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警黄金部队地质信息服务系统开发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白清 李永生 +2 位作者 向永生 孔媛媛 李丹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5期63-68,共6页
针对目前武警黄金部队内部数据分散、数据格式多样,信息检索与数据共享较难等问题,设计开发了地质信息服务系统。在全面分析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特点、资料数据保存情况、软硬件环境设施以及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网络技术、GIS技术、... 针对目前武警黄金部队内部数据分散、数据格式多样,信息检索与数据共享较难等问题,设计开发了地质信息服务系统。在全面分析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特点、资料数据保存情况、软硬件环境设施以及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网络技术、GIS技术、集成数据库技术以及MapGIS K9数据中心等搭建一体化存储数据库,设计并实现了矿区、项目、资料等信息的综合管理、查询检索及在线浏览等功能模块,满足地质施工生产、项目管理和分析决策等工作对地质信息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信息 信息共享 集成数据库 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马厂箐(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葛良胜 邹依林 +3 位作者 李振华 郭晓东 邢俊兵 张晓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17,共7页
云南马厂箐 (铜、钼 )金矿床是滇西北地区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类有关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体 (脉 )的产出与区内富碱岩体 (脉 )具有空间上形影相随、时间上相近或稍晚、成因上密切相关的联系 ,蚀变分带明显。对矿床和相关的富碱岩... 云南马厂箐 (铜、钼 )金矿床是滇西北地区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类有关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体 (脉 )的产出与区内富碱岩体 (脉 )具有空间上形影相随、时间上相近或稍晚、成因上密切相关的联系 ,蚀变分带明显。对矿床和相关的富碱岩体 (脉 )开展的金丰度值、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研究表明 ,富碱岩体本身并不是矿质的源地。成矿流体和主要矿质均源于地球深部 ,以上地幔或壳幔混合带为主。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岩浆成岩与流体成矿之间的关系 ,反映了与富碱岩浆活动有关金矿床在成因上具有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富碱岩体 成因 云南 成矿流体 岩浆活动 壳幔混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金厂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可勇 卿敏 +2 位作者 张欣娜 万多 肖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5-1286,共12页
金厂金矿床是一个发育有隐爆角砾岩筒、似层状微细脉浸染及裂控石英脉-蚀变岩三种矿化类型的特大规模矿床。本文对区内三类矿化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成分、氢-氧同位素及子矿物的扫描电镜等多方面对比研究,结果... 金厂金矿床是一个发育有隐爆角砾岩筒、似层状微细脉浸染及裂控石英脉-蚀变岩三种矿化类型的特大规模矿床。本文对区内三类矿化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成分、氢-氧同位素及子矿物的扫描电镜等多方面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类矿化成矿流体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性质:隐爆角砾岩筒成矿流体为岩浆-溶液过渡态流体;似层状微细脉浸染型成矿流体为一种成分复杂的高盐度热液;而裂控型成矿流体为高盐度的NaCl-H2O溶液。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揭示出它们均来自于岩浆活动。结合矿体产状及已有的年代学资料,认为三类矿化形成顺序为隐爆角砾岩筒型→似层状微细脉浸染型→裂控型,因此金厂金矿床是不同期次岩浆来源流体叠加成矿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作用演化 金厂金矿床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小西南岔金-铜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可勇 卿敏 +3 位作者 孙丰月 万多 王力 李向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727-3734,共8页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海西期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体之中,其矿化类型以石英大脉及石英细脉带型金-铜矿化为主,局部地段叠加发育有石英脉型辉钼矿化。