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部分三级医院流质膳食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洪丽冰 胡丽燕 +3 位作者 何芳 吴悦 孟雪杉 张片红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0-181,共2页
医院膳食是根据疾病特点制订的符合其特征的饮食治疗方案和特定的饮食配方。通常按食物的性状不同,可分为普食、软食、半流膳食、流质膳食等,其中流质膳食主要适用于因病情危重而无力咀嚼食物、消化功能减弱等病人。目前,各家医院在流... 医院膳食是根据疾病特点制订的符合其特征的饮食治疗方案和特定的饮食配方。通常按食物的性状不同,可分为普食、软食、半流膳食、流质膳食等,其中流质膳食主要适用于因病情危重而无力咀嚼食物、消化功能减弱等病人。目前,各家医院在流质膳食食物种类的选择、数量、配膳方面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膳食 流质 营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对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彧 邬春虎 +6 位作者 吴坤 邢更彦 胡晓华 张联合 陈长松 尹华东 马玉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肥胖对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ESWT)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进行ESWT的123例KOA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85例;年龄(59.... 目的探讨肥胖对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ESWT)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进行ESWT的123例KOA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85例;年龄(59.36±5.69)岁;病程(14.92±6.9)个月。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正常组(BMI<25 kg/m^(2))和肥胖组(BMI≥25 kg/m^(2))。所有患者接受ESWT,每周1次,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2周后及第8周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骨性关节炎功能指数(Lequesne评分)及西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以评价患者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周后肥胖组VAS疼痛评分疼痛缓解优于正常组[(2.40±0.79)分比(3.28±1.17)分,P<0.01];肥胖组Lequesne评分改善优于正常组[(4.40±2.54)分比(5.81±2.58)分,P<0.01];肥胖组WOMAC评分中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改善优于正常组[(6.76±2.58)比(7.98±2.24),P<0.01;(21.14±8.59)比(25.91±8.09),P<0.01]。治疗第8周后,VAS疼痛评分显示与正常组相比,肥胖组疼痛改善明显[(1.63±0.85)分比(2.27±1.44)分,P<0.01];Lequesne评分显示治疗第8周后与正常组相比,肥胖组患者治疗后功能改善明显[(3.09±1.68)分比(4.47±2.76)分,P<0.01];WOM-AC评分中疼痛评分、僵硬评分、功能评分治疗第8周后正常组为(5.00±2.74)、(2.54±1.15)、(22.25±8.17)分,与肥胖组(3.27±1.78)、(2.17±0.75)、(18.45±5.84)分相比,肥胖组患者治疗第8周后疼痛及功能改善明显(P<0.05),在治疗第2周后、第8周后,WOMAC评分中疼痛评分结果与VAS评分结果一致,疼痛明显减轻,WOMAC评分中的功能评分与Lequesne功能评分相一致,功能明显改善。结论ESWT可以早期缓解患者的疼痛及功能,早期治疗效果肥胖患者优于正常体重患者;在ESWT治疗过程中,对于肥胖的患者,ESWT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优于正常体重患者;肥胖可以影响KOA发生发展,但是不影响ESWT对KOA的治疗,相较正常体重患者,肥胖患者更有利于ESWT对KOA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骨关节炎 膝关节 体外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69
3
作者 曾忠友 黄伟 +4 位作者 张建乔 汤永华 江春宇 金才益 王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09-613,共5页
目的:探讨同时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11月,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其中单椎体骨折20例,双椎体骨折3例(2例为跳跃性骨折,1例为邻近骨... 目的:探讨同时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11月,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其中单椎体骨折20例,双椎体骨折3例(2例为跳跃性骨折,1例为邻近骨折),骨折脱位3例;按AO分型:A1.2型2例,A3.1型16例,A3.3型5例,B1.2型3例;载荷评分为4~7分,平均5.9分。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4例,D级3例,E级14例。除1例跳跃性骨折的L1部位为4钉单节段固定外,其余伤椎部位均采用6钉三椎体固定,同时作单节段植骨融合。结果:伤椎置钉均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无切口感染,未出现脊髓神经症状加重现象。随访12~27个月,平均15.5个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末次随访时Cobb角(除外2例跳跃性骨折的L4部位)由术前的11°~47°(平均24.5°)矫正至-2°~19°(平均6.2°);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丢失10%~49%(平均37.7%)恢复至正常高度的85%~100%(平均92.7%);椎管占位(A3.1型16例及A3.3型5例)由术前的11%~62%(平均35.7%)恢复至0~13%(平均5.2%)。脊髓神经功能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恢复。结论:同时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 伤椎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DNA的表达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然峰 陈国军 +2 位作者 黄晓文 董长林 朱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4-355,共2页
