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32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袁天懿 查曹兵 +1 位作者 曹效平 唐潮浪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32例)、前庭康复组(27例)和心理干预组(31例)。药物治疗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10~20 mg·d-1,po;前庭康复组进行前庭...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32例)、前庭康复组(27例)和心理干预组(31例)。药物治疗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10~20 mg·d-1,po;前庭康复组进行前庭功能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组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3组患者分别进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3组间HAMA、HAMD、DHI总评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药物治疗组与前庭康复组治疗后DHI总评分[分别为(30.45±15.84)和(36.15±13.07)分]、躯体因子分[分别为(10.06±4.49)和(10.23±4.64)分]及功能因子分[分别为(10.71±5.95)和(11.23±5.03)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组[分别为(43.86±12.48),(14.43±4.37),(17.57±4.37)分](P〈0.05,或P〈0.01)。药物治疗组与心理干预组治疗后DHI情感因子分[分别为(9.68±5.68),(11.86±4.74)分]、HAMA[分别为(9.97±4.72),(12.18±4.16)分]及HAMD[分别为(10.26±4.91),(12.32±4.53)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低于前庭康复组[分别为(14.69±4.76),(14.96±4.77),(14.88±4.65)分](P〈0.05,或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可较全面改善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躯体、情感、功能等症状,前庭康复训练与认知行为疗法则有其各自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头晕 主观性 慢性 前庭康复 认知行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主观性头晕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袁天懿 曹效平 查曹兵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1015-1020,共6页
慢性主观性头晕(CSD)是神经耳科学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以姿势相关的前庭症状和对诱发运动刺激的反应性为主的临床综合征。行为因素在CSD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威胁评估系统则是CSD病理生理机制的基础。基于CSD的身心交互模式,... 慢性主观性头晕(CSD)是神经耳科学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以姿势相关的前庭症状和对诱发运动刺激的反应性为主的临床综合征。行为因素在CSD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威胁评估系统则是CSD病理生理机制的基础。基于CSD的身心交互模式,一些精神药物、心理和康复等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许多研究结果证实一些抗抑郁药、前庭平衡康复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CSD有积极作用。该文就CSD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主观性 慢性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