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DL610E2热轧中厚板调质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1
作者 段东明 唐梦霞 +1 位作者 卜勇 吴润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75-378,共4页
在控轧控冷工艺基础上对WDL610E2热轧中厚板进行调质处理,研究调质钢板组织性能。结果表明,调质处理消除了WDL610E2钢热轧带状组织,使珠光体中Fe3C转变为弥散分布质点,改善了WDL610E2钢的组织性能和力学性能,钢板具有较高的抗层状撕裂... 在控轧控冷工艺基础上对WDL610E2热轧中厚板进行调质处理,研究调质钢板组织性能。结果表明,调质处理消除了WDL610E2钢热轧带状组织,使珠光体中Fe3C转变为弥散分布质点,改善了WDL610E2钢的组织性能和力学性能,钢板具有较高的抗层状撕裂能力和很低的裂纹敏感性,调质处理也使WDL610E2钢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能,并能承受大线能量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L610E2钢 调质处理 CTOD 焊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模型技术在精轧机机架强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侯澍旻 邓杨 李友荣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78-181,共4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热轧精轧机机架进行应力分析。通过子模型技术对机架上横梁压下螺母孔顶部过渡圆弧处应力最大的部位进行精确计算,比较了整体模型和子模型计算结果差异,结果表明子模型方法更适合于机架应力集中处强度分析的精确计算。
关键词 轧机机架 有限元 子模型 侧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针式三维粗糙度仪的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杰 卢静 +1 位作者 王俊 郭宏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1,共3页
由于传统的二维粗糙度仪不能从整体上表示出零件的微观特性,而三维光学粗糙度仪只能在实验室使用,不能适应工业现场的场合。所以,在分析传统二维粗糙度仪的结构基础上,改装设计了机械式的三维粗糙度仪。提出了用最小二乘法来拟合基准面... 由于传统的二维粗糙度仪不能从整体上表示出零件的微观特性,而三维光学粗糙度仪只能在实验室使用,不能适应工业现场的场合。所以,在分析传统二维粗糙度仪的结构基础上,改装设计了机械式的三维粗糙度仪。提出了用最小二乘法来拟合基准面;并且根据总结的三维表征参数体系,用LabVIEW编写了一套上位机软件系统。软件能够自动的计算三维粗糙度值,并且显示出零件的三维表面形貌。最后在试验中验证了三维参数的评定方法,测试表明,这些参数能有效表征表面粗糙度,能够克服原二维参数统计性差,测量存在较大偏差的不足,更加接近真实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粗糙度 参数评定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热连轧精轧机组后段高镍铬工作辊表面剥落的原因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国胜 许竹桃 +1 位作者 周战 周天兴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3-107,共5页
某热轧厂精轧机组后段改进型高镍铬工作辊表面接连发生剥落事故,经过对剥落工作辊进行现场调查和剥落断口、显微组织、夹杂物、微观断裂特征等分析,查找工作辊剥落的原因。结果表明:一方面,轧钢过程中F7机架易发生甩尾事故,造成工作辊... 某热轧厂精轧机组后段改进型高镍铬工作辊表面接连发生剥落事故,经过对剥落工作辊进行现场调查和剥落断口、显微组织、夹杂物、微观断裂特征等分析,查找工作辊剥落的原因。结果表明:一方面,轧钢过程中F7机架易发生甩尾事故,造成工作辊辊面易产生微裂纹,如果不能及时换辊或者修磨彻底,该微裂纹就会成为疲劳源,引起剥落;另一方面,剥落工作辊中碳化物尺寸较大,起到类似夹杂物的作用,而由于微裂纹沿碳化物边界或者穿过碳化物内部扩展的速度较快,故形成剥落;改善工作辊基体组织、碳化物形态和使用与维护条件,提高工作辊抗疲劳和热冲击能力,并杜绝残留裂纹,是防止工作辊出现剥落事故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精轧 改进型高镍铬工作辊 甩尾 剥落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卷取机对中导板电液伺服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5
作者 陈德国 安智峰 +3 位作者 刘勋 柏峰 沈大乔 李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80-482,共3页
针对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一热轧卷取机对中导板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改造方案,在考虑到液压缸的非对称性和负载的特殊性情况下,对即将改造的伺服系统建立伺服液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拟定的对中导... 针对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一热轧卷取机对中导板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改造方案,在考虑到液压缸的非对称性和负载的特殊性情况下,对即将改造的伺服系统建立伺服液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拟定的对中导板电液伺服系统参量确定合理,能够满足实际生产动态响应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取机 非对称缸 对中导板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高适应度工作辊温度场计算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柴箫君 李洪波 +3 位作者 张杰 周一中 马珩皓 张鹏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1,共6页
热连轧生产中,工作辊与冷却水换热系数和工作辊与轧件换热系数是工作辊温度场计算模型中的关键参数,为了提高工作辊在线温度场计算精度同时降低其复杂性,以一维热传导实验结论为基础,建立换热系数随工艺因素变化的数学模型,采集多组不... 热连轧生产中,工作辊与冷却水换热系数和工作辊与轧件换热系数是工作辊温度场计算模型中的关键参数,为了提高工作辊在线温度场计算精度同时降低其复杂性,以一维热传导实验结论为基础,建立换热系数随工艺因素变化的数学模型,采集多组不同典型轧制工艺条件下实测工作辊温度数据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待定参数,确定了工作辊与冷却水、工作辊与轧件的换热系数计算模型。结果显示,与常规温度场计算模型相比,包含换热系数计算模型的在线温度场模型的计算精度提高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 换热系数 遗传算法 适应性 热连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