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乳腺良性结节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巍 李建民 +5 位作者 粟景艳 潘小明 张晖 梁婷 陆伟 王大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7-672,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乳腺良性结节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择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09例共207个乳腺良性结节。MWA治疗前分别行超声和(或)MR检查,后行超声引导经皮MWA治疗,消融后超声和(或)MRI显像判断...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乳腺良性结节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择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09例共207个乳腺良性结节。MWA治疗前分别行超声和(或)MR检查,后行超声引导经皮MWA治疗,消融后超声和(或)MRI显像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消融治疗后1h结节最大径及体积增大,治疗后1、3、6及12个月后结节逐渐缩小。消融治疗前,灰阶超声显示结节呈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楚;CDFI显示结节内血流信号为0~Ⅱ占93.24%(193/207);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为1~2分占87.92%(182/207);CEUS和(或)MR增强扫描显示结节内均有不同程度增强。消融治疗后,灰阶超声显示原结节区域呈不均匀高回声,边界不清;治疗后1、3、6及12个月,超声检查显示结节边界逐渐清晰,回声较治疗前轻度增强;CDFI显示血流分级为0级占89.85%(186/207);消融治疗后1h,超声弹性成像显示结节硬度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治疗后1、3、6及12个月复查,结节硬度逐渐下降;CEUS和(或)增强MRI显示结节完全消融或大部分消融且消融后可见消融灶周边环状水肿带。穿刺活检见消融区呈凝固样坏死改变。结论超声引导经皮MWA治疗乳腺良性结节创伤小、恢复快、无瘢痕,具有患者易耐受、可门诊治疗等优势,是治疗乳腺良性结节安全、有效、可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 介入性 微波 消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赖氨酸修饰的山羊脱钙骨富集骨髓干细胞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叶青 谢肇 +3 位作者 罗飞 刘曦明 杨滔 许建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037-2040,共4页
目的研究经多聚左旋赖氨酸修饰的山羊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decorated with poly-L-lysine,PLL-DBM)的性能,为选择性细胞滞留技术(selective cell retention,SCR)提供一种对骨髓干细胞黏附性能良好的富集基质材料。方... 目的研究经多聚左旋赖氨酸修饰的山羊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decorated with poly-L-lysine,PLL-DBM)的性能,为选择性细胞滞留技术(selective cell retention,SCR)提供一种对骨髓干细胞黏附性能良好的富集基质材料。方法将取材于山羊股骨近端的松质骨去皮质理化处理制成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m atrix,DBM),用多聚左旋赖氨酸(poly-L-lysine,PLL)对其进行修饰。扫描电镜分析其显微结构;氨基酸成分分析检测PLL与DBM的复合情况;通过纤维母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计数,检测山羊PLL-DBM对骨髓干细胞的富集效果;在山羊横突间融合模型中,通过X线片及组织学评价其成骨能力。结果PLL-DBM具有天然网状孔隙结构系统,空隙内修饰有PLL形成的蜘蛛网样结构;PLL与DBM能较好地复合;山羊PLL-DBM对骨髓干细胞富集效果明显优于空白DBM(P<0.01)。PLL-DBM的成骨能力与自体髂骨相当。结论山羊PLL-DBM对骨髓干细胞有较好的富集效果,成骨能力强,是一种理想的富集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左旋赖氨酸 脱钙骨基质 骨髓干细胞 富集基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对心率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力兵 苏畅 +1 位作者 马兰 高长青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心率(HR)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部分:选择行择期手术的全麻患者40例,分为单纯应用瑞芬太尼组(R组)和阿托品预处理组(A组),每组20例。R组患者静脉恒速泵入瑞芬太尼2μg/kg,泵速为1μg.kg-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心率(HR)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部分:选择行择期手术的全麻患者40例,分为单纯应用瑞芬太尼组(R组)和阿托品预处理组(A组),每组20例。R组患者静脉恒速泵入瑞芬太尼2μg/kg,泵速为1μg.kg-1.min-1;A组患者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30 min后,给予瑞芬太尼方法同R组。记录用药前后各时间点的HR和低高频比值(LF/HF)。实验部分: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行离体心脏灌注,C组为空白对照,R10组和R30组分别灌注瑞芬太尼10 ng/mL和30 ng/mL。记录用药前后各时间点的HR和左室发展压(LVDP)。结果:组内比较:R组患者的HR和LF/HF值在用药后各时间点均降低(P<0.05);A组给药后的各时间点HR和LF/HF值未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组间比较:在给药后的各时间点,R组的HR和LF/HF值低于A组(P<0.05)。动物实验部分瑞芬太尼10 ng/mL和30 ng/mL对离体鼠心的HR和LVDP均无影响。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瑞芬太尼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或破坏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平衡而使HR及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而阿托品可以拮抗瑞芬太尼的这种HR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心率 心率变异性 离体心脏灌注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与组织纤维化 被引量:9
4
作者 何钠 林有坤 刘京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46-548,共3页