探讨HBVDNA的表达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相关性。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 2 0 0例乙肝患者和 4 9名健康对照组的血清HBVDNA ,同时用放免法检测层粘连蛋白 (LN)、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Ⅲ )、Ⅳ型胶原 (Ⅳ .C)水平。HBVDNA表达阳性组L... 探讨HBVDNA的表达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相关性。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 2 0 0例乙肝患者和 4 9名健康对照组的血清HBVDNA ,同时用放免法检测层粘连蛋白 (LN)、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Ⅲ )、Ⅳ型胶原 (Ⅳ .C)水平。HBVDNA表达阳性组LN、HA、PⅢ、Ⅳ .C的含量〔(16 4 8± 5 6 1)、(16 6 1± 78 0 )、(15 3 5± 6 0 7)、(92 1±2 9 9) μg/L〕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110 9± 2 9 8)、(82 1± 2 4 7)、(91 9± 2 9 2 )、(5 9 5± 14 3) μg/L〕(P <0 0 0 1)和健康对照组〔(10 4 9± 16 3)、(6 8 0± 2 7 6 )、(76 3± 2 1 3)、(5 4 3± 7 8) μg/L〕(P <0 0 0 1)。HBVDNA阳性组中 ,上述四项指标随着HBVDNA含量升高而递增。动态观察 2 8例乙肝患者随着治疗过程HBVDNA浓度下降 ,LN、HA、PⅢ、Ⅳ .C的含量明显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 相关性 乙肝病毒DNA 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荧光定量 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损伤性肾出血 被引量:19
5
作者 段跃 徐庆康 +5 位作者 周涛 于田强 洪翔 孙先军 杨益 李晓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 观察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急性损伤性肾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32例损伤性肾出血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情况,其中包括肾挫裂伤18例,肾部分切除术术后出血2例,经皮肾镜术后出血12例。结果 31例患者... 目的 观察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急性损伤性肾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32例损伤性肾出血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情况,其中包括肾挫裂伤18例,肾部分切除术术后出血2例,经皮肾镜术后出血12例。结果 31例患者一次栓塞成功,1例患者栓塞术后第5天再次出血行第2次栓塞术后血尿消失。术后随访2 ~ 40个月,未见肾出血再发,1例出现肾周尿液囊肿;2例肾脏体积缩小,该2例均为Ⅴ级肾挫裂伤患者。随访期间无肾脓肿、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结论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急性损伤性肾出血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肾动脉 栓塞 创伤和损伤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腰椎椎板、关节突的影像学测量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6
作者 曾忠友 江春宇 +6 位作者 宋永兴 张建乔 王斌 金才益 龙德云 吴鹏 王云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0-422,425,共4页
目的:为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瞄准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基础。方法:测量30例腰痛患者的腰椎X线正位片及下腰椎椎板、关节突CT平扫片,获得椎板、关节突钉道长度、椎板厚度、椎板外斜角及椎板下倾角的相关数据。结果:下腰椎椎板... 目的:为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瞄准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基础。方法:测量30例腰痛患者的腰椎X线正位片及下腰椎椎板、关节突CT平扫片,获得椎板、关节突钉道长度、椎板厚度、椎板外斜角及椎板下倾角的相关数据。结果:下腰椎椎板、关节突钉道长度(cm):L3/4男性为(4.63±0.75),女性为(4.40±0.63),L4/5男性为(5.12±0.45),女性为(5.03±0.39),L5/S1男性为(5.47±0.65),女性为(5.35±0.57),钉道长度自L3/4至L5/S1逐渐增大,且测量数据男性较女性长,有统计学意义。椎板厚度(mm):L3男性为(5.4±0.8),女性为(5.2±0.73),L4男性为(6.7±1.4),女性为(6.4±1.5),L5男性为(6.4±1.4),女性为(6.2±1.45),椎板厚度L4较L3厚,L5较L4薄,男性较女性厚,有统计学意义。椎板外斜角(°):L3/4男性为(46±5.1),女性为(45±4.8),L4/5男性为(43±3.8),女性为(44±4.1),L5/S1男性为(36±3.5),女性为(35±3.0),椎板外斜角自L3/4至L5/S1逐渐减小,男性与女性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椎板下倾角(°):L3/4男性为(49±3.6),女性为(48±3.0),L4/5男性为(47±3.1),女性为(48±2.2),L5/S1男性为(51±2.5),女性为(50±1.8),椎板下倾角L4/5较L3/4小,L5/S1较L4/5大,男、女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测量患者影像学资料可获得个体化的下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应用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应用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瞄准器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板 关节突 影像学 瞄准器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 被引量:31
7
