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金冶炼污染治理与废物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芳芳 张亦飞 薛光 《黄金科学技术》 2011年第2期67-73,共7页
黄金冶炼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及废渣,对环境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寻找有效的途径治理冶炼过程产生的污染并对废物进行合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实现环保要求,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总结黄金冶炼中产生的... 黄金冶炼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及废渣,对环境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寻找有效的途径治理冶炼过程产生的污染并对废物进行合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实现环保要求,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总结黄金冶炼中产生的污染,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与资源化利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冶炼 废水 废气 废渣 治理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冶炼生产工艺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芳芳 张亦飞 薛光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8,共8页
黄金冶炼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不断有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涌现。文中主要阐述了黄金冶炼生产工艺中的选矿、预处理、浸出、提取与回收、精炼等过程单元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同时分析了各个过程单元中主流工艺的特点。
关键词 黄金 冶炼 生产工艺 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因素在七夼王家激电异常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元忠 丁宪华 《黄金科学技术》 2006年第5期21-26,共6页
对龙口市七夼王家测区激电中梯视电阻率、视极化率异常,结合地质、物性特征进行了解释推断,并用金属因素参数进行二次信息的提取,对低阻高极化异常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金属因素参数对良导性金矿脉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两处金属因素异常与... 对龙口市七夼王家测区激电中梯视电阻率、视极化率异常,结合地质、物性特征进行了解释推断,并用金属因素参数进行二次信息的提取,对低阻高极化异常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金属因素参数对良导性金矿脉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两处金属因素异常与金矿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夼王家 异常解释 金属因素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贵池抛刀岭金矿含矿岩体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段留安 杨晓勇 +2 位作者 汪方跃 邓江洪 孙卫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41-3254,共14页
贵池抛刀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是该地区首次发现的独立玢岩型金矿床,含矿岩体主要为蚀变矿化的英安玢岩。经过近两年的地质勘查,该矿床已接近大型金矿床规模。通过对抛刀岭金矿含矿岩体锆石LA-ICPMSU-Pb测定,其... 贵池抛刀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是该地区首次发现的独立玢岩型金矿床,含矿岩体主要为蚀变矿化的英安玢岩。经过近两年的地质勘查,该矿床已接近大型金矿床规模。通过对抛刀岭金矿含矿岩体锆石LA-ICPMSU-Pb测定,其成岩年龄为146.8±2.4Ma和141.3±1.0Ma(2σ),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大规模铜金成矿事件时间一致。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石为过铝质,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轻稀土富集等地球化学特征。较高的锆石Ce4+/Ce3+和EuN/EuN*显示抛刀岭含矿岩体具有较高的氧逸度特征。构造判别图解显示这套含矿岩石属火山弧花岗岩(VAG),与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含矿岩体形成于同一构造背景下,即太平洋俯冲作用引起的洋壳和地幔楔熔融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刀岭金矿 英安玢岩 锆石U-PB定年 太平洋板块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天井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31
5
作者 段留安 杨晓勇 +3 位作者 孙卫东 方世明 余良范 范增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5-978,共14页
