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矿山建设及三维地质建模——以金厂金矿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欧阳菲 罗先熔 +1 位作者 王艳忠 王景瑞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4-222,共9页
地质体三维形态的多样化导致建模过程十分复杂,不同矿区的建模过程是不一样的。以金厂矿区地质建模为例,探讨建模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从三维角度重新认识矿区地质体特征,这对了解地质体相互穿插关系以及深部找矿都十分重要。利用3DMine... 地质体三维形态的多样化导致建模过程十分复杂,不同矿区的建模过程是不一样的。以金厂矿区地质建模为例,探讨建模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从三维角度重新认识矿区地质体特征,这对了解地质体相互穿插关系以及深部找矿都十分重要。利用3DMine软件在矿区建立了矿山数据库,根据矿区地质特征采用了不同的建模流程。对主要地质体的三维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总结,发现:0号角砾岩筒呈典型筒状;J-1号矿体在浅部为漏斗状,而在深部却是圆柱状;14号矿体为近直立圆柱状。同时,以邢家沟14号矿体为例,对各地质体的三维形态与接触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尽管该区成矿条件良好,但14号矿体不会向深部延伸,深部找矿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矿山 三维地质建模 3DMine 金厂金矿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罗维钨多金属矿床地质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薛彦萍 李强 +7 位作者 车军 蔡明海 张文兵 魏珺琛 郑浩 韦干华 刘翔 庞文聪 《矿产勘查》 2017年第5期809-818,共10页
罗维钨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广西第四地质队在桂西南西大明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的夕卡岩型矿床,钨多金属矿化主要产在深部隐伏岩体外接触带的夕卡岩中,矿体呈似层状平行产出。文章对成矿流体包裹体的初步研究表明,区内成矿流体... 罗维钨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广西第四地质队在桂西南西大明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的夕卡岩型矿床,钨多金属矿化主要产在深部隐伏岩体外接触带的夕卡岩中,矿体呈似层状平行产出。文章对成矿流体包裹体的初步研究表明,区内成矿流体包裹体主要有NaCl-H_2O型和NaCl-CO_2-H_2O型两种类型,成矿流体主要为中—高温(200~360℃)、中低盐度(2.00%~9.00%NaCl_(eq))和中低密度(0.621~0.987g·cm^(-3))流体,成矿过程中可能存在深部偏高盐度流体与浅部偏低盐度流体的混合,矿床形成的平均压力为108.9×105Pa,计算得出的平均成矿深度约7.86 km。结合区域成矿分带特征进一步提出,罗维钨多金属矿床与深部隐伏岩体有关,属岩浆流体与地层中的钙质岩石发生双交代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流体包裹体 罗维钨多金属矿床 广西西大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某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矿的选矿工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艳忠 李胜荣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7-262,共6页
针对四川某铜、铅、锌多金属矿硫化物共生关系密切,嵌布粒度不均匀的特点,按优先浮选工艺流程进行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及用量条件试验;选铜作业采用二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选铅作业采用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选锌作业采用一次... 针对四川某铜、铅、锌多金属矿硫化物共生关系密切,嵌布粒度不均匀的特点,按优先浮选工艺流程进行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及用量条件试验;选铜作业采用二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选铅作业采用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选锌作业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一次扫选,成功实现了铜铅锌的分选;铜精矿含铜22.94%,回收率69.71%;铅精矿含铅51.46%,回收率70.63%;锌精矿含锌45.86%,回收率8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物 选矿工艺 浮选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