系统性硬皮病(SSc)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目前认为在基因易感性基础上,由于环境因素刺激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进而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蛋白及细胞外基质合成与沉积,导致组织纤维化的发生。而组织纤维化的发生与... 系统性硬皮病(SSc)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目前认为在基因易感性基础上,由于环境因素刺激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进而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蛋白及细胞外基质合成与沉积,导致组织纤维化的发生。而组织纤维化的发生与组织微环境改变有关,在众多导致组织微环境改变的因素中,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内皮素-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白介素-4和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酸-雌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唐存贵 李灵芝 +3 位作者 金鑫 王越 崔颖 张永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84-488,525,共6页
目的观察新型雌激素衍生物—大黄酸-雌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子宫的雌激素样作用,以评价大黄酸-哌嗪雌酚酮的抗骨质疏松活性。方法 6月龄Wistar雌性未孕大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雌酚酮组、大黄酸-雌酮高... 目的观察新型雌激素衍生物—大黄酸-雌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子宫的雌激素样作用,以评价大黄酸-哌嗪雌酚酮的抗骨质疏松活性。方法 6月龄Wistar雌性未孕大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雌酚酮组、大黄酸-雌酮高、中、低3个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行双侧卵巢切除,给药24 w后,测定大鼠全身及脊柱骨密度、骨矿盐含量、股骨生物力学及骨羟脯氨酸、骨钙含量和观察大鼠股骨远端和子宫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大黄酸-雌酮3个剂量组大鼠全身及脊柱骨密度、骨矿物含量、最大压缩载荷、最大压缩应力、骨羟脯氨酸含量及股骨远端骺板下小梁骨体积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除骨体积少于雌酚酮组外,其余指标与雌酚酮组无明显差异;3组子宫重量、直径和内膜厚度明显小于雌酚酮组和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黄酸-雌酮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与雌酚酮一样能显著改善去卵巢大鼠骨质量,而对子宫的刺激作用远远低于雌酚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雌酚酮 骨质疏松 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通方对冠状动脉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和IL-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强 莫雪梅 +2 位作者 何劲松 易自刚 苏毅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加用冠通方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和对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成冠通方(由三七、丹参、地龙、瓜蒌、生晒参、绞股蓝、陈皮、麦冬组成)加西药(口服肠溶阿... 目的观察加用冠通方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和对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成冠通方(由三七、丹参、地龙、瓜蒌、生晒参、绞股蓝、陈皮、麦冬组成)加西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倍他洛克等)治疗组(简称治疗组)60例;西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倍他洛克等)治疗组(简称对照组)60例。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术后心绞痛复发、IL-8水平及冠状动脉造影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共有95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其中治疗组48例中,再狭窄发生率9.84%;对照组47例中,再狭窄发生率23.73%,2组比较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IL-8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冠通方能降低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IL-8的水平,可预防冠状动脉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A 支架植入术 冠通方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心血管病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的比较
7
作者 洪绍彩 赵水平 +3 位作者 李奕 林线云 赵丽霞 周毅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对常见心血管病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比较分析。方法 入选冠心病 (CHD)患者 86例 ,高血压病(EH)患者 85例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EH +CHD)患者 78例 ,风湿性心脏病 (RHD)患者 72例和扩张型心肌病(DCM )患者 6 5例 ;健康对照组 10 6... 目的 对常见心血管病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比较分析。方法 入选冠心病 (CHD)患者 86例 ,高血压病(EH)患者 85例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EH +CHD)患者 78例 ,风湿性心脏病 (RHD)患者 72例和扩张型心肌病(DCM )患者 6 5例 ;健康对照组 10 6例。采用酶法测定血脂 ,免疫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结果 ①EH组、EH +CHD组和CHD组的总胆固醇 (T ch)、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B(ApoB)明显升高 ,而DCM组和RHD组与之相反 ,明显低于对照组。②所有患者的载脂蛋白A- I(ApoAI)、ApoAI/B的水平均较对照组低。③EH +CHD组T- ch、LDL -c和ApoB的水平最高 ,EH组和CHD组次之 ,DCM组水平最低。 结论 EH合并CHD患者血脂水平最高 ,在积极降血压的同时尤其要注意调脂治疗 ,血浆载脂蛋白测定较血脂测定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冠心病 脂质 载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巴斯德菌感染导致脑脓肿1例 被引量:7
8
作者 汪斌 梁慧 +4 位作者 韩彬 刘丽萍 张薇 李桂玉 赵炳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巴斯德菌属 脑脓肿 感染 海藻 出血性败血症 病原菌 狗咬伤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患者心肌、肝脏铁沉积与血清铁蛋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邓小强 黄海波 +3 位作者 尹晓林 周亚丽 管俊 覃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9期669-674,共6页
