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毕节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扩繁技术规程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建风 张丽君 +2 位作者 李建华 邓培延 靳光焕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脱毒种薯生产 生产标准化 技术规程 毕节地区 马铃薯 扩繁 生态气候特点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地区马铃薯商品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建风 张丽君 +2 位作者 李建华 李文远 李龙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马铃薯 标准化生产 技术规程 毕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种质资源在毕节地区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建华 邓贵才 +3 位作者 吴学忠 邓培延 申流柱 漆咏雪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90-91,共2页
介绍了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毕节地区引进外来玉米种质资源的种类、特点、利用方式以及育成品种的推广利用情况 ,阐明加强外来种质的引进利用对毕节地区杂交玉米的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外来种质资源 毕节地区 玉米 育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丽君 胡建风 《耕作与栽培》 2007年第1期47-48,共2页
为促进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通过对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 毕节地区 马铃薯 产业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地区杂交玉米组合群体结构及群体质量指标
5
作者 肖莉 郑元红 +3 位作者 胡建风 龙静 罗冬 王慧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3,共4页
采用二裂式裂区设计,对紧凑型、半紧凑型、平展型3种株型玉米品种的密度及产量结构、叶面积系数、干物质重、光舍势、净同化率等主要群体质量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紧凑型玉米临奥4号最佳产量水平密度为4000~4800株/667m^2,其... 采用二裂式裂区设计,对紧凑型、半紧凑型、平展型3种株型玉米品种的密度及产量结构、叶面积系数、干物质重、光舍势、净同化率等主要群体质量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紧凑型玉米临奥4号最佳产量水平密度为4000~4800株/667m^2,其主要质量指标:最大叶面积系数3.39~4.14,干物质积累量1523.60~1632.00kg/667m^2,总光合势16.11万~19.98万m^2·d/667m^2,平均净同化率为7.39~8.34g/(m^2·d)。半紧凑型玉米毕玉2406最佳产量水平密度为3200~4000株/667m^2,其主要质量指标:最大叶面积系数2.67~3.15,干物质积累量1159.36~1334.80kg/667m^2,总光合势16.35万~18.79万m^2·d/667m^2,平均净同化率为6.68~6.82g/(m^2·d)。平展型玉米毕单13号最佳产量水平密度为3200~4000株/667m^2,其主要质量指标:最大叶面积系数3.81~4.23,干物质积累量1209.60~1390.00株/667m^2,总光合势22.68万~24.96万m^2·d/667m^2,平均净同化率为5.16~5.22g/(m^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株型 群体结构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作条件下毕节地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6
作者 郑元红 胡建风 +2 位作者 潘国元 翟均平 阮友恒 《中国马铃薯》 2007年第2期92-94,共3页
试验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影响净作条件下脱毒马铃薯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子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密度>钾肥>氮肥>磷肥,增加密度,增施钾肥与氮肥,酌施磷肥是实现净作条件下马铃... 试验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影响净作条件下脱毒马铃薯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子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密度>钾肥>氮肥>磷肥,增加密度,增施钾肥与氮肥,酌施磷肥是实现净作条件下马铃薯高产的技术关键。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出毕节地区脱毒马铃薯大于37 500 kg.hm-2的高产技术模式为:密度75 960~81 180穴.hm-2,平均78 570穴.hm-2、N肥(N)230.1~243.0 kg.hm-2,平均为236.6 kg.hm-2、P肥(P2O5)72.3~79.1 kg.hm-2,平均为75.6 kg.hm-2和K肥(K2O)236.1~259.5 kg.hm-2,平均为247.8 kg.hm-2,N:P:K施肥比例平均为1.00:0.32: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净作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县级种子管理 确保农业用种安全——关于县级种子管理的若干问题思考
7
作者 张荣达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种子管理工作 农业用 县级 《种子法》 安全 国有种子公司 国有种子企业 经营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山区玉米种子包衣技术推广应用效果及配套措施
8
作者 潘国元 谢定敏 +3 位作者 孙宁 王显立 吴学忠 何幼平 《耕作与栽培》 2002年第6期47-48,58,共3页
关键词 高寒山区 玉米种子 种子包衣 技术推广 应用效果 配套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旱地马铃薯不同间套作高产高效模式研究初报 被引量:3
9
作者 赵致 胡建风 +5 位作者 张荣达 曹国藩 肖丽 吴毕林 吴鹏刚 田启建 《耕作与栽培》 2004年第6期14-15,共2页
在旱地采用本地马铃薯优良品种"威芋3号"脱毒种与普通杂交玉米、糯玉米、秋白菜、春白菜、葱、生姜、折耳根、胡萝卜等作物间套种植,进行马铃薯不同问套作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投入产出效果最佳的模式是马铃... 在旱地采用本地马铃薯优良品种"威芋3号"脱毒种与普通杂交玉米、糯玉米、秋白菜、春白菜、葱、生姜、折耳根、胡萝卜等作物间套种植,进行马铃薯不同问套作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投入产出效果最佳的模式是马铃薯套玉米间胡萝卜,其产投比和纯收入最高,分别达到2.6347和1155.00元/667m2,适宜本地中海拔地区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间套作 旱地 初报 胡萝卜 秋白菜 产投比 收入 投入产出 模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旱地马铃薯玉米良种套作研究
10
作者 田启建 赵致 +5 位作者 张荣达 胡建风 曹国璠 肖丽 孙煜 吴鹏刚 《耕作与栽培》 2004年第5期9-11,共3页