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金-铜矿脉及辉钼矿脉石英中均主要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海西期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体之中,其矿化类型以石英大脉及石英细脉带型金-铜矿化为主,局部地段叠加发育有石英脉型辉钼矿化。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金-铜矿脉及辉钼矿脉石英中均主要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相、气相-富气相及气液两相三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同类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等参数相近,显示两类矿化成矿流体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反映它们均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区内辉钼矿化主要发生于109Ma±,而金-铜矿脉石英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金-铜矿化则主要发生于123.35±0.8Ma。结合矿区已有的岩浆岩年代学研究成果,提出小西南岔矿区金-铜矿化主要与燕山晚期细粒(花岗)闪长岩活动有关,而辉钼矿化则与其后侵位的隐伏花岗斑岩活动有关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床单矿物金浸出实验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强之 陈衍景 +1 位作者 徐登科 杨理勤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1-277,共7页
哈达门沟金矿床产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 ,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中 ,成矿流体富钾高碱且氧化性强 ,矿石建造中铁氧化物含量高 ,并且可见铁氧化物被硫化物交代的现象。文章拟揭示金在铁氧化物中的含量和赋存状态 ,并探讨金矿床成因。对哈达... 哈达门沟金矿床产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 ,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中 ,成矿流体富钾高碱且氧化性强 ,矿石建造中铁氧化物含量高 ,并且可见铁氧化物被硫化物交代的现象。文章拟揭示金在铁氧化物中的含量和赋存状态 ,并探讨金矿床成因。对哈达门沟金矿 3种类型矿石中的黄铁矿、铁氧化物 (磁铁矿和赤铁矿 )单矿物进行金、铁浸取实验 ,结果表明 :铁氧化物含金较高 ;黄铁矿中的金和铁的浸出曲线不同步 ,金浸出率与铁浸出率呈负相关 ,表明黄铁矿中的金主要以颗粒金形式存在 ;铁氧化物中金、铁同步浸出 ,浸出率为正相关 ,表明铁氧化物中的金主要以晶格金和 (或 )胶体吸附金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含金铁氧化物 铁氧化物型金矿 浸取实验 哈达门沟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岭东闯金矿成矿作用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强之 陈衍景 +4 位作者 钟增球 李文良 李绍儒 郭晓东 金宝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22-126,共5页
小秦岭地区的东闯金矿是中国的超大型金矿床之一,被认为是典型的造山带型金矿床,但其成矿时间有争议。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可分为粗粒黄铁矿—石英、细粒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石英四个阶段。笔者分别于两个... 小秦岭地区的东闯金矿是中国的超大型金矿床之一,被认为是典型的造山带型金矿床,但其成矿时间有争议。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可分为粗粒黄铁矿—石英、细粒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石英四个阶段。笔者分别于两个实验室测定了第Ⅰ、Ⅲ和Ⅱ阶段的氩氩年龄,测定结果表明,Ⅰ阶段石英氩氩坪年龄为142.9±2.9Ma;Ⅱ阶段绢云母氩氩坪年龄为132.2±2.6Ma,等时线年龄为132.6±2.7Ma;Ⅲ阶段石英氩氩坪年龄为128.3±6.2Ma,与地质实际吻合并可相互印证。本文结果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143~128 Ma,侏罗纪—白垩纪之交的挤压—伸展转变期,显示挤压伸展转变期的减压增温环境是造山带型矿床最为有利的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闯金矿 小秦岭 氩氩坪年龄 造山带型金矿 挤压伸展转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4连续电导率仪在陕西省镇安县金龙山矿区控矿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斌 陈孝强 +1 位作者 樊战军 陈瑞林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4-571,共8页