目的:定量评价地中海贫血患者心脏和肝脏铁过载,探讨心脏、肝脏铁沉积与血清铁蛋白(SF)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应用3.0 T磁共振扫描基因确诊地中海贫血患者134例(包括中间型73例和重型61例),扫描包括:肝脏冠状面T2WI及横断面T1WI、T... 目的:定量评价地中海贫血患者心脏和肝脏铁过载,探讨心脏、肝脏铁沉积与血清铁蛋白(SF)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应用3.0 T磁共振扫描基因确诊地中海贫血患者134例(包括中间型73例和重型61例),扫描包括:肝脏冠状面T2WI及横断面T1WI、T2WI、12回波梯度回波(T2*)序列;心脏标准横断面T2WI及两腔位、四腔位及短轴面电影和8回波梯度回波(T2*)成像。测量心肌、肝脏T2*值,所有受试者MRI扫描前1周完成SF检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心肌、肝脏铁沉积和SF三者间相关性。结果134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心肌T2*、肝脏T2*、SF中位数分别为23.35(1.88~36.17) ms、1.33(0.36~16.39) ms、1235.3(105.1~14673.0)μg/L,心肌-肝脏T2*(rs=0.324,P=0.000)、心肌T2*-SF (rs=-0.491,P=0.000)、肝脏T2*-SF (rs=-0.697,P=0.000)具有一定相关性。73例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心肌T2*、肝脏T2*、SF中位数分别为26.18(7.09~36.17) ms、1.81(0.37~16.39) ms、622.8(105.1~10807.0)μg/L,心肌-肝脏T2*(rs=0.059,P=0.619)、心肌T2*-SF (rs=-0.166,P=0.161)无明显相关,但肝脏T2*-SF间中度负相关(rs=-0.583,P=0.000)。61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心肌T2*、肝脏T2*、SF中位数分别为18.80(1.88~33.11) ms、0.72(0.36~10.36) ms、3310.0(313.0~14673.0)μg/L,心肌-肝脏T2*(rs=0.365,P=0.004)、心肌T2*-SF (rs=-0.359,P=0.004)、肝脏T2*-SF (rs=-0.707,P=0.000)具有轻中度相关性。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地中海贫血患者心铁沉积与肝铁含量、SF具有较低或无相关性,其间相关性可能随病情加重而增加,而肝铁过载则与SF中度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铁蛋白类 血清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缺失对膝半月板各部分应力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凯宁 农明善 +3 位作者 叶青 王富友 陈诚 杨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4-598,共5页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法,对比分析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正常时和缺失后膝关节半月板前角、体部和后角的应力变化。方法:构建并运用胫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ACL正常时和缺失后膝关节在伸直位、15°...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法,对比分析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正常时和缺失后膝关节半月板前角、体部和后角的应力变化。方法:构建并运用胫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ACL正常时和缺失后膝关节在伸直位、15°和30°屈曲位的运动状态,并在股骨上施加700 N轴向载荷和134 N后向载荷,比较ACL正常时和缺失后内、外侧半月板前角、体部和后角各自的应力分布变化。结果:当ACL缺失后,在膝关节伸直时,内侧半月板前角的应力比正常膝增加100.7%,大于外侧半月板前角的应力增幅(30.7%);在15°和30°屈曲位时,内侧半月板后角的应力分别比正常膝增加36.4%和59.7%,而外侧半月板后角的应力增加不明显;除了外侧半月板体部的应力在膝伸直位比正常膝增加39.5%以外,内、外侧半月板体部的应力变化不明显。结论:ACL缺失对半月板各部分应力的影响并不相同,其主要导致内侧半月板前角和后角的应力分别在膝伸直位和屈曲位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半月板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急性排斥扩散加权成像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世伟 黄海波 +3 位作者 黄桂雄 管俊 杨建钧 刘旭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移植肾急性排斥扩散加权成像早期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3.0 T MR扩散加权成像序列(b=0、100、800 s/mm^2),分别扫描原位正常肾51例(A组)、移植正常肾22例(B组)、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15例(C组)志愿者,数据导入自带工作站处理获... 目的探讨移植肾急性排斥扩散加权成像早期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3.0 T MR扩散加权成像序列(b=0、100、800 s/mm^2),分别扫描原位正常肾51例(A组)、移植正常肾22例(B组)、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15例(C组)志愿者,数据导入自带工作站处理获得3组肾皮质、髓质、肌肉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_(0-800))。比较原位肾组皮髓质ADC_(0-800)值双侧差异,两组正常肾皮质与髓质差异,3组年龄、性别间以及肌肉、肾皮质、髓质ADC_(0-800)值差异,以活检病理为"金标准",评价肾皮质ADC_(0-800)值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效能。结果 3组间年龄、性别、肌肉ADC_(0-800)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原位肾皮髓质ADC_(0-800)值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肾皮质ADC_(0-800)值高于髓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肾皮质ADC_(0-800)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C组与A、B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质ADC值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病理为标准,取1.76×10^(-3)mm^2/s为阈值,皮质ADC_(0-800)值诊断急性排斥移植肾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2,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86.7%和90.4%。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移植肾急性排斥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移植物排斥 弥散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良性畸胎瘤的CT诊断(附29例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覃峰 陈巨坤 +1 位作者 龙行安 申国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78-279,共2页
