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S技术在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以毕节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龙从霞 左太安 +1 位作者 苏维词 游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848-19851,共4页
在阐述毕节喀斯特山区脆弱性的基础上,分析了3S技术在毕节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数据调查、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生态环境数据管理、生态环境3D模拟与分析、生态环境预警分析以及生态环境信息传播6个方面的应... 在阐述毕节喀斯特山区脆弱性的基础上,分析了3S技术在毕节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数据调查、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生态环境数据管理、生态环境3D模拟与分析、生态环境预警分析以及生态环境信息传播6个方面的应用。同时对3S技术在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喀斯特山区 生态环境治理 毕节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骆强 王传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309-12311,12322,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整理标本室标本以及查看文献资料,分析了毕节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特征。结果表明,毕节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蕨类植物27科47属98种。其中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和水龙骨科(Poly... 通过野外调查、整理标本室标本以及查看文献资料,分析了毕节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特征。结果表明,毕节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蕨类植物27科47属98种。其中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和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优势属为鳞毛蕨属(Dryopteris)、卷柏属(Selaginella)和耳蕨属(Polystichum)。在科属的水平上为泛热带分布型,而种的分布则以温带分布的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占绝对优势,所以毕节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是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分析 毕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喀斯特山区饮用水源地水环境污染分析及保护 被引量:3
3
作者 莫世江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43,共3页
在对毕节地区倒天河水库等13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选择生活污水排放量等9个水环境因素作为分析变量,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把水源地水环境影响因素概括为流域人口数量、流域农业土地利用强度、流域农业化学污染、流域自然条... 在对毕节地区倒天河水库等13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选择生活污水排放量等9个水环境因素作为分析变量,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把水源地水环境影响因素概括为流域人口数量、流域农业土地利用强度、流域农业化学污染、流域自然条件4个主因素,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6.093%。根据各主因素影响水体污染的强度差异和水体污染现状,将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划分为生活废水污染、水土流失污染和农药化肥污染3种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水环境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 水质评价 水环境因素 主成分分析 毕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裂腹鱼骨骼系统解剖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海涛 陈永祥 +2 位作者 胡思玉 肖玲远 朱彬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9-274,共6页
常规方法和透明骨法制备昆明裂腹鱼的骨骼标本,记录观测结果并拍照,对其骨骼系统进行描述。其特征为脊椎数目在46~47之间,肋骨在18~19之间,咽骨上有三排咽齿,齿式呈2:3:5式。骨骼系统的形状和变化可以为裂腹鱼亚属的分类及演化提供分... 常规方法和透明骨法制备昆明裂腹鱼的骨骼标本,记录观测结果并拍照,对其骨骼系统进行描述。其特征为脊椎数目在46~47之间,肋骨在18~19之间,咽骨上有三排咽齿,齿式呈2:3:5式。骨骼系统的形状和变化可以为裂腹鱼亚属的分类及演化提供分类方面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裂腹鱼 骨骼系统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裂腹鱼与昆明裂腹鱼骨骼系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海涛 陈永祥 +2 位作者 胡思玉 肖玲远 朱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848-13853,13873,共7页
分别利用常规方法和透明骨法制备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的骨骼标本,对这两种裂腹鱼的骨骼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四川裂腹鱼与昆明裂腹鱼骨骼系统间的差异较小,可能是种间亲缘关系较近的缘故。这两种裂腹鱼在某些骨骼如齿骨、前... 分别利用常规方法和透明骨法制备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的骨骼标本,对这两种裂腹鱼的骨骼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四川裂腹鱼与昆明裂腹鱼骨骼系统间的差异较小,可能是种间亲缘关系较近的缘故。这两种裂腹鱼在某些骨骼如齿骨、前颌骨、前鳃盖骨上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差异,这些特征可以作为种间的鉴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裂腹鱼 昆明裂腹鱼 骨骼系统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地区荞麦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以忠 邓琳琼 +2 位作者 游萍 蹇黎 胥献宇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66,共3页
概述了毕节地区概况、栽培荞麦及其类型、野生荞麦种类及其地理环境、荞麦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并对毕节地区荞麦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了讨论。
