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5
1
作者 曲宪东 何利 +4 位作者 陈俊明 张文涛 彭琳 段彩莲 张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7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jplasia,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transurethral vaporigation of the prostate,TUVP)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收治的157例高...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jplasia,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transurethral vaporigation of the prostate,TUVP)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收治的157例高危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7例高危BPH患者均顺利接受了TUVP治疗,1例术后1h出现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e,TURS),2例术后当天大出血返手术室电凝止血,其余患者未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精心周到的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BPH患者接受TUVP治疗的依从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高危BPH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高危 前列腺汽化电切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膀胱结石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文涛 何文强 +4 位作者 王梅叶 孟晓 余朝辉 赵胜利 何朝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2005年10月~2008年5月,膀胱结石69例(男63例,女6例),结石直径1.5~6.0 cm,其中合并前列腺增生55例,神经源性膀胱14例,膀胱憩室结石4例。经尿道置入Wolf F20.8... 目的探讨经尿道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2005年10月~2008年5月,膀胱结石69例(男63例,女6例),结石直径1.5~6.0 cm,其中合并前列腺增生55例,神经源性膀胱14例,膀胱憩室结石4例。经尿道置入Wolf F20.8肾镜,采用瑞士EMS公司第3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膀胱结石69例。气压弹道频率调至8~12 Hz,超声能量设定为50%~60%。合并前列腺增生应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结果68例一次碎石、清石成功,手术时间15~40 min,平均25 min。1例膀胱憩室结石术中出现膀胱破裂,改行开放手术。无一例出现尿道狭窄、感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68例随访6~10个月,平均9个月,B超或X线腹部平片检查未见结石复发。结论经尿道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结石 气压弹道碎石术 肾镜 超声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210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孟晓 何文强 +4 位作者 尹继云 王梅叶 张文涛 曲宪东 余朝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2-803,共2页
关键词 细输尿管镜 输尿管结石 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针状可视肾镜联合排石颗粒治疗无积水肾下盏结石 被引量:12
4
作者 秦海生 张文涛 +2 位作者 陈俊明 杨胜进 赵胜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状可视肾镜钬激光碎石联合排石颗粒治疗直径1.0~2.0 cm无积水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1~8月采用针状可视肾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50例无积水肾下盏结石,全身麻醉后输尿管镜下患侧放置F4.8输尿管支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状可视肾镜钬激光碎石联合排石颗粒治疗直径1.0~2.0 cm无积水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1~8月采用针状可视肾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50例无积水肾下盏结石,全身麻醉后输尿管镜下患侧放置F4.8输尿管支架管及F18双腔尿管,膀胱灌注后改俯卧位,在超声定引导、显示器直视下,将针状可视肾镜进入肾下盏,用200μm钬激光光纤,功率0.8 J/10 Hz,将结石粉末化,碎石后加压注水将碎石颗粒冲至肾盂。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碎石成功,手术时间20~58 min,平均42 min。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下降0.6~1.3 g/L,平均0.96 g/L。术后发热1例,体温39.0℃,经抗感染、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后体温恢复正常;术后疼痛5例,给予止痛药物对症止痛后好转;术后出现肉眼血尿8例,未做特殊处理,嘱患者多饮水、休息后好转,均无需输血。术后住院2~6 d,平均3 d。术后第2天复查腹部平片,6例术后碎石已完全排出,其余44例口服排石颗粒,适当倒立体位排石,1个月后复查腹部平片,42例结石完全排出,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96.0%(48/50)。术后6个月随访:50例复查彩超,48例双肾未见明显异常,2例右侧肾下盏3~5 mm小结石。结论超声引导下针状可视肾镜钬激光碎石联合排石颗粒治疗直径1.0~2.0 cm无积水肾下盏结石安全、有效,结石清除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可视肾镜 钬激光 无积水肾下盏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2
5