皖南地区山高林密,地质工作条件差,基础地质工作相对还很薄弱,金矿的找寻工作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本文选取皖南休宁县天井山金矿为切入点,对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基本理清了本区与金成矿相关的各种因素,对矿床成因进... 皖南地区山高林密,地质工作条件差,基础地质工作相对还很薄弱,金矿的找寻工作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本文选取皖南休宁县天井山金矿为切入点,对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基本理清了本区与金成矿相关的各种因素,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剖析,并对其找矿前景作了探讨。系统统计分析区内地层、岩浆岩、矿石的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讨论了地层、岩浆岩和构造与金成矿的关系,对比了位于同一条成矿带上的江西金山超大型金矿床一些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笔者前期在天井山野外调研及小贺矿段布设工程见矿情况,认为本区金矿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和广阔的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因 地质地球化学 金矿找矿 天井山金矿床 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贵池李湾铜多金属矿区岩浆岩年代学及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段留安 古黄玲 +2 位作者 杨晓勇 严志忠 孙卫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43-1961,共19页
李湾铜多金属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与矿区岩浆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是一个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该区侵入岩主要由钾长花岗岩、闪长岩等组成,总体上具有较高的总碱(K2O+Na2O)和K2O含量,低MgO、TiO 2和P2O5含量,富集... 李湾铜多金属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与矿区岩浆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是一个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该区侵入岩主要由钾长花岗岩、闪长岩等组成,总体上具有较高的总碱(K2O+Na2O)和K2O含量,低MgO、TiO 2和P2O5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和高场强元素(Zr、Hf、Nb和Y),亏损Ba、P、Ti,轻稀土富集、亏损重稀土等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前者形成于123.4±2.4Ma,后者形成于122.6±1.3Ma,这与长江中下游125±5Ma岩浆活动及成矿事件一致。两者的锆石稀土元素配分均显示典型的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Ce正异常、Eu负异常特征。前者相对后者锆石的Ce4+/Ce3+要高,其均值为345,显示其具有相对较高的氧逸度;锆石Ti温度计计算显示两者形成温度大体一致,为703~748℃范围内。同时钾长花岗岩锆石均具有均一的Hf同位素组成,εHf(t)均值为-4.7,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118~1356Ma,较高的εHf(t)值,指示源区可能有地幔物质的贡献。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我们认为该区闪长岩可能是板块后撤过程中残留的洋壳与地幔物质的混合,而附近的钾长花岗岩则是陆壳部分熔融与地幔混溶的结果,两者均位于太平洋板块125Ma前后俯冲后撤形成的拉张背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李湾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太平洋板块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西段干巴河脑钼钨矿床辉钼矿Re-Os测年及C-H-O-S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晓煌 邓军 +3 位作者 孙兴丽 刘玖芬 孙柏年 康鸿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5-851,共7页
干巴河脑钼钨矿是在北祁连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中型石英脉型钼钨矿床。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根据石英包裹体的C、H、O稳定同位素和辉钼矿Re、S含量的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来自地壳,成矿流体以岩浆流体为主,成矿与S型花岗岩有关;通过辉钼... 干巴河脑钼钨矿是在北祁连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中型石英脉型钼钨矿床。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根据石英包裹体的C、H、O稳定同位素和辉钼矿Re、S含量的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来自地壳,成矿流体以岩浆流体为主,成矿与S型花岗岩有关;通过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等时线年龄(424±10)Ma,成矿时间与其围岩——金佛寺S型花岗岩的成岩时间相近。综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矿床与晚志留世古北祁连海闭合后、陆陆碰撞过程形成的金佛寺S型花岗岩有着成因联系,金佛寺花岗岩体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巴河脑 钨钼矿床 稳定同位素 Re-Os等时线 金佛寺花岗岩 辉钼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抛刀岭大型斑岩型金矿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17
