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若干问题——乐黛云先生学术访谈录 |
乐黛云
李晓卫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2
|
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
乐黛云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3
|
跨文化研究范式与作为现代学术方法的“比较”--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陈跃红教授访谈 |
陈跃红
邹赞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4
|
英国文化主义研究述论 |
邹赞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5
|
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意青教授访谈 |
刘意青
邹赞
聂凤芝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6
|
鲁迅主张“硬译”的文化意义 |
顾钧
顾农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2
|
|
7
|
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1952—2011)的研究特征、方法以及意义与价值 |
李安光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8
|
对国际中国学研究的再思考 |
严绍璗
|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9
|
从韦伯到施坚雅的中国城市研究 |
陈倩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5
|
|
10
|
马修·阿诺德:一位有机知识分子的文化观 |
邹赞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1
|
美国汉学界区域史、地方史研究的兴起 |
陈倩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2
|
改写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一次尝试 |
徐百柯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3
|
中国文学与环境危机——以阿城与姜戎为例 |
唐丽园
秦立彦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4
|
“现场性”与“媒介化”:媒介时代的剧场 |
李茜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15
|
莱辛《拉奥孔》中的荷马史诗 |
张辉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6
|
福柯《词与物》中的“中国百科全书” |
车槿山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7
|
论《廊桥遗梦》的魅力 |
李汝成
路玉坤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2 |
3
|
|
18
|
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变奏——艾米利·勃朗特《呼啸山庄》生态意蕴论析 |
张岩
王双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19
|
中国电影:在快乐中沉没…… |
戴锦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20
|
读者反应理论与圣经批评 |
梁工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