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M2和DNA的图像加密算法
1
作者 唐亦昕 张英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0,共8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公民对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保护公民的数据安全,并且满足“打赢新时代网络战争”的要求,对图像加密算法的研究与实现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国密SM2数字信封和脱氧核糖核酸...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公民对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保护公民的数据安全,并且满足“打赢新时代网络战争”的要求,对图像加密算法的研究与实现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国密SM2数字信封和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编码的图像加密技术,将图像编码技术、公钥技术、口令保护技术相结合.在该算法中,通过使用Python重点实现了密钥空间的复杂性、图像的鲁棒性、随机性、低相关性,同时对图像的直方图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实现公钥加密算法国产化替代的同时,增强了加密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2数字信封 Chen超混沌 Logistic混沌 鲁棒性 脱氧核糖核酸(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成像技术的安全二维码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轶群 魏悦川 +2 位作者 张敏情 周潭平 杨晓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24,共7页
扫码移动支付存在的安全漏洞已成为电子支付安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成像技术的安全二维码系统。首先,利用集成成像技术生成三维数字水印,作为商家标识;其次,对标识进行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再次,在菲涅耳域,利用安... 扫码移动支付存在的安全漏洞已成为电子支付安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成像技术的安全二维码系统。首先,利用集成成像技术生成三维数字水印,作为商家标识;其次,对标识进行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再次,在菲涅耳域,利用安全二维码系统把携带有签名信息的三维数字水印,经过压缩编码后隐藏到二维码中。最后,用户扫码识别并提取出隐秘数据,同时验证签名信息,如果验证通过,计算重构并显示出三维数字水印图像,经用户鉴别后确认是否支付,完成双向认证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三维数字水印被篡改、伪造、无正当理由式否认等情况。所提方法不仅增强了扫码移动支付的安全性,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便捷性。多个系统参数组合作为密钥,有效地增加了密钥维度,拓宽了密钥空间,增加了攻击的难度,提高了系统安全性与稳健性。双向认证可信的扫码支付既确保了用户个人资金的安全,也维护了商家的信誉和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二维码 三维认证 集成成像技术 三维光学信息隐藏 双向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编码的多接收方广义签密方案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益亮 王众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65,共13页
为解决具有多个接收方时的消息安全传输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编码的多接收方广义签密方案。首先,设计了一个能够满足IND-CCA2安全的多次加密McEliece方案;然后,与CFS签名方案相结合设计了基于编码的多接收方签密与广义签密方案。安全性... 为解决具有多个接收方时的消息安全传输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编码的多接收方广义签密方案。首先,设计了一个能够满足IND-CCA2安全的多次加密McEliece方案;然后,与CFS签名方案相结合设计了基于编码的多接收方签密与广义签密方案。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多接收方广义签密方案在机密性方面能够满足IND-CCA2安全,在不可伪造性方面能够满足EUF-CMA安全。与其他类似多接收方签密方案相比,所提方案不包含指数运算、双线性对运算等操作,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抗量子计算的优势。与先签名后加密的方式相比,所提方案私钥数据量更少,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密码 签密 广义签密 多接收方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翻译的载体选择式图像隐写方案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宗翰 刘佳 +2 位作者 柯彦 张敏情 罗鹏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3-743,共11页
针对基于载体选择的隐写算法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翻译的载体选择式图像隐写方案.发送方按载体选择的方法从图像库中选取秘密信息并得到含密图像,然后输入到跨域变换模型中进行跨域变换,生成跨域图像并传递给接收方;接收... 针对基于载体选择的隐写算法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翻译的载体选择式图像隐写方案.发送方按载体选择的方法从图像库中选取秘密信息并得到含密图像,然后输入到跨域变换模型中进行跨域变换,生成跨域图像并传递给接收方;接收方将跨域图像输入到发送方,由线下传递的跨域变换模型中得到含密图像,然后依据映射关系库将含密图像逆向转化为秘密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在容量、抗检测性和安全性方面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翻译 载体选择 载体合成 图像隐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