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对土壤中尿素氮转化及形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94
1
作者
徐星凯
周礼恺
Oswald Van Cleemput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9-345,共7页
运用15N尿素示踪技术,以壤质草甸棕壤和春小麦分别作供试土壤和作物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施15N尿素或15N尿素+氢醌(HQ)相比,配施双氰胺(DCD),尤其与HQ组合可使土壤保持较高的15N回收率,其中有机1...
运用15N尿素示踪技术,以壤质草甸棕壤和春小麦分别作供试土壤和作物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施15N尿素或15N尿素+氢醌(HQ)相比,配施双氰胺(DCD),尤其与HQ组合可使土壤保持较高的15N回收率,其中有机15N占相当大的比例.在小麦孕穗期前,上述两处理可有效地保持尿素水解后土壤中NH4+-15N含量,并显著降低(NO3-+NO2-)-15N的富集;促进肥料15N固持-矿化的周转。HQ与DCD配合施用对尿素施用后土壤中残留15N量及有机15N的再矿化和NH4+-15N含量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尿素
氮素形态
协同作用
春小麦
土壤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对植稻土壤中尿素N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25
2
作者
徐星凯
周礼恺
Oswald Van Cleemput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82-1686,共5页
采用自制根盒试验 ,主要研究了脲酶抑制剂氢醌 (HQ)、硝化抑制剂双氰胺 (DCD)及二者组合对离水稻根际不同距离处 NH+ 4-N和 NO- 3 -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DCD及其与 HQ组合均能显著促进稻株地上部分生长 ,始终显著降低水稻根际与近根...
采用自制根盒试验 ,主要研究了脲酶抑制剂氢醌 (HQ)、硝化抑制剂双氰胺 (DCD)及二者组合对离水稻根际不同距离处 NH+ 4-N和 NO- 3 -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DCD及其与 HQ组合均能显著促进稻株地上部分生长 ,始终显著降低水稻根际与近根际土中 NH+ 4-N含量直至施肥后 60 d。施肥后 2 0 d时 ,DCD及其与 HQ组合可使非根际土中 NH+ 4-N含量显著增加。随后 ,却出现相反现象。施肥后 2 0 d时 ,距根际不同距离的土壤中 ,配施 DCD或 DCD+HQ处理均能显著降低NO- 3 -N含量。随后 ,近根际和非根际仍保持上述现象直至施肥后 40 d;同未施 DCD处理相比 ,根际土壤却较早出现NO- 3 -N含量高峰 ,正好与水稻 N营养需求时期相一致。因此 ,DCD及其与 HQ组合可减少水稻根际环境下尿素 N损失潜势。通过不种稻土壤和距根际 3 cm处的土壤中尿素无机氮形态分布的差异 ,充分显示了研究水稻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及相关抑制剂对其影响时 ,以取离根际 3 cm外的土壤作为非根际明显优于不种稻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氰胺
氢醌
无机氮形态
根盒
水稻根际
尿素N行为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对土壤中尿素氮转化及形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94
1
作者
徐星凯
周礼恺
Oswald Van Cleemput
机构
中国
科学院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
科学院
沈阳
应用
生态研究所
比利时根特大学农业和应用生物科学院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9-34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9907004)
中国-比利时合作课题资助
文摘
运用15N尿素示踪技术,以壤质草甸棕壤和春小麦分别作供试土壤和作物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施15N尿素或15N尿素+氢醌(HQ)相比,配施双氰胺(DCD),尤其与HQ组合可使土壤保持较高的15N回收率,其中有机15N占相当大的比例.在小麦孕穗期前,上述两处理可有效地保持尿素水解后土壤中NH4+-15N含量,并显著降低(NO3-+NO2-)-15N的富集;促进肥料15N固持-矿化的周转。HQ与DCD配合施用对尿素施用后土壤中残留15N量及有机15N的再矿化和NH4+-15N含量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
标记尿素
氮素形态
协同作用
春小麦
土壤氮转化
Keywords
Urea-15N, Hydroquinone, Dicyandiamide, Nitrogen forms, Synergistic effect, Spring wheat
分类号
S143.1 [农业科学—肥料学]
S512.120.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对植稻土壤中尿素N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25
2
作者
徐星凯
周礼恺
Oswald Van Cleemput
机构
中国
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科学院
沈阳
应用
生态研究所
比利时根特大学农业和应用生物科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82-168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2 990 70 0 4)
中国-比利时合作课题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自制根盒试验 ,主要研究了脲酶抑制剂氢醌 (HQ)、硝化抑制剂双氰胺 (DCD)及二者组合对离水稻根际不同距离处 NH+ 4-N和 NO- 3 -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DCD及其与 HQ组合均能显著促进稻株地上部分生长 ,始终显著降低水稻根际与近根际土中 NH+ 4-N含量直至施肥后 60 d。施肥后 2 0 d时 ,DCD及其与 HQ组合可使非根际土中 NH+ 4-N含量显著增加。随后 ,却出现相反现象。施肥后 2 0 d时 ,距根际不同距离的土壤中 ,配施 DCD或 DCD+HQ处理均能显著降低NO- 3 -N含量。随后 ,近根际和非根际仍保持上述现象直至施肥后 40 d;同未施 DCD处理相比 ,根际土壤却较早出现NO- 3 -N含量高峰 ,正好与水稻 N营养需求时期相一致。因此 ,DCD及其与 HQ组合可减少水稻根际环境下尿素 N损失潜势。通过不种稻土壤和距根际 3 cm处的土壤中尿素无机氮形态分布的差异 ,充分显示了研究水稻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及相关抑制剂对其影响时 ,以取离根际 3 cm外的土壤作为非根际明显优于不种稻土壤。
关键词
双氰胺
氢醌
无机氮形态
根盒
水稻根际
尿素N行为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Keywords
dicyandiamide
hydroquinone
inorganic N forms
rhizobox
rice rhizosphere
分类号
S145.9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对土壤中尿素氮转化及形态分布的影响
徐星凯
周礼恺
Oswald Van Cleemput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9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对植稻土壤中尿素N行为的影响
徐星凯
周礼恺
Oswald Van Cleemput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