采用本地“米拉”和脱毒“米拉”分别与普通杂交玉米毕单10号、优质蛋白玉米黔优205、糯玉米黔糯768或本地糯套种,以本地“米拉”套普通杂交玉米作对照,进行马铃薯套作玉米良种搭配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研究。通过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 采用本地“米拉”和脱毒“米拉”分别与普通杂交玉米毕单10号、优质蛋白玉米黔优205、糯玉米黔糯768或本地糯套种,以本地“米拉”套普通杂交玉米作对照,进行马铃薯套作玉米良种搭配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研究。通过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本地“米拉”和脱毒“米拉”与糯玉米搭配的二种模式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纯收入达700元/667m2以上,产投比233以上,同时还收割青绿秸秆1600kg/667m2作饲料,能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因而,可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地区 旱地栽培 马铃薯 玉米 良种繁育 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系数分析法在山区玉米育种和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学忠 陈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4023-14024,共2页
采用高稳系数(HSC)分析法对贵州省2003~2004年西部组玉米区试和2005~2006年西部高海拔特殊生态区玉米区试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常规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稳系数分析法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品种的优劣,是山区玉米育种和品种审... 采用高稳系数(HSC)分析法对贵州省2003~2004年西部组玉米区试和2005~2006年西部高海拔特殊生态区玉米区试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常规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稳系数分析法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品种的优劣,是山区玉米育种和品种审定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稳系数 品种评价 玉米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毕玉2号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学忠 陈琴 +3 位作者 张荣达 潘国元 樊剑 唐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6期4-6,共3页
毕玉2号系毕节地区种子站用自选系苏110作母本,自选系毕106作父本育成的白粒紧凑型玉米杂交种,2000年11月通过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强的耐旱耐瘠能力和品质优良等特点,适宜在毕节地区海拔1 800 m以下及其他气... 毕玉2号系毕节地区种子站用自选系苏110作母本,自选系毕106作父本育成的白粒紧凑型玉米杂交种,2000年11月通过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强的耐旱耐瘠能力和品质优良等特点,适宜在毕节地区海拔1 800 m以下及其他气候相似地区的旱坡地及肥水条件好的坝地种植,目前正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型玉米 毕玉2号 选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施肥量对杂交玉米黔单21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高翔 陶廷英 +4 位作者 邓培延 吕海鹤 兰春庭 毛春霞 汪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9-31,共3页
采用四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分析杂交玉米黔单21的主要栽培因子即种植密度、N、P、K肥施用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种植密度〉K2O施用量〉N施用量〉P2O5施用量;经模拟寻优分析,初步筛选出该... 采用四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分析杂交玉米黔单21的主要栽培因子即种植密度、N、P、K肥施用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种植密度〉K2O施用量〉N施用量〉P2O5施用量;经模拟寻优分析,初步筛选出该品种产量超过700 kg/667m2的主要农艺措施方案:种植密度为3 414-3 573株/667m2,纯氮用量21.97-27.81 kg/667m2,P2O5用量5.89-16.56 kg/667m2,K2O用量8.19-10.11 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施肥量 玉米 黔单21号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局势决策在黔西北山区玉米新品种布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培延 吴学忠 +2 位作者 李建华 周训宪 申流柱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8-89,共2页
据品种单目标灰色布局的原理和方法 ,对 1999年毕节地区杂交玉米坡地组区试结果的产量、倒折率、大小斑病指、纹枯病指、丝黑病率、生育期 (天 ) 7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比较其综合效果测度值 ,找出各环境区域最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 ... 据品种单目标灰色布局的原理和方法 ,对 1999年毕节地区杂交玉米坡地组区试结果的产量、倒折率、大小斑病指、纹枯病指、丝黑病率、生育期 (天 ) 7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比较其综合效果测度值 ,找出各环境区域最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 ,为我区玉米新品种的布局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局势决策 贵州 西北山区 玉米 新品种 品种布局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引种试验与示范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显立 申流柱 +5 位作者 李建华 张金选 李龙品 赵勇 尚显祥 仇学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5期30-34,共5页