陕西省镇安县金龙山金矿是产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上泥盆统南羊山组(D3n)细碎屑岩-碳酸盐岩既是金龙山矿区的容矿地层,又是金等成矿物质的矿源层。金矿脉的产出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尤其NE向的断裂构造控制了金龙山金... 陕西省镇安县金龙山金矿是产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上泥盆统南羊山组(D3n)细碎屑岩-碳酸盐岩既是金龙山矿区的容矿地层,又是金等成矿物质的矿源层。金矿脉的产出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尤其NE向的断裂构造控制了金龙山金矿绝大多数的矿脉产出。在金龙山金矿区金龙山矿段106号金矿脉应用EH4连续电导率仪成功区分出了两种不同的岩性,并识别出了3条与成矿有关的断裂构造。测区内灰岩表现为高阻异常特征,页岩表现为低阻异常特征。近EW走向的断裂构造Fa为测区内规模最大的断裂构造,深部延伸较深;NE向的断裂构造Fb与Fc近平行产出,并且深部均与Fa交汇,其中Fb为106号金矿脉所处断裂构造,而Fc为测区内一条锑矿脉所处的断裂构造。Fa断裂与区域上EW走向的深大断裂倾向一致,为SN向推覆过程中形成的,在成矿过程中为成矿热液提供运移通道;NE向断裂Fb与Fc具有容矿条件,推测应为张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4 电法勘查 金龙山金矿 陕西镇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韧性剪切带及其控矿作用研究——以巴彦温都尔金矿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袁士松 葛良胜 +5 位作者 郭晓东 王美娟 张勇 王建华 龚全德 徐桓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1-21,共11页
对区域地质分析表明,在晚古生代,由于南北两大板块对接碰撞及其后持续挤压作用,致使区内韧性剪切带发育,由北至南形成3条大型韧性剪切带。它们对区内金矿床(点)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剪切带经历了自华力西晚期至燕山早期3个韧性变... 对区域地质分析表明,在晚古生代,由于南北两大板块对接碰撞及其后持续挤压作用,致使区内韧性剪切带发育,由北至南形成3条大型韧性剪切带。它们对区内金矿床(点)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剪切带经历了自华力西晚期至燕山早期3个韧性变形时期,每个时期均伴随不同阶段金元素的活化、迁移以及富集成矿。深壳剪切活动为金成矿提供了热动力和容矿空间;同时剪切带活动过程中,伴随了区内多期次岩浆活动,也为金成矿提供热动力和成矿物质。通过对巴彦温都尔金矿剪切带内金矿脉特征分析表明:剪切带内裂隙是金元素富集成矿的有利部位;总结了苏尼特左旗地区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的成矿演化模式,并初步指出在区内金矿勘查中应注意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控矿作用 金矿 苏尼特左旗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坪金矿成矿时代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卢德林 罗修泉 +2 位作者 汪建军 张思红 郑宝英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2-188,共7页
东坪金矿是我国在碱性岩中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金矿,本文在详细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用K-Ar法、^(40)Ar/^(39)Ar法测定了成矿期花岗细晶岩脉、主成矿期矿石的同位素年龄,确定东坪金矿成矿时代为燕山期。
关键词 同位素年龄 金矿床 碱性岩 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晓东 李建文 +4 位作者 夏锐 陈永福 王梁 王志华 鹿青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37,共13页
马厂箐岩体属于滇西富碱侵入岩带上的一个典型代表,岩体中发现大量暗色微粒包体。对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进行系统岩石学、岩石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认为马厂箐岩体为一岩浆混合成因岩体,形成于新生代陆壳加厚的构造背景下,暗... 马厂箐岩体属于滇西富碱侵入岩带上的一个典型代表,岩体中发现大量暗色微粒包体。对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进行系统岩石学、岩石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认为马厂箐岩体为一岩浆混合成因岩体,形成于新生代陆壳加厚的构造背景下,暗色微粒包体来源于富集地幔岩浆,寄主岩花岗斑岩来源于大陆地壳的长英质岩浆,是幔源岩浆底侵作用诱发其上的陆壳岩石熔融所形成的混合岩浆上侵定位的结果。幔源岩浆对于斑岩型铜钼矿成矿具有重要作用,提供了成矿的物质和流体,暗色微粒包体对于斑岩型铜钼矿地质找矿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色微粒包体 寄主岩 岩石化学 SR Nd PB同位素 形成机制 马厂箐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数据和专家知识驱动的地质编图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杨刚 郝丽荣 +6 位作者 黄辉 李玉嵩 张大可 张庆合 李丽 张琳 蒋作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67-2076,共10页
地质图编制专业性强、工作量大,编图环节繁琐,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地质图的编图技术发展提供了支撑。在地质大数据环境下,提出基于地质知识驱动的地质编图技术,通过构建地质编图时空综合模型和地质代... 地质图编制专业性强、工作量大,编图环节繁琐,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地质图的编图技术发展提供了支撑。在地质大数据环境下,提出基于地质知识驱动的地质编图技术,通过构建地质编图时空综合模型和地质代号智能识别模型,可以对多图幅的沉积岩、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构造等地质要素进行人机交互式、自动化、智能化地图元综合、断层简化、线形圆滑、图幅接边等。近年来,基于该技术在青海东部地区、河南洛阳、郑州地区及京津冀多地区开展的编图实践表明,该编图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地质编图工作效率,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图 编图技术 时空模型 地质知识 地质综合 智能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岭东闯金矿成矿作用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强之 陈衍景 +4 位作者 钟增球 李文良 李绍儒 郭晓东 金宝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5-565,共1页
