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长江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再获批两项建筑业企业专业施工承包资质
1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16年11月,武汉长江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资质申办工作又传喜讯,经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建筑业企业资质专家审查评定,顺利获批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特种工程专业承包不分等级(限结构补强)2项增项资质。
关键词 建筑业企业 企业资质 施工承包 科技发展 长江 武汉 工程专业 城乡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聚醚醚酮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有机溶剂纳滤性能
2
作者 闫鹏程 高卓凡 +7 位作者 周志辉 吴红丹 陈霞 周显 范泽宇 邓闪闪 鲁麒 向媛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7-1156,共10页
有机溶剂纳滤(OSN)作为一种新兴的膜分离技术在医药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常见的纳滤膜不具备良好的耐溶剂性能,因此选择适合的膜材料是有机溶剂纳滤工业应用的关键。以哌嗪(PIP)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油相单体,通过界... 有机溶剂纳滤(OSN)作为一种新兴的膜分离技术在医药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常见的纳滤膜不具备良好的耐溶剂性能,因此选择适合的膜材料是有机溶剂纳滤工业应用的关键。以哌嗪(PIP)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油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在聚醚醚酮(PEEK)多孔膜上负载了聚酰胺(PA)功能层,制备了良好耐溶剂性能的PA/PEEK复合纳滤膜,并对其微观结构、亲水性能等进行了研究。探究了PIP浓度对复合膜渗透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对性能最优异的膜进行了多种有机溶剂的通量测试以及低价盐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截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0.3%(质量分数)PIP浓度制备的膜具有最优渗透分离性能,其水通量达到(4.81±0.04)L/(h·m^(2)·bar)(1bar=10~5Pa),Na_(2)SO_(4)截留率为98.23%;复合膜对甲醇溶剂通量达到(2.77±0.22)L/(h·m^(2)·bar),在乙醇溶剂中的截留分子量约为519g/mol。此外,复合膜表现出稳定的长期有机溶剂纳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聚酰胺 有机溶剂纳滤 复合材料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水隧洞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亮 孙晨 +2 位作者 王雷雨 邵晓妹 胡靖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1188,共8页
采用灌浆材料对引水隧洞施工中不良地质体进行超前预处理,是突涌水等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有效手段,然而在高压大流量动水条件下,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无法满足现场需求,迫切需要提高其动水工作性能。作为常用的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水泥... 采用灌浆材料对引水隧洞施工中不良地质体进行超前预处理,是突涌水等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有效手段,然而在高压大流量动水条件下,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无法满足现场需求,迫切需要提高其动水工作性能。作为常用的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水泥基多从抗分散能力、力学性能和可灌性等方面进行改进,如在水泥中添加抗分散剂和矿物掺和料,研发新型水泥等;聚氨酯材料多从提高其动水留存率和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演变关系等方面改进;环氧灌浆材料的研究着重于提高其对低渗性岩体的浸润渗透性,近年来超吸水聚合物也引起研究者的兴趣。本文综述近年来引水隧洞施工中针对突涌水处理常用的超前灌浆材料最新研究成果,从特种水泥灌浆材料的开发、遇水发泡聚氨酯力学强度的提升、在动水条件下环氧浆液的固化等方面展望引水隧洞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隧洞 不良地质体 突涌水地质灾害 灌浆材料 超前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材料的净水性能研究综述
4
作者 李强 黄茁 +2 位作者 金雅璇 冯骞 贾宝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48,共8页