8
作者 段留安 杨晓勇 汪方跃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61-170,共10页
抛刀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池州矿集区,累计金金属量大于22t,为池州地区首例大型金矿床。该矿床金矿体主要产在英安玢岩中,基本不伴生其他有益金属元素,为独立金矿床。通过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描述,结合已有斑岩型金矿的成矿... 抛刀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池州矿集区,累计金金属量大于22t,为池州地区首例大型金矿床。该矿床金矿体主要产在英安玢岩中,基本不伴生其他有益金属元素,为独立金矿床。通过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描述,结合已有斑岩型金矿的成矿模式,同时利用以往对该含矿岩体U-Pb锆石定年及相关地球化学研究,综合分析认为该矿为产在早白垩纪岛弧背景下的贫铜斑岩型金矿床,同时局部矿段在成矿过程中还经历了热液叠加作用。矿体产出严格受NE向构造-岩浆岩带控制,含矿岩体出露面积小于1.0km2,属于典型的小岩体成大矿。运用"相似类比"、"矿床谱系"、"趋势外推"、"综合信息评价"等原则,指出该矿具有特大型金矿的潜质;同时,受同一NE向构造控制的乌石、白虎山及自来山等同期岩浆岩发育地区,具有与抛刀岭金矿类似的成矿条件,是未来工作的重点靶区;发育于上述同期岩浆岩之间的志留纪地层中的破碎带蚀变岩、与斑岩型矿床配套产出的低温热液多金属硫化物型矿床等,都将是外围工作的重点研究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金矿 英安玢岩 贫铜斑岩 矿床成因 找矿前景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滁县琅琊山一带燕山期岩浆岩成因及区域找矿方向 被引量:10
9
作者 段留安 杨晓勇 +3 位作者 孙卫东 孙健 洪长春 胡俊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9-273,共15页
滁县琅琊山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北东段滁县-庐江铜金成矿带的一部分,为安徽东部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铜及伴生金矿床。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滁县岩体,长期以来前人鲜有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系统采集了一套滁... 滁县琅琊山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北东段滁县-庐江铜金成矿带的一部分,为安徽东部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铜及伴生金矿床。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滁县岩体,长期以来前人鲜有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系统采集了一套滁县岩体样品,发现其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的埃达克岩基本一致:具有SiO2>56%,Al2O3≥15%,富Sr、Ba和Cr、Ni,具有高的Sr/Y和(La/Yb)N值,但Y和Yb含量低,无明显Eu异常,另外岩石具有较高的MgO、Mg#及Sr/La值,显示海水蚀变MORB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该区燕山期岩浆岩为洋壳俯冲产物,属比较典型的和成矿有关的埃达克岩,伴随着该期侵入岩的上侵,富含Cu、Au的成矿物质随着温度、压力或者氧逸度的降低,在合适的部位富集成矿。对比分析了上腰铺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它和滁县岩体特征基本一致,应该有着相似的成岩成矿背景。同时在滁县岩体西南段发现一条含微细粒黄铁矿碎裂状白云岩质硅化带,在上腰铺岩体周边发现一条多金属矿化硅质脉,并对琅琊山含铜矿化矽卡岩及上述白云岩质硅化带和多金属矿化硅质脉进行了地质分析和痕量元素测试,认为它们与燕山期侵入岩有着密切的关系,上腰铺岩体周边可以作为下步铜及伴生金矿床勘查的新的远景地区,同时指出该区找矿不能只盯着矽卡岩型铜金矿而忽视多金属矿化硅质脉新类型矿的寻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县琅琊山 燕山期岩浆岩 岩石化学特征 岩石成因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地质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晓煌 孙兴丽 +6 位作者 毛景文 关洪军 戚冉 李保飞 刘玖芬 杨伟龙 赵炳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56-1664,共9页
军事地质及其相关知识在人类战争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造了许多战争奇迹。在以深地、深海、深空为特点的"三深"现代化信息战争中,战场环境的利用与评估、打击防御目标的优选排序、战争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的需... 军事地质及其相关知识在人类战争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造了许多战争奇迹。在以深地、深海、深空为特点的"三深"现代化信息战争中,战场环境的利用与评估、打击防御目标的优选排序、战争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的需求凸显出来,以上都需要与地质密切相关的知识来协助解决。通过梳理与地质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军事上的运用,结合现代战争特点与需求,系统厘定军事地质定义、内容和方向,以及各专业在军事上应用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了军民融合地质与军事的三种形式,即"民为军用"、"军为民用"和"军民联合",为现代战争中军事地质研究及基础地质的军民融合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战争 军事地质 研究内容及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圆环形接地极电位数值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付振兴 谭捍东 +2 位作者 刘慧芳 郭长安 朱宗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09-1915,共7页
