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循证药学为基础构建医院合理用药体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梅昕 蒋云根 黄大江 《中国医院》 2015年第9期74-76,共3页
目的:以循证药学为基础构建符合医院实际的合理用药综合管理体系。方法:以临床药师为主导,以循证药学为基础建立新型基本药物遴选、临床路径、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不良反应监测、抗菌药物管理、药学查房与会诊等多方面的运行制度,... 目的:以循证药学为基础构建符合医院实际的合理用药综合管理体系。方法:以临床药师为主导,以循证药学为基础建立新型基本药物遴选、临床路径、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不良反应监测、抗菌药物管理、药学查房与会诊等多方面的运行制度,并以此构成医院合理用药综合管理体系。结果:武警江西总队医院通过3年的工作实践,医院合理用药各项指标呈明显改良趋势。结论:以循证药学为基础的医院合理用药体系能够有效发挥对临床用药的良好规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药学 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潇 段早辉 +2 位作者 徐志涛 王建辉 余晓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 评价应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对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2 6例。所有病例均在X线电视导向下进行。结果 随访3个月~4年,无严重并发症。根据MacNab腰腿痛... 目的 评价应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对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2 6例。所有病例均在X线电视导向下进行。结果 随访3个月~4年,无严重并发症。根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术后3~6个月随访组,2 6例中优1 5例(5 7.7%) ,良7例(2 6 .9%) ,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 .6 %。7个月~1年随访组2 2例,优1 1例(5 0 .0 %) ,良6 (2 7.2 %) ,可3例,差2例,优良率77.2 %。术后1年以上随访组1 4例,优7例(5 0 .0 %) ,良4例(2 8.5 %) ,可1例,差2例,优良率78.5 %。结论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对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腰椎间盘摘除术 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介入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S抑制剂对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程毓华 王卫东 +2 位作者 孙莉莎 程祖珏 徐江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对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成年弥漫性脑损伤(DBI)大鼠模型,采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分裂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弥漫性脑损伤后2、4、6、8、12 d时NOS抑制剂干...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对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成年弥漫性脑损伤(DBI)大鼠模型,采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分裂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弥漫性脑损伤后2、4、6、8、12 d时NOS抑制剂干预组大鼠与相应对照组大鼠之间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速度。结果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应用7-硝基引唑(7-NI) 进行干预可抑制脑损伤后第2、4、6天时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P<0.05)。应用氨基胍进行干预可明显减少大鼠弥漫性脑损伤诱导的各个时间点齿状回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P<0.01)。结论NOS可能是弥漫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不同类型的NOS在弥漫性脑损伤后神经发生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抑制剂 成年大鼠 弥漫性脑损伤 海马齿状回神经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疗程黛立新联合活菌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对比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东海 刘建勇 +1 位作者 李慧国 李小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4-985,共2页
目的:比较联用长疗程、短疗程抗焦虑抑郁药黛立新与单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三种疗法对顽固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7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A组(长疗程组)32例、B组(短疗程组)32例、C组(单用组)33例。A组在早... 目的:比较联用长疗程、短疗程抗焦虑抑郁药黛立新与单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三种疗法对顽固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7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A组(长疗程组)32例、B组(短疗程组)32例、C组(单用组)33例。A组在早晨、中午分别给予黛立新片1片;双歧三联活菌胶囊3粒,2次/d,治疗3个月;B组给予同样疗法治疗1个月;C组单给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3粒,2次/d,治疗1个月。观察比较3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及显效患者1年复发率。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和显效患者1年复发率分别为90.6%、37.5%、8.3%,相比B组及C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1年复发率(65.6%、15.6%、40%)、(42.4%、6.1%、5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疗程(3个月)黛立新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顽固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最高,显效患者1年内复发率最低,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短疗程(1个月)黛立新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优于单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但两者的显效患者1年内复发率无明显差异。建议对顽固性腹泻型IBS患者可给予长疗程(3个月)黛立新联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显效率,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立新 双歧三联活菌 肠易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师综合门诊的探索与初步成效 被引量:6