作者 曲宪东 王晓霞 +3 位作者 何文强 贾雅芳 田丹丹 段彩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7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采用经皮肾镜及目前国际最为先进的瑞士第三代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机治疗复杂性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以整体护理形式对200例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采用经皮肾镜及目前国际最为先进的瑞士第三代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机治疗复杂性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以整体护理形式对200例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200例患者均Ⅰ期手术成功,结石残留率为3%,3个月结石排净率为100%;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日(10±3)d。结论合理完善的围术期护理是经皮肾镜取石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 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 围术期护理 尿路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p38基因对肾癌786-O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对舒尼替尼的增敏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俊明 吴登爽 +7 位作者 王志向 吴震杰 刘冰 鲍一 叶华茂 杨庆 曲乐 王林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99-804,共6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p38基因对人肾癌细胞株786-O增殖、侵袭、细胞周期和细胞对舒尼替尼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p38的siRNA531和siRNA659两条siRNA,分别将其转染至肾癌786-O细胞株,即为siRNA531组和siRNA659组,同时设置转染无义siRNA的... 目的探讨RNA干扰p38基因对人肾癌细胞株786-O增殖、侵袭、细胞周期和细胞对舒尼替尼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p38的siRNA531和siRNA659两条siRNA,分别将其转染至肾癌786-O细胞株,即为siRNA531组和siRNA659组,同时设置转染无义siRNA的阴性对照组和仅加转染试剂的空白对照组。应用RT-PCR技术检测786-O细胞p38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38蛋白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和对舒尼替尼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改变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发现siRNA转染后786-O细胞p38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siRNA531组和siRNA659组786-O细胞在转染后3~5d时的增殖率均降低(P〈0.05,P〈0.01),细胞对舒尼替尼的敏感性增加,两组对舒尼替尼的IC50值均低于阴性对照组[(3.2±0.3)、(1.4±0.1)μmol/mL vs(5.4±0.2)μmol/mL,P〈0.05]。siRNA531组、siRNA659组G1期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两组786-O细胞出现G0/G1阻滞。转染24h后,两组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56.43±6.02、34.00±8.12,与阴性对照组(76.27±5.08)相比,两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均下降(P〈0.01)。结论通过转染p38特异性siRNA可以成功沉默肾癌细胞株786-O的p38基因的表达,抑制肾癌细胞株786-O的增殖、侵袭能力,增加其对舒尼替尼的敏感性,为后续研究肾癌治疗及靶向耐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癌 P38 靶向治疗 增敏 SI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Pim-3对T24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文强 尹继云 +4 位作者 孟晓 王梅叶 张文涛 曲宪东 李南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1-684,共4页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沉默Pim-3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膀胱癌T24细胞分为3组:未处理组(不作任何处理)、对照siRNA组(采用50nmol/L对照siRNA转染)和Pim-3siRNA组(采用50nmol/LPim-3siRNA转染)。采用Westernblot检测转...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沉默Pim-3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膀胱癌T24细胞分为3组:未处理组(不作任何处理)、对照siRNA组(采用50nmol/L对照siRNA转染)和Pim-3siRNA组(采用50nmol/LPim-3siRNA转染)。采用Westernblot检测转染48hPim-3、CyclinD1、Cdk2、P21蛋白表达的变化,CCK-8试剂检测转染24、48、72、96h细胞的增殖速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48h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3组膀胱癌T24细胞Pim-3、CyclinD1、Cdk2、P21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06、49.573、23.079、44.758,P<0.05),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相比,Pim-3siRNA组Pim-3、CyclinD1和Cdk-2蛋白的表达下降,P21蛋白表达升高(P<0.05)。转染Pim-3siRNA48、72和96h后,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速率均明显受到抑制(F=50.067、132.504、277.389,P<0.001)。3组G0/G1、S和G2/M期膀胱癌T24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970、20.039和66.872,P<0.05),Pim-3siRNA组G0/G1期膀胱癌T24细胞比例高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P<0.05),而S和G2/M期膀胱癌T24细胞比例低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P<0.05)。