供水水质安全一直是社会热门话题,纳米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在水处理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聚焦纳米银材料的净水性能,介绍了纳米银材料的净水原理,对于纳米银净水材料的研究进... 供水水质安全一直是社会热门话题,纳米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在水处理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聚焦纳米银材料的净水性能,介绍了纳米银材料的净水原理,对于纳米银净水材料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分析,探讨了目前纳米银净水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纳米银的生物毒性及环境风险,对纳米银净水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可为应急水处理、水质安全保障、新型净水技术、纳米银复合材料等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复合材料 净水技术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水工建筑物环氧砂浆防护材料耐候性能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邵晓妹 陈亮 +3 位作者 孙正 周璐 李娟 曾大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8-162,167,共6页
高寒地区水工建筑物长期暴露在高海拔、强紫外辐射、冬季严寒且温差大等特殊环境下,较其他地区更易产生裂缝、渗漏破坏,以及冻融破坏、溶蚀、碳化、钢筋锈蚀、冲刷破坏等劣化问题,严重影响工程安全运行。通过室内紫外湿热老化、冻融循环... 高寒地区水工建筑物长期暴露在高海拔、强紫外辐射、冬季严寒且温差大等特殊环境下,较其他地区更易产生裂缝、渗漏破坏,以及冻融破坏、溶蚀、碳化、钢筋锈蚀、冲刷破坏等劣化问题,严重影响工程安全运行。通过室内紫外湿热老化、冻融循环,以及西藏地区自然老化等试验,研究了环氧砂浆的耐候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环氧砂浆紫外线与湿热加速老化2000 h均未出现开裂,且抗拉强度保留率74%;抗冻等级可达到F250;自然老化960 d后,涂层颜色轻微变色,表面不粉化。该材料用于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工程泄洪洞消力池表面防护与修复,经过4 a以上服役,改性环氧砂浆抗冻、耐紫外线等耐候性能表现优异,有良好应用潜力,可为高寒地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砂浆 耐候性能 水工建筑物 高寒地区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场理论的盾构隧道地层扰动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易顺 潘家军 +2 位作者 王艳丽 景锋 张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24-129,共6页
盾构开挖不可避免会造成周围地层扰动,引起地表及深部地层发生变形,变形过大时会威胁到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因而有必要开展隧道施工地表及地层变形扰动方面的研究。首先在土体均质条件下,开展二维数值计算,并分别利用Peck公式拟合优... 盾构开挖不可避免会造成周围地层扰动,引起地表及深部地层发生变形,变形过大时会威胁到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因而有必要开展隧道施工地表及地层变形扰动方面的研究。首先在土体均质条件下,开展二维数值计算,并分别利用Peck公式拟合优度和多项式拟合优度来评价水平向地层和竖向地层的变形扰动程度;继而考虑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借助Monte Carlo策略,开展盾构施工对地层扰动规律影响研究的随机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eck公式拟合优度可以较好地反映施工引起水平地层沉降变形程度;多项式拟合优度可以较好地反映竖向地层水平变形受到施工的影响程度;土体模量空间变异性会对盾构隧道施工地层扰动产生较大的影响,模量较大时会对盾构施工地层扰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总体上越靠近盾构隧道,地层受到扰动越大。研究可以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深部地层 变形扰动 拟合优度 空间变异性 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生态系统中微生物驱动氮-铁耦合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冯旗 李晨希 +6 位作者 胡娜 李术艺 何宇 李泳哲 郭天赐 胡文龙 董依然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1-281,290,共12页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湖泊面临着氮(N)素富集引起的富营养化问题,这影响了湖泊生态系统的氮平衡和生态功能。系统地阐述了湖泊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利用硝态氮和广泛分布的铁所驱动的氮-铁耦合脱氮过程,重点梳理了微生物参与的反硝化、...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湖泊面临着氮(N)素富集引起的富营养化问题,这影响了湖泊生态系统的氮平衡和生态功能。系统地阐述了湖泊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利用硝态氮和广泛分布的铁所驱动的氮-铁耦合脱氮过程,重点梳理了微生物参与的反硝化、异化硝酸盐还原成铵和厌氧氨氧化与铁耦合过程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说明了Fe(Ⅱ)与Fe(Ⅲ)的氧化还原循环可以持续支持与含氮化合物的反应。深入理解微生物驱动的氮-铁耦合机理,有助于认识其对湖泊内源脱氮等方面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生态系统 微生物 氮-铁耦合 依赖硝酸盐还原的铁氧化 铁氧化耦合异化硝酸盐还原成铵 铁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分析与评价体系构建
8