作者 沈伟华 徐庆康 +4 位作者 于永涛 徐哲丰 陈峰 段跃 于田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8月~2011年11月对758例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行经皮肾镜手术,采用瑞士第3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超声引导建立经皮肾通道,对质地一般的结石,... 目的探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8月~2011年11月对758例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行经皮肾镜手术,采用瑞士第3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超声引导建立经皮肾通道,对质地一般的结石,直接使用超声碎石杆粉碎后清除,结石较坚硬者,先用气压弹道粉碎,再用超声碎石系统清除结石。放置F7双J管,留置F16肾造瘘管。结果单通道碎石743例,双通道12例,三通道3例。单次取石715例,二次取石43例。双侧结石同时手术12例。结石清除率为88.1%(668/758)。术后发生尿路感染72例(9.5%),出血26例(3.4%),其中行肾动脉超选择性栓塞17例(2.2%),开放手术止血1例,肾切除术1例。双J管未进入膀胱内5例,内镜下调整。702例随访3~45个月,平均14个月,结石复发8例,均为感染性结石,5例再次经皮肾镜手术治疗,放弃治疗3例。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超声 气压弹导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17例报告 被引量:24
8
作者 曾忠友 金才益 +1 位作者 裴斐 黄志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24-626,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深静脉栓塞形成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脊柱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各类脊柱手术后出现的17例深静脉栓塞病例的病史特点、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及预后。结果:深...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深静脉栓塞形成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脊柱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各类脊柱手术后出现的17例深静脉栓塞病例的病史特点、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及预后。结果:深静脉栓塞多见于较大的脊柱矫形、重建、融合手术,而且与麻醉方法及是否存在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结论:脊柱围手术期中存在较多可能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应当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下肢深静脉栓塞 病历报告 预防措施 DVT 临床资料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间质细胞瘤的CT/MRI表现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3
9
作者 龙德云 谭细凤 +3 位作者 张艳 柳杰 陈和平 张福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睾丸Leydig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Leydig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对其影像学特点与病理表现进行分析。MRI多序列、多方位扫描4例,CT平扫2例,其中... 目的:探讨睾丸Leydig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Leydig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对其影像学特点与病理表现进行分析。MRI多序列、多方位扫描4例,CT平扫2例,其中1例加做CT增强。病理学组织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vimentin、α-inhibin、Melan-A、PLAP、CR、EMA、S-100、CD117、CD10及Ki-67瘤细胞的阳性率,血清肿瘤标志物AFP、β-HCG及CEA的检测。结果:T2WI序列肿块呈低信号或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T1WI呈等信号或混杂高低信号,边界清晰;CT呈稍高密度或高低混杂密度,增强后显著强化,肿块周围有正常的睾丸组织。病理显示肿瘤细胞呈多角形,胞质丰富红染,呈片状、巢状、梁状分布,可伴有片状坏死,间质内见毛细血管、血窦、黏液样基质及纤维组织;免疫组化提示vimentin、α-inhibin、Melan-A均阳性。结论:睾丸Leydig细胞瘤多发生于睾丸的外周部位,边界清晰,肿瘤周围有正常的睾丸组织,血供丰富,强化显著,CT或MRI检查有利于其良恶性的鉴别,确诊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莱迪希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85例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建乔 陆金荣 +3 位作者 金才益 任忠明 黄志海 袁维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正及疗效.方法:2000年4月~2002年6月手术治疗并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85例,手术方式包括:椎弓根固定+后外侧植骨32例(A组);椎弓根固定+椎管探查减压+椎间植骨31例(B组);椎弓根固定...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正及疗效.方法:2000年4月~2002年6月手术治疗并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85例,手术方式包括:椎弓根固定+后外侧植骨32例(A组);椎弓根固定+椎管探查减压+椎间植骨31例(B组);椎弓根固定+椎管探查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固定22例(C组).结果:根据影像学检查,三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78.1%、83.9%、95.5%;按0~9分法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1.3%、86.8%、90.9%.