小秦岭地区东闯金矿是我国的超大型金矿床之一,被认为是典型的造山带型金矿床,但其成矿时间存有争议。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可分为粗粒黄铁矿- 石英、细粒黄铁矿- 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 石英4个阶段。笔者分别于两个实... 小秦岭地区东闯金矿是我国的超大型金矿床之一,被认为是典型的造山带型金矿床,但其成矿时间存有争议。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可分为粗粒黄铁矿- 石英、细粒黄铁矿- 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 石英4个阶段。笔者分别于两个实验室测定了第Ⅰ、Ⅲ和Ⅱ阶段的氩氩年龄,测定结果表明,Ⅰ阶段石英氩氩坪年龄为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 氩同位素 金矿汞 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潘—摩天岭地区金矿定位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绍儒 卿敏 +2 位作者 牛翠祎 李文良 赵玉锁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78,共5页
松潘—摩天岭地区是目前金矿找矿的重点地区之一。文章在广泛收集已有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的基础上,基于G IS建立了该区的地学空间数据库。通过成矿条件分析,选取了六大类78个标志信息,利用“矿床位置预测系统”中的信息量计算... 松潘—摩天岭地区是目前金矿找矿的重点地区之一。文章在广泛收集已有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的基础上,基于G IS建立了该区的地学空间数据库。通过成矿条件分析,选取了六大类78个标志信息,利用“矿床位置预测系统”中的信息量计算法,圈出了信息总量异常区,再结合地质、矿产及化探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进行了金矿定位预测,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找矿预测 信息量计算法 松潘-摩天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马厂箐岩体暗色包体成因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梁 郭晓东 +3 位作者 贾丽琼 王治华 路英川 张廷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9-488,526,共11页
滇西马厂箐岩体斑状花岗岩中发育大量暗色包体。对包体和寄主岩的主量、稀土、微量元素及Pb同位素进行分析。主量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包体及寄主岩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Pb同位素则反映两者可能分别起源于EMⅡ和下地壳。在此基础之上结... 滇西马厂箐岩体斑状花岗岩中发育大量暗色包体。对包体和寄主岩的主量、稀土、微量元素及Pb同位素进行分析。主量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包体及寄主岩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Pb同位素则反映两者可能分别起源于EMⅡ和下地壳。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包体岩相学研究,认为暗色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暗色包体对于揭示富碱岩浆起源、深部作用过程以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等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反映了马厂箐岩体可能是壳幔岩浆混合成因,幔源岩浆提供了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色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马厂箐岩体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松喀尔苏铜金矿区斑岩型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栋 范俊杰 +9 位作者 刘鹏 潘爱军 王治华 张峰 金宝义 王斌 朝银银 赵军 雷文大 仁传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6-306,共21页