作者 汤洁 吴越昊 +1 位作者 赵萍 龚长凌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1期97-99,共3页
为了使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发展,充分论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就必须提高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水平,并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才能使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评价结果更准确,更贴近于实际。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投资效益分析与... 为了使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发展,充分论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就必须提高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水平,并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才能使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评价结果更准确,更贴近于实际。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投资效益分析与评价体系,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项目的全面影响,为决策者提供更全面、客观和科学的评估结果,有助于优化资金配置,促进水利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投资效益 评价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工程自动监测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9
作者 贾宝良 罗熠 +1 位作者 张慧 郭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6-191,共6页
水泥灌浆工程是隐蔽工程,灌浆工程质量难以进行直观检查和控制,因此对灌浆过程参数进行自动监测是十分必要的。综述灌浆自动记录仪技术进展,概述灌浆自动记录仪研制历程和数字化灌浆监测系统发展状况,并融合现代电子、物联网、大数据和... 水泥灌浆工程是隐蔽工程,灌浆工程质量难以进行直观检查和控制,因此对灌浆过程参数进行自动监测是十分必要的。综述灌浆自动记录仪技术进展,概述灌浆自动记录仪研制历程和数字化灌浆监测系统发展状况,并融合现代电子、物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最新成果,智能化灌浆自动记录仪、灌浆全过程智能监测云平台、灌浆在线监测数据反造假分析技术和基于BIM+GIS技术的灌浆监测系统进行展望,该技术有利于保障水电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工程 灌浆自动记录仪 自动监测 灌浆设备 物联网技术 大数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凝浆液岩体倾斜裂隙注浆扩散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裴启涛 丁秀丽 +1 位作者 黄书岭 景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3-90,共8页
针对以往渗透注浆扩散模型常以水平平板裂隙面为前提,未考虑岩体裂隙面产状对注浆扩散机制的影响问题,选取工程地质灾害处理中常用的水泥-水玻璃双浆液(C S浆液)为速凝类注浆材料,将C S浆液流型看成是具有黏度时变性的宾汉流体进行分析... 针对以往渗透注浆扩散模型常以水平平板裂隙面为前提,未考虑岩体裂隙面产状对注浆扩散机制的影响问题,选取工程地质灾害处理中常用的水泥-水玻璃双浆液(C S浆液)为速凝类注浆材料,将C S浆液流型看成是具有黏度时变性的宾汉流体进行分析。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及粗糙裂隙等效水力开度的确定方法,同时考虑了浆液自重作用的影响,建立了恒速率注浆条件下反映浆液黏度时空变化的倾斜裂隙注浆扩散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浆液扩散区内的黏度及压力时空分布方程,定量确定了注浆压力与注浆时间及浆液扩散距离的关系。最后,借助于室内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程序,研究了恒速率注浆时不同裂隙面产状下的浆液扩散规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所建立的注浆扩散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注浆工程速凝类浆液注浆参数的确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凝浆液 倾斜裂隙 注浆 扩散模型 黏度时变性 注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岩塞爆破技术及在塘寨电厂取水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美山 童克强 +2 位作者 余强 赵根 张正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6-161,共6页
