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0
1
作者 邢翠燕 吴明毅 范海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择期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用胸段硬膜外...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择期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后2h(T1)、术后4h(T2)、术后24h(T3)、术后48h(T4)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测定CD4+%和CD8+%,计算CD4+/CD8+比值,ELISA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清白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时段的血清应激激素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白介素-8(IL-8)及皮质醇(Cor)的含量。结果(1)B组T2、T3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2)除CD8+%外,两组CD4+%、CD4+/CD8+比值从T1开始下降(P<0.05),T2时B组降至最低(P<0.01),T3时A组降至最低(P<0.05);T1至T4时点B组CD4+%明显高于A组(P<0.05),T3至T4时点B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A组(P<0.05);T1时两组的IL-2水平开始下降,T2时B组降至最低(P<0.05),T3时A组降至最低(P<0.05),T3和T4时B组IL-2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sIL-2R水平从T1开始升高,A组T2时显著高于麻醉前水平,T3达最高峰;而B组各时间点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T2至T4时A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3)两组血清GH、PRL和Cor浓度均呈增高趋势(P<0.05),而血清IL-8浓度呈下降趋势(P<0.05);B组术中、术后各时间点GH、PRL、Cor及IL-8指标波动均较A组平稳。结论在麻醉和术后镇痛中辅以胸段硬膜外阻滞能减轻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麻醉 镇痛 胸部硬膜外麻醉 细胞免疫 应激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与双频谱指数监测地氟醚麻醉后苏醒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董龙禹 王锦华 +4 位作者 窦林彬 吴明毅 魏小玲 于燕 江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比较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MLAEP)与双频谱指数 (BIS)在预计地氟醚麻醉后苏醒的作用。方法  30例择期全麻腹部手术病人 ,诱导后地氟醚维持麻醉 ,麻醉停药前 3min记录MLAEP和BIS ,观察麻醉停药后命令反应时间、拔管时间及达到修... 目的 比较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MLAEP)与双频谱指数 (BIS)在预计地氟醚麻醉后苏醒的作用。方法  30例择期全麻腹部手术病人 ,诱导后地氟醚维持麻醉 ,麻醉停药前 3min记录MLAEP和BIS ,观察麻醉停药后命令反应时间、拔管时间及达到修正Aldrete计分 (MAS)≥ 9时间。结果 MLAEP的Nb潜伏期和BIS与苏醒各指标相关 ,但Nb潜伏期能更确切反映地氟醚麻醉后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双频谱指数 地氟醚 麻醉 苏醒 比较 麻醉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雷莫司琼不同时间给药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邢翠燕 吴明毅 +2 位作者 孙玉明 李江伟 褚文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0-821,共2页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盐酸雷莫司琼 临床观察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全麻 预防 给药 酸碱平衡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