松喀尔苏铜金矿区位于卡拉麦里石炭纪陆相火山岩带。文章通过矿床地质、围岩蚀变、含矿斑岩、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研究表明,松喀尔苏矿床具斑岩型矿床的特征,铜金矿化体产于岩体接触带,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从... 松喀尔苏铜金矿区位于卡拉麦里石炭纪陆相火山岩带。文章通过矿床地质、围岩蚀变、含矿斑岩、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研究表明,松喀尔苏矿床具斑岩型矿床的特征,铜金矿化体产于岩体接触带,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从岩体向围岩依次发育绢英岩化带、高岭石化带和青磐岩化带,绢英岩化带与成矿相关。含矿斑岩复式岩体系同期陆相火山活动产物,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与复式岩体中晚期花岗斑岩有关。花岗斑岩具有富水、富挥发性组分和岩浆爆破作用的氧化性岩浆特点,具有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亲缘性,其岩浆起源于后碰撞挤压-伸展转换期的壳-幔岩浆过渡带。幔源岩浆注入、软流圈地幔底侵作用和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是形成含矿斑岩岩浆的主导因素。流体包裹体包括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气相成分以CO2和CH4为主。成矿流体具有从高温、高盐度岩浆体系向低温、低盐度与大气降水混合的演化过程,流体沸腾或不混溶作用及温度、盐度降低是导致流体中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因素。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在成矿晚期混有大气降水。硫同位素具幔源硫的特征。铅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作用起源于下地壳-上地幔过渡带的岩浆作用。综上所述,该矿床属于与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花岗斑岩 流体包裹体 H、O、S、Pb同位素 斑岩型矿床 松喀尔苏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西秦岭双朋西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路英川 刘家军 +5 位作者 曹守林 张栋 孙昊 王斌 张文华 孔媛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52,共23页
双朋西矽卡岩型金-铜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同仁-泽库弧后前陆盆地,为青海省秦岭西段代表性的矽卡岩型金-铜矿床。花岗闪长岩侵入以后,该矿床成矿期共有矽卡岩期(Ⅰ)和石英金属硫化物期(Ⅱ)两个期次,其中Ⅱ期又可以划分为早(Ⅱ-1)... 双朋西矽卡岩型金-铜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同仁-泽库弧后前陆盆地,为青海省秦岭西段代表性的矽卡岩型金-铜矿床。花岗闪长岩侵入以后,该矿床成矿期共有矽卡岩期(Ⅰ)和石英金属硫化物期(Ⅱ)两个期次,其中Ⅱ期又可以划分为早(Ⅱ-1)、晚(Ⅱ-2)两阶段。文章研究了3种包裹体类型:含子矿物水溶液包裹体(H型)、含CO2包裹体和盐水溶液包裹体。花岗闪长岩、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早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w(Na Cleq)分别为127-496℃,3.87%-21.11以及287-513℃,39.93%-58.41%;晚阶段为122-444℃,6.74%-46.80%;161-468℃,4.98%-35.06%,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中-高盐度、中等密度、低-中压力的富CO2流体。S、Pb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岩浆流体。H-O同位素组成显示主成矿期与岩浆水热液关系密切,随着成矿作用的演化,石英硫化物期晚阶段(Ⅱ-2)有大气降水混入。该矿床成矿作用与中酸性岩浆交代碳酸盐类围岩作用,流体的降温冷却和沸腾作用有关,区域局部伸展构造有助于成矿压力从静岩压力向静水压力转变,引起该地区成矿流体的减压沸腾作用,最终导致成矿物质沉淀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双朋西金-铜矿床 西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金厂金矿床J0矿体流体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宇 赖勇 +2 位作者 卿敏 王艳忠 徐佳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31-1144,共14页
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床是最新发现的特大型金矿床,目前探获黄金资源量86吨,它位于中亚造山带东端的吉黑成矿带,是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复杂成矿系统,矿化类型可能包括了斑岩型、爆破角砾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研究表明,高丽... 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床是最新发现的特大型金矿床,目前探获黄金资源量86吨,它位于中亚造山带东端的吉黑成矿带,是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复杂成矿系统,矿化类型可能包括了斑岩型、爆破角砾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研究表明,高丽沟 J0号矿体为爆破角砾岩型,热液成矿过程经历了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形成以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石英和碳酸盐为代表的矿物组合,中阶段矿物含自然金最多,次为早阶段矿物。初始成矿流体系统为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富 CO_2的岩浆热液;经减压沸腾,CO_2等挥发分大量逸出,流体温度、盐度和氧逸度下降,导致大量金属硫化物及自然金快速沉淀;大气降水混入导致晚阶段流体低温、低盐度、贫 CO_2,对成矿贡献甚微。