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花秋实 继往开来——武汉音乐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2-133,共12页
武汉音乐学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授予单位,全国首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试点单位,现建有艺术学门类"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学门类"思想政... 武汉音乐学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授予单位,全国首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试点单位,现建有艺术学门类"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学门类"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起,学院邢台招收培养"艺术学理论"博士生(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文章论述了武汉音乐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述了武汉音乐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从1979年至1989年起步阶段、1990年至1999年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加速阶段,论及了"武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音乐学院200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
2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45-,共1页
武汉音乐学院2的3届硕士研究生于2003年6月2一7日通过毕业论文答辩,顺利毕业。本届研究生有两大类专业:音乐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教育,其研究生姓名、专业、答辩题目和导师如下: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武汉音乐学院 20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作品表演版本研究二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2-60,共9页
文章是作者对《经典音乐作品版本学研究》课程教学思考的延续,以两首经典作品在音乐分析基础上展开的版本比较,为音乐表演专业学习者的作品研习提供了样例及建议。作者建议音乐表演学习者将表演版本比较当作一种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 文章是作者对《经典音乐作品版本学研究》课程教学思考的延续,以两首经典作品在音乐分析基础上展开的版本比较,为音乐表演专业学习者的作品研习提供了样例及建议。作者建议音乐表演学习者将表演版本比较当作一种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乐曲分析和版本比较中应重视作品的整体性和表演过程的完整性,同时还要关注其中的每一个局部与细节,特别是那些在表演时容易被忽视的要点和容易被略过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分析 音乐表演 版本比较 琴歌《阳关三叠》 勃拉姆斯《A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Op.100)第一乐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赫晚期音乐风格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贾春玉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00-103,共4页
巴赫作为巴洛克时期的典型代表其风格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巴赫在晚期音乐风格上表现出与前期的音乐风格明显不同的特征。本文从巴赫晚期代表作《哥德堡变奏曲》出发,分析、总结了巴赫晚期的音乐风格特点。
关键词 巴赫 《哥德堡变奏曲》 “前古典”风格 巴洛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表演专业“音乐分析”教学二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34,共10页
文章是作者根据"第三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整理而成。基于作者为"音乐表演"专业开设的两门有关"音乐分析"的课程,通过两个课例,强调音乐分析应服务音乐表演、应真正成为作家作品和表... 文章是作者根据"第三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整理而成。基于作者为"音乐表演"专业开设的两门有关"音乐分析"的课程,通过两个课例,强调音乐分析应服务音乐表演、应真正成为作家作品和表演者之间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音乐分析 音乐表演 [俄]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 1873-1943) 艺术歌曲《春潮》op.14 no.11 [美籍奥地利]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 《钢琴组曲》op.25第一乐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综合音乐艺术精品展示成为常态——音乐艺术院校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相比时代的要求、教育工作的使命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音乐艺术院校在教育观念、专业概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和问题。武汉音乐学院大力推进音乐艺术院校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促进"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相比时代的要求、教育工作的使命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音乐艺术院校在教育观念、专业概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和问题。武汉音乐学院大力推进音乐艺术院校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促进"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建设,着力实现培育综合素质高、专业视野广、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音乐艺术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综合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武当山志中音乐史料考略
7
作者 胡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70,78,共10页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道教圣名山和文化名山地。明代是武当山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武当山山志编纂的重要阶段。文章以任自垣、方升、王佐、卢重华等人编纂的四部系列明代武当山志为据,对其中珍贵的音乐史料进行了考察与研究。
关键词 武当 明代山志 音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音乐中调式音阶的发展脉络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军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54-56,共3页
文章从古希腊四音列体系入手,以西方调式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为基本依据,通过对四音列进行二次扩充,最终形成七声音阶的大胆设想,用作者自己的观点阐明西方调式音阶的发展线索。
关键词 西方音乐 调式音阶 脉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凡哈塞尔《内蕴》中钢琴与电子音乐的声部结合关系
9
作者 徐超兰 《音乐时空》 2015年第3期47-49,共3页