对毕节地区相关种子管理部门从省内外引进的100个(次)杂交玉米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了适宜金沙、织金、纳雍、黔西、大方、毕节、赫章、威宁等县(市)不同海拔区域种植的新品种(组合)。产量表现,毕节点平均产量2991.0~7675.5kg/hm... 对毕节地区相关种子管理部门从省内外引进的100个(次)杂交玉米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了适宜金沙、织金、纳雍、黔西、大方、毕节、赫章、威宁等县(市)不同海拔区域种植的新品种(组合)。产量表现,毕节点平均产量2991.0~7675.5kg/hm2、金沙点7455.0~12900.0kg/hm2、赫章点3544.5~10120.5kg/hm2、纳雍点5313.0~11490.0kg/hm2、织金点1747.5~8752.5kg/hm2、威宁点5089.5~9703.5kg/hm2,均比对照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 引种 毕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玉4号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永奎 郑元红 +4 位作者 张光旭 张荣达 胡建风 高成江 韩平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1期31-33,共3页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毕玉4号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00kg/667m^2的综合栽培措施为:密度3579~3733株/667m^2,氮肥24.64~27.36kg/667m^2,磷肥17.50~20.18kg/667m^2,钾肥16.43~19.16kg/667m^...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毕玉4号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00kg/667m^2的综合栽培措施为:密度3579~3733株/667m^2,氮肥24.64~27.36kg/667m^2,磷肥17.50~20.18kg/667m^2,钾肥16.43~19.16kg/667m^2。对玉米产量影响程度为N〉K2O〉P2O5〉密度。因此,要获得毕玉4号高产,需重施氮肥,合理施用钾、磷肥及适当的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玉4号 高产 栽培技术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玉米品种黔兴201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建风 唐义 +3 位作者 王道琴 李贵玉 赵丽萍 李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杂交玉米品种黔兴201的主要栽培因子——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与其产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效应分析,得出各因子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种植密度〉N〉K2O〉P2O5。初步筛选... 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杂交玉米品种黔兴201的主要栽培因子——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与其产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效应分析,得出各因子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种植密度〉N〉K2O〉P2O5。初步筛选出该品种单产超过800kg/667m^2的主要农艺措施:种植密度4732~5355株/667m^2、纯氮用量21.55~25.55kg/667m^2、P2O5用量20.15~31.85kg/667m^2、K2O用量23.60~32.70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兴201 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旱地“薯/玉//菌”立体种植模式研究初报
18
作者 胡建风 赵致 +4 位作者 张荣达 曹国璠 田启建 聂宗顺 陈赢 《耕作与栽培》 2004年第5期12-13,共2页
在旱地采用脱毒马铃薯品种米拉与本地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品种毕单10号套种,再分别与食用菌品种平菇、磨菇、木耳、香菇等间种,以传统模式玉米间大豆作对照,进行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平菇、磨菇、香菇等3种模式产量高... 在旱地采用脱毒马铃薯品种米拉与本地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品种毕单10号套种,再分别与食用菌品种平菇、磨菇、木耳、香菇等间种,以传统模式玉米间大豆作对照,进行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平菇、磨菇、香菇等3种模式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单位面积纯收入达2200元/667m2以上,产投比211以上,同时废料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生态效益良好,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地区 旱地 立体种植模式 薯类作物 玉米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复合肥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荣达 徐明珍 +2 位作者 吴鹏刚 邱维元 吴毕林 《耕作与栽培》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采用二元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分析了种植密度、复合肥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建立种植密度(x_1)、复合肥施用量(x_2)与产量、纯收益、产投比间的关系数学模型,模拟分析提出了马铃薯在间套作条件和单作条件下实现高产高... 采用二元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分析了种植密度、复合肥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建立种植密度(x_1)、复合肥施用量(x_2)与产量、纯收益、产投比间的关系数学模型,模拟分析提出了马铃薯在间套作条件和单作条件下实现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模式。可提供生产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种植密度 复合肥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毕玉4号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学忠 陈琴 +2 位作者 张荣达 赵恩学 潘国元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5期144-146,共3页
毕玉4号系贵州省毕节地区种子站于1996年冬繁用外引系F2250(辐2250)与i-1配成的单交亲本(F2250×i-1)作母本,自选系94-90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白粒三交种,2000年11月20日通过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不仅产量高... 毕玉4号系贵州省毕节地区种子站于1996年冬繁用外引系F2250(辐2250)与i-1配成的单交亲本(F2250×i-1)作母本,自选系94-90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白粒三交种,2000年11月20日通过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不仅产量高,而且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品质优,是山区玉米丰产的理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三交种 毕玉4号 选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