在远距离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强大的直流电流流经接地极注入大地时,会在极址土壤中形成一个恒定的直流电流场,因此会出现大地电位升高。进而,当地面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势等超过允许值的情况下会带来一系列危害。因此,了解接地极在三维地... 在远距离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强大的直流电流流经接地极注入大地时,会在极址土壤中形成一个恒定的直流电流场,因此会出现大地电位升高。进而,当地面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势等超过允许值的情况下会带来一系列危害。因此,了解接地极在三维地电环境下产生的电位分布十分有必要。计算了水平圆环形接地极在均匀半空间条件下的电位解析解,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实现三维复杂地电模型下接地极电位数值模拟。最后,通过建立简化的大地三维电阻率数学模型,如高低阻水平层状或半层状模型、与源距离不同三维高低阻长方体模型、下边界不断延伸的三维低阻长方体模型、高低阻倾斜或直立断裂构造模型等带入程序模拟得到相应的电位分布,从而分析各种模型对电位分布的影响,以期对极址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接地极 电位分布 影响因素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室内定位基准图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鹤 赵焰 +1 位作者 王春来 于广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59,共6页
近年来,地磁作为室内定位基准已经成为热点研究领域。本文深入研究了地磁室内定位技术,并通过大量试验,分析了室内磁性材料及电子设备对磁场的干扰,进一步探究了室内磁场特性,证明了磁场信息作为定位依据的可行性;利用Arduino IDE研发... 近年来,地磁作为室内定位基准已经成为热点研究领域。本文深入研究了地磁室内定位技术,并通过大量试验,分析了室内磁性材料及电子设备对磁场的干扰,进一步探究了室内磁场特性,证明了磁场信息作为定位依据的可行性;利用Arduino IDE研发了智能地磁数据采集平台,该平台搭载多种传感器,如HMC5983磁传感器和惯性导航传感器等,采集一定密度的室内地磁数据,利用克里金法对该地磁数据进行差值处理,生成2 cm间隔大小的栅格地磁图,作为室内定位基准图保存在数据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室内定位 数据采集平台 克里金法 地磁基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条山铜矿峪铜矿床蚀变及矿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军刚 李洪英 +3 位作者 刘晓煌 谢坤琪 李宝龙 尹德威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06-1324,共19页
铜矿峪铜矿床是中条山成矿带的一个大型铜矿床。笔者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和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工作,对铜矿峪铜矿床的地质、蚀变与矿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厘定了主要的围岩蚀变类型及分带特征,并初步探讨了矿化蚀变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 铜矿峪铜矿床是中条山成矿带的一个大型铜矿床。笔者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和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工作,对铜矿峪铜矿床的地质、蚀变与矿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厘定了主要的围岩蚀变类型及分带特征,并初步探讨了矿化蚀变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表明,该矿床早期蚀变为钠硅酸盐化、钾硅酸盐化和青磐岩化,晚期蚀变为长石分解蚀变。空间上,钠硅酸盐化位于岩体内部,钾硅酸盐化位于岩体及其周围地区,青磐岩化位于钾硅酸岩化外侧;钾硅酸盐化叠加于早期的钠硅酸盐化上,后期形成的长石分解蚀变强烈叠加于早期钾硅酸盐化上,位于钾硅酸盐化与青磐岩化之间。铜矿峪斑岩型铜矿床铜矿化应始于钾硅酸盐阶段的晚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是该矿床最主要的铜矿化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次之;另外,碳酸盐阶段也贡献了部分铜。铜矿峪矿体在赋存位置方面与玉龙、德兴、Malanjkhand矿床相似;脉体类型与沙溪、德兴矿床相似;蚀变类型与Tallberg、沙溪矿床基本一致;与Malanjkhand矿床一样都发育特征的钠长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围岩蚀变 矿化 成矿阶段 斑岩型铜矿 铜矿峪 中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舒家店地区志留纪地层中金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14
