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崎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及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宏伟 董晓萍 +2 位作者 程佩萱 陈绍军 鲁维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59-461,共3页
目的:观察川崎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蛋白(PDGF-B)的影响,以及川崎病血清作用后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PDGF受体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 目的:观察川崎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蛋白(PDGF-B)的影响,以及川崎病血清作用后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PDGF受体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核酸杂交和流式细胞分析方法。结果:川崎病血清能够强烈诱导内皮细胞表达PDGF-B;川崎病血清作用后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能够显著促进平滑肌细胞表达PDGF受体mRNA,并强烈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结论:PDGF—PDGF受体途径的激活可能参与了川崎病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平滑肌细胞增殖 PDGF-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重度近视
2
作者 沈政伟 尹禾 +3 位作者 马群 黄震唏 李丽 吴金桃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重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使用ChironVision的Keracor116准分子激光机,采用多光区切削的方法治疗重度近视49例89眼,屈光度范围:-10.00~-25.00D。术后随访1a,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9眼...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重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使用ChironVision的Keracor116准分子激光机,采用多光区切削的方法治疗重度近视49例89眼,屈光度范围:-10.00~-25.00D。术后随访1a,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9眼重度近视PRK术后1a时,裸眼视力≥1.0者12眼,占3.48%,0.5~0.8者17眼,占19.10%,≤0.4者60眼,占67.42%;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不变或上升者87眼,占96.63%,小于术前者3眼占3.37%;术后1mo时角膜上皮下雾浊最重,1a时最轻,88.76%的术眼角膜雾浊为0级;术后1a实际矫正度在预矫正度±1.00D以内者占32.69%,±2.00D以内者占46.31%;术后角膜曲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01),随访3~12mo期间角膜曲率稳定(P>0.05)。结论 多光区PRK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预测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削术 重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 P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兔脑微循环的影响
3
作者 张曙 刘鸿源 +3 位作者 杨德祖 罗益生 黄澍 金忠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8-99,共2页
应用微循环闭路电视显微系统对12只兔行颅骨开窗法对软脑膜微循环进行录像。通过直接动态观察发现氯胺酮可显著扩张脑微血管。同时使血流加快,网状毛细血管明显充盈、增多,微血管数目增加.由此引起脑脊液动力学和颅内压增高。因此... 应用微循环闭路电视显微系统对12只兔行颅骨开窗法对软脑膜微循环进行录像。通过直接动态观察发现氯胺酮可显著扩张脑微血管。同时使血流加快,网状毛细血管明显充盈、增多,微血管数目增加.由此引起脑脊液动力学和颅内压增高。因此提出,对脑损伤、颅内出血、颅内高压或脑脊液压力异常者应慎用氯胺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微循环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胆脂瘤并发面瘫患者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闪闪 任庆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并发面瘫患者的病程和程度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0耳)中耳胆脂瘤并发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13例,年龄21~77岁,平均54.7±8.9岁;面瘫时间9天~5个月,其中,术前面瘫≤2个月14例,&...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并发面瘫患者的病程和程度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0耳)中耳胆脂瘤并发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13例,年龄21~77岁,平均54.7±8.9岁;面瘫时间9天~5个月,其中,术前面瘫≤2个月14例,>2个月16例;术前不完全面瘫组(III-IV级)14例,完全面瘫组(V-VI级)16例;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方法分析术前面瘫病程和程度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30例患者中,3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术中探查见面神经骨管先天性缺损,无面神经受损,术后面瘫完全恢复;27例面神经骨管受损,伴有面神经充血、水肿或肉芽形成,其中20例面神经受损部位累及鼓室段;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和局部面神经减压术,术后14例(46.67%,14/30)面瘫恢复良好。面瘫病程≤2个月者面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78.57%,11/14)高于>2个月者(18.75%,3/16)(P<0.05),不完全面瘫者面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71.43%,10/14)高于完全面瘫者(25%,4/16)(P<0.05)。结论本组中耳胆脂瘤并发面瘫者面神经受损多位于面神经鼓室段,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和局部面神经减压术是治疗中耳胆脂瘤并发面瘫的有效方法。术前面瘫病程越短、程度越轻,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胆脂瘤 面神经麻痹 手术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医德迷失与重塑 被引量:6
5
作者 曾翠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22,共2页
在我国的医疗行政界、医务界、医学教育界以及临床医者中出现了医德迷失现象。社会发展模式,道德激励游戏化,败德激励机制的精细化,个人生存压力,专业知识垄断等原因共同导致医德迷失。医德境界的提升应从教育做起,完善政策引导机制、... 在我国的医疗行政界、医务界、医学教育界以及临床医者中出现了医德迷失现象。社会发展模式,道德激励游戏化,败德激励机制的精细化,个人生存压力,专业知识垄断等原因共同导致医德迷失。医德境界的提升应从教育做起,完善政策引导机制、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做好医务人员的岗前培训,提倡医者的自我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德失范 经济利益 生存压力 信息不对称 医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细胞汗腺瘤 被引量:2
6
作者 童咏花 谢蒙 +3 位作者 孙艳虹 吴士迪 吴婷 黄长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5-86,共2页
报告1例透明细胞汗腺瘤。患者男,30岁。患者1年前发现右侧枕部出现一绿豆大粉红色丘疹,缓慢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右侧枕部一粉红色结节,边界清晰,顶端轻度糜烂,呈肉芽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呈外生性,真皮内可见与表皮... 报告1例透明细胞汗腺瘤。患者男,30岁。患者1年前发现右侧枕部出现一绿豆大粉红色丘疹,缓慢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右侧枕部一粉红色结节,边界清晰,顶端轻度糜烂,呈肉芽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呈外生性,真皮内可见与表皮相连的肿瘤团块,境界清楚。肿瘤由2种细胞构成:一种细胞胞质透明,核小,深染且位于一侧;另一种细胞体积较小,呈多边形或梭形,胞质嗜伊红性,核圆或细长,位于细胞中央。诊断:透明细胞汗腺瘤。予肿瘤手术切除后随访1年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汗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对老年病人左室功能影响的超声心动图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德祖 张曙 +4 位作者 宋梧林 沈秀华 罗益生 范德珍 徐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20-322,共3页
