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型面语义设计与光影解构
1
作者 李超 杜丽敏 易康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流光塑影,赋形达意”是对汽车造型意图表达的最高诠释,造型意图表现形式分为型面语义和光影表达,型面语义涵盖了型面风格、断面关系、特征轮廓形态三大部分;光影的虚实及流动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型面体量、特征饱满程度、主次协调关... “流光塑影,赋形达意”是对汽车造型意图表达的最高诠释,造型意图表现形式分为型面语义和光影表达,型面语义涵盖了型面风格、断面关系、特征轮廓形态三大部分;光影的虚实及流动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型面体量、特征饱满程度、主次协调关系等视觉表征信息。型面表达是汽车造型设计的最终呈现形式,通过“找形”来塑造型面特征的丰富变化,推敲模型比例与姿态;利用“塑形”展现形态肌理和光影的高级感,潜移默化地演变成高辨识度的设计符号,最终形成具有情感语义的品牌基因。本文旨在通过对造型意图的表达方式-型面语义和光影解构的研究,提升A面设计的高级感和精致感,探究光影与型面的共生关系,形成具有技术参数意义的曲面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面语义 光影 形态肌理 型面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高度相关人机工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陆圣青 韩盛兴 +2 位作者 何伟 陈龙毅 范学 《汽车工程师》 2016年第8期11-13,17,共4页
在对多款新能源车型人机舒适性的评价过程中发现,使用者反馈最多是与座椅高度相关的人机问题。通过分析常见的座椅高度相关人机问题,总结出了针对此类问题的主观评价方法,并且给出定量分析方法,即影响主观评价结果的客观数据的测量分析... 在对多款新能源车型人机舒适性的评价过程中发现,使用者反馈最多是与座椅高度相关的人机问题。通过分析常见的座椅高度相关人机问题,总结出了针对此类问题的主观评价方法,并且给出定量分析方法,即影响主观评价结果的客观数据的测量分析方法。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相结合,及早发现车内空间存在的人机舒适性问题,并分析给出原因,为优化车内空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车布置 座椅高度 主观评价 客观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车悬挂式加速踏板舒适性及优化研究
3
作者 陈振宇 陈德立 《汽车测试报告》 2024年第7期154-157,共4页
客车加速踏板的操作体验感关系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为了解决客车悬挂式加速踏板操作不舒适的问题,该文提出优化加速踏板面接触点的布置方法,并通过运动学、力学分析,结合踏板的设计图纸及现有人机工程理论,利用UG+PS的二维分... 客车加速踏板的操作体验感关系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为了解决客车悬挂式加速踏板操作不舒适的问题,该文提出优化加速踏板面接触点的布置方法,并通过运动学、力学分析,结合踏板的设计图纸及现有人机工程理论,利用UG+PS的二维分析方法对踏板布置进行分析,找出造成操作不舒适的根本原因,并对运动线图、力线图进行分析,制定一种合理的踏板布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车 悬挂式加速踏板 人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扭转刚度的电池包与车身集成设计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廉玉波 衣本钢 +3 位作者 崔营营 田洪生 闫军飞 程晨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653,共7页
白车身扭转刚度是承载式车身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对整车操稳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是衡量车身轻量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新一代的纯电车身与传统车身有较大的结构框架差异,因此在车身设计初期,以提升扭转刚度为目标重新定义传力路径... 白车身扭转刚度是承载式车身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对整车操稳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是衡量车身轻量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新一代的纯电车身与传统车身有较大的结构框架差异,因此在车身设计初期,以提升扭转刚度为目标重新定义传力路径。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及拓扑优化的方法找寻车身扭转刚度的最佳传力路径,通过电池包与车身的集成设计,使得车身形成多个近似圆环状的封闭结构。在车身没有增加额外质量的前提下,白车身扭转刚度可达到40000 N·m/(°),车身轻量化系数达到1.75,做到纯电车的领先水平,同时使得整车操稳性能也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刚度 整车操稳性 环状结构 拓扑优化 C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B结构中电池与车身密封设计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廉玉波 田洪生 +2 位作者 黄海 温锦志 保玉环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9-467,共9页
