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郭永飞 陈德玉 +6 位作者 徐建伟 王新伟 王良意 何志敏 陈宇 袁文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发生沉陷的原因及其对颈椎曲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改善对策。方法:对24例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发生沉陷的病例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密度、钛网修剪及放置情况、钢板类型、终板处理情...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发生沉陷的原因及其对颈椎曲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改善对策。方法:对24例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发生沉陷的病例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密度、钛网修剪及放置情况、钢板类型、终板处理情况等,JOA评分法评价手术前后及钛网沉陷后神经功能改变情况,测量手术前后及钛网沉陷后颈椎曲度“D”值并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钛网发生沉陷的原因主要为钛网修剪放置不当、终板刮除过多、术中过度撑开、骨密度下降、选用钢板不适当。术后JOA评分平均增加6.5分(P<0.01),颈椎曲度“D”值平均提高9.25±2.52mm(P<0.05),发生钛网沉陷后18例JOA评分平均增加1.8分,6例平均下降2.1分,“D”值视钛网沉陷发生部位的不同增减不一,但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对颈椎曲度和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通过合理修剪、放置钛网并使用垫片、椎间适度撑开、保留相邻终板、选用全锁定钢板等措施,可有效防止术后钛网沉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钛网 植骨 沉陷 椎体次全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良意 周杰 +2 位作者 曹前来 杨海涛 王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2年1月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资料,男20例.女12例:年龄48...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2年1月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资料,男20例.女12例:年龄48~76岁,平均52.32±5.73岁。脊髓型颈椎病26例,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6例。病变累及3个节段29例,累及4个节段3例。术前JOA评分为8.07±1.82(5~11)分,颈前柱高度为67.29+2.63(61.98.73.01)mm,颈椎曲度C值为2.86±2.63[(一3.14)~8.42]。均行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其中脊髓主要受压节段采用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脊髓次要受压节段行椎间隙减压。观察手术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时JOA评分、颈前柱高度与颈椎曲度C值的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90~160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量100—350ml,平均200ml。术后1例出现饮水呛咳,术后2周恢复正常;2例出现声音嘶哑,经对症处理均于术后1个月内恢复正常。随访12~24个月,平均14.0+3.1个月。术后6~12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无假关节形成和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术后l周、6个月、12个月时颈前柱高度、颈椎曲度C值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12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68-38±11.07)%,按改善率评定手术疗效,优11例,良17例,好转4例。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颈椎病 前路减压 内固定 脊柱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经颅磁及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及潜伏期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余科炜 李家顺 +5 位作者 贾连顺 袁文 胡玉华 石志才 戴伯军 何海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25-628,共4页
目的 :比较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 MEP)与电刺激 MEP在刺激方式、信号特征和临床意义等方面的异同。方法 :2 0只雄性 SD大鼠经静脉麻醉后采用 Mag2型磁刺激仪和 Cantada型肌电图仪分别进行单次经颅磁及电刺激 ,观察不同刺激强度下 ,在 T1... 目的 :比较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 MEP)与电刺激 MEP在刺激方式、信号特征和临床意义等方面的异同。方法 :2 0只雄性 SD大鼠经静脉麻醉后采用 Mag2型磁刺激仪和 Cantada型肌电图仪分别进行单次经颅磁及电刺激 ,观察不同刺激强度下 ,在 T1 2 硬膜外和双侧前肢伸肌和后肢腓肠肌记录的 MEP变化特征。结果 :磁刺激脊髓 MEP先正后负 ,以 P1 或 N1 波最显著 ,波形不够稳定 ,个体间差异较大 ,随着刺激强度增大 ,MEP潜伏期缩短 ,波幅增大。近阈值电刺激 MEP与相应的超强磁刺激 MEP潜伏期相近 ,波幅也相差不大。结论 :采用单次磁或电刺激 MEP仍能客观反映脊髓运动传导束的功能状态 ,电和磁刺激的 MEP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源成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发电位 磁刺激 电刺激 脊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修饰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电生理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余科炜 叶晓健 +3 位作者 冯红 曲伸 李家顺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21-624,共4页
