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酸-雌激素偶联物的合成及其药理学活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灵芝 崔勇 +2 位作者 崔颖 龚海英 张永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大黄酸-雌激素偶联物,以期在保留雌激素对骨的作用的同时降低其对子宫内膜增殖的刺激。方法:经雌酚酮或雌二醇3-位酚羟基以烷基哌嗪或聚乙二醇哌嗪为桥合成与大黄酸相连的衍生物,通过MS,1HNMR,IR确定结构,并研究目标化... 目的:设计并合成大黄酸-雌激素偶联物,以期在保留雌激素对骨的作用的同时降低其对子宫内膜增殖的刺激。方法:经雌酚酮或雌二醇3-位酚羟基以烷基哌嗪或聚乙二醇哌嗪为桥合成与大黄酸相连的衍生物,通过MS,1HNMR,IR确定结构,并研究目标化合物对小鼠子宫内膜增殖的影响、对体外培养小鼠胚胎长骨生长的影响。结果:合成的10个目标化合物中,部分目标物能促进体外培养小鼠胚胎长骨的生长,桥链为乙基或丙基时,化合物的活性较雌酚酮相比减弱,当桥链为三聚乙二醇时,对骨的促生长活性增强。所测定的目标物均未对小鼠显示出刺激子宫内膜增殖的作用。结论:大黄酸-雌激素偶联物保留了雌激素对骨的作用,且降低了其对子宫内膜增殖的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大黄酸 偶联物 合成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龄对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唐存贵 李灵芝 +2 位作者 金鑫 张新宁 吕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鼠龄对大鼠去卵巢后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3月龄和6月龄Wistar雌性大鼠各16只,分别分为去卵巢组和假手术组。去卵巢组行双侧卵巢切除,6个月后,测定大鼠骨密度、骨矿含量、股骨生物力学和股骨远端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鼠龄对大鼠去卵巢后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3月龄和6月龄Wistar雌性大鼠各16只,分别分为去卵巢组和假手术组。去卵巢组行双侧卵巢切除,6个月后,测定大鼠骨密度、骨矿含量、股骨生物力学和股骨远端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全身及脊柱骨密度、骨矿盐含量、股骨最大压缩载荷、最大压缩应力、弹性模量均明显下降(P<0.01);骺板下骨小梁结构排列稀疏,骨小梁间的连接性变差,总量明显减少,6月龄组更明显。结论3月龄和6月龄大鼠去卵巢6个月,均可发生骨质疏松症。6月龄大鼠骨质疏松程度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生物力学 形态结构 去卵巢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对氨基酸海因手性化合物的选择性结合和透过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辉 张力 +1 位作者 郭洪声 王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1-265,共5页
合成了可对氨基酸海因对映异构体选择性分离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利用紫外光谱法比较不同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的作用能力。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在极性溶剂中制备了5R-5氨-基酸海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通过Scatchard分析法研究膜中结合... 合成了可对氨基酸海因对映异构体选择性分离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利用紫外光谱法比较不同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的作用能力。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在极性溶剂中制备了5R-5氨-基酸海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通过Scatchard分析法研究膜中结合位点情况。通过膜透过实验研究印迹膜对外消旋体的分离特性。Scatchard分析显示聚合物膜中形成了两类结合位点,其解离常数分别为1.88mmol/L和5.14mmol/L;选择性透过实验表明膜中形成了与5R-5氨-基酸海因分子形状和功能基因位置匹配的孔穴。与非印迹聚合物膜相比,印迹聚合物膜对对映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R-5-氨基酸海因 分子印迹 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对映体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不同训练条件下的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于利人 周蔚 +2 位作者 陈立军 靳秋月 史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6-549,554,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SD大鼠跑台运动模型,观察不同训练负荷条件下大鼠脑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的变化。方法:实验建立有氧、无氧、有氧和无氧交替运动SD大鼠跑台运动训练模... 目的:通过建立SD大鼠跑台运动模型,观察不同训练负荷条件下大鼠脑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的变化。方法:实验建立有氧、无氧、有氧和无氧交替运动SD大鼠跑台运动训练模型,有氧运动组采用递增负荷训练,无氧运动组采用高速间歇训练,交替运动组采用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交替训练,每组24只大鼠,均训练6周,并设立正常对照组(8只大鼠)。各组大鼠每训练2周处死8只,然后用机器匀浆法提取大鼠脑组织匀浆介质,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脑组织T-SOD,Mn-SOD和CuZn-SOD活性。