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沙鳖白底板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6种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39
1
作者 黄钧 黄艳华 +7 位作者 胡大胜 罗华平 施金谷 彭民毅 禤均成 覃丽芬 滕忠作 曾桂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4-854,共11页
用常规方法从患典型白底板病黄沙鳖的心脏、肝脏等处进行细菌的接种分离,通过人工感染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API 20NE、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和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检测病原菌的6种毒力基... 用常规方法从患典型白底板病黄沙鳖的心脏、肝脏等处进行细菌的接种分离,通过人工感染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API 20NE、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和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检测病原菌的6种毒力基因。试验结果,共分离到13株病原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9株,温和气单胞菌4株。在9株嗜水气单胞菌中,有5株与Aeromonas hydrophila ATCC 7966菌株亲源关系最近,4株与Aeromonas hydrophila北京株QDC01的亲源关系最近;而4株温和气单胞菌与Aeromonas sobria ATCC43979的亲源关系最近。药敏试验结果,仅头孢哌酮对13株病原菌都高度敏感,来源于不同养殖区域的病原菌药敏结果相差较大。6种毒力基因的阳性率,Aer、Act和ahp均为100%,hly和Alt为92.31%,ahal为76.92%;毒力基因型共有4种,嗜水气单胞菌主要为hly+Aer+Alt+Act+ahal+ahp+基因型,而温和气单胞菌主要为hly+Aer+Alt-Act+ahal+ahp+基因型,同时携带hly基因的菌株其致病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鳖 白底板病 嗜水气单胞菌 温和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源温和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耐药性获得与消失速率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黄钧 彭民毅 +5 位作者 罗华平 胡大胜 黄艳华 温华成 施金谷 彭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78-1281,共4页
在离体条件下,以36℃培养48 h为1代,测定5株黄颡鱼源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获得与消失速率。结果显示,试验菌株在含有氟苯尼考的药物培养基中经连续传代诱导7代后,对氟苯尼考均获得了较高且稳定的耐药性,最... 在离体条件下,以36℃培养48 h为1代,测定5株黄颡鱼源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获得与消失速率。结果显示,试验菌株在含有氟苯尼考的药物培养基中经连续传代诱导7代后,对氟苯尼考均获得了较高且稳定的耐药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上升了8~64倍;将已获得高耐药性的试验菌株接种在不含药物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连续传代至第5代后,MIC值呈稳定状态,但耐药性的消失速率很慢,其中As-004菌株的MIC值不变,其他4株菌株的MIC值也仅下降了50%。试验结果为水产养殖中科学选药和规范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温和气单胞菌 氟苯尼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肠套叠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5
3
作者 彭亚 刘杰 +4 位作者 胡大胜 黄艳华 黄钧 梁静真 曾桂忠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72,共6页
从患典型肠套叠症的濒死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肝脏分离到1株病原菌GX-1,经API 20NE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该菌株与温和气单胞菌NCIMB 12065株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达99.8%。该菌株... 从患典型肠套叠症的濒死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肝脏分离到1株病原菌GX-1,经API 20NE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该菌株与温和气单胞菌NCIMB 12065株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达99.8%。该菌株对健康斑点叉尾鱼种和成鱼均具有很强的致病力,人工感染发病鱼症状与自然病鱼症状基本一致。药敏试验结果表明,GX-1对头孢拉定、先锋必等15种抗生素敏感,对苯唑青霉素和青霉素G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鱼回) ( ICTALURUS punctatus) 肠套叠症 温和气单胞菌( AEROMONAS sob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套肠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邓小红 牛志伟 +4 位作者 龙苏 刘杰 胡大胜 黄钧 曾桂忠 《广西畜牧兽医》 2015年第3期152-154,共3页