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使不稳节段达到即刻稳定,提高植骨融合率和手术疗效;应根据腰椎退变及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的程度选择合适的融合术式;cage的应用为融合术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手术适应证 手术方式 椎管探查减压 椎间融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关节突螺钉两种不同置钉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曾忠友 陈国军 +3 位作者 汤永华 严卫峰 吴鹏 张建乔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目的比较椎板关节突螺钉两种不同置钉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08年6月,采用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病变47例,其中开放置钉21例,瞄准器引导下经皮置钉26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 目的比较椎板关节突螺钉两种不同置钉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08年6月,采用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病变47例,其中开放置钉21例,瞄准器引导下经皮置钉26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史时间、疾病类型、病变部位、疾病严重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输血,术中、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两组病例术中导针穿刺次数、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液量和术后螺钉位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个月,两组病例融合率无差异。随访过程中两组病例均未出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等现象,亦未出现椎间融合器移位现象,最后随访时两组JOA评分改善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置钉相比,瞄准器引导下经皮置钉具有创作小、操作简单、准确性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因此,瞄准器可作为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置钉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关节突螺钉 固定 瞄准器 经皮 下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270°椎管减压椎体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曾忠友 严卫锋 +6 位作者 吴鹏 张建乔 徐阿炳 宋永兴 籍剑飞 韩建福 宋国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8-394,共7页
目的 :探讨经后路一期椎弓根螺钉固定、改良270°椎管减压、椎体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0~64岁(36.1±14.8岁)。... 目的 :探讨经后路一期椎弓根螺钉固定、改良270°椎管减压、椎体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0~64岁(36.1±14.8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3例,车祸伤6例,重物砸伤2例;致伤部位:T11/12 2例,T12/L1 6例,L1/2 7例,L2/3 4例,L2~L4 1例,L3/4 1例。AO分型:B2型13例,C型8例。均采用一期椎弓根螺钉固定、改良270°椎管减压、钛网植骨重建椎体前中柱治疗。比较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损伤部位Cobb角和椎管骨块占位率,观察植骨融合、椎管重建和内固定情况。采用ASIA 2000分级标准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20~180min(145±19.2min);术中出血800~2200ml(1320±476.5ml);术后切口引流液250~580ml(398±127.5ml)。术后切口无感染,无脑脊液漏、脊髓神经损伤或脊髓神经功能恶化病例。2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21.5±9.7个月)。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Cobb角和椎管占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均获得融合,椎管减压彻底,未出现椎弓根螺钉系统松动、断裂或钛网移位等现象。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除1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恢复。结论:经后路一期椎弓根螺钉固定、改良270椎管减压并椎体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安全、可行,并且椎管减压彻底,可以维持脊柱良好的稳定性,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管减压 内固定 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应用于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曾忠友 汤永华 +4 位作者 陈国军 严卫峰 吴鹏 张建乔 金才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6-221,共6页
目的:比较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后行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优缺点。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2月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治疗51例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均为单节段病变,无严重... 目的:比较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后行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优缺点。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2月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治疗51例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均为单节段病变,无严重不稳。其中26例在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A组),25例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B组)。