水下岩塞爆破技术包括硐室爆破、钻孔爆破以及这2种技术的组合,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硐室爆破威力大,适用于大断面、大厚度岩塞;钻孔爆破能量分布均匀,适用于中小规模岩塞;而这2种技术的相互组合和内部组合则更能适用于不同的... 水下岩塞爆破技术包括硐室爆破、钻孔爆破以及这2种技术的组合,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硐室爆破威力大,适用于大断面、大厚度岩塞;钻孔爆破能量分布均匀,适用于中小规模岩塞;而这2种技术的相互组合和内部组合则更能适用于不同的工程环境。以贵州塘寨电厂取水工程为例,分析了平行小断面双岩塞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大孔径深孔和浅孔组合的爆破方案,总结了其施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塞爆破 塘寨电厂 硐室爆破 钻孔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东德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植物遴选与配置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火明 于江 +3 位作者 万丹 甘国权 卢阳 金可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55,共6页
干热河谷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难点在于当消落带植被受到长时间淹水与干旱交替双重胁迫时,如何遴选生态修复两栖植物。通过对乌东德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试验段淹没前植被调查、溪洛渡库区和三峡库区典型库岸消落带现存植物种群调... 干热河谷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难点在于当消落带植被受到长时间淹水与干旱交替双重胁迫时,如何遴选生态修复两栖植物。通过对乌东德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试验段淹没前植被调查、溪洛渡库区和三峡库区典型库岸消落带现存植物种群调查以及查阅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自然演替和植被修复相关文献,结合乌东德水电站水位调度节律和库区干热河谷气候条件,对乌东德库区消落带植被自然演替趋势进行了分析。按照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相结合的消落带生态修复理念,遴选出乌东德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试验植物,提出了在试验段沿海拔高程的植物梯度配置模式:消落带中下部配置以狗牙根、香附子、扁穗牛鞭草等为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以苘麻、狗尾草、马唐等为主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消落带上部配置以中山杉、水桦、桑树、秋华柳、银合欢等为主的乔、灌木以及草本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东德库区 消落带 生态修复试验 植物遴选 梯度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W弹性环氧砂浆抗冲磨性能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邵晓妹 范冬冬 +2 位作者 马保国 孙正 杨秀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6-170,共5页
环氧砂浆涂层防护是提高水工建筑物抗冲磨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改善普通环氧砂浆的抗冲磨性能,选用高韧性环氧树脂、低放热固化剂、级配填料等原料,制备出CW弹性环氧砂浆。比较了弹性环氧砂浆与其他环氧砂浆的力学性能,采用SEM分析弹性... 环氧砂浆涂层防护是提高水工建筑物抗冲磨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改善普通环氧砂浆的抗冲磨性能,选用高韧性环氧树脂、低放热固化剂、级配填料等原料,制备出CW弹性环氧砂浆。比较了弹性环氧砂浆与其他环氧砂浆的力学性能,采用SEM分析弹性环氧砂浆的结构特点,并介绍了该材料的工程应用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在冲磨72 h后,CW弹性环氧砂浆磨损较普通环氧砂浆降低40.5%,较改性环氧砂浆降低38.4%,抗冲磨强度提高72.4%;冲磨216 h后质量损失率仅为0.08%,216 h抗冲磨强度可达82.05 h/(kg/m 2),远远大于普通环氧砂浆。冲磨前涂层较为光滑平整,冲磨后结构发生形变,出现较多褶皱界面与少量凹坑,但整体仍紧密结合,呈现较为完整的连续相,说明CW弹性环氧砂浆具有较好的抗冲磨性能,能够很好地抵御冲磨破坏。实践证明,CW弹性环氧砂浆在消力池、水垫塘等大流量、高水头建筑物的抗冲磨防护方面表现优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环氧砂浆 水工建筑物 抗冲磨性能 电镜扫描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山洪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乾柱 卢阳 +1 位作者 秦维 辛新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8,22,共7页
揭示重庆市山洪灾害发育规律可进一步指导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根据2013~2015年度重庆市山洪灾害调查成果,结合影响山洪灾害发生的地貌、高程、坡度、降雨及河网密度因素,探讨了山洪灾害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00 m高程、15°坡度... 揭示重庆市山洪灾害发育规律可进一步指导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根据2013~2015年度重庆市山洪灾害调查成果,结合影响山洪灾害发生的地貌、高程、坡度、降雨及河网密度因素,探讨了山洪灾害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00 m高程、15°坡度以下的低海拔小起伏山区与丘陵区和1 000~1 300 mm降雨区是山洪灾害高发区,随河网密度增加,山洪灾害频率增多。另外,长江干流沿线和主要支流区是山洪灾害高发区,境内华蓥山系、方斗山、铁峰山及七曜山斜坡-河谷带是山洪灾害的次高发区,渝东北等高海拔区山洪灾害低发。由此得出,重庆市山洪灾害发育受地形、降雨及河网密度等多因素叠加影响,境内长江干、支流沿线是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研究成果可为重庆市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数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坝背坡植被抗冲蚀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辉 沈育民 +1 位作者 李飞 唐文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2-126,共5页