关键词 毕节地区 甜荞 苦养 野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裂腹鱼消化系统蛋白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白建梅 胡思玉 +2 位作者 葛传龙 王延斌 陈永祥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22,共2页
对昆明裂腹鱼主要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条件下,肠道(由前至后)Ⅰ、Ⅱ、Ⅲ、Ⅳ段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分别为3 605.36、1 753.96、1 231.02、1 663.02和526.19μg/(g.m in),活性最高的是肠段... 对昆明裂腹鱼主要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条件下,肠道(由前至后)Ⅰ、Ⅱ、Ⅲ、Ⅳ段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分别为3 605.36、1 753.96、1 231.02、1 663.02和526.19μg/(g.m in),活性最高的是肠段Ⅰ,最低的是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最适pH为肝胰脏2.2,肠段Ⅲ7.4,肠段Ⅰ、肠段Ⅱ、肠段Ⅳ8.2;最适温度为35-50℃。昆明裂腹鱼蛋白酶活力在其正常生活状态时较弱,符合其植食性为主的生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裂腹鱼 蛋白酶 活性 最适PH 最适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分析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孙秀锋 施开放 +1 位作者 刁承泰 左太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0,73,共4页
利用物元分析法建立了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以山东省某地区的地下水为例,对8个水样测点的7个指标进行了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获得了各测点的综合评价结果与单指标评价结果,与灰色关联度法和综合指数法的计算结果相比,物元分析法能... 利用物元分析法建立了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以山东省某地区的地下水为例,对8个水样测点的7个指标进行了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获得了各测点的综合评价结果与单指标评价结果,与灰色关联度法和综合指数法的计算结果相比,物元分析法能真实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元分析 地下水 环境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的毕节水土流失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群利 左太安 +1 位作者 孟天友 张凤太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3-56,61,共5页
以水土流失严重的毕节地区为例,选择与水土流失最为密切的影响因子,即自然干扰因子(包括多年平均降雨量、山地面积比重、平均坡度、森林覆盖率、喀斯特面积比重)、社会干扰因子(包括垦殖指数、农业占GDP比重、农业人口密度)、水土流失... 以水土流失严重的毕节地区为例,选择与水土流失最为密切的影响因子,即自然干扰因子(包括多年平均降雨量、山地面积比重、平均坡度、森林覆盖率、喀斯特面积比重)、社会干扰因子(包括垦殖指数、农业占GDP比重、农业人口密度)、水土流失景观格局因子(包括极强烈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强烈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中度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土壤侵蚀模数、中强度石漠化面积比例)等指标,构建毕节水土流失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SPA)方法,对毕节地区8个县市进行了生态环境脆弱度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毕节地区8个县市中,有轻度生态脆弱县1个、中度生态脆弱县市6个、重度生态脆弱县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水土流失 集对分析(SPA) 毕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章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骆强 叶国莲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71,共5页
对贵州赫章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调查,并与相邻地区进行比较,初步分析了赫章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及地理特征。结果表明:赫章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蕨类植物23科46属99种(含变种),其中优势科为鳞毛蕨科(... 对贵州赫章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调查,并与相邻地区进行比较,初步分析了赫章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及地理特征。结果表明:赫章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蕨类植物23科46属99种(含变种),其中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共24属63种,占总种数的63.64%;优势属为鳞毛蕨属(Dryopteris)、卷柏属(Se-laginell)、凤尾蕨属(Pteris),共3属22种,占总种数的22.22%。结果表明,本区科的区系类型有5种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区系类型有13种分布类型,也是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没有中国特有科、属分布,但中国特有种却有22种。在区系关系上,该区系与老蛇冲、南宫、黎平太平山区系关系密切,而与洞庭湖、迪庆州两地区系关系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分析 赫章国家森林公园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贵州疣螈消化系统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建梅 肖玲远 胡思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80-81,共2页
