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代谢组学研究用于肝移植物功能变化的评估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琪 高静 +3 位作者 李伶 陈合兵 李昕权 颜贤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5-72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肝移植患者15例,分别于术前1d、术后1d及1周,空腹收集其血液,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总胆红素、葡萄... 目的探讨基于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肝移植患者15例,分别于术前1d、术后1d及1周,空腹收集其血液,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总胆红素、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乳酸等血浆生化指标进行检查,同时测定其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代谢组学分析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1d患者血浆中的血糖和乳酸水平显著升高,缬氨酸、丙氨酸、丙酮、琥珀酸、谷氨酰胺、胆碱含量亦显著升高;至术后1周,血脂和胆碱水平显著升高,血糖和氨基酸类代谢物含量显著降低。主成分分析显示,肝移植围手术期各时段血样的代谢谱图之间差异显著,并能够互相区分开来。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血糖、血脂、胆碱、乳酸等物质含量的变化。其中血糖、血脂(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以及乳酸的变化规律与临床检测血浆生化的改变一致,但血液中胆碱的含量随着治疗进程出现显著的变化。结论代谢组学分析方法能较清晰地反映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各时间段血浆样本间的代谢差异和变化,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其在肝移植患者术后诊断中可能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眼眶绿色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哈斯 杨雪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747-747,共1页
关键词 眼眶绿色瘤 恶性肿瘤 粒细胞性白血病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膀胱非霍奇金淋巴瘤全身软组织淋巴瘤复发1例
3
作者 金哈斯 黑砚 母立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21-821,共1页
膀胱淋巴瘤少见,治疗5年后,以全身软组织淋巴瘤复发更为罕见.本院2005年12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51岁,5年前下腹胀痛,尿痛,尿急1个月收住院.泌尿系超声示:膀胱右后壁局限性增厚,最厚处约2.5cm.膀胱镜检查示:膀胱三角区右侧壁... 膀胱淋巴瘤少见,治疗5年后,以全身软组织淋巴瘤复发更为罕见.本院2005年12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51岁,5年前下腹胀痛,尿痛,尿急1个月收住院.泌尿系超声示:膀胱右后壁局限性增厚,最厚处约2.5cm.膀胱镜检查示:膀胱三角区右侧壁可见菜花样偏实性新生物数个,触及易出血,大小约1.0 cm×0.5 cm,范围较广,基底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软组织 非霍奇金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双肾上腺淋巴瘤1例报告
4
作者 金哈斯 母立新 罗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852-852,共1页
患者,男性,52岁,主因体检时发现左肾上腺占位1周于2005年1月13日人泌尿外科。无任何不适症状。查体: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无肿大,双肾区无隆起、凹陷及压痛、叩击痛,血沉100mm/h,LDH440μmol/L,腹部B超:左肾上腺... 患者,男性,52岁,主因体检时发现左肾上腺占位1周于2005年1月13日人泌尿外科。无任何不适症状。查体: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无肿大,双肾区无隆起、凹陷及压痛、叩击痛,血沉100mm/h,LDH440μmol/L,腹部B超:左肾上腺占位。CT:左肾上腺区见卵圆形软组织密度肿物,大小8.0cm×4.5cm×3.1cm。尿VMA、儿茶酚胺、醛固酮、血管紧张素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淋巴瘤 原发性 弥漫大B细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的DNA缺口原位检测法
5
作者 郝红缨 张萍 +1 位作者 张翼军 王申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756-757,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DNA缺口 末端转移酶 原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