基于水槽试验,探求不同种类、高度、密度植被防护条件下,土石坝背坡的抗冲蚀能力。研究发现,植被主要从茎叶护土和根系固土两方面增强土石坝背坡的抗冲蚀能力。不同种类植被的物理性状差别较大,植被株高越高,土石坝背坡形成毯状保护层... 基于水槽试验,探求不同种类、高度、密度植被防护条件下,土石坝背坡的抗冲蚀能力。研究发现,植被主要从茎叶护土和根系固土两方面增强土石坝背坡的抗冲蚀能力。不同种类植被的物理性状差别较大,植被株高越高,土石坝背坡形成毯状保护层越厚实,根系也越发达,护土和固土能力都更好,其抗冲能力亦越强;植被密度越高,土石坝背坡的覆盖度越高,根系密度也越高,护土和固土能力同样会增强,其抗冲能力亦越强。通过多组试验成果的对比分析,采自浙江瑞安八十亩码头附近的狗牙根抗冲蚀能力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背坡 植被 抗冲蚀 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封洞库水泥-水玻璃防渗灌浆材料耐久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邵晓妹 卢其波 李发权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4-158,共5页
针对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受灌体围岩条件特征,对拟采用的水泥-水玻璃防渗灌浆材料在不同材料配合比参数条件下,参照现行水泥砂浆相关试验标准开展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冻融性能、干燥收缩性能试验。大量的样本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抗硫酸盐侵... 针对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受灌体围岩条件特征,对拟采用的水泥-水玻璃防渗灌浆材料在不同材料配合比参数条件下,参照现行水泥砂浆相关试验标准开展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冻融性能、干燥收缩性能试验。大量的样本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抗硫酸盐侵蚀后水泥-水玻璃灌浆材料抗折强度损失率均>-50%;优选配合比冻融试件抗压强度损失率<25%,质量损失率<3.0%;优选配合比试件56 d干燥收缩率<7.0%。通过研究在不同参数条件下水泥-水玻璃灌浆材料耐久性性能波动规律,探究差异性匹配地下水封洞库工程不同工况条件下防渗水泥-水玻璃灌浆材料品质控制要求,可为湛江国家石油储备地下水封洞库工程防渗灌浆材料工程运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水玻璃 防渗灌浆材料 水封洞库 国家石油储备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0
17
作者 肖玉娜 程靖华 +3 位作者 莫晓聪 李永蓉 刘晓娟 毕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1-832,共12页
研究丹江口水库在完成高水位蓄水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动态特征可为丹江口水库的水质保护与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及健康管理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20182020年的水库浮游植物监测数据,结合同期水库水体的理化参数,分析了丹江口水库... 研究丹江口水库在完成高水位蓄水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动态特征可为丹江口水库的水质保护与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及健康管理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20182020年的水库浮游植物监测数据,结合同期水库水体的理化参数,分析了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在不同年度、季度及空间的变化特征,以及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显示该区域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个门类,其中蓝藻门、硅藻门、绿藻门、隐藻门为优势类群。20182020年浮游植物年均密度分别为1.96×10^(6)、2.55×10^(6)和5.07×10^(6) cells/L,呈现出逐年增高趋势。浮游植物季度密度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在夏秋季节蓝藻门和绿藻门占优势,春冬季节硅藻门和隐藻门占优势,同时硅藻门在四季中均占据生长优势。空间上库区浮游植物密度明显高于支流,且汉江库区浮游植物密度高于丹江库区,其中蓝藻门和绿藻门主要在库区大量出现,而支流则以硅藻门和隐藻门为主。