CTB(cell to 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在提升续航里程、整车刚度和耐撞性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新方向,但要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二合为一,密封是限制CTB技术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目前行业在CTB密封领域的研究还... CTB(cell to 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在提升续航里程、整车刚度和耐撞性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新方向,但要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二合为一,密封是限制CTB技术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目前行业在CTB密封领域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从CTB密封策略、密封结构设计、密封组件选型、失效后果分析和用户工况设计验证展开研究,首次提出攻克行业内CTB密封设计难题的解决方案,加速CTB技术普及应用,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 密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动客车铆接铝车身蒙皮开裂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明庆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5-389,共5页
针对经分析认为是因车身刚度不足导致的某电动客车试制车铆接铝合金车身中部乘客门上方蒙皮开裂的问题,通过刚度灵敏度分析,找到对车身刚度影响较大的区域,结合改进方案的可实施性,对车身局部结构进行加强。结果车身弯曲刚度提高11.1%,... 针对经分析认为是因车身刚度不足导致的某电动客车试制车铆接铝合金车身中部乘客门上方蒙皮开裂的问题,通过刚度灵敏度分析,找到对车身刚度影响较大的区域,结合改进方案的可实施性,对车身局部结构进行加强。结果车身弯曲刚度提高11.1%,扭转刚度提高20.6%。对开裂蒙皮附近接头受力情况的分析表明,车身加强后接头满足强度要求。车身模态分析显示,加强后车身固有频率避开了路面激励频率,1阶弯曲模态和1阶扭转模态的频率差值避免了它们的耦合。改进后的实车试验未再出现蒙皮开裂问题,证明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为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客车 铝合金车身 蒙皮开裂 刚度分析 灵敏度分析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车平台的动力电池平台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廉玉波 吴恺 +2 位作者 曾董 李松 王溥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7-813,844,共8页
整车以及对应系统的平台化开发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共识和重要的技术趋势,有利于统筹各项目的开发,提升系统共用性,节约成本。基于整车平台的电池系统平台化开发需要明确整车与电池的相关变量,主要包括整车空间、整备质量、续航、电耗、... 整车以及对应系统的平台化开发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共识和重要的技术趋势,有利于统筹各项目的开发,提升系统共用性,节约成本。基于整车平台的电池系统平台化开发需要明确整车与电池的相关变量,主要包括整车空间、整备质量、续航、电耗、动力性,以及电池尺寸、质量、电量、功率性能。本文以某混动平台的电池系统开发为例,通过各变量的分布与边界条件求解出包含2~3款电芯的平台化方案,通过每款电芯串联节数和电池包Y向尺寸的带宽设计来兼容16款平台车型,为后续产业界各平台的电池方案开发提供了基础的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车平台 动力电池 平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流分析的纯电动客车铝合金车身接头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廉玉波 王明庆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7年第2期9-11,共3页
对纯电动客车车身骨架进行多工况静态强度的有限元力流分析,利用Nastran分别提取各工况下车身骨架的最大轴向力,以所有工况下车身骨架承受的最大轴向力作为铝合金车身接头连接强度的设计目标值。通过接头的轴向拉伸试验,考察6种铝合金... 对纯电动客车车身骨架进行多工况静态强度的有限元力流分析,利用Nastran分别提取各工况下车身骨架的最大轴向力,以所有工况下车身骨架承受的最大轴向力作为铝合金车身接头连接强度的设计目标值。通过接头的轴向拉伸试验,考察6种铝合金接头的连接强度性能并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客车 铝合金车身 接头设计 力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车静态电平衡测试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高林 刘铁山 +1 位作者 邹圣星 范学 《汽车电器》 2014年第8期60-62,共3页
介绍整车静态电平衡的测试方法及要求。以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为例,对各种工况下静态功耗进行测试分析。
关键词 静态电平衡 动态电平衡 静态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技术在密封条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小兰 张坡 邵唤梅 《汽车科技》 2021年第4期63-69,共7页
