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氮管理对意大利黑麦草叶片微生物数量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何彬 王世敏 +6 位作者 韩艳 蒙元燕 陈莉 武东 许留兴 武丹 蔡荣靖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84,共9页
为研究水氮管理对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叶片微生物数量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本研究设置对照组(0 m^(3)/hm^(2)(W0)、0 kg/hm^(2)(N0))、三个水平的灌溉量(1200 m^(3)/hm^(2)(W1)、1800 m^(3)/hm^(2)(W2)和2400 m^(3)/hm... 为研究水氮管理对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叶片微生物数量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本研究设置对照组(0 m^(3)/hm^(2)(W0)、0 kg/hm^(2)(N0))、三个水平的灌溉量(1200 m^(3)/hm^(2)(W1)、1800 m^(3)/hm^(2)(W2)和2400 m^(3)/hm^(2)(W3))和三个水平的施氮量(160 kg/hm^(2)(N1)、240 kg/hm^(2)(N2)和320 kg/hm^(2)(N3))。结果表明,灌溉量和施氮量对除含水量外的生理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从N1到N3,可溶性蛋白含量趋于增加,但总酚含量趋于降低。不同水氮组合对大肠杆菌、酵母菌和固氮菌数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W2的好氧细菌数量显著高于W0和W1(P<0.05),但W1的酵母菌数量最高。施氮量仅对酵母菌和固氮菌数量有显著影响(P<0.05),N2具有最高的酵母菌数量,但固氮菌数量最低。总之,随着灌溉量和施氮量的增加,部分微生物的数量呈规律性变化,化学特性影响部分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而生理特性与微生物数量间的关系较弱,这为后期田间管理调控牧草表面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管理 意大利黑麦草 微生物数量 生理特性 化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管理对意大利黑麦草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唐国建 胡仁胜 +5 位作者 蔡荣靖 杨金梅 陈莉 武东 许留兴 武丹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67-1476,共10页
为有效利用育种地残留的大量肥料,合理管理休耕后作物的灌溉和施氮量非常重要。本研究对夏玉米(Zea mays)育种地种植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的水氮管理及其产量和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了4个... 为有效利用育种地残留的大量肥料,合理管理休耕后作物的灌溉和施氮量非常重要。本研究对夏玉米(Zea mays)育种地种植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的水氮管理及其产量和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了4个灌溉量水平(0、1 200、1 800和2 400 m^(3)·hm^(-2))和4个施氮量水平(0、160、240和320kg·hm^(-2))。结果表明:干物质产量在灌溉量为1 800 m^(3)·hm^(-2)时最高;鲜物质产量在不施氮处理时显著低于施氮量为240和320 kg·hm^(-2)的处理(P<0.05),而在160 kg·hm^(-2)施氮处理时与其他3个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意大利黑麦草的净光合速率(P_(n))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灌溉量对意大利黑麦草的P_(n)和蒸腾速率(Tr)有显著影响;施氮量仅对P_(n)有显著影响。除不灌溉处理外,随着灌溉量的增加,丙二醛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P<0.05),但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下降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脯氨酸含量呈降低的趋势(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意大利黑麦草的干物质产量与光合生理特性指标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在本研究中夏玉米育种地种植的意大利黑麦草以1 800 m^(3)·hm^(-2)的灌溉量结合160 kg·hm^(-2)的施氮量为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黑麦草 生理特性 光合特性 灌溉量 施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