5
作者 梅昕 肖频 +1 位作者 刘婧 周育宏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6期698-701,共4页
目的通过设立药师综合门诊,为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药学服务。方法设置全日制多专科药师综合门诊,建立规范的开诊制度和完善的就诊流程,健全药师与医师、辅助科室间的协作制度,并统计一年内患者来源情况及就诊数量变化。结果一年内就诊患... 目的通过设立药师综合门诊,为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药学服务。方法设置全日制多专科药师综合门诊,建立规范的开诊制度和完善的就诊流程,健全药师与医师、辅助科室间的协作制度,并统计一年内患者来源情况及就诊数量变化。结果一年内就诊患者数量逐步增加,主要来源于医务人员的转诊,来自亲友介绍和复诊的患者比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结论药师综合门诊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的药学服务,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师综合门诊 临床药师 网络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的3T磁共振高分辨扫描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鄢荣曾 杨成 顾晓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索3T磁共振对颞下颌关节(TMJ)的成像方法与序列特点,并优化扫描参数。方法:采用Siemens3.0TTrio磁共振扫描机,8通道相控阵头线圈,对25例双侧TMJ分别行张口位、闭口位扫描。其中正常志愿者15例,TMD10例。结果:所有被检查者均一次... 目的:探索3T磁共振对颞下颌关节(TMJ)的成像方法与序列特点,并优化扫描参数。方法:采用Siemens3.0TTrio磁共振扫描机,8通道相控阵头线圈,对25例双侧TMJ分别行张口位、闭口位扫描。其中正常志愿者15例,TMD10例。结果:所有被检查者均一次扫描成功,分别取T1WI,T2WI,PWI以及T2WI,T1WI 3D容积成像,扫描方位以髁突为中心,分别做平行于髁突长轴的斜冠状位,垂直于髁突长轴的斜矢状位扫描,正常志愿者的双侧TMJ在优化后的扫描序列中充分而完整显示关节盘、关节间隙、关节窝、关节盘随张闭口改变而位置变化情况,关节周围软组织与骨组织亦充分清楚显示。10例TMD均完全显示出关节盘移位情况,与临床症状一致。结论:3T磁共振扫描机成像速度快,视野内成像矩阵高,解剖细节显示充分,组织分辨力高,对于TMJ等小关节的结构异常与细微病变的显示充分,是其它医学检查设备无法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磁共振 关节紊乱 3D容积成像 高分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T磁共振成像显示颞下颌关节盘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鄢荣曾 杨成 +1 位作者 袁红梅 顾晓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索3T磁共振成像(MRI)显示颞下颌关节盘的序列、参数及电影成像方式的技术特点,并为临床研究颞下颌关节盘病变提供形态与功能影像学参照。方法选择15例正常志愿者和7例颞下颌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GE Signa HD 3T MRI和颞下... 目的探索3T磁共振成像(MRI)显示颞下颌关节盘的序列、参数及电影成像方式的技术特点,并为临床研究颞下颌关节盘病变提供形态与功能影像学参照。方法选择15例正常志愿者和7例颞下颌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GE Signa HD 3T MRI和颞下颌关节专用表面线圈对颞下颌关节进行扫描,获得斜矢状、斜冠状闭口位FSE-XL/T1WI、FLAIR/T1WI、FSE-XL/PDWI、FSE/PDWI+FS、FRFSE-XL/T2WI、FRFSE/T2WI+FS扫描及斜矢状张口位FSE-XL/T1WI、FSE-XL/PDWI图像。由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和MRI医师共同对各序列进行打分,分析各序列不同加权像对颞下颌关节盘的显示效果。结果 PDWI对关节盘的显示效果得分最高,能清楚显示关节盘的解剖结构与形态。T2WI对关节盘损伤、撕裂、穿孔和关节囊积液显示良好,对关节盘移位情况则以PDWI序列显示效果为好。结论 3T MRI可以清楚地显示关节盘在关节运动中的动态改变与病变受累情况,对颞下颌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诊治有重要价值。T1WI、PDWI及T2WI应作为常规的扫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3T磁共振成像 关节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的并发症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潇 李麟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89-391,共3页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调肝方联合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万勇 章作朋 +1 位作者 宋高峰 欧阳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调肝方联合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0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3例;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肾调肝方进行治疗;4周为1... 目的探讨益肾调肝方联合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0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3例;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肾调肝方进行治疗;4周为1个疗程,服用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脂肪肝指数FLI,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B(Apo B)],胰岛素抵抗指标[空腹血糖水平(F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临床疗效及B超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29%(93/103)和77.67%(80/10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ALT、ALP、AST、FLI、TC、TG、ApoB、FBG、FINS、HOMA-IR值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B超评定显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2.52%(85/103)和61.16%(63/103)。结论益肾调肝方联合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能够有效调控患者肝功能水平、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水平,保护肝脏正常生化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调肝方 益生菌 脂肪肝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腭神经节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纪振华 邓彬华 +9 位作者 彭浒 彭渝 刘环海 万安云 刘海斌 万锋 朱秋蓓 刘新 周先伟 廖建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1-633,共3页