作者 段留安 杨晓勇 +1 位作者 刘晓明 孙卫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339,共7页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舒家店地区的系统考察和研究,在杨冲里一带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找矿思路,目前经初步踏勘,在地表暂发现6条含金破碎蚀变带,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布设13条探槽和1个坑道工程,只有2条探槽未见矿,矿(...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舒家店地区的系统考察和研究,在杨冲里一带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找矿思路,目前经初步踏勘,在地表暂发现6条含金破碎蚀变带,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布设13条探槽和1个坑道工程,只有2条探槽未见矿,矿(化)体走向63°~100°,最厚约20余米,金品位最高44.36 g/t,银最高126 g/t,铜最高7.68%,深部探矿工作正在加速施工中,初步估计该金矿资源前景在中型或以上规模。安徽省金矿主要以伴生金或共生金为主,而本次发现的舒家店地区的金矿则是以金为主,局部伴生银、铜、钼及锌矿。该区金矿脉主要产于志留纪地层中,受构造作用控制明显,具有构造蚀变岩型特征,不同于已知铜陵地区铜金矿类型,同时在铜陵地区志留纪地层中发现金矿脉也属首次,因此该矿的发现将进一步丰富该区的成矿理论,对于铜陵矿集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进一步探矿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矿集区 舒家店 志留系 蚀变岩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天井山-小贺金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段留安 杨晓勇 孙卫东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21-922,共2页
皖南天井山-小贺金矿由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与1963年最早围绕灵山岩体开展As、Pb、Zn多金属矿详查时发现,1988年,该队在天井山南西田子坑-韩家-新岭脚一带开展金矿普查,在岩体与井谭组地层内外带上发现含金石英脉,1990年提交... 皖南天井山-小贺金矿由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与1963年最早围绕灵山岩体开展As、Pb、Zn多金属矿详查时发现,1988年,该队在天井山南西田子坑-韩家-新岭脚一带开展金矿普查,在岩体与井谭组地层内外带上发现含金石英脉,1990年提交《安徽省休宁县天井山地区韩家金矿普查地质报告》,求得D+E级黄金储量27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井山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含金石英脉 金矿普查 金矿床 地质矿产勘查 皖南 地球动力学背景 安徽省 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中条山铜矿峪斑岩型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洪英 骆文娟 +9 位作者 孙军刚 杨磊 谢坤琪 周新鹏 薛生升 尹德威 郭双龙 赵凤春 吕峰杰 陈永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91-1110,共20页
铜矿峪铜矿床位于中条山铜多金属成矿带,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斑岩型铜矿床之一。基于详尽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群包裹体成分和碳、氢、氧、硫同位素分析等研究,探讨铜矿峪铜矿床成矿流体来源、性质及其演化... 铜矿峪铜矿床位于中条山铜多金属成矿带,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斑岩型铜矿床之一。基于详尽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群包裹体成分和碳、氢、氧、硫同位素分析等研究,探讨铜矿峪铜矿床成矿流体来源、性质及其演化和成矿物质来源。铜矿峪铜矿床的成矿阶段可划分为红钠化(石英-钠长石)阶段,钾长石-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方解石-硫化物阶段和石英-铁白云石-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Ⅰ型)、含子晶包裹体(Ⅱ型)和CO2包裹体(Ⅲ型),还有少量的富气相包裹体(Ⅳ型)和液相包裹体(Ⅴ型),成矿流体系统早期为中高温、高氧逸度、富CO2的岩浆热液,中阶段经过流体沸腾、温度降低、氧逸度降低、CO2逸失等过程演化为还原性流体,使得大量金属硫化物沉淀,最后由于大气降水的不断加入和降温等过程,形成晚期的低温、中低氧逸度、低盐度、贫CO2的大气降水热液。氢、氧同位素组成(δ18OH2O值变化范围为6.5‰~-1.10‰,δD值变化范围为-99‰~-58‰)显示,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从以原生岩浆水为主,到晚期大气降水为主。9件硫化物样品δ34S值变化于1.1‰~4.8‰,平均值为2.44‰。表明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斑岩型铜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中条山 铜矿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山西段西柳沟铅锌矿稳定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康鸿杰 孙柏年 +3 位作者 刘晓煌 李相传 朱多录 张维昕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3-441,共9页