结论:Pim-3有望成为治疗膀胱癌潜在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M-3 膀胱癌 T24细胞 小干扰RNA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激酶1表达下调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孟晓 何文强 +4 位作者 尹继云 王梅叶 张文涛 曲宪东 李南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hK1)表达下调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SphK1siRNA和无义siRNA分别被转染至膀胱癌T24细胞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无义siRNA组和SphK1siRNA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三组细胞中SphK1蛋白的表...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hK1)表达下调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SphK1siRNA和无义siRNA分别被转染至膀胱癌T24细胞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无义siRNA组和SphK1siRNA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三组细胞中SphK1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分析转染SphK1siRNA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Boyden小室检测三组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cdk2和p21以及MMP-2和MMP-9蛋白表达。结果:SphK1siRNA组中T24细胞的SphK1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和无义siRNA组(P<0.05)。与对照组和无义siRNA组相比,SphK1siRNA组中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且SphK1siRNA组中p2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和无义siRNA组,cdk2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SphK1siRNA组中细胞穿膜数低于对照组和无义siRNA组(P<0.05),且SphK1siRNA能引起MMP-2和MMP-9表达的下调(P<0.05)。结论:SphK1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下调引发的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迁移降低可能与p21表达上调和cdk2、MMP-2和MMP-9表达下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T24细胞 鞘氨醇激酶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梅叶 孟晓 +4 位作者 尹继云 唐利生 李凌波 何文强 程红梅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肾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与其组织学类型、肿瘤分级及转移之间的关系 ;评价MVD对肾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应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 ,检测 49例原发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标本中MVD ,并以 10例... 目的 :探讨肾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与其组织学类型、肿瘤分级及转移之间的关系 ;评价MVD对肾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应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 ,检测 49例原发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标本中MVD ,并以 10例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结果 :49例肾癌组织中平均MVD为 (5 8.6 2± 2 3.86 ) ,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 (P <0 .0 1) ;与其局部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P >0 .0 1) ,而与肾癌的分级、远处转移及 5a生存期有相关性 (P <0 .0 1)。结论 :肾癌组织中MVD与其组织学类型、肿癌分级、远处转移及生存期均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肿瘤血管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微血管密度 M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状可视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附36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海生 张文涛 +1 位作者 陈俊明 杨胜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70-87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状可视肾镜联合钬激光处理直径1.0~2.5 cm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全身麻醉成功后输尿管镜下在患侧放置F5输尿管导管,并留置F18三腔尿管固定。改行俯卧位,在超声引导、显示器直视下,针状可视肾镜进入目标盏,...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状可视肾镜联合钬激光处理直径1.0~2.5 cm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全身麻醉成功后输尿管镜下在患侧放置F5输尿管导管,并留置F18三腔尿管固定。改行俯卧位,在超声引导、显示器直视下,针状可视肾镜进入目标盏,留置硬导丝,应用扩张套件从F8逐号扩张至F14,连接F8可视肾镜碎石清石系统,550μm钬激光光纤将结石粉碎并吸出。若憩室盏颈口难以寻及,沿输尿管导管逆行推注10%亚甲蓝,找到盏颈口后用钬激光将盏颈口切开,顺行置入F6输尿管支架管。结果36例均一次碎石取石成功。手术时间33~65 min,平均47.5 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0.6~1.9 g/L,平均1.35 g/L。1例术中第1天出现发热,体温38.5℃,积极抗感染后体温恢复正常。6例术后出现肉眼血尿,尿管引流液呈暗红色,给予对症止血、卧床及膀胱冲洗后血尿逐渐停止,均无需输血。术后住院4~6 d,平均5.2 d。术后6、12个月复查肾脏CT,36例肾脏结石无复发,清石率100.0%(36/36)。结论针状可视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可视肾镜 钬激光 肾盏憩室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