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罗培南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素芹 陈晨 +1 位作者 陆金春 程改存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809-3812,共4页
目的 评价美罗培南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武警江苏总队南京医院和南京市浦口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老年SAP患者60例,在治疗脑卒中原发病和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美罗培南0.5~1.0 g... 目的 评价美罗培南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武警江苏总队南京医院和南京市浦口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老年SAP患者60例,在治疗脑卒中原发病和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美罗培南0.5~1.0 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8 h,并根据患者肌酐清除率进行调整,平均疗程为(12.5±2.0)d.记录所有患者病情稳定情况及体温变化,进行痰培养,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胸部CT,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60例患者治疗期间有10例死亡,50例病情稳定;在给予美罗培南前均有不同程度发热,50例存活患者中中热者19例、高热者31例,给予美罗培南后体温均逐渐降至正常,体温降至正常平均时间为(4.5±1.0)d;10例死亡患者在给予美罗培南后体温未见明显下降.50例存活患者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数、血清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存活患者治疗后复查胸部CT显示,肺部炎性渗出病灶较治疗前吸收好转.60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75株,其中G-菌45株(60%),G+菌15株(20%),真菌15株(20%),60株G-菌及G+菌清除率为86.7%(52/60).60例患者痊愈48例,显效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4%.50例存活患者中,3例出现躯干皮疹;10例死亡患者中,5例曾出现肌肉抽搐、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结论 美罗培南治疗老年SAP临床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老年人 卒中相关性肺炎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合肽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素芹 吴奋 陆金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2937-2939,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合肽素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和18例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其中轻~中度患者18例、重度患者15例、危重度患...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合肽素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和18例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其中轻~中度患者18例、重度患者15例、危重度患者13例,测定3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浆合肽素、血常规等指标,比较4组受检者相关指标有无差异。结果治疗前危重度、重度、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血浆合肽素水平分别为(1.08±0.21)μg/L、(0.72±0.16)μg/L、(0.46±0.10)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0±0.0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3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合肽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危重度、重度、轻~中度患者血浆合肽素水平分别为(0.13±0.03)μg/L、(0.15±0.04)μg/L和(0.12±0.04)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浆合肽素水平与PaO2均呈负相关(P<0.05),与PaCO2、血浆CRP水平、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合肽素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疗效的一种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合肽素 支气管哮喘 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重视全血细胞质控物瓶间差异导致的假失控 被引量:2
3
作者 祝峰 周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77-1178,共2页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质控物的均匀性对室内质控的影响。方法:取1支中值质控物,根据20次测定结果求得均值(x)及标准差(s)以确定Levey-Jennings质控图的中心线及控制线。另取3支质控物分别连续检测20次,计算每支质控物的x、s、变异系数(CV)...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质控物的均匀性对室内质控的影响。方法:取1支中值质控物,根据20次测定结果求得均值(x)及标准差(s)以确定Levey-Jennings质控图的中心线及控制线。另取3支质控物分别连续检测20次,计算每支质控物的x、s、变异系数(CV)。将4支白细胞(WBC)质控物的前7个检测结果共28个数据绘制质控图。结果:除第1、4支WBC的检测结果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所有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质控图上的后3支的检测结果偏于一侧且有数个结果违背13s规则。结论:室内质控物瓶间差异可直接导致室内质量控制的假失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质控物 瓶间差异 假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干细胞生长因子cDNA克隆、表达和纯化及其造血种属特异性
4
作者 原野 张云生 +5 位作者 李秀森 郭子宽 刘晓丹 侯春梅 唐佩弦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79-383,共5页
人干细胞生长因子(humanstemcellgrowthfactor,hSCGF)是一种早期造血调控因子。已知人干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两种形式,包括全长分子hSCGF以及在Ca2+依赖糖识别结构域(calcium-dependentcarbohydraterecognitiondomain,CRD)内缺失78氨基酸... 人干细胞生长因子(humanstemcellgrowthfactor,hSCGF)是一种早期造血调控因子。已知人干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两种形式,包括全长分子hSCGF以及在Ca2+依赖糖识别结构域(calcium-dependentcarbohydraterecognitiondomain,CRD)内缺失78氨基酸的截短型分子hSCGFβ。hSCGFβ的造血刺激活性具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hSCGF能否协同刺激小鼠粒/单系祖细胞增殖。为克服hSCGF的cDNAGC含量较高的困难,本研究以两步PCR的方法从人胎肝cDNA文库(Clontech)中成功克隆hSCGFcDNA,进而将hSCGF成熟肽编码序列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中,融合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低温诱导(28℃),重组表达产物主要以可溶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裂解上清中,利用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表达蛋白。对重组蛋白的造血刺激活性分析表明,不同于截短型分子hSCGFβ,全长分子hSCGF能够刺激小鼠骨髓粒/单系造血祖细胞增殖。结论:hSCGFCRD不直接结合受体,可能具有其他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干细胞生长因子 CRD区 CDNA克隆 融合表达 造血种属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Namalwa CDR3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DNA疫苗制备
5
作者 仲凯励 张伟京 +1 位作者 张云生 毛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57-760,764,共5页
目的 :为探讨B细胞淋巴瘤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的互补决定区 3能否在动物体内激发特异性抗独特型抗体 ,以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Namalwa为模型 ,克隆其膜表面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互补决定区 3(CDR3)基因片段作为抗原基因 ,构建DNA... 目的 :为探讨B细胞淋巴瘤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的互补决定区 3能否在动物体内激发特异性抗独特型抗体 ,以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Namalwa为模型 ,克隆其膜表面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互补决定区 3(CDR3)基因片段作为抗原基因 ,构建DNA疫苗质粒。方法 :以RT PCR的方法获得互补决定区 3(CDR3)基因片段 ,进而克隆了小鼠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MCP 3)基因作为佐剂分子 ,以重组PCR的方法获得CDR3和MCP 3基因的融合基因片段 ,克隆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中构建DNA疫苗质粒 ,然后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验证该质粒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获得了以Namalwa细胞mIgCDR3作为抗原基因的DNA疫苗质粒。结论 :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NamalwaCDR3基因的DNA疫苗构建正确 ,体外瞬时转染实验证明该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独特位 互补决定区3(CD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