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危险货物配装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谢淑润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5-87,共3页
针对铁路危险零担货物配装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在需要配装的危险货物种类较多时,往往给货运人员确定配装方案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探索一种不受危险货物种类和数量限制,能快速、准确确定具体优选配装方案和保证货物运输安全的简便配装方法,... 针对铁路危险零担货物配装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在需要配装的危险货物种类较多时,往往给货运人员确定配装方案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探索一种不受危险货物种类和数量限制,能快速、准确确定具体优选配装方案和保证货物运输安全的简便配装方法,以有效提高货运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危险货物 配装 隔离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HP-可拓理论的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衔接路段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嵘 刘艳 刘玉露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5年第4期27-33,共7页
为准确评价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衔接路段的优劣程度,根据其特性,以区间层次、可拓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基础,构建衔接路段评价模型。首先从交通影响、经济效益、交通环境、运输服务以及交通协调5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然后用区间层次与可... 为准确评价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衔接路段的优劣程度,根据其特性,以区间层次、可拓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基础,构建衔接路段评价模型。首先从交通影响、经济效益、交通环境、运输服务以及交通协调5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然后用区间层次与可拓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权重,接着利用模糊评价法建立衔接路段评价模型。最后通过案例,以荆州某段高速公路为例对其链接道路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衔接路段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速公路 衔接路段 区间层次法(IAHP) 可拓理论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决定成败——浅析安得物流成功之道
3
作者 谢淑润 《中国储运》 2007年第9期56-58,共3页
  "'泰山不拘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的一段话.将这一观点应用到安得物流案例的解析中,我们更能深刻体会出它的意义.……
关键词 物流 物流企业 配送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换乘条件的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设置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杰 江峰 +1 位作者 胡万欣 徐敏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84,共5页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的作用的基础上,以乘客换乘条件下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对换乘乘客、继续乘车乘客、到站下车乘客等待时间的加权最小值为目标,提出不同类别乘客等待时间的计算方法,构建考虑换乘的轨道交通列车运行...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的作用的基础上,以乘客换乘条件下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对换乘乘客、继续乘车乘客、到站下车乘客等待时间的加权最小值为目标,提出不同类别乘客等待时间的计算方法,构建考虑换乘的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计算模型并给出算例进行验证。算例中理想缓冲时间为4.23min,乘客总等待时间为1170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列车运行图 缓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W的孤立词说话人识别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冰 程建政 +1 位作者 刘康 程利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年第10期98-99,共2页
利用遗传算法优越的全局搜索能力对传统DTW算法进行改进,重点研究遗传动态时间规划算法(GA_DTW)的实现机理、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设计、种群初始化、选择机理、交叉运算、变异操作和终止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在孤立词的说话人识别上,该... 利用遗传算法优越的全局搜索能力对传统DTW算法进行改进,重点研究遗传动态时间规划算法(GA_DTW)的实现机理、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设计、种群初始化、选择机理、交叉运算、变异操作和终止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在孤立词的说话人识别上,该算法具有识别率更高、耗时更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人 识别DTW GA_DT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计算机机房管理与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利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33期192-192,共1页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计算机的软件硬件技术、局域网技术、INTERNET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都得到高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计算机机房管理的内涵有了很大的不同,其技术要求含量也越来越高,地位也愈显重要。本...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计算机的软件硬件技术、局域网技术、INTERNET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都得到高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计算机机房管理的内涵有了很大的不同,其技术要求含量也越来越高,地位也愈显重要。本文从计算机机房管理规章制度,计算机机房管理规程,计算机机房管理的操作运行等方面系统地对计算机机房管理与运用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机房管理 规章制度 管理规程 操作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确知测度理论在实验室评估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世荣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7年第3期21-23,38,共4页
为评价本学院计算机通信实验室的教学质量,从体制和管理、实验队伍、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环境与安全五个方面应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属性层次模型理论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对实验室的建设... 为评价本学院计算机通信实验室的教学质量,从体制和管理、实验队伍、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环境与安全五个方面应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属性层次模型理论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对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做出评价,从而促进实验室管理和建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评估 AHM方法 未确知测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乘用车冷却系统进风量仿真及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程露 陆俊帅 +1 位作者 宋晓颖 唐琼 《汽车实用技术》 2022年第12期34-38,共5页
针对某乘用车在设计阶段中格栅开口面积不可增大的情况下,冷却系统进风量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文章利用Star ccm+软件对乘用车内流场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计算的结果,分析冷却系统进风量不足的原因。通过对仿真计算结果云图的分析,制定出... 针对某乘用车在设计阶段中格栅开口面积不可增大的情况下,冷却系统进风量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文章利用Star ccm+软件对乘用车内流场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计算的结果,分析冷却系统进风量不足的原因。通过对仿真计算结果云图的分析,制定出增加水箱导流板以及优化风扇两侧导流板的改进措施,冷却系统的进风量增大,最后通过了冷却系统转毂试验的验证。文章在不增大格栅开口面积的前提下为乘用车冷却性能的提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为车型设计阶段冷却系统的开发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用车 冷却系统 进风量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