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热重分析法的油酸甲酯热解特性及动力学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学春 方建华 +2 位作者 陈波水 王九 吴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79-1186,共8页
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油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的热解特性,获得了油酸甲酯在不同升温速率(10、15、20、30℃/min-1)下的TG-DTG、DSC曲线,并通过热分析数学方法获得热解动力学拟合参数。结果表明,油酸甲酯的热解过程为简单的一步分解,相比... 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油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的热解特性,获得了油酸甲酯在不同升温速率(10、15、20、30℃/min-1)下的TG-DTG、DSC曲线,并通过热分析数学方法获得热解动力学拟合参数。结果表明,油酸甲酯的热解过程为简单的一步分解,相比硬脂酸甲酯具有较差的热安定性;提高升温速率,热解区间往高温区移动,热解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具有较好的补偿效应;油酸甲酯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具有不同的热解反应机理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甲酯 热重分析 热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对内燃机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学春 方建华 +3 位作者 陈波水 李亮 王九 吴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82,共5页
为研究生物柴油中的不饱和组分对内燃机油的影响,在内燃机油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对内燃机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磨损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为研究生物柴油中的不饱和组分对内燃机油的影响,在内燃机油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对内燃机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磨损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在一定程度能够改善对内燃机油摩擦学特性,且随着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增大,内燃机油的减摩抗磨性能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加有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的内燃机油氧化后摩擦学特性降低,且含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内燃机油氧化后摩擦学特性下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硬脂酸甲酯 内燃机油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脂肪酸甲酯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学春 方建华 +2 位作者 陈波水 王九 吴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0-55,共6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特性,并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的热分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热分解模型。结果表明:硬脂酸甲酯和油酸甲酯的热分解...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特性,并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的热分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热分解模型。结果表明:硬脂酸甲酯和油酸甲酯的热分解过程表现为简单的一步分解,而亚油酸甲酯则呈现出较复杂的两步分解过程;随着升温速率提高,热分解区间向高温区移动,热分解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呈现出较好的动力学补偿效应,且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具有不同的热分解反应机理函数;模拟计算的热分解率与实验数据误差基本在10%左右。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各脂肪酸甲酯热分解过程,为进一步扩大试验和生物柴油应用中的高温热分解衰变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热重分析 热解特性 动力学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罐清洗机器人运动倾覆稳定性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利坤 付贵永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3-537,共5页
油罐清洗机器人是一种针对油罐罐底油泥实施自动化清洗而研发的特殊机器人。在分析其罐底工作环境及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能量稳定锥方法分析了罐壁和罐底"盲区"油泥清洗的工作稳定性。通过ADAMS环境下的仿真实验,该机... 油罐清洗机器人是一种针对油罐罐底油泥实施自动化清洗而研发的特殊机器人。在分析其罐底工作环境及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能量稳定锥方法分析了罐壁和罐底"盲区"油泥清洗的工作稳定性。通过ADAMS环境下的仿真实验,该机器人运动速度在v=0.5 m/s以内时,机器人不发生倾覆,在机体倾斜角度φ=30°时,脉冲水射流出口速度宜控制在u=100 m/s以内,保证机器人倾覆稳定性,实现油罐"盲区"油泥清洗。仿真结果与该机器人设计参数基本相符,能够实现对油罐罐底油泥的清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罐清洗机器人 运动学 倾覆稳定性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对柴油机油氧化和润滑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学春 方建华 +3 位作者 陈波水 陈尔余 陈力 王晶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9-63,共5页
在柴油机油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通过实验室模拟高温氧化实验,研究了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对柴油机油氧化诱导期、氧化安定性以及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硬脂酸甲酯相比,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自身较易氧化... 在柴油机油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通过实验室模拟高温氧化实验,研究了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对柴油机油氧化诱导期、氧化安定性以及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硬脂酸甲酯相比,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自身较易氧化,并且明显加速了基础油和柴油机油的高温氧化变质,使得柴油机油的氧化诱导期下降更明显,氧化安定性以及抗磨性能变得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柴油机油 氧化诱导期 氧化安定性 抗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分析的亚油酸甲酯热解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王学春 方建华 +2 位作者 陈波水 陈尔余 贾贤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409,共6页
采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亚油酸甲酯在氮气和氧气气氛中的热分解特性,并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亚油酸甲酯的热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热分解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亚油酸甲酯在两种气氛中的热分解均为... 采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亚油酸甲酯在氮气和氧气气氛中的热分解特性,并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亚油酸甲酯的热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热分解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亚油酸甲酯在两种气氛中的热分解均为两步分解过程,且在氧气气氛中的热安定性较差。随着升温速率提高,热解区间向高温区移动,热解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呈较好的动力学补偿效应,且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具有不同的热解反应机理函数。热分解率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在10%左右,动力学模型可有效预测亚油酸甲酯的热分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甲酯 热重分析 热解特性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化学和波谱分析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氧化衰变特性研究
7
作者 王学春 陈尔余 方建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9-63,共5页
利用计算化学Hartree-Fock(HF)方法,在3-21G基组水平下,以C—H键解离能和C—H键长为理论参数,从分子水平研究了影响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氧化安定性的结构因素,计算结果表明,紧邻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双键的α-CH_2,尤其是具有双烯丙基结构的α-... 利用计算化学Hartree-Fock(HF)方法,在3-21G基组水平下,以C—H键解离能和C—H键长为理论参数,从分子水平研究了影响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氧化安定性的结构因素,计算结果表明,紧邻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双键的α-CH_2,尤其是具有双烯丙基结构的α-CH_2,是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氧化脱氢反应发生的位点,而双键上最难发生脱氢。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在氧化过程中分子构型及化学组成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氧化衰变遵循共振化结构理论,即氧化→共振→双键转移→异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计算化学 波谱分析 氧化衰变特性 共振化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重分析法的亚油酸甲酯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王学春 方建华 +2 位作者 陈波水 陈尔余 贾贤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以亚油酸甲酯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氮气和氧气气氛中利用热重分析仪对其热解特性及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亚油酸甲酯在不同升温速率(10、15、20、30℃/min)条件下热重分析(TG/DTG)曲线。结果表明,亚油酸甲酯在2种保护气氛中的热解过... 以亚油酸甲酯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氮气和氧气气氛中利用热重分析仪对其热解特性及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亚油酸甲酯在不同升温速率(10、15、20、30℃/min)条件下热重分析(TG/DTG)曲线。结果表明,亚油酸甲酯在2种保护气氛中的热解过程均为简单的两步分解,相比氮气氛围,亚油酸甲酯在氧气氛围具有较差的热稳定性;提高升温速率热解区间向高温区移动。同时,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求得相应的反应级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发现亚油酸甲酯的热解反应机理函数不同,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之间表现出较好的动力学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甲酯 热重分析 热解特性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