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结构参数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石劲 张欢 +1 位作者 梅林芳 宋卫东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36-42,53,共8页
目的:针对大冶铁矿随着采深的降低矿石储量逐渐减小的问题,将-450 m中段及-540 m中段进行并段开采是解决深部开采开拓工程量大、投资高的有效途径,充填法高阶段并段开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都有待进行探索及研究。为保证大冶铁矿高阶段并... 目的:针对大冶铁矿随着采深的降低矿石储量逐渐减小的问题,将-450 m中段及-540 m中段进行并段开采是解决深部开采开拓工程量大、投资高的有效途径,充填法高阶段并段开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都有待进行探索及研究。为保证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安全高效进行,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岩体质量分级结果,开展了大冶铁矿采场高阶段并段开采结构参数优化研究。方法:基于Q系统岩体分级的采场最大无支护跨度计算方法,引入矿岩质量指标,分析矿山各个巷道开采安全要求和断面尺寸,合理确定相应的采场结构参数,计算得到采场最大允许安全跨度。针对高阶段并段开采扰动对上覆岩层的影响,利用FLAC 3D有限元模拟软件对采场高度为105、120、135 m三种方案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不同开采方案下采场顶底板位移变化值和应力分布规律。结果:当阶段高度不超过120 m时,最大位移出现在顶底板中部且变形较小,出现塑性破坏区较少,能保证矿山安全开采。当采场高度达到135 m时,充填体两侧出现拉应力,采场两侧充填体位移量较大,超过采场稳定性。结论:1)结合“Q系统岩体分级的采场最大无支护跨度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岩体完整性、节理特征、地下水和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确定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极限跨度为20 m。2)基于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针对三种采场阶段高度一步骤和二步骤回采前后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对比分析,确定采场高度不宜超过120 m。意义:研究结果以期为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安全开采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提供依据,并为国内外同类矿山高阶段开采采场结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段开采 数值模拟 采场结构参数 二步骤回采 参数优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360 m中段强采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2
作者 张国权 王其虎 罗斌玉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1期72-77,87,共7页
大冶铁矿-360 m中段开拓和采准工程滞后,产能不足,要稳定产能,需增大首采矿块采场结构参数。为确定强采采场相对安全经济的结构参数,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采场在回采和充填过程中顶板、充填体矿柱的位移及塑性区分布特... 大冶铁矿-360 m中段开拓和采准工程滞后,产能不足,要稳定产能,需增大首采矿块采场结构参数。为确定强采采场相对安全经济的结构参数,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采场在回采和充填过程中顶板、充填体矿柱的位移及塑性区分布特征,对比了不同采场结构参数方案的采切工程量和采场生产能力,确定了东、西区高强度开采采场的合理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结构参数后的采场采切工程量降低了28.5%,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24.2%,有助于大冶铁矿在当前采掘失调的状态下缩短采场的准备周期,保证矿山接续开采过程中的产能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掘失调 强采采场 采场结构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某氧化矿选矿试验研究
3
作者 陈小霞 勾缘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期11-13,19,共4页