美国现代作曲家丹·凡哈塞尔的作品《内蕴》是一首为钢琴与Max/MSP而作的典型混合媒介的电子音乐作品,它融合了声学乐器与电子音乐,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将两者紧密的结合。本文中主要以作品中所运用的"衍生"与"对比&q... 美国现代作曲家丹·凡哈塞尔的作品《内蕴》是一首为钢琴与Max/MSP而作的典型混合媒介的电子音乐作品,它融合了声学乐器与电子音乐,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将两者紧密的结合。本文中主要以作品中所运用的"衍生"与"对比"两种关系为核心,以相关谱例为参照,详细描述"衍生"与"对比"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凡哈塞尔 《内蕴》 衍生与对比 混合媒介的电子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湖北的汉唐道教之乐舞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100,共6页
历史上荆楚大地巫风浓郁,弥漫着浪漫主义的神秘气息。汉唐以来,湖北道教乐舞艺术被广泛运用于荆楚祭祀活动之中,荆楚先后涌现出不少精通乐律的名师高道,他们潜心于名山宫观以乐修身、以琴明志。荆楚道教乐舞以先秦荆楚巫祝歌舞为基础,... 历史上荆楚大地巫风浓郁,弥漫着浪漫主义的神秘气息。汉唐以来,湖北道教乐舞艺术被广泛运用于荆楚祭祀活动之中,荆楚先后涌现出不少精通乐律的名师高道,他们潜心于名山宫观以乐修身、以琴明志。荆楚道教乐舞以先秦荆楚巫祝歌舞为基础,秉承楚地先民的文化精神,以其宗教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的艺术特征不断发展和繁荣,形成了湖北道教历史上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楚大地 湖北 道教 楚巫祝歌舞 乐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本和声教材对属七和弦应用理论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良柱 《北方音乐》 2010年第2期28-29,共2页
本文就国内通行的五本和声教材,对属七和弦进行了系统地比较。总结出五本教材对属七和弦应用理论的相同点,查探各教材应用理论上的差异与特殊之处,提出了对属七和弦在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属七和弦 国内通行和声教材 相同 差异 和声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音色变化的运用在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丽娅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14-116,124,共4页
音色是指声音的色彩,音色的变化运用是声乐作品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演唱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在声乐演唱过程中,丰富多彩的音色源于对作品正确的理解和分析。同时,掌握高超的发声技术是获得丰富音色的保证。
关键词 音色 作品内容 发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与衰:南宋伎乐的历史境遇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珂 《歌海》 2016年第6期51-55,共5页
南宋时期市民音乐繁荣发展,娱乐市场对伎乐与女伎人的需求愈发增加,但女伎人在当时的境况究竟如何?以大量的音乐史料为基础,分别对伎乐的兴盛与衰败做系统阐释,随后从经济、理学等角度切入,详细分析南宋伎乐兴衰的原因。
关键词 南宋 伎乐 市民音乐 历史境遇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声乐演唱中音色调控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柳静 《北方音乐》 2020年第6期63-63,71,共2页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很多的外国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市场,而美声唱法进入中国并开始传播之后,很多的相关学者以及演声乐唱家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研究,至今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经过对美声唱法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在与我们民族声乐音色的风...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很多的外国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市场,而美声唱法进入中国并开始传播之后,很多的相关学者以及演声乐唱家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研究,至今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经过对美声唱法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在与我们民族声乐音色的风格及特点等方面相比较,我国很多方面都是处在世界领先水平的。我国民族声乐在演唱过程中,色彩性是对文化进行区别与交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进行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对音色的调控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对民族声乐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民族声乐对音色的调控,通过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 音色调控 声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协奏曲——以莫扎特的作品K364为例
15
作者 曹静 《北方音乐》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自巴洛克时期开始,器乐形式的音乐开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尤为突出的是器乐性质的协奏曲,它在各种类型的音乐体裁中脱颖而出,不仅在巴洛克时期作为一种特殊意义的体裁出现存历史舞台中,而且对之后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协奏曲 古典主义 莫扎特 巴洛克时期 作品 音乐体裁 器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在中国民族声乐中的传承与发展——《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中的豫剧元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容畅 《戏剧之家》 2020年第23期6-8,共3页
豫剧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戏歌《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作为结合了豫剧和创作歌曲特点的一首经典声乐作品,为民族声乐创作注入了营养,且在演唱方面也有很大的分析和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对其... 豫剧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戏歌《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作为结合了豫剧和创作歌曲特点的一首经典声乐作品,为民族声乐创作注入了营养,且在演唱方面也有很大的分析和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对其创作和演唱方面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中国传统戏曲在中国民族声乐中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 戏曲 豫剧 戏歌 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皇朝礼器图式》中的乐器
17
作者 张珂 《歌海》 2016年第5期38-42,共5页
《皇朝礼器图式》是乾隆二十四年由总理礼器图馆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等人奉敕修撰,在清代礼书专著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被列为礼书"专书之最著者"之一。第一节主要对书中第八、九两章之乐器部的形式、尺寸、来源等具体描述,... 《皇朝礼器图式》是乾隆二十四年由总理礼器图馆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等人奉敕修撰,在清代礼书专著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被列为礼书"专书之最著者"之一。第一节主要对书中第八、九两章之乐器部的形式、尺寸、来源等具体描述,第二节在第一节的基础上对乐器进一步分析,第三节则是对此书"乐器部"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乐器 礼器 图像《皇朝礼器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