总体而言,成矿流体盐度高(11.70%~37,81%NaCl.eq),成矿作用发生在中—高温(238.3~425.7℃)的浅成环境(深633m~2736m)。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富CO_2,应发育于大陆碰撞造山带的伸展构造背景,而非大洋板块俯冲诱发的岩浆弧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爆破角砾岩型金矿 金厂金矿 黑龙江省 中亚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望儿山断裂带陈家—付家金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利青 王小华 +1 位作者 李自杰 苑保钦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78,共8页
金矿床产于切割黑云母花岗岩和钾长变斑花岗闪长岩的北东向望儿山断裂中,沿断裂带从北到南产出界河、上庄、王家沟子、河东、付家等5个中型金矿床。矿床均属于断裂破碎带蚀变岩型,或称“焦家式”。黄铁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对产于不... 金矿床产于切割黑云母花岗岩和钾长变斑花岗闪长岩的北东向望儿山断裂中,沿断裂带从北到南产出界河、上庄、王家沟子、河东、付家等5个中型金矿床。矿床均属于断裂破碎带蚀变岩型,或称“焦家式”。黄铁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对产于不同矿床中的黄铁矿的晶形、热电性、爆裂温度、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从北到南黄铁矿的平均爆裂温度有增高的趋势,爆裂频数则有降低的趋势,总体上分为150~200℃和230~270℃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黄铁矿 标型特征 矿床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九瑞地区东雷湾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贾丽琼 徐文艺 +4 位作者 杨丹 莫宣学 杨竹森 陈伟十 王梁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204,共21页
对位于江西九瑞地区的东雷湾矽卡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主成矿阶段(石英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类型主要有4类,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主要集中于210~350℃和1%~9%... 对位于江西九瑞地区的东雷湾矽卡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主成矿阶段(石英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类型主要有4类,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主要集中于210~350℃和1%~9%,总体属于高中温、中低盐度流体体系。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H2O和CO2为主,其次有N2、CO、O2,有少量CH4、C2H2;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Ca2+、K+、Na+为主,含少量Mg2+,阴离子以Cl-、SO2-4为主,含少量NO-3、NO-2,流体属于CO2-H2O-Na Cl-Ca Cl2(KCl)体系,计算所得离子浓度为3.1%~34.5%。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δ18OH2O值为0.93‰~5.20‰,δDV-SMOW值为-81‰^-64‰,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有极少量大气降水混入。矿石硫化物的δ34SV-CDT‰值为-2.2‰~3.4‰,结合铅、铼同位素特征表明,东雷湾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幔,同时有一定量的壳源物质混入。东雷湾矿床为热液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区域褶皱和断裂为成矿岩浆提供运移通道,岩浆侵位发育矽卡岩型岩浆流体系统,并伴随有Cu(Mo、Au等)矿化,最终形成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矿床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东雷湾矿区 九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中金、钯溶解性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卫万顺 刘贵阁 +1 位作者 刘志杰 邢俊兵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6-29,共4页
在pH2O为100×105Pa,pH为8.5的0.5MNaHCO3+0.01MK2SO4溶液中花岗斑岩的Au、Pd溶解实验表明,温度在100℃时有利于Au的溶解,250℃时有利于Pd的溶解。在pH2O为100×... 在pH2O为100×105Pa,pH为8.5的0.5MNaHCO3+0.01MK2SO4溶液中花岗斑岩的Au、Pd溶解实验表明,温度在100℃时有利于Au的溶解,250℃时有利于Pd的溶解。在pH2O为100×105Pa、200℃条件下,随着压力的升高,Au的浸出率有升高的趋势,Pd浸出率则呈降低的趋势。随着原岩样品中Au品位的降低,Au的浸出率呈十倍速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成低温 金矿床 实验研究 溶解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