目的研究翼腭神经节及毗邻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采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观察翼腭神经节及毗邻结构。结果翼腭神经节为翼腭窝内副交感神经节,为翼管神经、上颌神... 目的研究翼腭神经节及毗邻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采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观察翼腭神经节及毗邻结构。结果翼腭神经节为翼腭窝内副交感神经节,为翼管神经、上颌神经、腭神经三者交汇处,位于内上方为翼管神经,位于外下方为上颌神经,位于下方为腭神经,腭神经起始于腭骨垂直板与上颌骨后壁的夹角处,腭神经起始处外径为(1.23±0.32)mm,向前内走行,并于腭降动脉的后内侧逐渐紧贴腭骨垂直板下降进入翼腭管。结论翼腭神经节与腭神经及翼管神经相邻,先通过腭神经寻找到翼腭神经节,再通过翼腭神经节可定位翼管神经,因此可作为翼管神经切除术中的重要解剖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神经节 显微解剖 翼管神经 腭神经 翼管神经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小儿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曲良超 肖实 +1 位作者 郭善亮 王凤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小儿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30例,随机均分为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组(A组)和丙泊酚持续泵入组(B组),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术中知晓、血...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小儿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30例,随机均分为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组(A组)和丙泊酚持续泵入组(B组),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术中知晓、血管活性药以及丙泊酚使用剂量.结果 A组血管活性药和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中知晓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可降低血管活性药和丙泊酚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丙泊酚 靶控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型LAIR-1分子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ELISA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江楠 洪燕 +2 位作者 韩卫宁 欧阳为明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5-476,共2页
关键词 LAIR-1 夹心ELISA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外侧壁相关结构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纪振华 邓彬华 +9 位作者 彭浒 彭渝 刘环海 万安云 刘海斌 万锋 朱秋蓓 刘新 周先伟 廖建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6-639,共4页
目的研究鼻腔外侧壁重要解剖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采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观察鼻腔外侧壁相关解剖结构。结果蝶腭动脉是供应鼻腔外侧壁的主要动脉,经过蝶腭孔时... 目的研究鼻腔外侧壁重要解剖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采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观察鼻腔外侧壁相关解剖结构。结果蝶腭动脉是供应鼻腔外侧壁的主要动脉,经过蝶腭孔时分为鼻后外侧动脉及鼻中隔后动脉两支。80%(24侧)鼻后外侧动脉从蝶腭动脉下方发出,20%(6侧)从蝶腭动脉上方发出,分出处位于筛骨嵴后方。鼻中隔后动脉有86.7%(26侧)在蝶窦前下壁分为上、下两支,13.3%(4侧)在进入鼻中隔后分为上、下2支。上颌窦开口位于中鼻道半月裂孔内,66.7%(20侧)开口位于半月裂孔中1/3段,30%(9侧)位于半月裂孔后1/3段,3.3%(1侧)开口于上鼻道,86.7%(26侧)上颌窦内口高于眶底水平。鼻囟门平均大小为(14.81±4.28)mm(前后径)×(9.71±1.43)mm(上下径)。结论蝶腭动脉及其分支和鼻囟门是鼻腔外侧壁手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熟悉其解剖关系有助于有效安全地开展鼻内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外侧壁 显微解剖 蝶腭动脉 蝶腭孔 鼻囟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锌布颗粒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锦玲 罗云 刘各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6-506,533,共2页
关键词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观察 锌布颗粒 速效伤风冲剂 小儿发热 退热药物 扑热息痛 长期观察 布洛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的手术入路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建春 邓斌华 +8 位作者 陈进璜 胡建道 李永德 吕政纲 张健 刘环海 纪振华 彭浒 刘海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 探讨如何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切除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诊断、影像学检查及各种手术入路。结果 85例良性肿瘤患者随访0.5~5... 目的 探讨如何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切除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诊断、影像学检查及各种手术入路。结果 85例良性肿瘤患者随访0.5~5年,无一例复发;23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均行放化疗,随访0.5~5年,生存期不足1年6例,0.5~4年8例,5年及以上11例。结论 ⑴鼻侧切开术行上颌骨部分切除术适合于原发于筛上颌窦侵及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病变;⑵扩大上颌骨切除术适合于原发上颌窦恶性肿瘤累及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⑶面正中揭翻术或鼻内镜辅助下面正中揭翻术适合于鼻腔、鼻窦、鼻咽、翼腭窝的良性肿瘤及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侵犯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⑷颞-颧-颌联合入路适合于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累及颞下窝及蝶鞍旁;⑸颈颌入路适合于咽旁间隙良、恶性肿瘤侵犯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⑹正中下颌骨裂开入路适合于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累及颞下窝、椎前间隙及颅底;⑺经口腔腭部入路适合于鼻咽、翼腭窝的良性肿瘤及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侵犯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⑻鼻内镜下入路适合于鼻咽、翼腭窝的良性肿瘤及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侵犯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窝 咽旁间隙 头颈部肿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腭窝区域的影像学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海斌 邓彬华 +9 位作者 彭浒 彭渝 刘环海 万安云 纪振华 万锋 朱秋蓓 刘新 周先伟 廖建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7-630,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测量翼腭窝解剖相关标志与实体解剖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翼腭窝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头部标本5例(10侧),采用MSCT及三维重建技术,观察翼腭窝结构,分别测量一些内镜下重要解剖结构的影像数据,然后对头颅标...