目的 :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 ,观察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BDNF)基因修饰成肌细胞对损伤脊髓的治疗作用。 方法 :3 0只 SD大鼠在 T9水平制成脊髓横断损伤模型 ,并随机分为基因细胞组 ( A组 )、成肌细胞组 ( B组 )及... 目的 :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 ,观察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BDNF)基因修饰成肌细胞对损伤脊髓的治疗作用。 方法 :3 0只 SD大鼠在 T9水平制成脊髓横断损伤模型 ,并随机分为基因细胞组 ( A组 )、成肌细胞组 ( B组 )及损伤对照组 ( C组 ) ,每组 10只大鼠。术后 3个月 ,采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 ( CSEP)和运动诱发电位 ( MEP)等电生理检测技术 ,观察轴突是否有再生及其神经功能恢复程度。 结果 :( 1) A组中 3只大鼠损伤 3个月后出现 CSEP波 ,5只出现 MEP波 ,B,C组动物未发现电生理信号恢复 ;( 2 )重新出现的 CSEP或 MEP信号均较损伤前波幅减低 ,潜伏期延长。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基因修饰 成肌细胞移植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电位对急性颈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状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余科炜 李家顺 +4 位作者 徐龙江 杨海涛 田毅华 赵卫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 :研究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MEP)和体感诱发电位 (SEP)对颈髓损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采用Mag2型磁刺激仪对 2 7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MEP检查 ,在双侧外展拇短肌 (APB)和胫前肌 (AT)进行记录 ,采用Keypoint肌电图... 目的 :研究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MEP)和体感诱发电位 (SEP)对颈髓损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采用Mag2型磁刺激仪对 2 7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MEP检查 ,在双侧外展拇短肌 (APB)和胫前肌 (AT)进行记录 ,采用Keypoin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ASIA 92运动评分和损伤标准分级。随访 15例 ,并以 2 0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结果 :颈髓损伤组APB肌MEP潜伏期为 31 4±11 4ms,波幅为 0 35± 0 2 1mV ,AT肌潜伏期为 44 5± 15 9ms,波幅为 0 38± 0 5 1mV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全瘫患者无MEP信号 ,不全瘫患者MEP潜伏期延迟 ,波幅下降。MEP潜伏期延迟程度与A SIA运动评分相关 (P <0 0 1)。多数SCI患者上肢或下肢SEP消失或潜伏期延迟 ,但SEP结果与MEP结果不一致 ,与ASIA运动功能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颈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肌力大小与MEP异常表现密切相关 ,MEP检查能为判断脊髓运动传导束功能状态提供客观、定量的依据 ,SEP检查不能反映运动功能的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 磁刺激 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6
6
作者 陆萍 高慧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6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镜 手术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前路可调式一体化钢板融合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测试
7
作者 王良意 周杰 +2 位作者 李红 邢斐 王以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研制腰椎前路可调式一体化钢板融合器(ALCP),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方法:根据国人腰椎结构特点设计,应用医用钛合金材料制成ALCP。取15具6月龄猪腰椎标本,随机分成3组,每组5具,一组不行任何处理(对照组);两组行L3/4、L4/5椎间... 目的:研制腰椎前路可调式一体化钢板融合器(ALCP),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方法:根据国人腰椎结构特点设计,应用医用钛合金材料制成ALCP。取15具6月龄猪腰椎标本,随机分成3组,每组5具,一组不行任何处理(对照组);两组行L3/4、L4/5椎间盘切除,并在L4椎体上开槽,一组用ALCP固定(ALCP组),另一组用前路钢板人工椎体固定(AVB组),测量每组标本在受到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屈及扭转状态下的载荷-位移、载荷-应变关系及强度和刚度的变化。结果:三组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和侧屈时腰椎的应变随载荷增大而增大,相同载荷下三组间应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500N以内载荷作用下,腰椎纵向压缩位移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三组间位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500N载荷轴向压缩时,ALCP组的应力强度最大(P<0.05),而在前屈、后伸及侧屈时三组间应力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轴向刚度和弯曲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LCP组的最大扭矩为4.12N·m,AVB组为3.87N·m,对照组为4.18N·m,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LCP组的扭转刚度与AVB组和对照组比较亦无显著性显差异(P>0.05)。结论:腰椎经ALCP固定后的生物力学性能接近人工椎体加前路钢板固定和正常腰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前路减压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泌尿系碎石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小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2期59-60,共2页
目的 探讨钬激光泌尿系碎石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分析 2 1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要点。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 5~ 8d ,平均 7d ,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达 95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患者特点 ,给予患者良好... 目的 探讨钬激光泌尿系碎石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分析 2 1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要点。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 5~ 8d ,平均 7d ,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达 95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患者特点 ,给予患者良好的术前宣教、严谨的术中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 泌尿系碎石术 护理措施 尿路结石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