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指导及护理 被引量:50
1
作者 刘贵芝 李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681-1683,共3页
目的探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训练指导及护理。方法对39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康复训练指导。结果出院后随访6个月,恢复活动的有26例,日常生活完全自理的10例,部分依赖家人的3例,39例无畸形,疼痛消... 目的探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训练指导及护理。方法对39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康复训练指导。结果出院后随访6个月,恢复活动的有26例,日常生活完全自理的10例,部分依赖家人的3例,39例无畸形,疼痛消失36例,疼痛减轻3例。均无关节脱位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不仅需要手术的成功,更要有精心、良好的护理及科学完善的康复训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 置换术 康复训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天武 杨正益 杨莉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联合化疗 疗效观察 恶性肿瘤 治疗 生活质量评价 2009年 肿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郭艳萍 陈要武 +1 位作者 张眉 周佳梅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5期707-708,共2页
关键词 尼莫通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体护理全过程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凤莲 周佳梅 涂世芬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整体护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78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卢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早期诊治 2009年 癌前病变 宫颈癌 CIN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良性和恶性肿瘤的超声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顾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0期112-112,114,共2页
目的对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超声鉴别诊断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80例行经腹部或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卵巢肿瘤的病历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80例中良性肿瘤67例,恶性肿瘤13... 目的对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超声鉴别诊断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80例行经腹部或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卵巢肿瘤的病历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80例中良性肿瘤67例,恶性肿瘤13例。结果良性肿瘤的超声图像表现为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多数为囊性或以囊性为主的混合性,少数为实质性。肿块内实质性部分回声规则,集中或均匀。恶性肿瘤的超声图像表现为形态不规则,以实质性居多,肿瘤边界清晰或欠清晰,边缘不整,囊壁不规则或有突向囊腔的实性区,多呈乳头状突起,隔增厚不整齐,内部回声不均或融合性团块,有的合并盆腹腔积液。结论超声是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主要根据肿瘤的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和腹水情况以及肿瘤周边内部血流显示进行区分,为卵巢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超声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浸润性突眼 被引量:1
7
作者 丁琼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浸润性突眼 皮质激素 冲击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对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德才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27-929,933,共4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术对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分别接受TURP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术和单纯TURP术。对比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术对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分别接受TURP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术和单纯TURP术。对比观察两组前列腺切除大小、手术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持续冲洗时间、住院时间、排尿改善情况[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最大尿流率(Qmax)]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和持续冲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前列腺切除大小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IPSS评分和Qmax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IPSS评分和Qmax虽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无尿失禁和尿道狭窄发生。结论 TURP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术疗效好、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可推广应用于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穿刺引流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50例患儿的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肿大淋巴结多位于脐周及右下腹,呈长椭圆形,散在、...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50例患儿的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肿大淋巴结多位于脐周及右下腹,呈长椭圆形,散在、串珠状、堆状分布,均匀低回声,皮髓质分界较清晰,未见液化及钙化,直径10~30mm不等,长径/短径≥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肿大淋巴结低回声区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血流分布呈淋巴门型。且经过抗炎等对症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淋巴结数量明显减少,且淋巴结的长径/短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检查方便、无创、诊断率高、定位准确,并具有可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的特点,可作为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及常规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联合手术刮除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56例报告
10
作者 王宝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尿道内尖锐湿疣 手术刮除 治疗 微波 醋酸白试验 临床资料 醋酸试验 赘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手术治疗(附23例分析)
11
作者 何小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2-33,共2页
分析23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手术资料。死亡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20例随访1~12a,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吻合口形成结石1例、反流性胆管炎3例。认为及时发现、尽早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胆管,是保证... 分析23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手术资料。死亡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20例随访1~12a,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吻合口形成结石1例、反流性胆管炎3例。认为及时发现、尽早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胆管,是保证医源性胆管损伤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损伤 胆管修补术 胆管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Sr/^(90)Y治疗器经直肠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学义 苏联娣 +3 位作者 彭彤 刘永桂 李力 陈友元 《同位素》 CAS 1999年第4期243-244,248,共3页
