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FRP铝合金组合桁架应急桥性价比分析研究
1
作者 曾智刚 赵启林 +5 位作者 吴应松 刘海祥 潘大荣 杜琳 范炳辉 张晨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1,共9页
为了研究混杂纤维复合材料(HFRP)-铝合金组合桁架在应急桥上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可行性,首先,建立该桥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其变形与振动特性,将理论计算值与现有装备实测值进行比较;其次,在满足应急桥刚度与强度要求情况下,利用该有限... 为了研究混杂纤维复合材料(HFRP)-铝合金组合桁架在应急桥上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可行性,首先,建立该桥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其变形与振动特性,将理论计算值与现有装备实测值进行比较;其次,在满足应急桥刚度与强度要求情况下,利用该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碳纤维体积比的HFRP-铝合金组合桁架桥与全铝合金桥、全钢桥在桥梁振动性能、质量与原材料价格等方面的差异,利用理论推导解释振动特性随着用材变化而变化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该模型可作为对比分析的基础;在变形与应力都满足设计要求情况下,HFRP与金属上弦组合的桥梁造价虽然比钢制桥梁高,但是造价与自重更轻的全铝合金桥梁相当,且自重是所有桥梁中最轻的,在振动频率上更容易满足规范要求;理论推导发现,在刚度控制设计桥梁中,结构1阶振动频率与结构质量呈反比关系,因此自重大幅度降低后的组合桥自振频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RP 铝合金 组合桁架 应急桥 性价比 振动 基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警夏裤面料的改进及其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甜甜 杨阳 施楣梧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共5页
针对原武警夏裤面料存在的起白毛问题及穿着不凉爽现象进行技术改进。采用六齿型异形涤纶长丝作为原料,将截面沟槽变浅,防止纤维劈裂;织物组织由平纹改为斜纹,结构变松,避免织物与外界硬物碰撞摩擦时,纤维产生分裂现象,降低了起白毛的... 针对原武警夏裤面料存在的起白毛问题及穿着不凉爽现象进行技术改进。采用六齿型异形涤纶长丝作为原料,将截面沟槽变浅,防止纤维劈裂;织物组织由平纹改为斜纹,结构变松,避免织物与外界硬物碰撞摩擦时,纤维产生分裂现象,降低了起白毛的可能性。在原液着色用色料中取消易吸收热射线的碳黑成分,同时,在纺丝液中添加TiO2粉体,利用其良好的反射、散射作用,在避免极光现象发生的同时,也起到了反射热射线的作用,从而降低了面料吸热升温程度。制定专门的检测方法,通过试验对比,新研发面料起白毛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辐射升温程度比原夏裤面料低7~8℃。此外,其抗紫外线能力也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裤面料 起白毛 辐射升温 测试方法 抗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电子战装备及运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凌海风 李瑞 +1 位作者 柏林元 贺伟雄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6,共5页
俄罗斯实施“新面貌”军事改革后,着重建设发展的电子战装备已成为获取制信息权进而掌握战场主动权的重要“不对称”武器。为研究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电子战装备及其作战运用,总结归纳了参战的俄罗斯电子战力量编成及其装备战技术特点,分... 俄罗斯实施“新面貌”军事改革后,着重建设发展的电子战装备已成为获取制信息权进而掌握战场主动权的重要“不对称”武器。为研究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电子战装备及其作战运用,总结归纳了参战的俄罗斯电子战力量编成及其装备战技术特点,分析了冲突至今其电子战装备的运用及效果,并从电子战理念、电磁频谱管理、成体系运用、国产化供应链等方面剖析了目前俄罗斯电子战装备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乌冲突 电子战装备 电子战力量 强噪声干扰 体系化运用 电磁频谱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乌冲突中民用高科技公司参战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文娟 凌海风 贺伟雄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51,共7页
俄乌冲突中,民用高科技公司作为重要的技术支援力量大规模参战,在精确打击、情侦监、指挥控制、舆情舆论等作战任务中,与不同层次力量和作战行动深度融合,表现出对战场态势及战争走向的强大影响力。全面梳理了俄乌冲突中对俄作战的主要... 俄乌冲突中,民用高科技公司作为重要的技术支援力量大规模参战,在精确打击、情侦监、指挥控制、舆情舆论等作战任务中,与不同层次力量和作战行动深度融合,表现出对战场态势及战争走向的强大影响力。全面梳理了俄乌冲突中对俄作战的主要民用高科技公司,从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4个方面剖析了其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的作战效能,分析其参战特点,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乌冲突 民用高科技公司 物理域 信息域 认知域 社会域 全域作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学习的建筑毁伤评估方法
5
作者 王一博 张乐飞 李新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75-3382,共8页