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测量翼腭窝解剖相关标志与实体解剖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翼腭窝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头部标本5例(10侧),采用MSCT及三维重建技术,观察翼腭窝结构,分别测量一些内镜下重要解剖结构的影像数据,然后对头颅标本行翼腭窝区内镜解剖,并测量得到相应解剖学数据,比较两者解剖测量数据。结果影像学方法与解剖学方法测量的解剖数据都可反映实体情况,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翼腭窝影像解剖数据可靠,具有鼻内镜手术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解剖 内镜解剖 翼腭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与CT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晓龙 谢利水 +3 位作者 曲国正 林益光 程毓华 杨柏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与CT研究余晓龙,谢利水,曲国正,林益光,程毓华,杨柏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一种闭合性脑外伤中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病情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临床诊...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与CT研究余晓龙,谢利水,曲国正,林益光,程毓华,杨柏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一种闭合性脑外伤中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病情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临床诊断较难,但通过CT结合临床可作出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轴索损伤 弥漫性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K-801对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卫东 王津存 +3 位作者 程毓华 杨柏林 江文 王洪典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99-901,共3页
通过观察选择性N 甲基 D 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MK 80 1对弥漫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发生的调控作用 ,探讨谷氨酸在神经发生中的作用。将 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制成弥漫性脑损伤模型 ,并随机分为MK 80 1干预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和对照... 通过观察选择性N 甲基 D 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MK 80 1对弥漫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发生的调控作用 ,探讨谷氨酸在神经发生中的作用。将 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制成弥漫性脑损伤模型 ,并随机分为MK 80 1干预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和对照组(n =15 ) ,采用BrdU标记分裂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弥漫性脑损伤后 2、4、6、8、12天时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速度。结果显示 ,腹腔注射MK 80 1(1mg/kg)后明显抑制了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 4、6、8、12天时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 ,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较相应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表明弥漫性脑损伤后脑组织NMDA受体的激活促进了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 ,在这一过程中谷氨酸介导的级联生物学事件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递质 脑损伤 NMDA受体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E)-3-乙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2-丙烯酸乙酯及其相关物质的含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芬 李良 冯丽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1-403,共3页
提出了一种测定(E)-3-乙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2-丙烯酸乙酯[(E)-EDHBFP]及其合成中的副产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条件:固定相为Diamonsil-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2+28),流量0.8 mL... 提出了一种测定(E)-3-乙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2-丙烯酸乙酯[(E)-EDHBFP]及其合成中的副产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条件:固定相为Diamonsil-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2+28),流量0.8 mL·min^(-1),检测波长为319 nm。结果表明:在方法所建立的最佳条件下,目的产物即(E)-EDHBFP可达到与其异构体副产物,合成的反应物以及一种结构不明的副产物的完全分离,并同时定量测定。(E)-EDHBFP的质量浓度在10~80 mg·L^(-1)范围与峰面积呈线性,检出限(3S/N)为35μg·L^(-1)。方法已用于(E)-EDHBFP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E)-3-乙基-(2 3-二氢苯并呋喃-5-基)-2-丙烯酸乙酯 反应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内脏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步雪峰 陈福真 余晓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20-220,共1页
关键词 螺旋CT 血管造影 诊断 内脏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