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猪瘟病毒Georgia 2007/1株CD2v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1
1
作者 任肖 吴竞 +4 位作者 于海男 林伟东 侯绍华 郭晓宇 朱鸿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98-3706,共9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Georgia 2007/1株EP 402 R基因,获得其编码的CD2v重组蛋白,并针对纯化的CD2v重组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将ASFV EP 402 R全长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后连入pET-28... 本研究旨在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Georgia 2007/1株EP 402 R基因,获得其编码的CD2v重组蛋白,并针对纯化的CD2v重组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将ASFV EP 402 R全长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后连入pET-28a(+)表达载体,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经1 mmol/L IPTG于16℃诱导12 h后,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对重组蛋白进行表达鉴定和反应原性分析。以纯化的CD2v重组蛋白为免疫原制备鼠源抗CD2v多克隆抗体,随后以间接ELISA方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显示,ASFV EP 402 R基因克隆至pET-28a(+)获得pET-28a-EP402R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经诱导表达获得CD2v重组蛋白,其大小约为47 ku,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部分也可以融合表达蛋白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其可溶性上清经镍柱纯化后能被ASFV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间接ELISA检测该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512000,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ting表明该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的CD2v蛋白。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原核表达的ASFV CD2v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利用重组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抗体效价和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ASFV EP402R生物学功能及基因缺失毒株的鉴别诊断和疫苗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ASFV) EP 402 R基因 CD2v重组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志 隋修锟 +5 位作者 吴竞 鑫婷 李明 高新桃 姜一曈 侯绍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77-1483,共7页
为追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分离株的变异特点,本研究于2016年从河北和福建疑似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发病猪场采集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产生合胞体样细胞病变,... 为追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分离株的变异特点,本研究于2016年从河北和福建疑似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发病猪场采集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产生合胞体样细胞病变,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为HP-PRRSV,将其分别命名为PRRSV CZ16A和NP16A。为研究PRRSV分离株CZ16A和NP16A对猪的致病性,将分离毒株经噬斑纯化后分别接种PRRSV抗原、抗体双阴性的60日龄健康仔猪,通过临床观察、解剖病理变化及病毒血症检测等指标初步探讨两株PRRSV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株CZ16A和NP16A感染猪后均能够在动物体内复制,并引起体温升高,但两株PRRSV分离株均未引起试验动物的发病和死亡,剖检结果显示NP16A分离株能引起动物肺部实变、淋巴结肿大,其毒力比CZ16A分离株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鉴定 致病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分枝杆菌MarP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2
3
作者 林伟东 隋修锟 +5 位作者 王召阳 贾红 房立春 王海春 朱良全 鑫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74-1782,共9页
为制备能够特异性识别牛分枝杆菌(M.bovis)抗酸蛋白酶(MarP)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了MarP蛋白的胞浆区,并以β-casein为底物、DTT为抑制剂检测MarP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以具有活性的MarP蛋白免疫小鼠... 为制备能够特异性识别牛分枝杆菌(M.bovis)抗酸蛋白酶(MarP)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了MarP蛋白的胞浆区,并以β-casein为底物、DTT为抑制剂检测MarP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以具有活性的MarP蛋白免疫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并加入饲养层细胞轻轻摇匀分装于96孔培养板,置于37℃、5%CO2培养箱内培养10 d,通过IFA和间接ELISA筛选阳性细胞株进行亚克隆,制备能分泌针对MarP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MAb与重组表达和天然的MarP蛋白的反应性。结果显示,重组表达的MarP具有良好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能够在12 h内将30μg的β-casein酶解完全,DTT能够抑制MarP的酶活性。具有活性的MarP蛋白免疫小鼠后,获得5株针对MarP的MAb,均能够特异性识别重组和牛分枝杆菌天然表达的MarP蛋白的线性表位,而不与大肠杆菌(E.coli)和耻垢分枝杆菌(M.smegmatis)的蛋白反应。本研究成功制备了MarP蛋白及MAb,为进一步研究MarP的作用底物及其在牛分枝杆菌抗酸胁迫中作用机制提供了必备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分枝杆菌 抗酸 抗酸蛋白酶(MarP) 单克隆抗体(MAb) 丝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激发子Hrip1对小麦黄矮病的诱抗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琳 王双超 +2 位作者 杨秀芬 Frederic FRANCIS 邱德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04,共8页
小麦黄矮病是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的一种小麦病毒病,其传播介体是小麦蚜虫,在小麦生产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植物诱导抗性作为一种新兴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蛋白质激发子Hrip... 小麦黄矮病是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的一种小麦病毒病,其传播介体是小麦蚜虫,在小麦生产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植物诱导抗性作为一种新兴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蛋白质激发子Hrip1可以激活多种植物的免疫防御反应诱导植物产生广谱抗性。本研究评价了Hrip1对小麦黄矮病的诱抗效果。用30μg/m L的Hrip1溶液进行小麦浸种和幼苗喷雾,随后接种BYDV,接种后第14 d,Hrip1对小麦黄矮病控制效果在50%以上,接种后第21 d控制效果仍在30%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Hrip1处理的小麦幼苗体内,BYDV外壳蛋白m RNA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EPG结果显示,在Hrip1处理的小麦幼苗上,麦二叉蚜寻找叶片刺吸位点和韧皮部取食位点的时间增加。以上结果表明:Hrip1能够有效地抑制BYDV在小麦体内的增殖;影响传毒媒介麦二叉蚜的取食行为,抑制其传毒能力。此外,Hrip1处理小麦能有效缓解BYDV引起的叶片黄化和植株矮化的症状。因此,Hrip1可以作为生物诱导剂综合控制小麦黄矮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ip1 大麦黄矮病毒 传毒能力 病毒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