某氧化矿选矿厂为充分利用富余产能,提高铁精矿年产量,对氧化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磨矿—弱磁—1粗1扫强磁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 mm60%、弱磁选磁感应强度0.14 T、强磁粗选磁感应强度0.9 T、强磁扫选磁感应强度... 某氧化矿选矿厂为充分利用富余产能,提高铁精矿年产量,对氧化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磨矿—弱磁—1粗1扫强磁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 mm60%、弱磁选磁感应强度0.14 T、强磁粗选磁感应强度0.9 T、强磁扫选磁感应强度1.3 T的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64.67%、铁回收率95.16%的铁精矿,产品指标良好,该研究结果为该矿提高铁精矿年产量提供了可行的技术途径,对其他同类矿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矿 铁精矿 磁选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同阶段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隔离间柱合理宽度确定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刘宝 刘艳章 +3 位作者 尹东 姜维 张国权 蔡原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4,共6页
为保障同阶段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顺利过渡,过渡段处须设置竖向隔离间柱。以大冶铁矿龙洞采区-170 m同阶段崩落法转充填法梯形隔离间柱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化为变惯性矩固支梁,并以间柱的水平应变量允许值为判据,初步确定梯形隔离间柱上端... 为保障同阶段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顺利过渡,过渡段处须设置竖向隔离间柱。以大冶铁矿龙洞采区-170 m同阶段崩落法转充填法梯形隔离间柱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化为变惯性矩固支梁,并以间柱的水平应变量允许值为判据,初步确定梯形隔离间柱上端的初始宽度。以梯形隔离间柱上端的初始宽度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不同梯形隔离间柱上端宽度与不同充填体灰砂比协同作用下的充填采场顶板围岩沉降量,并对不同灰砂比下梯形隔离间柱上端宽度与顶板围岩最大沉降量进行了数据拟合,由顶板围岩允许沉降值得到与不同充填体灰砂比协同匹配下的梯形隔离间柱上端的合理宽度。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充填体灰砂比分别为1∶4、1∶6、1∶8、1∶10、1∶12协同匹配的梯形隔离间柱上端合理宽度分别为16、19、21、25、29 m。研究成果可为合理确定矿山同阶段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过渡段隔离间柱宽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间柱 崩落法转充填法 灰砂比 顶板围岩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辊磨对大冶铁矿碎磨能耗及分选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中才 陈兴 +2 位作者 韦东 陈铁军 白光星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85,共5页
为解决大冶铁矿入磨粒度粗、能耗高的问题,对原细碎产品进行了高压辊磨破碎试验,确定适宜的高压辊磨工艺参数为:辊间压力10 MPa、给料水分2%、辊面转速0.26 m/s。高压辊磨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高压辊磨细碎可明显降低磨矿能耗、提高矿物解... 为解决大冶铁矿入磨粒度粗、能耗高的问题,对原细碎产品进行了高压辊磨破碎试验,确定适宜的高压辊磨工艺参数为:辊间压力10 MPa、给料水分2%、辊面转速0.26 m/s。高压辊磨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高压辊磨细碎可明显降低磨矿能耗、提高矿物解离度。对高压辊磨和颚式破碎所得产品分别进行了磨矿⁃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高压辊磨能提升浮选产品回收率,铜、铁、硫回收率分别提高2.56、1.93、1.44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高压辊磨 破碎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选矿厂洗矿工艺改造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春源 董晶晶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6期149-151,共3页
针对大冶铁矿选厂原洗矿工艺因筛下粒度较粗、矿浆浓度偏高、体积流量大而影响选矿指标等问题,采用圆振筛+直线筛+浓密机组合进行洗矿工艺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后水洗筛下矿浆-1 mm粒级含量由75.01%提升至97.88%,矿浆浓度由12.49%~29.85... 针对大冶铁矿选厂原洗矿工艺因筛下粒度较粗、矿浆浓度偏高、体积流量大而影响选矿指标等问题,采用圆振筛+直线筛+浓密机组合进行洗矿工艺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后水洗筛下矿浆-1 mm粒级含量由75.01%提升至97.88%,矿浆浓度由12.49%~29.85%稳定至40.64%,矿浆体积流量降低到83.54 m^3/h,大大提高了矿浆流动性,避免管道和分矿箱堵塞,实现水洗筛下矿并入新磨选系统、停止运行老磨选系统的目的,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矿工艺 直线筛 斜板浓密机 圆振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岩相互作用对大冶铁矿F9滑坡的影响
