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的解剖观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学停 孟翔凌 +1 位作者 王敬民 吴文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5-57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囊动脉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318例LC术中所见胆囊动脉数目、走行及与胆囊管的关系,分析处理技巧。结果胆囊动脉单支型979例(74.3%),双支型257例(19.5%),3支型24例(1.8%),缺如或细小型58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囊动脉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318例LC术中所见胆囊动脉数目、走行及与胆囊管的关系,分析处理技巧。结果胆囊动脉单支型979例(74.3%),双支型257例(19.5%),3支型24例(1.8%),缺如或细小型58例(4.4%)。走行于Calot三角1128例(85.6%),Calot三角外190例(14.4%)。起源于右肝动脉998例(75.7%),起源于肝总或肝左动脉197例(14.9%),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35例(2.7%),无法辨别起源的88例(6.7%)。走行于胆囊管内侧1094例(83.0%),走行于胆囊管前侧105例(8.0%),走行于胆囊管外侧103例(7.8%),走行于胆囊管后侧16例(1.2%)。结论了解胆囊动脉的解剖特点,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处理胆囊动脉的技巧,可减少血管损伤及出血,提高LC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 腹腔镜 胆囊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鲍恩武 王敬民 +2 位作者 刘其春 何新苗 徐义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09-410,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 8月~ 2 0 0 1年 5月 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再次选择腹腔镜的治疗结果。 结果  14例非胆管损伤性胆漏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2例胆...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 8月~ 2 0 0 1年 5月 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再次选择腹腔镜的治疗结果。 结果  14例非胆管损伤性胆漏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2例胆管损伤性胆漏中转开腹手术。 结论 腹腔镜能明确胆漏的病因 ,腹腔镜治疗明显缩短非胆管损伤性胆漏病人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1靶向TIMP3调控胆囊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学停 蔡军 +2 位作者 孙艳军 孙登群 吴文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4-519,共6页
目的研究miR-181靶向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TIMP3)调控胆囊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作用。方法培养胆囊癌GBC-SD细胞,转染miR-181 mimic、阴性对照(NC)mimic、TIMP3 siRNA、NC siRNA、表达TIMP3的重组质粒、空白质粒,荧光定量PCR检测miR-... 目的研究miR-181靶向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TIMP3)调控胆囊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作用。方法培养胆囊癌GBC-SD细胞,转染miR-181 mimic、阴性对照(NC)mimic、TIMP3 siRNA、NC siRNA、表达TIMP3的重组质粒、空白质粒,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81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TIMP3的表达量,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活力,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81靶向TIMP3;皮下注射转染miR-181 mimic或NC mimic的GBC-SD细胞后建立荷瘤鼠模型,检测移植瘤质量及miR-181、TIMP3表达量。结果细胞实验显示:转染miR-181 mimic促进细胞迁移及侵袭、抑制细胞中TIMP3的表达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力;转染TIMP3 siRNA促进细胞迁移及侵袭;转染表达TIMP3的重组质粒后,miR-181 mimic促进细胞迁移、侵袭的作用减弱。动物实验显示:转染miR-181 mimic使移植瘤的质量减轻、移植瘤中TIMP3的表达增加。结论miR-181具有促进胆囊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靶向抑制TIMP3是介导该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miR-181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