目的 :评估CT对纵隔良性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 2 9例纵隔良性畸胎瘤的CT表现。结果 :2 9例纵隔良性畸胎瘤中 ,位于前、中、上纵隔 2 7例和前、中、下纵隔 2例 ,囊性 2 0例 ,囊实性 7例和实性 2例... 目的 :评估CT对纵隔良性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 2 9例纵隔良性畸胎瘤的CT表现。结果 :2 9例纵隔良性畸胎瘤中 ,位于前、中、上纵隔 2 7例和前、中、下纵隔 2例 ,囊性 2 0例 ,囊实性 7例和实性 2例。肿瘤内含脂肪 15例 ,钙化 12例 ,侵犯邻近肺组织 7例和胸腔积液 4例。结论 :CT对纵隔良性畸胎瘤能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畸胎瘤 CT表现 影像学诊断 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覃峰 申国光 +1 位作者 龙行安 陈巨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误诊 漏诊 原因分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微粒通过激活单核细胞HIF-1α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贝俊杰 雷灵亮 +4 位作者 赵芬 孙诚 农耀明 洪绍彩 赵丽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69-1775,共7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粒(PMP)通过单核细胞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人PMP,采用基质胶栓实验检测PMP对体内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在体外常氧和缺氧条件下,使PMP与人单核细胞系THP-1结合,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粒(PMP)通过单核细胞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人PMP,采用基质胶栓实验检测PMP对体内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在体外常氧和缺氧条件下,使PMP与人单核细胞系THP-1结合,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水平,RT-qPCR检测THP-1细胞VEGF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表达,转录活性实验检测THP-1细胞HIF-1α的转录活性;利用共培养系统检测PMP与THP-1细胞相互作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外管腔形成的影响。结果:PMP诱导在体基质胶栓表面形成新生血管,HIF-1α选择性抑制剂chetomin可明显减弱该效应(P<0.01)。在常氧和缺氧条件下,PMP均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THP-1细胞表达和释放VEGF,上调HIF-1αmRNA的表达并增强其转录活性;阻断PMP与THP-1细胞的相互作用可以抑制THP-1细胞HIF-1α的转录活性以及VEGF的生成。PMP激活的单核细胞可促进HUVECs在体外基质胶上形成管腔,chetomin干预导致管腔的数量明显减少。结论:PMP通过激活单核细胞的HIF-1α诱导其释放VEGF,导致新生血管的形成,这可能是PMP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生成的一种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微粒 单核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肘后正中入路联合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被引量:7
15
作者 农明善 黎斌兵 杨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324-3325,共2页
肱骨远端C型骨折是青壮年严重肘部损伤之一,预后较差,目前仍被认为是创伤骨科领域的难点。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对23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改良肘后正中经肱三头肌纵行人路并根据骨折类型采用拉力螺钉、克氏针及Y形解剖钢板联... 肱骨远端C型骨折是青壮年严重肘部损伤之一,预后较差,目前仍被认为是创伤骨科领域的难点。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对23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改良肘后正中经肱三头肌纵行人路并根据骨折类型采用拉力螺钉、克氏针及Y形解剖钢板联合固定手术治疗.获得了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骨折 肱骨远端 固定治疗 改良 肘部损伤 骨科领域 拉力螺钉 骨折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畸形愈合或骨不连的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贵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61-1161,1164,共2页
关键词 微型钢板螺钉 内固定 掌指骨 畸形愈合 骨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LASIK术后远期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钟利娟 李株坚 +5 位作者 张伟敏 农华 余为民 赵卫民 廖兰芳 陈灵侃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远期屈光回退的各种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96例(167眼)高度近视患者(术前SE-6.00^-10.00D),随访5~6a,对其中发生屈光回退的37眼和未发生屈光回退的130眼...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远期屈光回退的各种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96例(167眼)高度近视患者(术前SE-6.00^-10.00D),随访5~6a,对其中发生屈光回退的37眼和未发生屈光回退的130眼术前及术后5a的随访资料进行对比,检测LASIK术后不同时期的屈光度和屈光回退率;进行屈光回退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LASIK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1a、5a SE分别为(-0.08±0.31)D、(-0.09±0.32)D、(-0.15±0.47)D、(-0.15±0.46)D、(-0.21±0.51)D、(-0.55±0.80)D,均小于术前(P=0.000);术后不同时期屈光回退率分别为0、1.20%、2.40%、3.59%、5.40%、22.16%;屈光回退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生5个对屈光回退有意义的变量:(1)术前SE(P=0.003);(2)术前CCT(P=0.018);(3)术前与术后5a CCT变化值(术前CCT-术后5a CCT)(P=0.009);(4)术前与术后5a角膜曲率变化值(术前角膜曲率-术后5a角膜曲率)(P=0.019);(5)术中角膜中心切削直径(P=0.001)。