结果:训练2周后,无氧组大鼠脑组织T-SOD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随着训练周期的延长,其T-SOD水平逐渐增加(P<0.05);交替组大鼠脑组织T-SOD和Mn-SOD活性在训练2周时最高(P<0.05),之后随着训练周期的延长逐渐降低;各运动大鼠脑组织CuZn-SOD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氧运动训练一定时间后可以增加大鼠脑组织T-SOD的活性,交替运动大鼠训练2周对提高脑组织T-SOD和Mn-SOD活性最佳,运动对大鼠脑组织CuZn-SOD活性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大鼠 脑组织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水合硝酸三(2-苯并咪唑亚甲)胺合锌(Ⅱ)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洪声 周广彦 +1 位作者 王瑾玲 缪方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合成了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简称NTB)及一水合硝酸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锌(Ⅱ)C26H23N9O7Zn。由红外光谱分析得出锌(Ⅱ)与配体中的氮发生配位。其单晶体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42d(NO.1... 合成了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简称NTB)及一水合硝酸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锌(Ⅱ)C26H23N9O7Zn。由红外光谱分析得出锌(Ⅱ)与配体中的氮发生配位。其单晶体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42d(NO.122),晶胞参数为a=22.349(3)b=22.349(3)c=22.255(4)。晶体结构由直接法解出,R=0.061。分子由NTB和锌(Ⅱ)及一分子水、两个硝酸根组成。整个分子呈现不规则的C3v对称特点,配合物中锌(Ⅱ)的配位构型为扭曲的三角双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 NTB 苯并咪唑亚甲基 配合物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单纯形网格法优化磷酸川芎嗪微乳处方 被引量:9
6
作者 崔颖 张韻慧 郭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通过处方优化法确定磷酸川芎嗪微乳各项比例,以获得最高药物透皮速率。方法:绘制伪三元相图,在微乳区内,根据四元单纯形优化法进行处方设计,建立不同处方组成与体外透皮吸收速率之间响应方程,验证处方准确性。利用SOLVER工具求得... 目的:通过处方优化法确定磷酸川芎嗪微乳各项比例,以获得最高药物透皮速率。方法:绘制伪三元相图,在微乳区内,根据四元单纯形优化法进行处方设计,建立不同处方组成与体外透皮吸收速率之间响应方程,验证处方准确性。利用SOLVER工具求得优化处方及方程极大值,并对优化处方进行粒径和稳定性考察。结果:响应方程预测的指标值与实测值相近,所得的优化微乳透皮吸收速率为13.89μg/cm2.h,优化微乳平均粒径为12.5 nm,优化微乳在实验条件下6个月外观和药物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所建立的响应方程能够较准确的对药物透皮速率进行预测,优化微乳药物透皮吸收速率显著增大,性质稳定,可作为经皮给药的新型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川芎嗪 微乳 经皮给药 单纯形网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类似物的合成 被引量:7
7
作者 陈辉 崔颖 李灵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合成红景天苷类似物。方法以取代苯甲醛为原料,经硼氢化钠还原,合成苷元,分别与溴代乙酰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反应生成乙酰糖苷,脱乙酰基,生成糖苷。结果成功合成了3A1~3G1、3A2~3G2、3A3~3G3,共21个红景天苷类似物,通过CA和Sc... 目的合成红景天苷类似物。方法以取代苯甲醛为原料,经硼氢化钠还原,合成苷元,分别与溴代乙酰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反应生成乙酰糖苷,脱乙酰基,生成糖苷。结果成功合成了3A1~3G1、3A2~3G2、3A3~3G3,共21个红景天苷类似物,通过CA和Scifinder进行结构检索,合成的化合物中除3A1、3A2、3B1、3B2、3F1、3G1外均为新化合物。其结构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质谱(MS)确证。结论采用的合成方法适合红景天苷类似物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类似物 Koenigs-Knorr法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台运动训练对大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蔚 陈立军 +3 位作者 张敏 靳秋月 谢红 史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7-450,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跑台运动模型,观察不同训练负荷对大鼠脑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羟自由基(OH·)的影响。方法:建立有氧、无氧、有氧和无氧交替运动大鼠跑台运动训练模型,有氧运动时采用递增负荷训练,无氧运动时采... 目的:建立大鼠跑台运动模型,观察不同训练负荷对大鼠脑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羟自由基(OH·)的影响。方法:建立有氧、无氧、有氧和无氧交替运动大鼠跑台运动训练模型,有氧运动时采用递增负荷训练,无氧运动时采用高速间歇训练,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训练结束后用机器匀浆法提取大鼠脑组织匀浆介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脑组织T-AOC,CAT活性和OH·抑制能力。结果:有氧组大鼠OH·抑制能力要低于其他各组(P<0.05),但训练6周后,和其他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交替组大鼠脑组织CAT活性要高于其他三组(P<0.05),而无氧组偏低(P<0.01);有氧运动组大鼠脑组织T-AOC要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有氧运动的氧化损伤要强于其他各组,但是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其抗氧化能力也随之加强。长期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将有利于机体提升抗氧化损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脑组织 总抗氧化能力 过氧化氢酶 羟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酸-雌酮对骺板TGF-β1及其受体TβRⅡ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灵芝 倪宁 +2 位作者 张丽 张永亮 龚海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743-1745,共3页
