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心理障碍心因的辩证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茹 付文青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8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心理障碍 原因分析 心因模式 辨证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60
2
作者 张志群 郭兰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52-855,共4页
目的 :了解普通中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 ,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区的中学生采取多级随机抽样法 ,对抽到的 14 2 1名中学生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Beck抑郁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进行评估。结果 :自杀意念检... 目的 :了解普通中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 ,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区的中学生采取多级随机抽样法 ,对抽到的 14 2 1名中学生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Beck抑郁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进行评估。结果 :自杀意念检出率为 2 3 5 % ( 3 2 8 13 93 )。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有 :1 家庭因素 :父母离异、父 母去世、再婚家庭、童年期受虐待、家庭成员的暴力或自杀行为。 2 学校因素 :受同伴欺侮和欺侮别人。 3 物质滥用 :使用成瘾药物、吸烟、饮酒。 4 抑郁量表得分高。 5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人际关系因子、受惩罚因子得分高。 6 性别因素 :女性。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有 :学习成绩优良、独生子女和家庭关系和睦。结论 :自杀意念在中学生中有较高检出率 ,应根据其影响因素予以积极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自杀意念 断面调查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ck抑郁问卷在成都市中学生中的试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志群 郭兰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86-487,共2页
关键词 Beck抑郁问卷 成都市 中学生 心理发育 心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正确看待传染病在我国疾病谱中的位置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育强 李茹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11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传染病 中国 疾病谱 社会性疾病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预方式、不同应激源对血压、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娣 张月娟 阎克乐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年第3期215-219,共5页
探讨不同干预方式、不同应激源对血压、心率影响的差异。被试为本科生48人,采取干预方式、应激源、实验间期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干预方式为放松训练和预知,应激源为心算和恐怖影片。实验间期包括基线期、干预期、应激期、恢复期。实... 探讨不同干预方式、不同应激源对血压、心率影响的差异。被试为本科生48人,采取干预方式、应激源、实验间期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干预方式为放松训练和预知,应激源为心算和恐怖影片。实验间期包括基线期、干预期、应激期、恢复期。实验的因变量为每个实验间期的血压和心率。结果显示,心算应激引起的血压和心率升高显著高于恐怖影片应激引起的血压和心率的升高;放松训练组和预知组其干预期的血压和心率值都低于基线期;干预方式和应激源在血压和心率两个指标上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与恐怖情绪引起的紧张相比较,智力操作紧张更容易影响血压和心率;放松训练和预知对于对抗应激时血压和心率升高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同干预方式对于不同性质的应激源作用没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源 应激干预 血压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PF和EPQ的内外倾常模均值与样本均值的差异分析
6
作者 王进礼 李茹安 +2 位作者 王新 白学军 赵砚中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4-155,共2页
通过百人样本对16PF内外倾等的常模均值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以EPQ内外倾分数作为参照系,发现16PF内外倾常模向外倾维度偏6.64分,男性则向外倾偏一个标准差。
关键词 内外倾 心理测量 常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