屈光回退多因素分析:产生4个对屈光回退有意义的变量:术前SE高、术前与术后5a角膜曲率变化值小、术前与术后5a CCT小、术中角膜中心切削直径小者术后易出现屈光回退。它们对屈光回退的影响作用(标准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者易出现屈光回退)从大到小依次为:术前SE|-0.581|>术前与术后5a角膜曲率变化值|-0.370|>术前与术后5a CCT变化值|-0.302|>术中角膜中心切削直径|-0.231|。结论 LASIK可有效治疗-6.00^-10.00D的近视。术前SE高、术前与术后角膜曲率变化值小、术前与术后CCT变化值小、术中角膜中心切削直径小者术后易出现屈光回退。手术技术和激光治疗的不断改进,将有助于提高LASIK的预测性,避免屈光回退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屈光回退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感染1201例菌谱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传杰 卢美群 +1 位作者 韦勇法 吴克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 :研究临床感染菌谱分布 ,探讨临床感染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 ,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12 0 1例临床感染标本分离培养鉴定后监测常见分离菌的耐药菌株 (MDR)。结果 :标本混合感染率 6 2 % ,12 75株分离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 (5 6 ... 目的 :研究临床感染菌谱分布 ,探讨临床感染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 ,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12 0 1例临床感染标本分离培养鉴定后监测常见分离菌的耐药菌株 (MDR)。结果 :标本混合感染率 6 2 % ,12 75株分离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 (5 6 5 % )为主。葡萄球菌属 (16 0 % )、酵母样菌 (15 8% )、假单胞菌属 (13 7% )、埃希菌属(13 2 % )、克雷伯菌属 (11 7% )等是感染菌谱的主要菌群。葡萄球菌属主要是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其对甲氧苯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 72 4% ,16 3 % ,6 6 1% ;肠球菌中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占 5 2 %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中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的菌株分别占 2 3 2 % ,2 8 2 % ,10 5 %。结论 :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是感染菌谱中的主要病原菌 ,耐药菌株的增多和混合感染是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 ,临床应改进治疗手段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减少MDR的产生和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药物耐受性 临床感染 菌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例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武 赵钦来 贺云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42-1143,1166,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骨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8~2010年高龄股骨骨折患者90例,均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手术切口平均长度(10.12±3.24)cm,平...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骨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8~2010年高龄股骨骨折患者90例,均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手术切口平均长度(10.12±3.24)cm,平均手术时间(35.24±6.25)min,平均出血量(221.45±65.32)ml;平均随访(24.12±6.21)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总优良率91.11%(82/90),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94.85±8.46)分;无切口感染、假体松动、髋臼磨损、假体周围骨折、髋关节脱位者。结论:在没有手术禁忌证的前提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股骨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春祥 赵丽霞 覃华宏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1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方案对急性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2月确诊为急性CI并住院治疗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75例和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丁苯酞)53例。对两组患...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方案对急性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2月确诊为急性CI并住院治疗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75例和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丁苯酞)53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 CRP)和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NIHSS为(4.02±1.36)分,常规组为(7.69±2.53)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后两组hs CRP、LPA含量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常规组。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方案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能更有效地改善急性CI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且能降低患者血清hs CRP、LP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梗死 预后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