建筑毁伤评估在灾害救援过程中对制定救援策略、优化资源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基于语义分割的毁伤评估方法难以提取毁伤建筑细粒度语义信息,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建筑毁伤评估方法,将毁伤评估分为粗粒度的建筑区域... 建筑毁伤评估在灾害救援过程中对制定救援策略、优化资源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基于语义分割的毁伤评估方法难以提取毁伤建筑细粒度语义信息,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建筑毁伤评估方法,将毁伤评估分为粗粒度的建筑区域提取与细粒度的毁伤分割两个子任务,通过共用编解码器,与上下文信息融合模块实现建筑区域的粗粒度提取和建筑毁伤的细粒度分割,将两个结果使用Hadamard积融合,得到最终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基于多任务学习的建筑毁伤评估方法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毁伤评估 深度学习 多任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高性能合成纤维道面混凝土冻融及冻蚀劣化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永根 吴豪祥 +1 位作者 蔡良才 李文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10428-10432,共5页
冻融破坏是中国寒区和盐渍土地区机场道面混凝土中最常见的一种破坏形式。以高性能合成纤维道面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响应面法,研究冻融循环次数、硫酸钠溶液浓度及纤维掺量这三种因素及因素之间对道面混凝土相对动弹模量的影响规律,... 冻融破坏是中国寒区和盐渍土地区机场道面混凝土中最常见的一种破坏形式。以高性能合成纤维道面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响应面法,研究冻融循环次数、硫酸钠溶液浓度及纤维掺量这三种因素及因素之间对道面混凝土相对动弹模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相对动弹模量与这三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的精度较高,用来解释和预测相对动弹模量随三种因素变化而产生的变化是合适且有效的。结果表明,三种因素对相对动弹模量影响的显著性排序为冻融循环次数>硫酸盐溶液浓度>纤维掺量,其中冻融循环次数和硫酸盐浓度的交互作用对相对动弹模量的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面混凝土 高性能合成纤维 冻融循环 响应面法 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酯纤维对混凝土早期开裂与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豪祥 吴永根 李文哲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为探究改性聚酯纤维对混凝土早期开裂和收缩的影响,以纤维掺量为变量,采用平面薄板和非接触法收缩测定仪对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的早期开裂和收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改性聚酯纤维对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和开裂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随着纤... 为探究改性聚酯纤维对混凝土早期开裂和收缩的影响,以纤维掺量为变量,采用平面薄板和非接触法收缩测定仪对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的早期开裂和收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改性聚酯纤维对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和开裂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裂缝面积和早期收缩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纤维掺量为1.2 kg/m^3时,纤维对混凝土早期开裂和收缩性能的改善均达到最好的效果,与未掺纤维的对比试样相比,裂缝面积可降低86.4%,早期收缩率可降低68.7%.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的早期抗折强度影响不大,相较于对照试样而言,纤维混凝土的7d抗折强度增长率均在6%以下.通过裂缝面积、早期收缩和早期抗折强度的对比分析,发现改性聚酯纤维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增强主要是由于纤维的掺入减小了混凝土的早期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改性聚酯纤维 混凝土 早期收缩 早期开裂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方图平移的视频密文域大容量可逆信息隐藏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培 张帅伟 +2 位作者 林洋平 钮可 杨晓元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633-3638,共6页
针对视频密文域可逆信息隐藏(RDH)嵌入容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方图平移的视频密文域大容量可逆信息隐藏方案。首先,利用流密码算法对4×4亮度帧内预测模式和运动矢量差值(MVD)的符号位进行加密,形成视频密文域;其次,构造MVD... 针对视频密文域可逆信息隐藏(RDH)嵌入容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方图平移的视频密文域大容量可逆信息隐藏方案。首先,利用流密码算法对4×4亮度帧内预测模式和运动矢量差值(MVD)的符号位进行加密,形成视频密文域;其次,构造MVD的二维直方图,设计关于(0,0)对称的直方图平移算法;最后,在MVD密文域中进行直方图平移,实现可分离的视频密文域可逆信息隐藏。实验结果表明,与对比方案相比,所提方案的嵌入容量平均提升263.3%,加密视频的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最高不超过15.956 dB,含密的解密视频的平均PSNR均能达到30 dB以上。所提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嵌入容量,适用于更多类型的视频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信息隐藏 视频加密 直方图平移 大容量 运动矢量差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体系贡献率信度规则评估模型及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丹青 蒋飞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9-66,共8页