密封条作为整车密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对整车的密封性、NVH性能、舒适性、美观性等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生产装车过程中,密封条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如密封反力大、车窗漏雨、密封条与周边件配合效果差、开门时密封条... 密封条作为整车密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对整车的密封性、NVH性能、舒适性、美观性等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生产装车过程中,密封条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如密封反力大、车窗漏雨、密封条与周边件配合效果差、开门时密封条唇边与车身侧围勾带摩擦异响等,这些问题使顾客对整车的好感大打折扣。本文运用有限元技术,在密封条断面设计阶段或试制初期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规避密封条反力大、漏水、外观效果差、磨损等问题,为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密封条断面提供参考依据,并缩短开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条 ABAQUS 密封反力 漏水 外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车侧翻生存空间仿真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德生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5年第1期10-13,共4页
为了能更直观地评价客车侧翻生存空间的侵入状况,提出以接触力作为评价指标的仿真分析方法。根据法规ECE R66要求,建立某客车骨架及生存空间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侧翻仿真分析,评价其上部结构的变形及其侵入乘员生存空间的状况。基于仿... 为了能更直观地评价客车侧翻生存空间的侵入状况,提出以接触力作为评价指标的仿真分析方法。根据法规ECE R66要求,建立某客车骨架及生存空间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侧翻仿真分析,评价其上部结构的变形及其侵入乘员生存空间的状况。基于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该仿真评估方法是简单实用、准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车 侧翻 生存空间 接触力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分之一悬架耐久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鹏 范学 +1 位作者 宋军鑫 黄锦辉 《汽车工程师》 2021年第7期43-46,共4页
针对基于1/2悬架耐久试验台架的1/2悬架耐久试验,首先简单介绍了悬架耐久试验目前的行业近景、悬架耐久试验台架试验原理,再着重阐述1/2悬架耐久试验的流程及其应用情况,证明该试验能对悬架系统耐久性能进行充分的验证。
关键词 悬架耐久试验 道路模拟 路谱采集 数据分析 台架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车电池低温用电机加热研究及验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志平 《内燃机与配件》 2018年第7期199-200,共2页
本文通过设计一种电机堵转给电池加热的方案,在电池低温环境中电机产热给电池加热,让电池温度快速上升,保证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节省充电时间,降低加热系统成本。
关键词 新能源车 动力电池 电机加热 电池温度 充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轨迹预判的垂直泊车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斌 钟益林 +1 位作者 彭邦煌 白军明 《汽车电器》 2023年第9期19-25,共7页
为解决目前量产自动泊车系统泊车成功率低、泊车完成后车辆姿态偏斜等问题,研究搭建基于阿克曼转向几何学和车辆运动学的车辆运动模型,构建基于可行驶区域的栅格电子地图,在几何路径规划方法中融入基于轨迹预判的碰撞约束方法和路径居... 为解决目前量产自动泊车系统泊车成功率低、泊车完成后车辆姿态偏斜等问题,研究搭建基于阿克曼转向几何学和车辆运动学的车辆运动模型,构建基于可行驶区域的栅格电子地图,在几何路径规划方法中融入基于轨迹预判的碰撞约束方法和路径居中算法,采用车辆膨胀轮廓模型,最大程度利用电子地图可行驶区域和保证路径安全性,设计出一种基于轨迹预判的垂直泊车路径规划算法,并通过仿真测试和实车测试验证算法的可行性。该算法可大大提高泊车成功率,能帮助解决泊车完成后车辆偏斜不居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泊车 路径规划 几何法 轨迹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 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故障模式研究及台架验证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华芳 张明朗 王培培 《汽车电器》 2019年第7期23-26,29,共5页
以某48VBSG轻度混合动力车型系统为例,对其BSG动力系统可能存在的主要失效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混合动力总成试验台架上模拟各类实车故障失效模式的实车运行状态,并对各失效模式进行了验证分析。
关键词 48VBSG 台架试验 负载突变 电池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光灯性能测试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高林 楚思东 +1 位作者 陈瑜飞 范学 《汽车电器》 2014年第8期69-71,共3页
前照灯是汽车的重要安全件,其照明效果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远光灯的性能主要包括安全性指标和用户满意度指标。安全性指标即障碍物识别能力,用户满意度指标则是指用户所关注安全性以外的其他方面。