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病变部位、疾病严重程度和术前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创伤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输血,术中、术后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液量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优于B组;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19.5个月,随访过程中两组病例均未出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等,融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无严重不稳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相当,但相对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切口小、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板关节突螺钉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椎间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系统和BAK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 被引量:11
14
作者 任忠明 金才益 +4 位作者 陆金荣 徐阿炳 张玉良 曾忠友 黄志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目的 :探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和BAK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治疗中的应用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滑脱病例 ,采用RF系统对滑脱椎行撑开提拉复位 ,以恢复椎体正常序列和椎间高度 ;彻底减压椎管和神经根管 ;从椎间后外侧斜放单枚... 目的 :探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和BAK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治疗中的应用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滑脱病例 ,采用RF系统对滑脱椎行撑开提拉复位 ,以恢复椎体正常序列和椎间高度 ;彻底减压椎管和神经根管 ;从椎间后外侧斜放单枚填塞自体骨的BAK行椎间植骨融合。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 6~ 2 1个月 ,平均 9 1个月。原腰腿痛症状消失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早期疗效满意。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器 腰椎滑脱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评估技术的两种不同肩吊带对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董燕 杜宏艳 +1 位作者 丁宇超 胡晓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0-1113,共4页
肩关节半脱位又称肱盂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GHS),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高达81%[1]。目前临床处理肩关节半脱位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肩关节解剖结构的稳定性,增强肩周肌群的固... 肩关节半脱位又称肱盂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GHS),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高达81%[1]。目前临床处理肩关节半脱位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肩关节解剖结构的稳定性,增强肩周肌群的固定效果。另一方面,由于肩关节的静力性和动力性因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到解决,因此患者在不训练时可佩戴肩吊带以保持肩关节正确的解剖位置。但此治疗技术至今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半脱位 临床并发症 康复训练 固定效果 静力性 肌群 肩吊带 卒中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安海龙 杨欣刚 +1 位作者 孙玉琳 刘海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8-480,共3页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特别是重型TBI的救治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的难题,TBI所导致的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给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重型TBI常导致患者长期处于昏迷或意识不清状态。昏迷患者由于不能主...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特别是重型TBI的救治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的难题,TBI所导致的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给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重型TBI常导致患者长期处于昏迷或意识不清状态。昏迷患者由于不能主动咳痰、误吸、气管切开等因素又将增加伤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由于肺部感染反复发作常导致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增加,甚至因肺部感染而再入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患者 肺部感染 高压氧治疗 重型 昏迷患者 再入院治疗 TBI 经济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小关节及棘突间固定并环形植骨治疗椎间盘退变性下腰痛 被引量:6
17
