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 被引量:43
1
作者 田成林 蒲传强 +1 位作者 李雪梅 李正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继发出血对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0~ 1999年间我院收治的 6 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 ,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梗死继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继发出血对脑梗死短期预...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继发出血对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0~ 1999年间我院收治的 6 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 ,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梗死继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继发出血对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栓塞、梗死累及皮层、高血糖、年龄 5 0~ 6 0岁是脑梗死继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校正后 ,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优于未出血组。结论 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易继发出血 ,高血糖、抗血栓治疗及低龄增加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性。在不形成血肿的情况下 ,出血不会导致预后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脑出血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例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青 尹岭 王鲁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398-399,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冠心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6 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患者 73例 ,其中冠心病 38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 35例。 33名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冠心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6 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患者 73例 ,其中冠心病 38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 35例。 33名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病史询问及全面体检 ,空腹取血检测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Hcy、叶酸和维生素B12 。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Hcy平均含量为 (17.6 6± 5 .88) μmol/L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 (16 .89±9.2 1) μmol/L ,均较对照组的 (14.36± 5 .87) μmol/L高 ,血清Hcy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 结论 老年慢性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较正常老年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动脉硬化 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后脑组织内皮素-1基因的表达与丹参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振洲 吴卫平 匡培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后缺血区内皮素 1基因表达的变化和部位 ,以及丹参对内皮素 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应用点杂交的方法 ,动态观察大鼠持续性脑缺血前和缺血后0 .5、1.5、3、6、12、2 4、48...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后缺血区内皮素 1基因表达的变化和部位 ,以及丹参对内皮素 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应用点杂交的方法 ,动态观察大鼠持续性脑缺血前和缺血后0 .5、1.5、3、6、12、2 4、48和 72h皮层和尾壳核内皮素 1mRNA水平的变化 ;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 ,观察了脑缺血后 2 4h大脑表达ET 1mRNA的部位及细胞类型 ,以及丹参的影响。结果 缺血侧皮层和尾壳核ET 1mRNA水平于缺血6h开始明显升高 ,于缺血 2 4~ 48h达高峰。在缺血侧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有广泛ET 1mRNA表达。在ET 1基因表达阳性的细胞中 ,既有血管内皮细胞 ,又有神经细胞。丹参预防组ET 1基因表达增强 ,但低于对照组。结论 脑缺血可诱发ET 1基因表达增加 ,导致ET 1合成增加。丹参能部分抑制脑缺血后ET 1基因的表达 ,这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内皮素 基因表达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发型戊二酸尿症Ⅱ型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董会 周家蓬 +1 位作者 张云 吴士文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6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晚发型戊二酸尿症Ⅱ型(glutaric aciduria typeⅡ,GAⅡ)的诊治要点。方法对晚发型GAⅡ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45岁女性,因季节波动性双下肢无力伴肌肉疼痛4年就诊。曾就诊多所医院,均未明确病... 目的探讨晚发型戊二酸尿症Ⅱ型(glutaric aciduria typeⅡ,GAⅡ)的诊治要点。方法对晚发型GAⅡ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45岁女性,因季节波动性双下肢无力伴肌肉疼痛4年就诊。曾就诊多所医院,均未明确病因。入我院后查肌酶升高,肌肉活检见肌纤维内存在大量脂滴,考虑脂质沉积性肌病。后经血尿代谢病筛查及基因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明确诊断为晚发型GAⅡ。予维生素B2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半年后复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对以季节波动性肌无力、运动不耐受伴肌痛症状就诊者,应考虑到GAⅡ的可能,及时行血尿代谢病筛查及基因检查,可尽早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 脂质贮积病 核黄素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对脑内双冲突信息串行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莉莉 王玉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2Z期28-2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具有两种冲突信息的视觉信号进入大脑后,冲突处理系统的工作机制及注意对该系统的影响。方法:刺激为带有颜色的图形,分成四种类型的刺激对:①S2与S1颜色、形状均相同;②S2与S1颜色相同,形状不同;③S2与S1颜色不同,形状相同;④S... 目的:探讨具有两种冲突信息的视觉信号进入大脑后,冲突处理系统的工作机制及注意对该系统的影响。方法:刺激为带有颜色的图形,分成四种类型的刺激对:①S2与S1颜色、形状均相同;②S2与S1颜色相同,形状不同;③S2与S1颜色不同,形状相同;④S2与S1颜色不同,形状也不同。受试者按不同的指令对相应的属性作出判断反应。结果:①冲突属性无论是在注意相关状态下还是在注意无关状态下,均可诱发出N270,且注意相关可使N270的波幅升高。②注意两种冲突属性时,除N270外,尚有另一冲突负波N450出现,且N450的地形图分布与N270相似。结论:脑对双冲突信息的处理采用串行机制,且该系统的活动受到注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冲突信息 选择性注意 串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3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房效莉 曹幸毅 +2 位作者 宋金莲 梅倩倩 吴士文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4期88-90,共3页
目的了解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sporadic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s AL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6月武警总医院收治的39例s ALS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病平均年龄(54.7±10.7)岁,男... 目的了解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sporadic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s AL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6月武警总医院收治的39例s ALS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病平均年龄(54.7±10.7)岁,男性多见,病程高峰在24个月左右。发病人群主要为既往体健人群,临床表现主要为肌无力、肌肉萎缩、肌束震颤、言语不清和饮水呛咳,5例(12.8%)伴随认知功能障碍,颈髓受累最多。结论 s ALS以中年发病为主,男性多见,s ALS伴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痴呆等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病存在某种联系;详细问诊,仔细查体,及时行肌电图检查并注意鉴别诊断,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并发症 认知功能障碍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动脉粥样硬化
7
作者 曹幸毅 吴士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7-669,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D )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近年来,研究者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AS )这两大疾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许多研究报道了AS性血管病与AD... 阿尔茨海默病(AD )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近年来,研究者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AS )这两大疾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许多研究报道了AS性血管病与AD患者间的生物标记物水平的关系。我们就从一些生物标记物方面着手综述 AD与 AS性血管病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动脉粥样硬化 认知障碍 淀粉样Β蛋白 高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