从疑似套肠病的罗非鱼进行细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后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患套肠罗非鱼的肝脏和心脏共分离到2株病原菌LZLF01和LZLF02,API 20NE鉴定结果,2株病原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病原菌对复达欣、先锋霉素VI、菌... 从疑似套肠病的罗非鱼进行细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后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患套肠罗非鱼的肝脏和心脏共分离到2株病原菌LZLF01和LZLF02,API 20NE鉴定结果,2株病原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病原菌对复达欣、先锋霉素VI、菌必治等21种抗生素敏感,对苯唑青霉素和青霉素G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套肠病 嗜水气单胞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网箱养殖吉富罗非鱼暴发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邓小红 牛志伟 +4 位作者 龙苏 胡大胜 黄钧 曾桂忠 罗华平 《广西畜牧兽医》 2015年第5期230-234,共5页
为了解水库网箱养殖罗非鱼的死亡病因及病菌的药敏性,对广西大化县岩滩水库库区2个乡镇共5个网箱养殖点吉富罗非鱼暴发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特性进行了研究。按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动物回归试验确定病原菌,以API 20Strep鉴定病原菌,K-B纸... 为了解水库网箱养殖罗非鱼的死亡病因及病菌的药敏性,对广西大化县岩滩水库库区2个乡镇共5个网箱养殖点吉富罗非鱼暴发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特性进行了研究。按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动物回归试验确定病原菌,以API 20Strep鉴定病原菌,K-B纸片法测定病原菌的耐药特性。调查结果显示,从5个网箱养殖点患病吉富罗非鱼的脑、肝脏和脾脏中共分离到5株病原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2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株病原菌的耐药特性差别较大,都敏感的药物只有舒普深1种,都不敏感的药物有氨苄青霉素、复达欣、复方新诺明等1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细菌的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沙鳖幼鳖类志贺邻单胞菌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7
6
作者 罗华平 施金谷 +4 位作者 彭民毅 胡大胜 黄艳华 黄新财 黄钧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1-686,共6页
【目的】对广西武鸣县某养鳖场患病黄沙鳖幼鳖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旨在找出黄沙鳖幼鳖的发病原因,为生产实践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用常规方法从患病濒死黄沙鳖幼鳖的心脏、肝脏及病灶等处分离病原菌,通过人工... 【目的】对广西武鸣县某养鳖场患病黄沙鳖幼鳖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旨在找出黄沙鳖幼鳖的发病原因,为生产实践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用常规方法从患病濒死黄沙鳖幼鳖的心脏、肝脏及病灶等处分离病原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用API20NE生化鉴定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高度敏感药物对该病进行防治。【结果】分离获得的两株优势菌株(WMB-A和WMB-B)对健康黄沙鳖均有很强的致病性,都是导致黄沙鳖幼鳖发病死亡的病原菌,经API20NE生化鉴定系统鉴定均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shigelloides)。两株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虽不尽相同,但均对菌必治、舒普深、氟哌酸、多粘菌素B和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特治星、先锋霉素VI、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头孢噻吩、阿洛西林、头孢氨苄、新生霉素、头孢克洛和磺胺-6-甲氧嘧啶(钠)不敏感。选用菌必治拌料(50mg/kg·d)连续投喂6d,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广西武鸣县某养殖场黄沙鳖幼鳖发病死亡是由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引起,可选用菌必治、舒普深、氟哌酸、多粘菌素B和环丙沙星等5种药物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鳖 类志贺邻单胞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致病性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艳华 彭亚 +6 位作者 刘杰 彭民毅 黄钧 胡大胜 陈明 马旦梅 曾桂忠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8-504,共7页
【目的】对广西南宁市郊三塘镇某养殖场患病罗非鱼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旨在找出罗非鱼的发病原因,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从患病濒死罗非鱼脑部分离病原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用API... 【目的】对广西南宁市郊三塘镇某养殖场患病罗非鱼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旨在找出罗非鱼的发病原因,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从患病濒死罗非鱼脑部分离病原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用API20 Strep生化鉴定系统和16S rRNA鉴定病原菌,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获得的4株革兰氏阳性球菌(GXN01、GXN02、GXN03和GXN04)对健康罗非鱼均有很强的致病性,是导致罗非鱼发病死亡的病原菌,经API20Strep生化鉴定和16SrRNA鉴定均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与GenBank上已登录的无乳链球菌JQ039365、JQ039376、JQ990156、JQ039366、JF423948、HQ645984、GU217535菌株高度同源,同源性达99.2%~99.7%,4株分离菌株间也高度同源(99.9%)。