7
作者 叶聪林 章坚强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12期230-234,共5页
水—岩相互作用广泛存在于各类滑坡当中,它是导致岩土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滑坡的演化与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大冶铁矿F9滑坡的实地考察和取样化验分析,详细探讨了2种水—岩相互作用机制水—岩物理作用和水—岩化学作... 水—岩相互作用广泛存在于各类滑坡当中,它是导致岩土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滑坡的演化与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大冶铁矿F9滑坡的实地考察和取样化验分析,详细探讨了2种水—岩相互作用机制水—岩物理作用和水—岩化学作用对该滑坡演化与发生的影响,并针对性提出滑坡防治措施,如从井下向上打排水孔,注浆堵塞裂隙,喷注“植被混凝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相互作用 水—岩物理作用 水—岩化学作用 F9滑坡 露天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选厂絮凝剂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黄春源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3期216-218,222,共4页
为加速尾砂的沉降,降低上清液中的絮凝剂残留量,减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大冶铁矿选厂进行了絮凝剂选型、搅拌槽改进、浓缩设备改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絮凝剂选型及一系列的措施改进,尾砂浓缩中的絮凝剂添加量由40 g/t降至15 g/t,铜... 为加速尾砂的沉降,降低上清液中的絮凝剂残留量,减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大冶铁矿选厂进行了絮凝剂选型、搅拌槽改进、浓缩设备改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絮凝剂选型及一系列的措施改进,尾砂浓缩中的絮凝剂添加量由40 g/t降至15 g/t,铜精矿回收率由82.54%恢复至84.35%,大幅降低了回水中残留絮凝剂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经济效益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用量 回水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生产镁质自熔性球团的工业实践应用
9
作者 白光星 徐春燕 程伊金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6期275-277,279,共4页
为了研究镁质自熔性球团在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针对大冶球团厂多种原料混合添加的情况下对镁质自熔性球团的影响,进行了自产铁精矿与各种含铁原料在不同配比条件下添加镁砂的工业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冶竖炉球团配加2.5%的镁砂,生... 为了研究镁质自熔性球团在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针对大冶球团厂多种原料混合添加的情况下对镁质自熔性球团的影响,进行了自产铁精矿与各种含铁原料在不同配比条件下添加镁砂的工业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冶竖炉球团配加2.5%的镁砂,生产的镁质球团达到了高炉入炉要求,证明大冶铁矿球团厂竖炉生产镁质自熔性球团在工艺组织上是可行的,对下一步高炉改善炉料结构提供了原料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质自熔性球团 竖炉 焙烧温度 冶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深部开采时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预测
10
作者 曹中煌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16期248-250,共3页
矿山地质环境一直是个动态变化的体系,大冶铁矿由露天转为井下开采后,开采范围进一步扩大,矿山工程活动也有所改变。现结合今后开采设计及工程活动特征对矿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关键词 矿床 深部开采 环境地质问题 地质灾害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新矿种尾砂综合利用研究
11
作者 陈小霞 黄春源 +2 位作者 熊韶运 王靖 刘培正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7期197-199,232,共4页