西柳沟铅锌矿位于北祁连山西段以钨、钼、铜、铅、锌等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之西端。为探讨其成矿流体的来源,选择了该矿床主成矿期的9件矿石样品,挑选其单矿物,并对保存于石英中的原生包裹体做了D,O同位素分析,分析显示成矿流体的δDV-S... 西柳沟铅锌矿位于北祁连山西段以钨、钼、铜、铅、锌等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之西端。为探讨其成矿流体的来源,选择了该矿床主成矿期的9件矿石样品,挑选其单矿物,并对保存于石英中的原生包裹体做了D,O同位素分析,分析显示成矿流体的δDV-SMOW值为-47‰^-72‰;成矿期石英矿物的δ18O介于11.9‰~14.1‰之间,与石英平衡的热液水的δ18OH2O‰值为-0.79‰~3.64‰之间(包裹体均一温度平均值为190℃);矿体石英包裹体δ13CV-PDB‰值介于-6‰^-4.2‰之间。成矿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26℃~384℃,集中于140℃~200℃;盐度ω(NaCleq)为1.05%~9.86%,多数为1.74%~6.45%。研究表明:西柳沟铅锌矿是浅成的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主要是以岩浆水为主,大气降水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山 稳定同位素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FMCW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在大桥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鹏 张昊宇 +2 位作者 陈力 周克勤 王春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97,共4页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变形监测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监测手段,该方法拥有高精度,覆盖面大等优点。基于FMCW技术的Fast-GBSAR系统采用调频连续波技术,相较于国内已有的基于步进连续波技术的类似系统,该系统处理速度提...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变形监测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监测手段,该方法拥有高精度,覆盖面大等优点。基于FMCW技术的Fast-GBSAR系统采用调频连续波技术,相较于国内已有的基于步进连续波技术的类似系统,该系统处理速度提高30倍,并拥有更高的可靠性。Fast-GBSAR在国内已对多座大桥进行了公开测试,监测结果表明Fast-GBSAR测量精度能达到0.01 mm,在变形监测领域极具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调频连续波 桥梁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拉奇辉绿岩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代鑫 孙军刚 +3 位作者 刘晓煌 鲁世朋 张新勇 张维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4期81-92,共12页
新疆哈拉奇地区出露的辉绿岩岩脉为研究西南天山地区的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哈拉奇地区辉绿岩岩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重稀土元素Yb、Y,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K和轻稀土元素La、Ce,具亏损地幔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新疆哈拉奇地区出露的辉绿岩岩脉为研究西南天山地区的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哈拉奇地区辉绿岩岩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重稀土元素Yb、Y,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K和轻稀土元素La、Ce,具亏损地幔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理解为亏损的地幔在板块俯冲时受到板块俯冲改造,表明在晚石炭—早二叠纪时工作区应处于岛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 晚石炭-早二叠纪 哈拉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栖霞金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明传 段留安 +1 位作者 宋耕海 王先林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2期67-75,共9页
金山金矿位于胶东中部的栖霞—蓬莱成矿带南部地段,属于受构造控制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是该地区近年来找矿取得较大突破的矿区之一,已经达到中型金矿床规模,总结该区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结合前人研究... 金山金矿位于胶东中部的栖霞—蓬莱成矿带南部地段,属于受构造控制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是该地区近年来找矿取得较大突破的矿区之一,已经达到中型金矿床规模,总结该区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和最新探矿成果,对该区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系统梳理,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利用矿区多元素地球化学数据,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该区元素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对该区钻孔及剖面的原生晕轴向分带进行了总结评价。结合区域及野外地质事实,初步建立了金山一带找矿地质、地球化学模型,同时,对该区金成矿及下一步找矿方向进行了分析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找矿模型 找矿预测 金山金矿 栖霞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