RDA分析显示,影响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温,其次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库区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所不同,春季总氮为主要影响因子,夏季浮游植物群落受多个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秋季总磷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最大,冬季高锰酸盐指数为主要影响因子,丹江库区则主要受水温、pH、溶解氧等影响,汉江库区还受到总氮和总磷等营养元素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量-面积比值的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幸新涪 周火明 +4 位作者 秦维 谭昭娣 卢宇 张乾柱 卢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确定分布式模型法、地区瞬时单位线法及推理公式法在估算山区小流域设计洪水过程中的适用性,基于洪峰流量-流域面积比值,以重庆市綦江区蒲河水系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方法分别进行设计洪水计算,并与重庆市实测100 a一遇洪峰流量进行对... 为确定分布式模型法、地区瞬时单位线法及推理公式法在估算山区小流域设计洪水过程中的适用性,基于洪峰流量-流域面积比值,以重庆市綦江区蒲河水系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方法分别进行设计洪水计算,并与重庆市实测100 a一遇洪峰流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当流域面积<10 km2时,采用推理公式法更合理可靠;此时河道坡度较大,流域的产、汇流条件符合推理公式法假定条件,计算结果符合实际。(2)当流域面积为10~100 km2时,分布式模型法与地区瞬时单位线法均可合理计算设计洪水,但前者计算结果比后者更接近实测值。此类流域河道长、坡度平缓,流域的水动力在空间中可视为均匀的扩散;计算格栅单元间连续性强,各栅格向流域出口演算能合理反映真实的设计洪水过程。(3)当流域面积>100 km2时,3种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离,但分布式模型法偏离程度最低,可作为设计洪水计算的首选方法。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合理选择设计洪水计算方法,为类似山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设计洪水 分布式模型法 地区瞬时单位线法 推理公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钻喷一体化高喷灌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刚 张松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5-138,共4页
对江西省廖坊水利枢纽库区防护工程八堡堤和万年堤防渗施工进行渗漏处理,首次采用了加大钻头直径的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并创新性地使用了钻喷一体化施工方法。选取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工程部位进行高压喷射灌浆现场试验,对试验效果进行检测... 对江西省廖坊水利枢纽库区防护工程八堡堤和万年堤防渗施工进行渗漏处理,首次采用了加大钻头直径的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并创新性地使用了钻喷一体化施工方法。选取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工程部位进行高压喷射灌浆现场试验,对试验效果进行检测和对数据进行分析,取得了适合本工程的高喷灌浆施工技术参数,保证了高喷防渗墙的质量。通过现场试验和工程蓄水运行情况的检验,该施工工艺在砂卵石率高的地层成墙效果好,高压旋喷灌浆防渗墙的质量可靠;工程施工后取得了良好的蓄水效果。成果为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其它防渗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喷一体化 大口径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江西省廖坊水利枢纽库区防护工程 高喷防渗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平衡机制构建——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宝杰 曾文浩 +3 位作者 张亚全 孟汉龙 黄茁 陈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8-72,共5页
构建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平衡机制,确保自然生态空间损失与补偿的平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失衡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分析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现状和问题、自然生态空间特征及占用行为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地补偿、异地补... 构建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平衡机制,确保自然生态空间损失与补偿的平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失衡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分析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现状和问题、自然生态空间特征及占用行为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地补偿、异地补偿和资金补偿3种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模式,在湖北省政策体制上提出实现路径与程序,开展自然生态空间占补平衡时应结合占用行为的不同选择差异化的补偿方案,同时应按照“规避、最小化、修复、补偿”4个层级进行管控。此外,应建立生态占补储备资源库、监测与信息共享系统、公众参与机制等保障占补制度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生态补偿 占补平衡 生态资源价值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