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907例住院武警军人疾病情况分析
1
作者 陈晓燕 黄芳 林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892-893,共2页
目的 探讨住院武警军人所患疾病的构成、季节分布及治疗情况。方法 对 1996~ 1999年福建省总队医院住院武警军人所患疾病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住院武警军人病种排在前 5位的是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 目的 探讨住院武警军人所患疾病的构成、季节分布及治疗情况。方法 对 1996~ 1999年福建省总队医院住院武警军人所患疾病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住院武警军人病种排在前 5位的是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 4~ 5月、9~ 10月住院人数与 1~ 2月住院人数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应提高部队管理水平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心理卫生讲座 ,有效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警军人 疾病构成 健康教育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酚对趋化三肽激活的大鼠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2
作者 李杰萍 梁统 周克元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 :探讨厚朴酚对趋化三肽激活的大鼠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以阐明其抗炎机理。方法 :分别用酶标仪和荧光比色法测定超氧阴离子的生成、溶菌酶的释放以及 β 葡糖苷酸酶的释放。 结果 :厚朴酚在 1~10 0 μmol/L可以使中性粒细胞的... 目的 :探讨厚朴酚对趋化三肽激活的大鼠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以阐明其抗炎机理。方法 :分别用酶标仪和荧光比色法测定超氧阴离子的生成、溶菌酶的释放以及 β 葡糖苷酸酶的释放。 结果 :厚朴酚在 1~10 0 μmol/L可以使中性粒细胞的超氧阴离子的产生增加 ,在大于 10 μmol/L时可以明显地抑制激活的中性粒细胞 β 葡糖苷酸酶和溶菌酶的释放。 结论 :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可能是厚朴酚抗炎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中性粒细胞 超氧阴离子 β-葡糖苷酸酶 溶菌酶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泵入吗啡对甲醛炎性疼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邹望远 郭曲练 +1 位作者 王锷 蔡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观察鞘内泵入不同剂量的吗啡对甲醛炎性疼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3个不同剂量吗啡组(M组),分别为10μg/h(M1 ), 5μg/h(M2 ), 2. 5μg/h(M3),每组8只。采用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 目的:观察鞘内泵入不同剂量的吗啡对甲醛炎性疼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3个不同剂量吗啡组(M组),分别为10μg/h(M1 ), 5μg/h(M2 ), 2. 5μg/h(M3),每组8只。采用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Alzet泵持续泵入吗啡、生理盐水。复制甲醛炎性疼痛模型, 7d后采用疼痛加权评分(PIS)评价吗啡镇痛效应,分离脾脏单个核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NK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型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1,M2,M3组在甲醛炎性疼痛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的P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且有量效关系,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泵入吗啡7d后M1,M2,M3组脾脏指数、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水平和NK细胞活性降低(P<0. 05);CD3+, CD3+CD4+,CD3+CD8+数量及百分率降低,CD4+ /CD8+降低,CD161+数量及百分率降低(P<0.05)。结论:鞘内泵入吗啡对炎性疼痛大鼠具有明显的抗伤害作用;鞘内泵入不同剂量吗啡( 10μg/h, 5μg/h, 2. 5μg/h)均可抑制大鼠细胞免疫功能,免疫抑制程度与剂量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疼痛 对甲醛 吗啡 CD4^+/CD8^+ CD3^+CD8^+ T淋巴细胞增殖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仪检测 不同剂量 NK细胞活性 细胞表型变化 细胞免疫功能 生理盐水 单个核细胞 抗伤害作用 5μg SD大鼠 鞘内置管 疼痛模型 镇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志峰 王如密 +2 位作者 郑兆聪 李小平 叶友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观察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皮质脊髓束(CST)的受损情况,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在HICH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基底核区HICH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所有患者分别...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观察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皮质脊髓束(CST)的受损情况,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在HICH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基底核区HICH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发病后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肌力测定、NIHSS评分,对CST损伤程度和各个时期肌力、NIHSS评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健侧CST解剖形态与正常人大致相吻合,患侧CST则受血肿的侵犯,表现为受压、移位、不同程度的破坏;CST完整患者的肌力、NIHSS评分恢复情况在各个时期均较CST中断的患者好,发病后3个月是恢复最快的阶段。结论: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以了解基底核区HICH患者CST的损伤情况,有助于早期预测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5