作者 曾忠友 裴仁模 +2 位作者 裴斐 黄志海 金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单枚椎板、小关节螺钉固定同时棘突间钢丝捆扎并环形植骨治疗单节段椎间盘退变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5月~2001年10月,采用单枚螺钉经棘突基底、椎板、小关节间固定的同时加棘突间钢丝捆扎并环形植骨治疗单节段腰椎间... 目的:探讨单枚椎板、小关节螺钉固定同时棘突间钢丝捆扎并环形植骨治疗单节段椎间盘退变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5月~2001年10月,采用单枚螺钉经棘突基底、椎板、小关节间固定的同时加棘突间钢丝捆扎并环形植骨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退变所致慢性下腰痛患者48例。结果:42例得到平均27个月(13~40个月)的随访。无切口感染、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椎板或小关节骨折、螺钉或钢丝断裂等并发症。随访病例除1例不能确定外,其余41例分别于4~7个月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7.6%。按海涌等临床疗效评分标准,本组优28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90.5%。结论:此术式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操作容易,安全性高,费用低,融合率高等优点,且不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所致慢性下腰痛的较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 小关节 棘突间固定 环形植骨 治疗 椎间盘退变性下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黏膜替代尿道成形术治疗前尿道狭窄38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于田强 徐庆康 +2 位作者 段跃 于永涛 洪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2-843,共2页
目的:探讨用舌黏膜替代尿道成形术治疗前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采用舌黏膜重建尿道治疗前尿道狭窄38例,尿道狭窄长度2.4~12cm,平均5.1cm。结果:术后随访13~26个月,平均19.2个月,术后发生尿瘘3例(二期修补后治愈... 目的:探讨用舌黏膜替代尿道成形术治疗前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采用舌黏膜重建尿道治疗前尿道狭窄38例,尿道狭窄长度2.4~12cm,平均5.1cm。结果:术后随访13~26个月,平均19.2个月,术后发生尿瘘3例(二期修补后治愈),2例发生尿道狭窄,余排尿通畅,尿道造影通畅,最大尿流率15.1~44.3mL/s,平均24.8mL/s。结论:舌黏膜取材方便,并发症少,是治疗前尿道狭窄的一种较好的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舌黏膜 尿道替代物 尿道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Ⅱ°或以上滑脱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8
19
作者 曾忠友 严卫锋 +3 位作者 唐宏超 吴鹏 张建乔 金才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1-595,共5页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Ⅱ°或以上滑脱的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采取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42例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Ⅱ°或以上滑脱病例。男13例,女29例,年龄24--70岁...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Ⅱ°或以上滑脱的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采取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42例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Ⅱ°或以上滑脱病例。男13例,女29例,年龄24--70岁,平均51.0岁,病史时间2~20年,平均7.5年,均有顽固性下腰痛;病变部位:L415例,L,27例;均为双侧椎弓峡部裂,其中椎体滑脱Ⅱ°28例,Ⅱ°14例。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术,其中单节段固定38例,双节段固定4例。经椎间孔入路融合器植骨,使用一枚融合器5例,使用两枚融合器37例。对比其术前、后腰椎前凸角、骶倾角、滑脱角、滑脱率和椎间隙高度的变化,采用Oswestry评分(oDI)评价其功能变化。结果本组病例切口无感染,1例因螺钉位置不正确术后出现神经根损伤症状而行螺钉调整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8.5个月。除腰椎前凸角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外,术后滑脱角、滑脱率、骶倾角和椎间隙高度均获得良好的改善。本组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融合器移位现象,椎间融合器植骨除2例不能明确外,其余均获骨性融合;Oswestry评分由术前33.6--6.5至最后随访时10.8--4.1。结论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II。或以上滑脱病例其病史时间长、病情重、病理变化明显。建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充分松解、尽量复位并采用椎间融合器植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前移 椎弓根螺钉 固定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48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庆康 马吉泉 +2 位作者 姚年根 严晗 应向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1年 8月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 4 8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 98% (47/48)。在双J管拔除...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1年 8月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 4 8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 98% (47/48)。在双J管拔除后 5天内结石排净率为 96 % (46 /48)。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 碎石术 输尿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