在30℃和不同的pH值条件下对贵州疣螈主要消化器官的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适pH值和30℃温度条件下,贵州疣螈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的蛋白酶活性分别为3470.373、1958.42、202.72、208.75和434.4μg/(g.min);其胃、前... 在30℃和不同的pH值条件下对贵州疣螈主要消化器官的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适pH值和30℃温度条件下,贵州疣螈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的蛋白酶活性分别为3470.373、1958.42、202.72、208.75和434.4μg/(g.min);其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2.2、8.2、7.4、7.8、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疣螈 蛋白酶 活性 最适PH值 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金城山淫羊藿生长主要环境因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子松 黎云祥 +2 位作者 钱宝英 刘伟 冯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973-4976,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嘉陵江流域金城山森林公园淫羊藿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适宜范围,为建立农林复合体系、开发淫羊藿中药资源和加强淫羊藿野生资源保护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根据回归方程中的因子标准化系数找到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在此基... [目的]研究影响嘉陵江流域金城山森林公园淫羊藿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适宜范围,为建立农林复合体系、开发淫羊藿中药资源和加强淫羊藿野生资源保护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根据回归方程中的因子标准化系数找到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双因素相关性分析以判断它对淫羊藿生长的影响程度。随后,依据聚类分析结果,结合野外调查实际情况,在主要环境因子各段测量值范围上计算淫羊藿生态位,探讨最适宜淫羊藿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的数值范围。[结果]在金城山不同环境因子对淫羊藿生长影响强度为:土壤pH值〉海拔高度〉土壤深度〉土壤有机质〉相对光照〉土壤含水量;在5.73~5.83的pH值范围上,淫羊藿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结论]土壤pH值是影响嘉陵江流域金城山森林公园淫羊藿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它会对淫羊藿的生长构成较大影响,其适宜的范围为5.73~5.83,在淫羊藿的栽培实践中应特别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环境因子 金城山 淫羊藿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试验区亮叶桦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坤浩 袁伟 +1 位作者 蔡波 周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512-4513,4525,共3页
采用植物群落学方法对毕节试验区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群落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群落外貌以中小型叶面积单叶、落叶草质、革质、非全缘的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垂直结构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 采用植物群落学方法对毕节试验区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群落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群落外貌以中小型叶面积单叶、落叶草质、革质、非全缘的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垂直结构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并有一定层间植物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节试验区 亮叶桦群落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旱塬区农田施肥、产量与土壤深层干燥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晓辉 郝明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80,共6页
施肥作为稳定作物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同时也会加强对土壤水分的耗损。于2007年小麦播种前测定了长期施肥的试验田0-300 cm土壤剖面水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播前小麦地土壤在1 m深度范围内含水量变化很小,贮水量的极差值为14.7 ... 施肥作为稳定作物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同时也会加强对土壤水分的耗损。于2007年小麦播种前测定了长期施肥的试验田0-300 cm土壤剖面水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播前小麦地土壤在1 m深度范围内含水量变化很小,贮水量的极差值为14.7 mm;土壤水分的变化主要集中在100-300 cm土层,贮水量极差值为130.1 mm,且土层深度100-260 cm处出现土壤深层干燥化现象,并随肥料用量增加干燥化程度趋于严重;260 cm以下土壤含水量逐渐上升。氮磷肥配施土壤干层含水量显著高于单施氮肥,单施氮肥显著高于单施磷肥和不施肥,而不施肥和单施磷肥土壤干层含水量差异不显著。从产量角度看,小麦产量与干层水分含量呈线形显著负相关。当产量小于1 354 kg/hm^2,土壤无干层;当产量在1 355-2 406 kg/hm^2之间,土壤干层属于轻度干燥化;当产量在2 407-3 458 kg/hm^2范围内,土壤干层属于中度干燥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施肥 产量 土壤干燥化 黄土旱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足迹模型在评价毕节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莫世江 张鹏飞 丁卫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2期26-28,共3页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定量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结合毕节地区区域实际,应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和分析该地区2004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总体上该区域生态足迹需求远小于其生态容量,生态盈余大,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但从生态足迹分量看,...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定量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结合毕节地区区域实际,应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和分析该地区2004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总体上该区域生态足迹需求远小于其生态容量,生态盈余大,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但从生态足迹分量看,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远远超过相应的生态供给,生物生产性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而丰富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却极不充分。同时引入“生产性生态足迹指数”的概念,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其结果为“盈余不可持续”,较好地反映了该区域的客观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 毕节地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的区系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骆强 杜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21,共5页