大冶铁矿尾矿产出量大,综合利用率低,大量堆积存在安全风险。通过对大冶新矿种尾砂性能进行研究,提出尾砂综合利用方向。结果表明:尾砂密度为3.20g/cm^(3),松散密度为1.25 g/cm^(3),密实密度为1.47 g/cm^(3),松散孔隙率为61%,密实孔隙率... 大冶铁矿尾矿产出量大,综合利用率低,大量堆积存在安全风险。通过对大冶新矿种尾砂性能进行研究,提出尾砂综合利用方向。结果表明:尾砂密度为3.20g/cm^(3),松散密度为1.25 g/cm^(3),密实密度为1.47 g/cm^(3),松散孔隙率为61%,密实孔隙率为54.1%,尾砂平均粒径为2.626μm,级配不佳;尾砂富含大量Fe和SiO_(2),有害元素S、P含量较少,均少于0.1%,尾砂无放射性污染,同时富含Ti、V、Cr、Ni等多种伴生元素,在种类上属低钙、镁、铝、硅酒钢型铁尾矿。尾砂充填时,采用阴离子1500万型絮凝剂,用量为40 g/t,推荐充填浓度为76%,灰砂比为1∶8。大冶新矿种尾矿通过有价元素及矿物回收、充填矿山采空区、用作元素肥料及土壤改良剂等方式进行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性能 料浆特性 尾砂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机电装备协同建模方法
12
作者 高路萍 韩天宇 +1 位作者 汪曙峰 涂楚杰 《汽车科技》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针对当下复杂机电装备设计普遍采用的串行执行方法存在研发流程复杂、周期长、成本高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以数字孪生建模理论为基础的协同建模方法,应用该方法建立了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数字孪生模型,通过自动控制程序对模型进行虚拟调试,... 针对当下复杂机电装备设计普遍采用的串行执行方法存在研发流程复杂、周期长、成本高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以数字孪生建模理论为基础的协同建模方法,应用该方法建立了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数字孪生模型,通过自动控制程序对模型进行虚拟调试,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复杂机电装备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复杂机电装备 模型构建 六自由度机械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铁矿管道自流输送分析及管道磨损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郭沫川 谭玉叶 +1 位作者 楚立申 周家祥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43,共5页
对某铁矿充填系统的管流输送进行了输送参数确定及管道磨损研究,采用经验公式得出料浆临界流速及运输管道的临界管径,并运用Fluent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找出料浆在输送过程中对输送管道磨损较为严重的部位。结果表明,铁矿料浆质量浓度62%~... 对某铁矿充填系统的管流输送进行了输送参数确定及管道磨损研究,采用经验公式得出料浆临界流速及运输管道的临界管径,并运用Fluent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找出料浆在输送过程中对输送管道磨损较为严重的部位。结果表明,铁矿料浆质量浓度62%~68%时,临界流速0.806~0.831 m/s、输送管道直径0.207~0.209 m条件下可实现自流输送;料浆流动过程中速度与压力最大值集中在管道中心线附近,但在各拐点处的管段料浆流速与压力会产生突增,且最大值在拐点内侧管壁;在拐点后一段管道内料浆流速与压力值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由靠近下管壁逐渐回到管道中心线附近;整个输送管道中磨损较为严重的部位出现在弯管内侧及其接下来的一段管道的下管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输送 采空区 全尾砂 膏体充填 自流输送 充填系统 管道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边界约束影响的充填挡墙厚度确定方法及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爱平 杜澳宇 +2 位作者 尹东 石劲 王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9-211,共13页
不合理的边界加固方式会导致充填过程中挡墙边缘抗弯能力弱化进而影响采场安全。基于此,为了确定合理的充填挡墙厚度,探讨边界约束对充填挡墙稳定性的影响,将挡墙结构简化为4类薄板模型。以第一强度准则为判断依据,提出了不同边界约束... 不合理的边界加固方式会导致充填过程中挡墙边缘抗弯能力弱化进而影响采场安全。基于此,为了确定合理的充填挡墙厚度,探讨边界约束对充填挡墙稳定性的影响,将挡墙结构简化为4类薄板模型。以第一强度准则为判断依据,提出了不同边界约束模式下充填挡墙厚度确定方法。