作者 邹望远 郭曲练 +1 位作者 蔡进 阳红卫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758-760,共3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罗比卡因组(R组,n=20).硬膜外穿刺部位均为L2~3间隙,每组硬膜外首剂量均为2%利多卡因3 ml... 目的观察硬膜外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罗比卡因组(R组,n=20).硬膜外穿刺部位均为L2~3间隙,每组硬膜外首剂量均为2%利多卡因3 ml(试验量)加0.75%罗比卡因10 ml,S组复合舒芬太尼10μg(1 ml),R组复合生理盐水1 ml.于单次剂量麻醉期间对镇痛效果,运动阻滞及镇静程度予以分级评定,记录感觉阻滞达T12、T10及最高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及辅助用药情况.结果S组感觉阻滞达T12、T10及最高平面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0.05),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和镇静程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罗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显著增强罗比卡因的硬膜外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比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脲原体感染与精子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林成楚 许恩赐 +1 位作者 汪志伟 李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6-366,共1页
关键词 精子凋亡 解脲脲原体感染 流式细胞术(FCM) 解脲脲原体(Uu) 泌尿生殖道感染 国内外研究 男性不育 UU感染 病原体 凋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新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3
7
作者 林文斌 庄庆仁 +1 位作者 曾国彬 黄宗明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9期38-39,共2页
实行预约诊疗安排表工作模式,把患者预约就诊与科室诊治工作直接相连,将预约诊疗从门诊挂号深化至门诊医生诊查、检查、治疗、取药等各服务科室。通过多条预约渠道,提供按序号或按约定时间预约就诊方式,供患者自由选择。同时,配有全程... 实行预约诊疗安排表工作模式,把患者预约就诊与科室诊治工作直接相连,将预约诊疗从门诊挂号深化至门诊医生诊查、检查、治疗、取药等各服务科室。通过多条预约渠道,提供按序号或按约定时间预约就诊方式,供患者自由选择。同时,配有全程的预约、诊疗进程信息公示、自动短信提醒,患者能够随时了解各诊室的工作安排、就诊患者人数、诊治实施情况,有效引导患者分时段、错峰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约诊疗 信息技术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林文 刘秀珍 +2 位作者 张子武 郭彩庭 张巧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 aser in situ keratom ileusis,L ASIK)治疗高、中、低度近视的可预测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利用 SCMD公司生产的微型角膜刀及 Com pak- 2 0 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 2 93例 5 6 5眼近视行矫治手术 ...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 aser in situ keratom ileusis,L ASIK)治疗高、中、低度近视的可预测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利用 SCMD公司生产的微型角膜刀及 Com pak- 2 0 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 2 93例 5 6 5眼近视行矫治手术 ,根据屈光度进行分组 , 组 :- 1.5 0~ - 5 .75 D12 0眼 ; 组 :- 6 .0 0~ - 9.75 D2 30眼 ; 组 :- 10 .0 0~- 14.75 D 148眼 ; 组 :- 15 .0 0~ - 2 6 .0 0 D 6 7眼 ;术后随访 6 m o以上。结果术后 6 mo时各组裸眼视力分别为 :1.15± 0 .2 0、0 .92± 0 .2 2、0 .6 9± 0 .2 4、0 .44± 0 .2 2 ;其中≥ 1.0者分别为 91.7%、5 6 .7%、18.0 %、0 % ;≥ 0 .5者分别为 10 0 %、94.6 %、85 .8%、47.7% ,基本达到术前矫正视力 ;术后各组屈光度稳定 ,6 mo时分别为 - 0 .14D± 0 .6 1D、- 0 .43D±1.2 0 D、- 0 .5 7D± 1.47D、- 1.79D± 2 .5 7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L ASIK对矫治近视是有效且安全的 ,但应注意其潜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近视 并发症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泵入曲马多对甲醛炎性疼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邹望远 郭曲练 +4 位作者 蔡进 王锷 阳红卫 徐道妙 王懿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4-409,共6页
目的:观察鞘内泵入不同剂量的曲马多对甲醛炎性疼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和曲马多组(T组),其中T组分为50μg/h(T1),25μg/h(T2)和12.5μg/h(T3)3种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改良Yaksh法... 目的:观察鞘内泵入不同剂量的曲马多对甲醛炎性疼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和曲马多组(T组),其中T组分为50μg/h(T1),25μg/h(T2)和12.5μg/h(T3)3种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Alzet泵持续泵入曲马多或生理盐水。复制甲醛炎性疼痛模型,7 d后采用疼痛加权评分(PIS)评价曲马多的镇痛效应;分离脾脏单个核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NK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型变化。