目的考察新型雌激素衍生物——大黄酸-雌酮对小鼠长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TβRⅡ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该化合物对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6 d胚胎小鼠前肢尺骨在BGJb培养基中培养48 h,培养基中分别含有1×10-6mol/L... 目的考察新型雌激素衍生物——大黄酸-雌酮对小鼠长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TβRⅡ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该化合物对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6 d胚胎小鼠前肢尺骨在BGJb培养基中培养48 h,培养基中分别含有1×10-6mol/L大黄酸-雌酮、雌酚酮、大黄酸及雌酚酮+大黄酸混合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长骨骺板静止区、增殖区和肥大区TGF-β1和TβRⅡ基因表达产物。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雌酚酮组、大黄酸-雌酮和雌酚酮+大黄酸混合组骺板各区TGF-β1和TβRⅡ蛋白水平明显上调。大黄酸组仅肥大区TβRⅡ上调,其他各区TGF-β1和TβRⅡ蛋白水平均无明显改变。与雌酚酮组相比,大黄酸-雌酮组静止区和增殖区TGF-β1和TβRⅡ的表达均增强。结论培养基中加入大黄酸-雌酮可上调长骨TGF-β1及其受体的表达,并可能与其促进体外培养胚胎小鼠长骨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酚酮 大黄酸 长骨 培养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成骨样细胞和前破骨样细胞ER亚型、OPG/RANKL/RANK系统、IL-6及其受体以及破骨细胞标志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越 朱雅琴 +2 位作者 吴健 孙维甲 李灵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60-264,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人成骨样细胞系(U2-OS、MG-63)和两种人前破骨样细胞系(U937、HL-60)ER亚型、OPG/RANKL/RANK系统、IL-6及其受体以及破骨细胞标志基因表达的差异,为今后研究雌激素与IL-6等细胞因子在骨组织中相互关系提供适宜的细胞模...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人成骨样细胞系(U2-OS、MG-63)和两种人前破骨样细胞系(U937、HL-60)ER亚型、OPG/RANKL/RANK系统、IL-6及其受体以及破骨细胞标志基因表达的差异,为今后研究雌激素与IL-6等细胞因子在骨组织中相互关系提供适宜的细胞模型。方法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ERα、ERβ的表达,ELISA法测定IL-6的分泌,OPG、RANKL、RANK及IL-6受体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TRAP、MMP-9则采用RT-PCR技术进行分析。结果(1)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证实四种细胞均表达ERα和ERβ;(2)四种细胞不同程度地表达OPG和RANKL,而RANK则仅见于U937细胞表达;(3)四种细胞均表达IL-6受体(IL-6Rα、gp130),除U2-OS细胞外其余三种细胞均组成型分泌IL-6;(4)破骨细胞标志基因TRAP在两种人前破骨样细胞U937、HL-60中均表达,且表达水平相近;而MMP-9仅在U937细胞中弱表达;两种人成骨样细胞U2-OS、MG-63未见有这两种基因表达。结论筛选出用于研究雌激素与IL-6等细胞因子在骨组织中相互关系的细胞模型,同时也为今后深入阐明骨靶向和其他新型抗骨质疏松雌激素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样细胞 前破骨样细胞 雌激素受体 OPG/RANKL/RANK系统 IL-6及其受体 骨细胞标志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骨质疏松症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璐 闫玉仙 张西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50-453,449,共5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世界性高发生率的、易于引发骨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治疗药物主要有促骨合成药和抑制骨吸收药。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多肽、激素、细胞因子等靶向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的促骨合成...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世界性高发生率的、易于引发骨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治疗药物主要有促骨合成药和抑制骨吸收药。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多肽、激素、细胞因子等靶向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的促骨合成药有:PTH、钙敏感受体负向调节剂calcilytics、雷尼酸锶、PYK2抑制剂;抑制骨吸收药有OPG、Denosumab;抑制骨基质降解的组织蛋白K等新型药物。它们有的已经上市,有的处于临床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信号转导 钙敏感受体负向调节剂 PYK2抑制剂 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4-吡啶)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松花蛋中铅的含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彦莉 郝丽 +1 位作者 刘玮 何淑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324-7325,共2页