结合大冶铁矿工程实际,探讨了不同边界约束模式下充填挡墙应力分布规律,并通过解析几何和数值模拟对本文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挡墙最小厚度与充填高度、充填料浆容重呈正相关关系,与挡墙抗拉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增加挡墙抗拉强度有利于挡墙稳定性;②挡墙内外侧拉伸应力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外侧呈X型分布,内侧呈O型分布,边界抗弯能力弱化会导致拉伸区域拓展,增加挡墙边界弯矩可以有效防止挡墙破坏;③数值模拟获取的应力分布规律与解析几何分析结果高度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充填挡墙厚度确定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可为类似采场充填挡墙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挡墙 边界约束 薄板模型 最小厚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割井中深孔孔内分段爆破一次成井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维 谭铖 +2 位作者 姚囝 张国权 文仁均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为分析中深孔孔内分段爆破一次成井的爆破效果,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孔内分段装药和不分段装药2种不同装药结构下中深孔爆破切割井处应力变化、损伤区域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孔内分段装药爆破时切割井中部两... 为分析中深孔孔内分段爆破一次成井的爆破效果,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孔内分段装药和不分段装药2种不同装药结构下中深孔爆破切割井处应力变化、损伤区域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孔内分段装药爆破时切割井中部两侧应力更集中,炸药爆炸产生的应力波更多的作用于炮孔顶部岩石处,使其受到的应力更大;分段装药时炮孔下层炸药首先起爆为上层炸药爆炸创造了良好的自由面,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更多作用于岩石两侧及顶部,导致其损伤区域高度更高,模型底部产生的裂纹较密集,并且模型外侧边界处裂纹衍生的数量以及裂纹宽度和长度明显较高,证明孔内分段装药对切割井爆破一次成井具有更优的效果。最后,应用此方案在矿山现场成功施工1条高度为13.2 m、断面为2.1 m×2.2 m的切割天井,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工程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井 中深孔爆破 孔内分段爆破 数值模拟 岩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采矿方法多属性决策优选与实践 被引量:8
16
作者 韩冲冲 谭玉叶 +2 位作者 陈迪云 戚伟 宋卫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7,共9页
为满足高海拔开采条件下的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方法选择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基于变权重理论的采矿方法多属性决策优选方法。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以技术、经济、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安全和环境等因素为准则,构建了采矿方法优选多属性决... 为满足高海拔开采条件下的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方法选择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基于变权重理论的采矿方法多属性决策优选方法。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以技术、经济、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安全和环境等因素为准则,构建了采矿方法优选多属性决策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果洛龙洼金矿急倾斜薄矿体为例,通过工程类比法初步选择了采矿方法优选的备选方案。其次,构造了采矿方法优选多属性决策矩阵,并采用合理的标准化方法进行了矩阵规范化处理。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得评价指标的常权权重,在此基础上考虑高海拔开采条件对采场生产能力、特殊环境适应程度、人工劳动强度及工作面安全性等评价指标的特殊要求,基于变权理论,通过状态向量函数对各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动态调整,使权重逼近真实状态,以正确反映工程实际需要。最后,通过TOPSIS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得出各备选方案的优越度。研究表明:在考虑了待选方案指标状态值的均衡性、对过低指标的惩罚及较优指标的激励条件下,3种待选采矿方案中,方案A_(1)(中深孔分段嗣后充填法)、方案A_(2)(浅孔留矿法)、方案A_(3)(削壁充填法)的优越度分别为62.1%、57.2%和37.3%,方案A_(1)中深孔分段嗣后充填法为最优采矿方法。优选结果符合工程实际,所提方法为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方法优选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高海拔地区 变权重理论 多属性决策 层次分析法 采矿方法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段嗣后分层胶结充填体强度及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熊朝辉 谭玉叶 +1 位作者 楚立申 宋卫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2,共8页
