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基质组分与软骨细胞共培养促进体内软骨再生 被引量:1
1
作者 巴凯 倪端 +3 位作者 王新波 魏雪琴 李娜 郑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软骨损伤后自我修复能力有限,本研究通过对比血管基质组分(SVF)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SCs)在体内促进软骨细胞成软骨能力的差异,为软骨再生筛选更加优秀的种子细胞。方法本研究首先构建聚-β-羟基丁酸(PHB)/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 目的软骨损伤后自我修复能力有限,本研究通过对比血管基质组分(SVF)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SCs)在体内促进软骨细胞成软骨能力的差异,为软骨再生筛选更加优秀的种子细胞。方法本研究首先构建聚-β-羟基丁酸(PHB)/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三维生物支架材料,然后分离培养兔脂肪/软骨细胞,检测培养于支架上的细胞的形态和增殖,最后建立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模型,将SVF和ASCs分别与软骨细胞共培养于支架上,植入缺损部位,10周后对比评估原位软骨缺损修复的效果。结果接种在支架上的细胞在体外表现出更好的黏附和增殖。与软骨细胞共培养,脂肪源性SVF比ASCs更能促进体内软骨组织的生成。结论 PHB/PHBHHx共混体系是一种优秀的软骨组织工程材料。新鲜的SVF比体外扩增培养的ASCs更能促进软骨细胞生成软骨基质。SVF有望成为一种更好的软骨修复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血管基质组分 共培养 软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