新时代装备科研必须坚持体系思维,以体系贡献率为重要依据决定装备发展优先顺序等关键问题。针对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数据来源广、类型多、不确定性强等特点,基于规则推理计算体系能力需求满足度,构建能力需求满足度空间模型,以此建立一... 新时代装备科研必须坚持体系思维,以体系贡献率为重要依据决定装备发展优先顺序等关键问题。针对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数据来源广、类型多、不确定性强等特点,基于规则推理计算体系能力需求满足度,构建能力需求满足度空间模型,以此建立一种装备体系贡献率信度规则评估模型,并形成相应评估方法。利用该模型评估方法,针对“空地联合,快速突击,夺取要地”任务,开展某型无人机对空地联合作战装备体系贡献率的评估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反映出该模型和方法能够为体系规划装备科研,明确装备发展优先顺序等国防科技领域重大决策提供辅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体系 信度规则推理 能力需求满足度 体系贡献率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战场态势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秀娟 曹瑾 +1 位作者 王建强 韩文华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9期60-64,92,共6页
针对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产生的海量、多源、复杂的战场数据,提出一种Hadoop分布式数据处理平台。收集海量数据进行战场态势(battlefieldsituation,BS)要素分析,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xtremelea... 针对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产生的海量、多源、复杂的战场数据,提出一种Hadoop分布式数据处理平台。收集海量数据进行战场态势(battlefieldsituation,BS)要素分析,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xtremelearningmachines,ELM)的方法对战场态势历史数据进行训练,构建战场态势预测模型;并采用Matlab2018对战场态势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Hadoop处理海量战场数据效率更高,可有效提高战场态势的预测精度,为辅助指挥员快速掌握复杂战场态势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作战 战场态势 粒子群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飞行训练资源配置效率的AHP-Arena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尧 王建楠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4-212,共9页
为降低传统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赋权过程主观片面性影响,提出了一种综合AHP与Arena仿真建模技术的无人机训练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基于飞行训练流程分析,确定了训练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和效率评价指标,建立... 为降低传统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赋权过程主观片面性影响,提出了一种综合AHP与Arena仿真建模技术的无人机训练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基于飞行训练流程分析,确定了训练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和效率评价指标,建立了层次型综合评价体系,概括了AHP-Arena综合评价步骤。利用Arena建模软件构建训练流程动态仿真系统并验证有效性,采用单变量数值仿真法、均方差决策法完成了影响因素客观赋权,通过线性加权综合法得出综合评价系数,实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与方案优选。实例应用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该方法可推广至其他类似的训练过程中,亦可为其他多因素、多指标评价决策过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飞行训练 训练资源配置效率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距离和成像尺寸约束的超大视场红外系统车载应用关键参数论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刚 陈一超 +2 位作者 张建君 黄富瑜 张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601-3607,共7页
在现有车载辅助驾驶系统中,可见光成像系统难以有效应用于夜晚、雨、雾、霾等低照度不良天气。红外成像系统有效克服了上述不足,但传统车载红外系统存在视场角小、视野盲区大的缺点。研究了超大视场红外系统的车载辅助驾驶应用,提出了... 在现有车载辅助驾驶系统中,可见光成像系统难以有效应用于夜晚、雨、雾、霾等低照度不良天气。红外成像系统有效克服了上述不足,但传统车载红外系统存在视场角小、视野盲区大的缺点。研究了超大视场红外系统的车载辅助驾驶应用,提出了基于安全距离和成像尺寸联合约束的超大视场红外系统关键参数论证方法。通过分析等距投影成像规律,建立了超大视场红外系统车载应用的安全距离约束模型和成像尺寸约束模型,以极限速度对应的探测最近距离和二维Johnson准则约束下的“发现”最远距离来验证超大视场红外车载系统的可行性,计算了视场角等关键参数。经过理论论证和分析,超大视场红外车载系统的镜头焦距/像元尺寸范围需在[276.1521.3]范围之内。通过开展系统试验,设计了水平视场角为140°的超大视场红外成像系统,满足了对人的发现距离大于130 m的要求,进而可用于车辆辅助驾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 超大视场 Johnson准则 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