[目的]探讨四-(4-吡啶)卟啉与铅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以准确测定松花蛋中铅含量。[方法]测定和研究了pH值、温度、反应时间、共存离子、表面活性剂、试剂的用量等多因素对铅和四-(4-吡啶)卟啉的显色反应的影响,进而确定了反应的最适... [目的]探讨四-(4-吡啶)卟啉与铅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以准确测定松花蛋中铅含量。[方法]测定和研究了pH值、温度、反应时间、共存离子、表面活性剂、试剂的用量等多因素对铅和四-(4-吡啶)卟啉的显色反应的影响,进而确定了反应的最适合条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测定松花蛋中铅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条件下,四-(4-吡啶)卟啉能与铅在碱性介质中生成稳定的配合物,配位比为1∶1 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64 nm,当铅含量在0~0.8 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将其用于松花蛋中铅含量的测定,结果较为准确。[结论]在反应的最适合条件下建立的新型测定松花蛋中铅含量的分析方法具有方法简单、安全、结果比较准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蛋 四-(4-吡啶)卟啉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GF1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辉 吴旭东 +1 位作者 龚燕华 阴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原核表达人表观抑制因子Polycomb家族成员PCGF1蛋白片段,并制备其鼠源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人PCGF1基因编码区部分序列(CDS区第382~567bp的DNA片段)并插入到pET-32a(+)质粒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His-PCGF1-128... 目的:原核表达人表观抑制因子Polycomb家族成员PCGF1蛋白片段,并制备其鼠源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人PCGF1基因编码区部分序列(CDS区第382~567bp的DNA片段)并插入到pET-32a(+)质粒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His-PCGF1-128/189融合蛋白(简写为His-N128/189)的原核表达。利用所表达的融合蛋白中含有的6×His标签进行亲和层析纯化。用所获得的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分别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法筛选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免疫双向扩散法鉴定mAb的Ig亚类。取1株杂交瘤细胞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腹水,利用Millipore公司的mAb纯化试剂盒纯化mAb,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Ab的效价。结果:表达纯化了重组人His-N128/189蛋白;筛选出2株可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人PCGF1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免疫球蛋白类型均为IgG1类;通过腹水制备和纯化获得高效价(1∶6000)、高特异性的鼠抗人PCGF1 mAb。结论:原核表达的PCGF1片段融合蛋白可以被纯化,并具有足够的蛋白免疫原性,所制备的相应mAb可特异识别内源性和外源性PCGF1蛋白,可以运用于PCGF1基因功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GF1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纳米铁共振光散射探针的研究
14
作者 刘玮 董彦莉 +1 位作者 何淑平 曹义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4833-14833,14836,共2页
[目的]探索定量测定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方法。[方法]采用Fe(OH)3纳米粒子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研究纳米铁-BSA反应体系测定生物大分子的最优条件及效果。[结果]纳米铁-BSA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是pH值为7.4,纳米铁溶液的加入量为0... [目的]探索定量测定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方法。[方法]采用Fe(OH)3纳米粒子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研究纳米铁-BSA反应体系测定生物大分子的最优条件及效果。[结果]纳米铁-BSA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是pH值为7.4,纳米铁溶液的加入量为0.5ml,定量测定时选择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均为477 nm。将配好的溶液放置35 min后再进行测定稳定性较好。在上述优化条件下,用该体系测定BSA的线性范围在0.07~0.60μg/ml,线性方程为IRLS=38.0+1583.3C(μg/ml),相关系数为0.99712,检出限为10.2 ng/ml。控制误差在5%以内,该体系对较高浓度的金属离子以及从1.0~10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氨基酸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且灵敏度高,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BSA体系 共振光散射 探针 氢氧化铁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仿、硝基苯与三甲苯异构体的过量摩尔体积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贵增 欧阳钢锋 +2 位作者 邓桂茹 杨洋溢 黄钟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5-58,共4页
在298 15K下,用振动管密度计在全浓度范围内测量了氯仿、硝基苯分别与均三甲苯、偏三甲苯构成的二元液体混合物的过量摩尔体积VE。其中氯仿与均、偏三甲苯的VE为正值,且均三甲苯>偏三甲苯;硝基苯与均、偏三甲苯的VE为负值,且偏三甲苯... 在298 15K下,用振动管密度计在全浓度范围内测量了氯仿、硝基苯分别与均三甲苯、偏三甲苯构成的二元液体混合物的过量摩尔体积VE。其中氯仿与均、偏三甲苯的VE为正值,且均三甲苯>偏三甲苯;硝基苯与均、偏三甲苯的VE为负值,且偏三甲苯>均三甲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摩尔体积 振动管密度计 三甲苯 氯仿 硝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