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院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与微生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白晓 许霞 曾宪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66-568,共3页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布及不同菌株微生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01~2014-12收治的入住呼吸内科病房(包括普通病房及ICU)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320例的临...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布及不同菌株微生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01~2014-12收治的入住呼吸内科病房(包括普通病房及ICU)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32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病原菌状况、不同菌株微生物敏感性等.结果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布广泛,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8.71%,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占26.94%.普通病房与ICU各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无明显不同.呼吸道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率最高的几种药物分别为万古霉素(100.0%)、利奈唑胺(98.94%)、复方新诺明(78.72%)、左旋氧氟沙星(78.72%);铜绿假单胞菌为亚胺培南(79.66%)、左旋氧氟沙星(71.19%);大肠埃希菌为复方新诺明(88.89%)、左旋氧氟沙星(83.3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7.78%)、阿米卡星(72.22%).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呼吸内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不同类别的菌种对抗感染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上应随时了解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及微生物敏感性,在治疗中合理选择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血清学标志物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曾宪飞 卢东雪 +1 位作者 张西京 李军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8-592,618,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白介素8(IL-8)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水平变化和对ARDS诊断、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两个医学中心重...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白介素8(IL-8)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水平变化和对ARDS诊断、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两个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49例ARDS患者,同期50例非ARDS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入科时(T1)、诊断为ARDS时(T2)血清标志物水平,记录临床基本资料。结果ARDS组5种标志物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5),且T2时间点高于T1(P<0.05);除vWF(P>0.05)外,ARDS死亡组(n=17)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存活组(n=3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表明,单一标志物(T1)诊断ARDS的最大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95%CI:0.730,0.902)(KL-6),联合诊断最大AUC为0.869(95%CI:0.795,0.942)(KL-6+Ang-2);单一标志物(T2)预测死亡的最大AUC0.764(95%CI:0.627,0.901)(IL-8),联合预测最大AUC0.829(95%CI:0.715,0.943)(IL-8+KL-6)。结论5种血清标志物与重症患者ARDS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血清KL-6和Ang-2水平变化有助于诊断,血清IL-8与KL-6水平升高预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清标志物 血管生成素2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 白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