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龚福汉 刘振良 +4 位作者 刘启方 田龙海 田野 杨英 杨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5-870,共6页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过程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的798例房颤患者,所有...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过程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的798例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经房间隔途径行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及射频消融,记录术中心电图ST段抬高情况。对心电图ST段抬高患者于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指标包括房颤复发及复发时间、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以及是否发生死亡、血栓栓塞、出血及围术期并发症。结果:5例患者在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过程中出现心电图ST段抬高,发生率为0.62%。3例患者ST段抬高发生在房间隔穿刺过程中,2例发生在PentaRay标测电极建立左心房电解剖模型过程中。3例患者为短暂性ST段抬高(抬高时间<20 min),症状发作时血压升高;2例患者呈持续性ST段抬高(抬高时间>20 min),发生严重低血压,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处理。4例患者经观察及药物处理后完成射频导管消融术,1例患者因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终止手术,于术后5 d死亡,余4例患者无围术期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6±3)个月,仅1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余病例未见房颤复发及心悸症状。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短暂性或持续性心电图ST段抬高,及早发现及快速处理能够预防恶性事件,具有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ST段抬高 冠状动脉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室性早搏的标测与消融
2
作者 刘振良 李万能 +4 位作者 周杨杰 文伟 席斌武 赵旭 刘启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探讨三尖瓣游离壁起源室性早搏的标测与消融策略。方法 将起源于三尖瓣游离壁的室性早搏,采用Carto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和长鞘支持,标测消融导管经股静脉途径至三尖瓣下,采用反U方式标测和消融。结果 19例起源于三尖瓣游离壁室性... 目的 探讨三尖瓣游离壁起源室性早搏的标测与消融策略。方法 将起源于三尖瓣游离壁的室性早搏,采用Carto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和长鞘支持,标测消融导管经股静脉途径至三尖瓣下,采用反U方式标测和消融。结果 19例起源于三尖瓣游离壁室性早搏患者标测消融导管采用反U法,于三尖瓣游离壁瓣下进行标测消融,即刻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6个月随访1例患者室性早搏复发。结论 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室性早搏术前可通过体表心电图特点做出大致定位判断,采用反U法标测和消融简单、安全、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 室早 反U 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和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谢蒙伟 李世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2-1318,共7页
探讨辣椒素和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体外构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系,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后,分别用20μmol/L辣椒素(高剂量组)、10μmol/L辣椒素(... 探讨辣椒素和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体外构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系,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后,分别用20μmol/L辣椒素(高剂量组)、10μmol/L辣椒素(中剂量组)、5μmol/L辣椒素(低剂量组)和1μmol/L厄沙贝坦直接处理细胞或特异性阻断CD36的表达后,再分别用20、10、5μmol/L辣椒素及1μmol/L厄贝沙坦处理,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D36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辣椒素组和厄贝沙坦组OPN和CD36表达均有所下调,α-SMA表达均有所上调;阻断CD36表达后,辣椒素组和厄贝沙坦组OPN表达均有所下调,α-SMA表达均有所上调;与阻断前相比,阻断后厄贝沙坦组和辣椒素组OPN表达均有所下调,α-SMA表达均有所上调。辣椒素和厄贝沙坦均能够通过上调α-SMA的表达,下调OPN的表达,抑制CD36的表达,来促进自发性高血压大鼠VSMCs由合成表型向收缩表型转化,从而促进其动脉管壁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助于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厄贝沙坦 自发性高血压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