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随着我国人口越来越趋于老龄化,前列腺增生发病率也将越来越高。据资料报道,男性前列腺增生50岁以上发病率达50%;80岁以上高达80%以上均不同程度患有此病,其中30%的人表现有严重的临床症状[1... 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随着我国人口越来越趋于老龄化,前列腺增生发病率也将越来越高。据资料报道,男性前列腺增生50岁以上发病率达50%;80岁以上高达80%以上均不同程度患有此病,其中30%的人表现有严重的临床症状[1]。手术治疗该症虽然效果甚佳,但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同位素治疗器 锶/钇治疗器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鞣酸蛋白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张孟云 夏江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16期10-10,共1页
小儿秋季腹泻,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秋季的腹泻,贵州省毕节地区多发生于8~11月份,发病年龄以0.5~2岁多见,〉4岁少见,其主要病原体为轮状病毒,大便成蛋花汤样或黄色稀水样便,5~6次/日,多则10~20次。
关键词 小儿秋季腹泻 疗效观察 鞣酸蛋白 治疗 毕节地区 发病年龄 轮状病毒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例艾滋病患者脑脊液隐球菌感染分析
14
作者 曾玲 张旭 《北方药学》 2011年第5期105-105,共1页
艾滋病患者由于受HIV病毒侵蚀,致全身免疫力低下,而外周血CD4细胞的水平则是机体免疫状态的最好体现,患者丧失抗菌抗病毒等的能力,往往出现多脏器感染。其中,由于血脑屏障受到破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而隐球菌是中枢... 艾滋病患者由于受HIV病毒侵蚀,致全身免疫力低下,而外周血CD4细胞的水平则是机体免疫状态的最好体现,患者丧失抗菌抗病毒等的能力,往往出现多脏器感染。其中,由于血脑屏障受到破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而隐球菌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常见病原菌。为了解艾滋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情况,2007~2009年,我院对17例确诊为HIV感染患者脑脊液隐球菌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脑脊液隐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烫伤大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佳丽 张小林 龙天霖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0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T)对烫伤大鼠脑组织GSH、SOD与MDA含量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以探讨烫伤后MT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组和MT治疗组;MT治疗组在烫伤后10 min,3 h分别给予MT(10 mg/kg)腹腔...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T)对烫伤大鼠脑组织GSH、SOD与MDA含量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以探讨烫伤后MT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组和MT治疗组;MT治疗组在烫伤后10 min,3 h分别给予MT(10 mg/kg)腹腔注射治疗,对照组与烫伤组给予等量体积的生理盐水。MT治疗结束后1 h取脑行GSH、SOD与MDA含量检测,然后取额叶皮质行GFAP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进行计量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烫伤组大鼠脑组织GSH含量下降,而SOD与MDA含量增加,GFAP阳性神经元增多(P<0.05)。与烫伤组相比,MT治疗组大鼠脑组织GSH含量增加,SOD与MDA含量下降,GFAP阳性神经元减少(P<0.05)。结论烫伤后早期应用MT治疗,可以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和神经系统的继发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烫伤 脑组织 氧化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中毒2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悍 李忱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急性中毒 诊断 抢救 洗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安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53-954,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患儿简易头部降温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雯霞 陈友兰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5期6-6,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脑炎 高热 头部降温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良护理思维及克服方法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官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8X期63-64,共2页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出来。如何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其中加强护理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护理队伍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良的护理思维,又是...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出来。如何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其中加强护理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护理队伍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良的护理思维,又是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找出并克服护理思维中的弊端,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护理思维 克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细胞变化及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常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期152-153,共2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11~12月收治的3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初步探索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外周血细胞变化的情况及治疗原则。方法对患者给予磷酸奥司他韦150 mg bid治疗,并且采取呼吸支持疗法、抗感染、抗真菌以... 目的通过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11~12月收治的3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初步探索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外周血细胞变化的情况及治疗原则。方法对患者给予磷酸奥司他韦150 mg bid治疗,并且采取呼吸支持疗法、抗感染、抗真菌以及对症支持等治疗。粒系统受损导致白细胞减少者,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μg皮下注射。红细胞系统受损予以浓缩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等治疗。血小板系统受损者,给予白介素-11 4 mg皮下注射,1次/d。静脉滴注5%静注人免疫球蛋白100 mL,1次/d。必要时输注新鲜的血小板。然后将3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变化情况、症状、治疗方法和愈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容易造成外周血细胞改变,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外周血细胞改变更重。3例患者住院时间最短21 d,最长48 d,经治疗后3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复查外周血象均恢复正常。结论外周血细胞改变是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如处理及时得当,可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挽救患者生命,并且外周血细胞的损害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外周血细胞 白介素-11 人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