地表扰动,导致人为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为了更好地控制水土流失,七星关区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2 233.73 km^(2)减少到2020年的837.67 km^(2),水土保持率由2018年的74.62%提高到2021年的75.76%,成为毕节市水土保持率最高的县区。通过总结七星关区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管 生产建设项目 七星关区 毕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市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5
8
作者 孟天友 罗忠志 雷龙海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12期1-4,共4页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自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以来,国家先后投入资金11.15亿元,治理小流域476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 411.33 ...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自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以来,国家先后投入资金11.15亿元,治理小流域476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 411.33 km2,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双下降,并逐步实现了生态治理产业化、监督管理“天地一体化”和监测管理自动化。随着2022年《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印发,毕节市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在总结毕节市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心编制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精准应用“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持续补齐水土保持监测弱项和突出加强水土保持能力建设等对策,助推毕节市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毕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的执法案例分析——以贵州黔西化窝煤业有限公司拒不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案为例
9
作者 孟天友 罗忠志 +1 位作者 温玉峰 何加兴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5期26-28,共3页
以毕节市水务局查处的贵州黔西化窝煤业有限公司拒不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案件为例,从执法主体合法、“一案两卷”办案、自由裁量适当、法制审核规范、留置送达有效等方面对典型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探讨了案例中执法主体、征收标准和违法成... 以毕节市水务局查处的贵州黔西化窝煤业有限公司拒不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案件为例,从执法主体合法、“一案两卷”办案、自由裁量适当、法制审核规范、留置送达有效等方面对典型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探讨了案例中执法主体、征收标准和违法成本等问题,可为规范执法、以案释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补偿费 执法 案例 化窝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问题探讨——以赫章韭菜坪风电场工程为例
10
作者 罗忠志 孟天友 +1 位作者 何加兴 饶应鹏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3期70-72,共3页
风电属清洁能源,风电场建设具有扰动土地面积大、水土流失危害严重等特点。以赫章韭菜坪风电场工程为例,基于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建设单位认识不到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针对性不强、施工组织管理不合理、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等水土保持问... 风电属清洁能源,风电场建设具有扰动土地面积大、水土流失危害严重等特点。以赫章韭菜坪风电场工程为例,基于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建设单位认识不到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针对性不强、施工组织管理不合理、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等水土保持问题,提出了高质量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全面提升监督管理水平、优化施工组织管理和强化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督管理 韭菜坪风电场 西南岩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金县桂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创建经验与启示
11
作者 姜杰 孟天友 江河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6期22-24,共3页
织金县桂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南部双堰街道乌蒙利民生态茶园内,园区地形地貌和水土流失等特征具有典型代表性。示范园为技术推广型科技示范园,主要示范推广种植茶树,总面积76.82 hm^(2),示范推广辐射面积980 hm^(2),... 织金县桂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南部双堰街道乌蒙利民生态茶园内,园区地形地貌和水土流失等特征具有典型代表性。示范园为技术推广型科技示范园,主要示范推广种植茶树,总面积76.82 hm^(2),示范推广辐射面积980 hm^(2),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示范带动效果突出,2023年1月被命名为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从示范创建有基础、龙头企业有想法、水利部门有需求、水保治理有特色等方面总结了示范园创建的经验与启示,分析了园区创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争创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科技示范园 创建经验 织金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市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
12
作者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十三五”以来,毕节市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促进乡村振兴为目标,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统筹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实施,主动作为,科学施策,注重效果,全面推动毕节市... “十三五”以来,毕节市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促进乡村振兴为目标,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统筹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实施,主动作为,科学施策,注重效果,全面推动毕节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全社会共投入资金37.16亿元,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 172.81 km^(2),水土流失面积由2015年的10 342.54 km^(2)减少到2020年的9 959.07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面积 乡村振兴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生态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石漠化综合治理 统筹推进 毕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儒学 雷德雨 +2 位作者 孙泉忠 付宇文 罗忠志 《黑龙江粮食》 2023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归纳了贵州省水土保持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结合贵州省情进一步提出:“基于大数据平台构建现代化乡村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基于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水土保持长效保护和治理机制、完善乡...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归纳了贵州省水土保持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结合贵州省情进一步提出:“基于大数据平台构建现代化乡村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基于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水土保持长效保护和治理机制、完善乡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深入探索乡村水土保持减灾技术与方法、加强乡村数字水土保持建设、基于培植水土保持优势产业的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构建引导社会多元化投入乡村水土保持建设的机制与路径”等针对性建议,以期为贵州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水土保持 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忠志 孟天友 +3 位作者 彭强 罗志玉 刘正扬 何加兴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7期38-41,共4页
大规模开垦、不合理耕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直接原因。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毕节市七星关区丁家寨水土保持监测站位于贵州省岩溶区,通过在丁家寨水土保持监测站设立林地、果园、耕地、裸地... 大规模开垦、不合理耕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直接原因。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毕节市七星关区丁家寨水土保持监测站位于贵州省岩溶区,通过在丁家寨水土保持监测站设立林地、果园、耕地、裸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径流小区,开展2019—2022年降水量、土壤含水率和产流产沙量监测,分析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2022年4个径流小区的土壤含水率总体表现为林地>果园>耕地>裸地,径流深和径流系数总体表现为裸地>耕地>果园>林地,土壤流失量总体表现为裸地>耕地>果园>林地。林地、果园通过增加地表覆盖,减缓降雨径流,增加降雨入渗,可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岩溶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应高度重视植被建设和保护,推动经果林产业发展,合理安排耕作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水土流失 坡面 岩溶区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小水电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金沙县关渔塘水电站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宁茂岐 赵佳 +6 位作者 李勇 丁禹 孟天友 罗忠志 雷龙海 赵琼飞 舒梅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1期22-25,I0001,共5页
为分析赤水河流域小水电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金沙县关渔塘水电站为例,利用浅地层剖面测量系统开展实地测量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水电站所在区域沟谷狭窄,水流冲击侵蚀较为严重,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790.61 t/(km^(2)·a),坡耕... 为分析赤水河流域小水电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金沙县关渔塘水电站为例,利用浅地层剖面测量系统开展实地测量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水电站所在区域沟谷狭窄,水流冲击侵蚀较为严重,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790.61 t/(km^(2)·a),坡耕地、灌木林地、有林地为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共计产生土壤流失量10574.4 t/a,占土壤流失总量的98.3%,水土流失状况对下游影响较为明显;(2)水电站具有一定的蓄水功能,拦蓄泥沙6965.6 t,占理论土壤流失量的21.58%,对下游的防洪排涝起到调节作用;(3)水电站大坝具有明显的拦蓄功能,库内泥沙形成淤积,通过Sufer 15软件体积计算功能模块得到底泥总方量约5771 m^(3),保土效果明显;(4)水电站拆除后,库区淤积泥沙可能会造成下游河道淤积以及河水悬移质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对下游冲积平原的形成也将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蓄水保土 小水电 赤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