本文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老年病人硬膜外阻滞前后左室功能的变化,并同中青年病人对比。阻滞平面达T_5以上的老年组,MAP下降显著(P<0.05),SV的增加最少,CO、CI值呈下降趋势,而其余各组均增加10%以上。T_5以上两组的EF、△D%与mVCF下... 本文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老年病人硬膜外阻滞前后左室功能的变化,并同中青年病人对比。阻滞平面达T_5以上的老年组,MAP下降显著(P<0.05),SV的增加最少,CO、CI值呈下降趋势,而其余各组均增加10%以上。T_5以上两组的EF、△D%与mVCF下降值均大于T_7以下两组,T_5以上两组的EPSSb均增加显著(P<0.05),而T_7以下中青年组并无变化,表明硬膜外阻滞对心功能的影响与阻滞平面的高低有明显关系;T_5以上阻滞时,心功能抑制较明显,老年病人尤为突出;T_7以下阻滞,则抑制轻微,提示心交感神经阻滞是心功能抑制的关键因素,老年人应避免高平面的硬膜外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心室功能 老年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胸肺型合并脑型肺吸虫病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4
8
作者 范文辉 杜柏林 +2 位作者 梁奕 王佳 林浩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76-979,共4页
目的:研究胸肺型和脑型肺吸虫病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4例患儿经实验室检查确诊肺吸虫病,均行胸部CT检查及脑部MR平扫加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影像表现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肺部表现4例均见胸... 目的:研究胸肺型和脑型肺吸虫病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4例患儿经实验室检查确诊肺吸虫病,均行胸部CT检查及脑部MR平扫加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影像表现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肺部表现4例均见胸腔积液并胸膜下肺结节;3例见肺内蜿蜒条状密度增高影;2例见肺内斑点状模糊影;2例见肺内小结节,其中1例结节边缘见弯曲条状影,状如"蝌蚪"。脑部表现3例见颅内大小不等出血灶;2例见多发结节状或环形强化病灶,分布于脑实质及脑室内;2例见"隧道征";所有病灶周围均有大小不等水肿信号。结论:胸腔积液合并胸膜下肺结节、肺内蜿蜒条状密度增高影及状如"蝌蚪"的小结节是胸部较特征性的CT表现。脑实质及脑室内多发结节状或环形强化病灶及"隧道征"为脑部较特征性的MRI表现。胸部和脑部病变均具有多发及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殖吸虫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47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友华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9期579-579,共1页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丹参注射液 3 0mL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2 5 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山莨菪碱 10mg加入 5 %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 ,qd。结果 :治疗组、对...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丹参注射液 3 0mL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2 5 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山莨菪碱 10mg加入 5 %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 ,qd。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7% ,64 .4%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丹参注射液 山莨菪碱 治疗 中医药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派瑞松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翔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9-319,共1页
采用派瑞松治疗30例面部脂溢性皮炎。结果30例患者经派瑞松治疗1周,治愈27例,显效3例,症状和体征总积分从治疗前的126分降至治疗后的3分,下降97.6%。
关键词 派瑞松 脂溢性皮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含漱液应用于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齐馨馨 李小秦 +2 位作者 李家伟 姚明 雷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200-2202,2206,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含漱液应用于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武汉市普仁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神经内科危重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含漱水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中药含漱液应用于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武汉市普仁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神经内科危重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含漱水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含漱液进行治疗,2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口腔细菌菌落以及口腔相关疾病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口腔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口腔细菌菌落数较治疗前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口腔细菌菌落数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异味和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干裂和肺部感染发生率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含漱液能抑杀口腔细菌的生长,防治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口腔异味及口腔溃疡发生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含漱液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 口腔疾病 口腔细菌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合肽素、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鹏 王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血清合肽素与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稳定期COPD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血清合肽素与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稳定期COPD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合肽素水平,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PCT水平,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①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合肽素、PCT、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存活51例,死亡9例,对照组患者存活30例,死亡0例,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合肽素、PCT、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存活患者治疗前血清合肽素、PCT、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存活患者(P<0.01)。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ECOPD患者治疗后血清合肽素、PCT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合肽素、PCT水平异常升高,与患者病情明显相关,可以作为临床风险预测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合肽素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