为解决高阶段嗣后分层胶结充填体强度设计保守导致充填成本过高的问题,以大冶铁矿矿岩—充填体力学参数为基础,通过3种力学理论模型进行了分层胶结充填体强度需求解析计算。开展了以充填次数与分层结构为影响因素的充填体强度影响规律研... 为解决高阶段嗣后分层胶结充填体强度设计保守导致充填成本过高的问题,以大冶铁矿矿岩—充填体力学参数为基础,通过3种力学理论模型进行了分层胶结充填体强度需求解析计算。开展了以充填次数与分层结构为影响因素的充填体强度影响规律研究,得到了胶结充填体强度与充填次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及折减系数。采用FLAC^(3D)软件进行了二步骤采充时序的数值模拟搜索计算,得到了中间层充填体的黏聚力及强度需求的最小数值解,并在此基础上对高阶段嗣后分层胶结充填体的灰砂比及分层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成果有助于大幅减少矿山胶结剂用量,降低充填成本,可为类似矿山进行充填体结构及强度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分层胶结充填体 强度需求 结构优化 数值模拟 高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辊磨超细碎对铜铁共生矿分选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兴 陈铁军 +2 位作者 韦东 黄春源 张涛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64,68,共5页
为探究高压辊磨超细碎对铜铁共生矿分选的影响,对其进行了高压辊磨超细碎分选试验,结果表明,高压辊磨产品相比颚式破碎产品粒度小且均匀;高压辊磨破碎产品出现了明显的晶界裂纹;磁选抛尾试验中,高压辊磨产品比颚式破碎产品磁选精矿铁品... 为探究高压辊磨超细碎对铜铁共生矿分选的影响,对其进行了高压辊磨超细碎分选试验,结果表明,高压辊磨产品相比颚式破碎产品粒度小且均匀;高压辊磨破碎产品出现了明显的晶界裂纹;磁选抛尾试验中,高压辊磨产品比颚式破碎产品磁选精矿铁品位提高了0.4个百分点、回收率降低了0.8个百分点,铜品位提高了0.01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2.11个百分点;浮选试验中,高压辊磨产品比颚式破碎产品浮选粗精矿铜品位提高了0.21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1.84个百分点;浮选粗选尾矿磁选试验中,高压辊磨产品比颚式破碎产品精矿铁品位提高了1.11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2.45个百分点。高压辊磨破碎比颚式破碎更有利于铜品位的提升和铁精矿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辊磨 超细粉碎 含铜铁矿 单体解离度 浮选 磁选 抛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通误差预计在深部矿山贯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章坚强 叶聪林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1期213-214,216,共3页
在深部矿山开拓工程两井相向掘进过程中,贯通测量对于中长深部巷道贯通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整个开拓工程能否顺利贯通。为了使大冶铁矿东西副井两井巷道顺利贯通,贯通误差预计计算分析工作在整个工程质量上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贯通误... 在深部矿山开拓工程两井相向掘进过程中,贯通测量对于中长深部巷道贯通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整个开拓工程能否顺利贯通。为了使大冶铁矿东西副井两井巷道顺利贯通,贯通误差预计计算分析工作在整个工程质量上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贯通误差预计的计算分析,预见最终整个开拓工程贯通的施工质量效果,为整个矿山开拓工程项目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深部贯通 测量方案 误差预计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ESIM和FILTERSIM算法在矿体建模中的比较研究
20
作者 高路萍 刘晓明 +2 位作者 王涛 王雨 邓磊 《采矿技术》 2021年第3期37-41,共5页
现有矿体建模过程需要大量人工干预且结果易出现自相交等问题。为了提高建模的质量和效率,将油气藏领域多点地质统计学随机建模方法应用于矿体建模领域。用多点地质统计学中成熟的SNESIM和FILTERSIM算法来模拟一个合成的矿体模型,并以... 现有矿体建模过程需要大量人工干预且结果易出现自相交等问题。为了提高建模的质量和效率,将油气藏领域多点地质统计学随机建模方法应用于矿体建模领域。用多点地质统计学中成熟的SNESIM和FILTERSIM算法来模拟一个合成的矿体模型,并以地质学家圈定的结果作为参考,以此来评价这两种算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自动化程度更高,无需过多人工干预;SNESIM和FILTERSIM算法均能重现复杂矿体的典型特征;SNESIM算法的模拟结果随机性更强,模拟结果“噪音”过大;而FILTERSIM算法的模拟结果连续性更好且各类属性的占比均与钻孔数据以及训练图像相近,更具有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体建模 多点地质统计学 SNESIM算法 FILTERSI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