关键词 远光灯性能 障碍物识别 用户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用车副车架耐久加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鹏 范学 +1 位作者 宋军鑫 黄锦辉 《汽车工程师》 2021年第9期26-30,34,共6页
研究针对某乘用车副车架在路试中发生的开裂现象,运用相干性分析、PSD谱及仿真疲劳量化分析等手段,确定失效点损伤主贡献方向、频段等,并在虚拟台架上模拟加载多种试验方案,计算出各种试验方案对失效点造成的损伤值,与所有载荷同时加载... 研究针对某乘用车副车架在路试中发生的开裂现象,运用相干性分析、PSD谱及仿真疲劳量化分析等手段,确定失效点损伤主贡献方向、频段等,并在虚拟台架上模拟加载多种试验方案,计算出各种试验方案对失效点造成的损伤值,与所有载荷同时加载造成的总损伤作对比,确定最终台架方案;同时为提高试验验证效率,采用峰谷值抽取法,对载荷谱进行加速编辑。最终达到了预期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车架 虚拟台架 疲劳分析 峰谷值抽取法 载荷谱加速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用车安全带舒适性研究
18
作者 赵自强 《汽车与驾驶维修》 2019年第7期69-71,共3页
鉴于公司部分车型出现安全带不舒适的售后反馈,为完善安全带舒适性设计要求,利用柔性人机台架,制作相应转接件,获取不同人群和不同身型用户舒适位置数据,最终得出相对舒适的安全带上固定点布置区域。该区域可以指导公司后续车型安全带... 鉴于公司部分车型出现安全带不舒适的售后反馈,为完善安全带舒适性设计要求,利用柔性人机台架,制作相应转接件,获取不同人群和不同身型用户舒适位置数据,最终得出相对舒适的安全带上固定点布置区域。该区域可以指导公司后续车型安全带的设计,保证安全带在保护乘员安全的同时兼具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 安全带 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车型变道视野盲区优化的研究
19
作者 赵炳根 《汽车与驾驶维修》 2019年第7期72-75,共4页
本文基于UGNX建立一种评估变道超车视野盲区的模型,并通过实车确认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建立的模型量化分析公司车型右侧盲区在主流竞品车中的水平,对比出影响视野盲区的因素,最终找到优化盲区的方案,从而提升车辆超车时的视野范围。
关键词 变道超车 视野盲区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Multi-Sensor Fusion Configuration Based on the Optimal Principle of the Vehicle
20
作者 Zhao Binggen Zeng Dong +2 位作者 Lin Haoyu Qiu Xubo Hu Pijie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37,共10页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sensor configuration redundancy in intelligent driving,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that considers cost,coverage ability,and perception performance.And th...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sensor configuration redundancy in intelligent driving,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that considers cost,coverage ability,and perception performance.And then,combining a specific set of parameters,the NSGA-II algorithm is used to solve the multi-objective model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and a Pareto front containing 24 typical configuration schemes is extracted after considering empirical constraints.Finally,using the decision preferenc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at combine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decision scores are calculated and ranked for various configuration schemes from both cost and performance preferences.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can screen and optimize various configuration schemes from the optimal principle of the vehicle,and the optimized configuration schemes can be quantitatively ranked to obtain the decision results for the vehicle under different preference tende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ensor fusion Intelligent driv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Vehicl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