药敏试验结果发现,4株无乳链球菌对先锋霉素VI、氧氟沙星、先锋必、盐酸沙拉沙星敏感,但对庆大霉素、氟哌酸、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等具有耐药性。【结论】引起广西南宁市三塘某养殖场罗非鱼发病死亡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可选用先锋霉素VI、氧氟沙星、先锋必、盐酸沙拉沙星等药物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分离鉴定 16S RRNA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大口鲶烂尾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黄伟德 黄艳华 +5 位作者 梁静真 龙苏 牛志伟 范华龙 黄钧 曾桂忠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0-1725,共6页
【目的】查明广西南宁邕江上游网箱养殖南方大口鲶烂尾病病原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与纯化,通过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和16S r RNA基因PCR扩增进行病原菌鉴定,并以K-B纸片扩散... 【目的】查明广西南宁邕江上游网箱养殖南方大口鲶烂尾病病原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与纯化,通过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和16S r RNA基因PCR扩增进行病原菌鉴定,并以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南方大口鲶病料中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株(DKN01),经鉴定为阪崎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与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菌株NBRC 102416和ATCC 29544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均达99.5%。菌株DKN01对南方大口鲶的致死率为70.0%~95.0%,对复达欣、菌必治、舒普深、多粘菌素B、左氟沙星、先锋必、特治星、盐酸沙拉沙星等8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复方新诺明、新生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等7种药物则不敏感。【结论】引起广西南宁邕江上游网箱养殖南方大口鲶烂尾病的病原菌为阪崎克罗诺杆菌,生产中可选用复达欣、菌必治、舒普深、多粘菌素B、左氟沙星、先锋必、特治星和盐酸沙拉沙星等药物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大口鲶 烂尾病 阪崎克罗诺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冬期间罗非鱼寄生虫病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华平 黄新财 +2 位作者 彭民毅 彭亚 胡大胜 《广西畜牧兽医》 2013年第3期177-179,共3页
为了弄清越冬期间罗非鱼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对广东、海南和广西3省区12个养殖场越冬期间的罗非鱼,依据《鱼病调查手册》对体表、鳃部和肠道的寄生虫病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广东、海南和广西三省区越冬期间的罗非鱼寄生虫病共检出隐鞭... 为了弄清越冬期间罗非鱼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对广东、海南和广西3省区12个养殖场越冬期间的罗非鱼,依据《鱼病调查手册》对体表、鳃部和肠道的寄生虫病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广东、海南和广西三省区越冬期间的罗非鱼寄生虫病共检出隐鞭虫病、车轮虫病、杯体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小瓜虫病和鱼虱病7种,其中危害体表的寄生虫病5种,危害鳃部的寄生虫病6种,肠道中未检出寄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越冬 寄生虫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链球菌病综合治疗方法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群 曾桂中 陆之泽 《广西畜牧兽医》 2013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罗非鱼链球菌病,近几年来在我国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一些地方暴发流行。武呜县2011年在精养罗非鱼池塘中首次发现有此病危害,且呈急性暴发趋势,两年来已给一些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链球菌病已威胁到罗非鱼养殖业的稳步发... 罗非鱼链球菌病,近几年来在我国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一些地方暴发流行。武呜县2011年在精养罗非鱼池塘中首次发现有此病危害,且呈急性暴发趋势,两年来已给一些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链球菌病已威胁到罗非鱼养殖业的稳步发展。目前各地对该病普遍采用抗生素治疗,也无特效药可供选用。因多年来抗生素药物在防病治病过程中的滥用和乱用现象严重,已导致某些病原菌产生耐药或抗药。生产实践发现,链球菌对很多抗生素药物也存在很强的耐药现象,因此,某些抗生素药对该病防治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病 综合治疗 罗非鱼 抗生素药物 暴发流行 经济损失 防病治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