结果:与NS组比较,T1,T2,T3组在甲醛炎性疼痛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的P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有量效关系,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T1组降低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P<0.05),T2和T3组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组NK细胞活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组CD3+,CD3+CD4+数量及百分率降低,CD4+/CD8+降低(P<0.01),而T2和T3组则没有变化(P>0.05)。结论:鞘内泵入较大镇痛剂量的曲马多(50μg/h)降低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水平,改变T淋巴细胞亚群表型,对NK细胞活性和表型没有影响;一般镇痛剂量曲马多(25μg/h和12.5μg/h)对机体免疫功能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鞘内 疼痛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联合洛铂二线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康志强 李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7-578,共2页
正含铂两药化疗模式是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由于顺铂、卡铂易产生耐药,毒副反应亦大,疗效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2010年开始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新型含铂药物洛铂二线治疗经一线治疗失败后的非小细胞肺癌30例,取得较好疗效... 正含铂两药化疗模式是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由于顺铂、卡铂易产生耐药,毒副反应亦大,疗效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2010年开始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新型含铂药物洛铂二线治疗经一线治疗失败后的非小细胞肺癌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洛铂 多西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TA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术前评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志峰 李小平 +4 位作者 缪斯 肖建坤 肖春林 林启宇 黄福气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7-379,共3页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ITN)是疼痛科的一种常见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随着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开展,多数学者认为微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是ITN的主要病因。由于桥小脑角区内神经与血管的解剖关系复杂,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术前评估 MRTA 微血管压迫 应用 桥小脑角区 常见病 疼痛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门诊医患互动诊疗新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文斌 庄庆仁 曾国彬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1期56-57,共2页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资源的应用效能,提高门诊诊疗效率和患者就诊效率,有效缓解门诊"三长一短"的现状,在门诊传统诊治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门诊医患互动诊疗新模式,实现科学分诊和交替诊治,开辟患者就诊新流程。就医患者因此避...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资源的应用效能,提高门诊诊疗效率和患者就诊效率,有效缓解门诊"三长一短"的现状,在门诊传统诊治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门诊医患互动诊疗新模式,实现科学分诊和交替诊治,开辟患者就诊新流程。就医患者因此避免了相互间的影响,缩短了滞留门诊的时间;医生因此减少了大量的"非技术性"工作,诊疗科室改变了工作中时闲、时忙效率低下的状况。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互动模式 资源运用 诊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保患者门诊就医“先诊疗后结算”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文斌 庄庆仁 曾国彬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2期39-39,共1页
“先诊疗后结算”是指通过改变门诊医疗经费的结算方式。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不必在接受每项诊疗服务时单独缴费,待所有诊疗结束再统一结算。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在硅示.有41.2%的居民对门诊服务不满意。
关键词 门诊 参保患者 先诊疗后结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散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复合性近视散光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文 刘秀珍 +2 位作者 郭彩庭 张子武 朱建琼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散光性角膜切削术 (photoastigmatic refractive keratectomy,PARK )矫治复性近视散光的有效性、准确性和预测性。方法 采用 Comm pak- 2 0 0型准分子激光机 ,对 34例 46眼复性近视散光行角膜椭圆形切削 ,根据散...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散光性角膜切削术 (photoastigmatic refractive keratectomy,PARK )矫治复性近视散光的有效性、准确性和预测性。方法 采用 Comm pak- 2 0 0型准分子激光机 ,对 34例 46眼复性近视散光行角膜椭圆形切削 ,根据散光度大小分为 2组 :A组(- 1.75~ - 2 .75 D) ,B组 (- 3.0 0~ - 5 .2 5 D) ,并随访 0 .5 a以上 ,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散光轴夹角的变化。结果 术后 0 .5 a视力≥ 0 .8者 44眼 (95 .7% ) ,屈光度在± 1.0 0 D内者 39眼 (84.8% ) ,其中 B组屈光度 (- 0 .6 6± 0 .5 2 D)明显高于 A组 (- 0 .19± 0 .6 7D)。 46眼散光及角膜散光矫正比例分别为 44 .2 %和 46 .2 % ,散光及角膜散光轴变化分别为 11.6 1°±9.97°和 12 .78°± 9.15°。B组被矫正的散光度明显高于 A组 ,但 A组角膜散光被矫正的比例(5 2 .8% )明显高于 B组 (30 .4% )。结论 PARK矫正复合性近视散光效果明显 ,但散光度越高 ,欠矫及回退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散光 准分子激光 角膜切削术 PA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细胞密度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莉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4期8009-8011,8023,共4页
