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8-2013年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熊晨皓 赵国平 +5 位作者 兰晓霞 冯樊 刘淑红 胡役兰 高宏伟 魏茂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分析1958-2013年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1993-2013年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摘录关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文章报道的疾病数据,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收集1958-2013年间自然疫源性疾病报告的文献1 295篇,984篇文献纳... 目的分析1958-2013年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1993-2013年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摘录关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文章报道的疾病数据,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收集1958-2013年间自然疫源性疾病报告的文献1 295篇,984篇文献纳入分析,涉及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种类为24种。通过对报道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华中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病例报道居全国首位,其余依次是华东、西南、东北、华南、华北、西北,最后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域。流行病学曲线显示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有明显的三个时期。分别为1958-1979年间的低流行时期,1980-1991年间的迅速增加时期以及1992-2013年间的流行稳定时期。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以农林牧渔职业最为常见。同时,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也有明显的性别分布。结论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区域,有的下降、消灭了;有的是上升趋势。自然疫源性疾病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分布特征,并且自然疫源性疾病与职业特点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认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预防控制仍是今后防病重点工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疫源性疾病 人间分布 地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汉族人群MYH9多态性与终末期肾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石理华 刘乾 +6 位作者 刘沙 梁彦军 赵国平 李瑛 胡役兰 李辉 魏茂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2,89,共5页
目的:探索我国部分汉族人群非肌性肌球蛋白9(MYH9)基因第22号外显子与24号外显子间基因序列多态性与终末期肾病(ESRD)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180例ESRD患者,并选择同期体检118例作为对照人群。采用PCR后... 目的:探索我国部分汉族人群非肌性肌球蛋白9(MYH9)基因第22号外显子与24号外显子间基因序列多态性与终末期肾病(ESRD)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180例ESRD患者,并选择同期体检118例作为对照人群。采用PCR后测序策略检测MYH-9基因多态性,运用Phase2.0软件计算多态性位点连锁关系,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采用网络AliBaba2软件完成。结果:采用双向测序共发现8个基因片段多态性位点,其中5个为新发多态性位点,3个为以前报道的多态性位点。新发多态性位点中,有2个多态性位点(G489A和A616C)位于MYH9基因第23内含子中。关联研究发现,G489A仅存在于ESRD患者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3),该结果提示该基因转换可能是危险因素。以前文献报道的Rs4821480(MYH9-92)、Rs2032487(MYH9-273)及Rs4821481(MYH9-787)未见与ESRD相关。连锁分析结果显示TCTCGGAT为最常见连锁形式,但ESRD人群该连锁基因型频率稍低于对照组,而TCTCGGCT和TCTCAGAT在ESRD人群出现频率较对照人群高。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MYH9基因第23内含子的野生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数量少于基因突变后的数量。结论:我国汉族人群MYH9基因23内含子附近基因序列的多态性及其连锁关系可能与ESRD发生、进展相关,该基因可能通过基因突变造成该区域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数量改变来影响疾病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ESRD)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ⅡA(MYH9)多态性 汉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孕妇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秋明 盛望望 +3 位作者 李颖 魏茂提 李玉明 杨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天津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孕妇妊娠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25日天津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孕妇信息,初步分析妊娠糖尿病患病率及患病危险因素。结果天津市某社区卫生服务... 目的探讨我国天津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孕妇妊娠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25日天津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孕妇信息,初步分析妊娠糖尿病患病率及患病危险因素。结果天津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孕妇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3%(414/1798,95%CI:21%~25%);妊娠糖尿病发生相关因素中,年龄、孕早期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升高、孕早期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较高均为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_(年龄)=1.04,95%CI:1.01~1.08;OR_(FPG)=2.82,95%CI:2.13~3.73;OR_(超重)=1.91,95%CI:1.44~2.52;OR_(肥胖)=2.46,95%CI:1.70~3.56)。妊娠过程中,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BMI高于非妊娠糖尿病孕妇(F_(SBP)=49.29,P<0.01;F_(BMI)=41.69,P<0.01);妊娠糖尿病孕妇的BMI较高趋势持续至分娩结束(t_(BMI)=5.45,P <0.01),SBP较高趋势持续至孕28周,两组SBP于产后42d接近(t_(SBP)=0.02,P=0.98)。结论天津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卡孕妇妊娠糖尿病呈高水平流行;妊娠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有高龄、孕早期FPG升高、孕早期超重/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