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丹东四道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帅师 王可勇 +6 位作者 郝通顺 孙丰月 刘正宏 万多 张晓东 黄俊鹏 边红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3-780,共8页
四道沟金矿床为辽东南地区重要的蚀变岩型矿床,其空间产出受断裂构造、盖县组变质地层及区内岩浆活动的联合制约。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为中温、低盐度且富含CO2及CH4等挥发分的热液;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中温、高盐度的热... 四道沟金矿床为辽东南地区重要的蚀变岩型矿床,其空间产出受断裂构造、盖县组变质地层及区内岩浆活动的联合制约。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为中温、低盐度且富含CO2及CH4等挥发分的热液;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中温、高盐度的热液体系;矿区晚期阶段矿化流体具有较低的温度及盐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四道沟金矿床早期成矿流体与区内燕山晚期三股流花岗闪长岩体活动有关;主成矿阶段流体可能来自其后的花岗斑岩等类脉岩活动;成矿晚期阶段流体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四道沟金矿床是燕山晚期不同来源及性质的热液先后叠加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道沟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辽宁丹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厂特大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贾国志 陈锦荣 +5 位作者 杨兆光 边红业 王艳忠 梁海军 金同和 李振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1-670,共10页
金厂特大型金矿床产于吉黑东部兴凯地块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断陷的交接部位,矿区外围出露新元古界黄松群变质岩系。本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可分为5期,分别为燕山早期第一阶段闪长岩(δ52-1)、燕山早期第二阶段文象花岗岩(γo52-2)、燕山早期... 金厂特大型金矿床产于吉黑东部兴凯地块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断陷的交接部位,矿区外围出露新元古界黄松群变质岩系。本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可分为5期,分别为燕山早期第一阶段闪长岩(δ52-1)、燕山早期第二阶段文象花岗岩(γo52-2)、燕山早期第三阶段花岗岩(γ52-3)、燕山晚期第一阶段花岗斑岩(γπ53-1)、燕山晚期第二阶段闪长玢岩脉(δμ53-2),形成岩浆穹窿型构造和隐爆角砾岩筒构造,并叠加大规模的热液蚀变活动,金矿化与第4、5期岩浆活动紧密相关。金矿矿体产状有三种类型:岩浆穹窿构造型、隐爆角砾岩型和环状放射状断裂型。矿石类型主要有含金黄铁矿化石英脉、含金石英黄铁矿脉、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含金黄铁矿化方解石脉等。金矿成矿年龄为119.40 -122.53 Ma。金矿体受统一的构造-岩浆流体蚀变系统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成矿流体为岩浆水,晚阶段有少量大气水加入。成矿环境为中高温、中等压力,流体盐度为中等偏高,流体性质为弱碱性、弱还原性,属于K+-Na+- Ca2+-Cl--SO42-型流体。金在成矿流体中以[Au(HS)2]-、[AuCl2]-、[Au(CO3)]-及[Au(HCO3)2]-等络合物形式存在,当温度、压力下降时,溶液由酸性演化为弱酸性再到弱碱性时,络合物离解,金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穹窿构造 隐爆角砾岩 环状放射状断裂 金矿床 特大型 金厂 太平岭 黑龙江 成因研究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荒漠化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志国 张纯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50-351,共2页
环境、生存和发展问题是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国家的问题。作者通过对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中国西部发展的主要问题—荒漠化问题的学习和思考,提出了荒漠化加剧的根本原因是贫穷与落后的观点。总结荒漠化治理的... 环境、生存和发展问题是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国家的问题。作者通过对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中国西部发展的主要问题—荒漠化问题的学习和思考,提出了荒漠化加剧的根本原因是贫穷与落后的观点。总结荒漠化治理的成功经验和案例进一步提出了治理荒漠化的基本途径是以教育为根本,以科技为主导,以经济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治理 环境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