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毕节市七星关区马铃薯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林英
胡庆文
-
机构
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毕节市七星关区土肥站
-
出处
《农技服务》
2024年第12期22-24,共3页
-
文摘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种植的产量高、品质好、抗病强的优质马铃薯品种,引进黔芋8号、威芋5号、凉薯14号等6个脱毒马铃薯品种进行种植试验,对比各品种植株性状、抗病性及产量表现等。结果表明:威芋7号产量第一,为1450.87 kg/667m^(2);商品薯率第二,为88.2%;株高为92.8 cm;皮色、肉色均为黄色,皮光滑,芽眼浅,薯型扁圆,品质较好,适合推广种植。黄金薯产量第二,为1402.25 kg/667m^(2);商品薯率最高,为88.6%;皮色、肉色均为浅黄,皮光滑,芽眼浅,薯型长椭圆,适合深加工使用。凉薯14号产量第三,为1086.71 kg/667m^(2);商品薯率较高,为85.7%;株高最高,为112.4 cm;皮色黄色,肉色浅黄,薯型圆型,麻皮,吃味最好,受市场欢迎。黔芋8号产量第四,为965.17 kg/667m^(2);商品薯率为69.8%;生育期最短,为75 d;综合表现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该4个品种可继续进行试验。
-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筛选
产量
性状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腊梅
林英
胡庆文
-
机构
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农村局机关服务中心
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毕节市七星关区土肥站
-
出处
《种子科技》
2025年第5期108-110,共3页
-
文摘
随着食品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马铃薯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更好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品质,需对马铃薯种植栽培技术进行优化与改进。分析了马铃薯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催芽、种薯处理、播种操作、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探究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并论述了病虫害防治方案,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马铃薯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毕节市七星关区杂交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蔡丽娟
陈莹
李洋
-
机构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54-54,56,共2页
-
文摘
在贵州省西部七星关区进行玉米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裕单99、宇丰玉3号、美单99的产量分别为9 716.67、9 404.17、9 208.33kg/hm2;植株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均好,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较强。义农玉188、毕单17表现也好,建议续试可与小面积示范同步进行。
-
关键词
杂交玉米
品种比较
贵州毕节
七星关区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毕节市七星关区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 4
-
-
作者
陈莹
蔡丽娟
史洪远
张颖
顾凝
-
机构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毕节市七星关区八寨镇农业服务中心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6期57-57,68,共2页
-
文摘
进行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靖丰8号、美单99号2个杂交玉米品种生物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适应性、丰产性皆较好,通过2013年、2014年在玉米项目区的栽培种植及试验,适应在高海拔区地膜覆盖栽培,产量相对较高。
-
关键词
杂交玉米
品种比较
产量
贵州毕节
七星关区
-
分类号
S513.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毕节市七星关区2018年马铃薯引种试验
- 5
-
-
作者
陈芳
刘安乐
贺娟
顾凝
唐丽娟
-
机构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农科所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八寨镇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农牧综合执法大队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8期92-93,共2页
-
文摘
引进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冀张围薯9号和黔芋8号具有对晚疫病抗性强和高产的优点,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可在七星关区扩大示范种植。
-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引种试验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油菜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
被引量:1
- 6
-
-
作者
贺娟
-
机构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7期8-9,共2页
-
文摘
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的革新对于提升油菜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油菜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先进的压力系统,将肥料与水分精准、适量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确保作物充分吸收。这一技术不仅显著节水,还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对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介绍油菜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
关键词
作物根部
油料作物
一体化种植技术
油菜产业
种植户
水肥一体化技术