为了解贵州玉舍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对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蕨类植物30科56属107种(含变种),其中,姬蹄盖蕨[Athyrium. subrigen-scens (Hayata) Hayata ex H.Ito]为中国大陆新分布,... 为了解贵州玉舍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对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蕨类植物30科56属107种(含变种),其中,姬蹄盖蕨[Athyrium. subrigen-scens (Hayata) Hayata ex H.Ito]为中国大陆新分布,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金星蕨科(Thypteridaceae),优势属为蹄盖蕨属(Athyrium)、鳞毛蕨属(Dryopteris)、卷柏属(Selaginella)、凤了蕨属(Coniogramme);在科、属水平上,以热带分布的泛热带成分为主,而种的地理分布则以温带分布的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占绝对优势,分别为49.02%和30.39%;在区系关系上,与雷公山、红水河沟谷、三清山自然保护区区系关系比较密切,与苍山、梧桐山保护区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兼业行为的调查分析——基于毕节试验区的实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群利 游泳 胡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1015-21018,共4页
以毕节试验区典型村域的150户农户2009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喀斯特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兼业行为的动因、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兼业行为具有农户的兼业收入与家庭收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兼业农户的年... 以毕节试验区典型村域的150户农户2009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喀斯特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兼业行为的动因、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兼业行为具有农户的兼业收入与家庭收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兼业农户的年轻化明显、农户兼业行业的相对集中性、文化程度对农户的兼业收入影响显著、农户兼业意愿强烈等特征;信息、资金、技能、市场意识是影响农户兼业行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农户兼业行为的优化对策和措施:加强对农户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户的文化素质;构建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库,为农户兼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渠道;加强对农户市场意识的培育,提升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种植业结构调整 农户兼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地区主要生态农业经营模式评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胥献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31-34,38,共5页
对毕节地区主要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类型、技术特点和综合效益进行了介绍,探讨了生态农业经营模式运作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对毕节地区主要生态农业经营模式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 毕节地区 生态农业 经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疣螈冬眠期消化系统蛋白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建梅 肖玲远 胡思玉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2期131-131,136,共2页
本实验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条件下对冬眠期贵州疣螈主要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冬眠期贵州疣螈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2.2、8.2、7.4、7.8、2.2,最适温度分别为45℃、50℃、30℃、30℃、45... 本实验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条件下对冬眠期贵州疣螈主要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冬眠期贵州疣螈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2.2、8.2、7.4、7.8、2.2,最适温度分别为45℃、50℃、30℃、30℃、45℃。在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条件下,蛋白酶活性分别为1 600.04、2 102.62、124.89、90.50、95.33个酶活性单位,蛋白酶活性最高的是前肠,最低的是后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疣螈 蛋白酶 活性 最适PH值 最适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方福建柏保护区蕨类植物种类及区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骆强 董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7年第4期324-327,376,共5页
对大方福建柏保护区428号蕨类植物标本进行整理、鉴定,初步确定该地区有蕨类植物29科59属123种及3变种,其中上斜刀羽耳蕨Polystichum assurgentipinnumW.M.Chu et B.Y.Zhang为贵州地理分布新记录。经区系成分分析,认为该地区蕨类植物与... 对大方福建柏保护区428号蕨类植物标本进行整理、鉴定,初步确定该地区有蕨类植物29科59属123种及3变种,其中上斜刀羽耳蕨Polystichum assurgentipinnumW.M.Chu et B.Y.Zhang为贵州地理分布新记录。经区系成分分析,认为该地区蕨类植物与热带亚洲关系密切,但性质却是以温带地理成分占优势的温带性质,属东亚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区系成分 大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