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秦代汉初货币制度发微--张家山汉简与睡虎地秦简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罗运环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104,共7页
睡虎地秦简《金布律》、张家山汉简《钱律》开辟了大一统国家货币立法之先河,对比此二种法律文书,结合考古资料、传世文献及历史背景,可以发现在货币法律文书文体、货币种类、货币硬件管理、货币换算、铸币权等方面,汉代货币制度较之秦... 睡虎地秦简《金布律》、张家山汉简《钱律》开辟了大一统国家货币立法之先河,对比此二种法律文书,结合考古资料、传世文献及历史背景,可以发现在货币法律文书文体、货币种类、货币硬件管理、货币换算、铸币权等方面,汉代货币制度较之秦代有继承也有修订,比秦律更加完善,为汉武帝时期货币制度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虎地秦简《金布律》 张家山汉简《钱律》 秦代汉初 货币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玺文字“厃”的地域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萧毅 《长江学术》 2010年第3期143-147,共5页
古玺中的"厃"见于三晋玺和燕玺,有较强的地域性。燕玺"厃"字中画直出,无饰笔;三晋玺"厃"字中画多为曲笔(可确定的仅一例为直笔),或有饰笔。在带有"厃"字的古玺中,方形白文玺、长条朱文玺皆为燕... 古玺中的"厃"见于三晋玺和燕玺,有较强的地域性。燕玺"厃"字中画直出,无饰笔;三晋玺"厃"字中画多为曲笔(可确定的仅一例为直笔),或有饰笔。在带有"厃"字的古玺中,方形白文玺、长条朱文玺皆为燕玺,方形朱文玺则多为晋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玺 古玺文字 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官玺札记二则
3
作者 萧毅 王一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3-97,共5页
楚官玺"上相邦玺",原整理者的释读可从,"相"字的形体复原不够准确;楚官玺"邞菱□玺"应该为四字玺,或可复原为"邞菱之玺"。这里据楚文字构形规律试作这两方楚玺的复原图。
关键词 楚玺 官玺 上相邦玺 邞菱之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氾地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尉侯凯 《管子学刊》 2019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春秋时期的郑国有两个氾地,一个是位于今河南中牟的东氾,一个是位于今河南襄城的南氾,此外,郑国还有一个位于今河南荥阳的汜地。由于"氾""汜"形近易讹,导致人们对三地的认识颇为混乱。宋代学者王安国认为"氾&q... 春秋时期的郑国有两个氾地,一个是位于今河南中牟的东氾,一个是位于今河南襄城的南氾,此外,郑国还有一个位于今河南荥阳的汜地。由于"氾""汜"形近易讹,导致人们对三地的认识颇为混乱。宋代学者王安国认为"氾"皆为"汜"之讹,读为"祀",清代学者臧庸曾加以反驳,并对东氾、南氾、汜的读音、位置辨析地至为明晰,结论稳妥可靠。最近台湾学者金宇祥先生据清华简《系年》等相关材料,再次认为"氾"皆为"汜"之讹,但给出的证据并不可靠,恐难凭信。文章最后讨论了清华简《郑文公问太伯》中可能与郑地南氾有关的几个地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邑彊(疆)”印释
5
作者 萧毅 《长江学术》 2012年第3期146-148,共3页
关于《古玺汇编》2254号古玺的性质,迄今未有定论。从文字、文献等角度分析,2254号古玺为官玺的可能性较大。
关键词 古玺汇编 古玺 官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