高质量发展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低海拔区不同模式马铃薯套种糯玉米的经济效益
- 7
-
-
作者
林英
-
机构
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技服务》
2025年第1期48-50,共3页
-
文摘
为提高马铃薯套种糯玉米的产质量及其经济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目的,设置低海拔区域马铃薯套种糯玉米行比1/2、 2/1、 2/2、4/2、6/2共5种不同种植模式进行田间大区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套种糯玉米2/2模式下的马铃薯产量为1 077.3 kg/667m^(2),玉米产量为583 kg/667m^(2),其复合经济效益最高,为6 729.9元/667m^(2),马铃薯套种糯玉米的最佳模式为2行马铃薯套种2行糯玉米。
-
关键词
马铃薯
糯玉米
套种模式
低海拔
产量
经济效益
七星关区
-
分类号
S344.3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贵州西部脱毒马铃薯威芋3号抗旱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8
-
-
作者
袁恒新
罗南忠
陈勇
何思勇
黄勇
-
机构
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3-115,共3页
-
文摘
近几年来,毕节市七星关区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春旱,给马铃薯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根据马铃薯播种后常年发生干旱的特点,开展了脱毒马铃薯品种的抗旱性鉴定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已初步形成了马铃薯抗旱栽培集成技术。为了进一步验证马铃薯抗旱栽培集成技术的可行性,2012年在七星关区实施了马铃薯抗旱栽培集成技术示范,取得了明显效果。
-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抗旱技术
威芋3号
贵州西部
抗旱栽培
集成技术
马铃薯生产
抗旱性鉴定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七星关区现推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 9
-
-
作者
袁恒新
邱维元
徐明珍
-
机构
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107,109,共2页
-
文摘
马铃薯是粮、饲、菜兼用作物,也是毕节市主栽夏收作物之一,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马铃薯价值逐渐被重视。为了改变毕节市马铃薯耕作管理粗放,生产技术落后,品种单一、退化、单产低的现状,配合2010—2011年度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实施,特设立脱毒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宜毕节市气候条件种植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种,为毕节市大面积生产优质马铃薯提供依据。
-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品比试验
研究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不同大豆品种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的表现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林英
胡庆文
-
机构
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毕节市七星关区土肥站
-
出处
《农技服务》
2024年第11期38-41,共4页
-
文摘
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的大豆品种选择提供参考,通过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引进齐黄34、南豆24、黔豆10号、黔豆11与本地小黄豆5个大豆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考察其全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下,齐黄34产量最高,为100.82 kg/667m^(2);南豆24其次,为98.02 kg/667m^(2);黔豆11最低,为61.65 kg/667m^(2),且各品种与玉米复合种植对玉米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无明显影响。除黔豆11产量较低,其他4个品种均达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目标产量80 kg/667m^(2),生产中可结合实际对大豆品种进行选择种植。
-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品种对比
产量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
- 11
-
-
作者
袁恒新
罗南忠
支林
何思勇
黄勇
-
机构
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毕节市七星关区种子管理站
毕节市七星关区植保植检站
-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3-126,共4页
-
文摘
马铃薯是毕节市七星关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马铃薯生产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提高马铃薯的生产水平,涉及问题很多,制约因素不少,包括政策措施,耕作技术以及病虫防治等诸多因素.而马铃薯品种的更新换代对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尤为重要.
-
关键词
马铃薯生产
生产水
品种更新
换代
马铃薯品种
支柱产业
农业生产
病虫防治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杂交玉米新品种“宇丰玉3号”
- 12
-
-
作者
袁恒新
张太平
李德文
罗南忠
何思勇
-
机构
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
毕节市七星关区种子管理站
-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111,共2页
-
文摘
1 育种目标
贵州省玉米多在坡地种植,水源条件差,基本靠雨水灌溉。再加各地海拔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春旱、伏旱等灾害性气候多发,常造成玉米前期出苗生长不良和中后期早衰现象,导致减产。提高品种抗旱、抗倒伏及稳产性是保障玉米生产的有效措施。因此,把选育抗旱、抗倒伏、稳产作为主要育种目标,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力争提高品种的抗旱性、抗倒性及适应性,增强品种的稳产性,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杂交
育种目标
玉米生产
灾害性气候
稳产性
抗旱性
水源条件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