随着基因重组技术和发酵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菌体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高细胞密度发酵技术已成为发酵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研究阐述了影响高细胞密度发酵的主要因素和建立高细胞密度发酵技术的优化策略,并对高细胞密度发酵技术的应用前景进... 随着基因重组技术和发酵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菌体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高细胞密度发酵技术已成为发酵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研究阐述了影响高细胞密度发酵的主要因素和建立高细胞密度发酵技术的优化策略,并对高细胞密度发酵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细胞密度 发酵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传播疾病后慢性前列腺炎68例报告
16
作者 林成楚 许恩赐 +1 位作者 汪志伟 李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28-928,共1页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慢性前列腺炎 病原学检测 前列腺液 抗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港闽籍学者感染肝片吸虫1例报告
17
作者 曾国彬 李友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00-800,共1页
关键词 肝片吸虫 感染性 学者 寄生虫病 阿拉伯国家 人兽共患病 伊斯兰教 尸体解剖 治疗经过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π、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18
作者 康志强 李平 黄宗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70-1271,共2页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1]。了解胃癌生物学行为对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回顾性分析105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状况,并探讨两者与...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1]。了解胃癌生物学行为对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回顾性分析105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状况,并探讨两者与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谷胱甘肽转移酶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例鼻咽喉颈结核临床分析
19
作者 蔡建清 林建平 高传寿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9-349,共1页
关键词 颈结核 鼻咽喉 临床分析 1994~2003年 临床症状 分析报告 发病率 结核病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蛋白C通过靶向VLA⁃3⁃中性粒细胞亚群来减轻结核杆菌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焰 王岗玲 吴海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217-3221,共5页
目的探究活化蛋白C通过靶向VLA⁃3⁃中性粒细胞亚群来减轻结核杆菌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的机制。方法人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分为3组:BEAS⁃2B组(正常培养的细胞系),结核杆菌诱导组(用50个细菌/细胞的结合杆菌... 目的探究活化蛋白C通过靶向VLA⁃3⁃中性粒细胞亚群来减轻结核杆菌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的机制。方法人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分为3组:BEAS⁃2B组(正常培养的细胞系),结核杆菌诱导组(用50个细菌/细胞的结合杆菌感染BEAS⁃2B细胞培养物),BEAS⁃2B转染组(携带活化蛋白C的慢病毒载体与BEAS⁃2B进行细胞转染)。通过可溶性整联蛋白结合测定活化蛋白C与VLA⁃3的结合度;逆转录定量PCR(RT⁃qPCR)实时分析IL⁃6、IL⁃8、MCP⁃1的mRNA表达;荧光探针JC⁃1评估线粒体功能;通过Biosciences测量线粒体膜电位;ELISA和TUNEL鉴定细胞凋亡及活力情况。结果VLA⁃3较VLA⁃3和αVβ3结合程度升高(P<0.05)。结核杆菌诱导组较BEAS⁃2B组IL⁃6、IL⁃8、MCP⁃1 mRNA表达升高(P<0.05),BEAS⁃2B转染组较结核杆菌诱导组IL⁃6、IL⁃8、MCP⁃1mRNA表达降低(P<0.05)。BEAS⁃2B组较结核杆菌诱导组线粒体复合物Ⅰ、线粒体复合物Ⅳ活性升高(P<0.05),结核杆菌诱导组较BEAS⁃2B转染组线粒体复合物Ⅰ、线粒体复合物Ⅳ活性降低(P<0.05)。BEAS⁃2B组较结核杆菌诱导组膜电位升高(P<0.05),结核杆菌诱导组较BEAS⁃2B转染组膜电位降低(P<0.05)。BEAS⁃2B组较结核杆菌诱导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核杆菌诱导组较BEAS⁃2B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BEAS⁃2B组较结核杆菌诱导组细胞活力升高(P<0.05),结核杆菌诱导组较BEAS⁃2B转染组细胞细胞活力降低(P<0.05)。结论活化蛋白C对整联蛋白VLA3有更强的亲和力,可靶向作用VLA3中性粒细胞亚群降低人气道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提高线粒体复合物Ⅰ、复合物Ⅳ活性,有效抑制结合杆菌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蛋白C 整联蛋白VLA⁃3 细胞凋亡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