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炼钢包渣线镁碳砖被侵蚀的显微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魏耀武 徐静波 +2 位作者 徐烜 陈国威 李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5-188,199,共5页
通过静态和动态抗渣实验,考查了精炼钢包用渣线镁碳砖被侵蚀的情况,并从显微分析的角度研究了镁碳砖被侵蚀的原因。研究表明,在静态实验中,镁碳砖中的氧化镁会溶解到熔渣中去,方镁石晶粒间的杂质在高温下形成低熔相成为熔渣侵入的通道... 通过静态和动态抗渣实验,考查了精炼钢包用渣线镁碳砖被侵蚀的情况,并从显微分析的角度研究了镁碳砖被侵蚀的原因。研究表明,在静态实验中,镁碳砖中的氧化镁会溶解到熔渣中去,方镁石晶粒间的杂质在高温下形成低熔相成为熔渣侵入的通道并促进了该溶解过程。在动态实验中,由于镁碳砖中的石墨会溶解到钢水中,位于钢水和熔渣界面的熔渣进而渗透到镁碳砖中,加上钢水的冲刷等因素造成镁碳砖的损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碳砖 精炼钢包 侵蚀 显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中间包覆盖剂对钢水洁净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昱 卢汝 +4 位作者 李光强 王力 张钊 杨治争 饶江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0,共6页
通过氧氮分析、ICP-AES、SEM和EDS,试验研究4种成分不同的碱性中间包覆盖剂对钢水洁净度的影响,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覆盖剂对钢液造成氧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1550℃下,提高中间包覆盖剂碱度以及降低其中MgO、Al_2O_3含量均有利于降低... 通过氧氮分析、ICP-AES、SEM和EDS,试验研究4种成分不同的碱性中间包覆盖剂对钢水洁净度的影响,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覆盖剂对钢液造成氧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1550℃下,提高中间包覆盖剂碱度以及降低其中MgO、Al_2O_3含量均有利于降低钢中的总氧含量,覆盖剂碱度最高时,T[O]含量最低,为12.8×10-6;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间包覆盖剂的碱度有利于钢中夹杂物数量的减少及尺寸的减小,但碱度过大反而不利于细小夹杂物的形成;此外,碱度更高的覆盖剂中SiO_2活度相对较低,向钢液中传氧量较少,因而对钢液二次氧化的程度小,更利于洁净钢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液 中间包覆盖剂 夹杂物 碱度 SiO2活度 洁净度 总氧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进式加热炉内板坯温度场模拟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金明 倪红卫 +2 位作者 张华 孔勇江 郭满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8-252,共5页
以某公司热轧带钢厂的三段步进式加热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三维数学模型,运用ANSYS软件分析板坯在炉内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并研究炉内均热段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及氧化铁皮厚度对板坯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板坯加热后最高温度分布在... 以某公司热轧带钢厂的三段步进式加热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三维数学模型,运用ANSYS软件分析板坯在炉内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并研究炉内均热段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及氧化铁皮厚度对板坯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板坯加热后最高温度分布在板坯端面角部,最低温度位于板坯中心部位,在设定的加热制度下,板坯经炉内加热后,其出炉温度、断面温差分别为1273.48、12.91℃,板坯温度分布比较均匀,满足轧制要求;随着均热温度的下降,板坯的出炉温度随之降低,而断面温差变化较小;随着保温时间的缩短,板坯的出炉温度变化不大,而断面温差明显增大;随着板坯表面氧化铁皮厚度的增加,板坯中心部位的温度明显降低、断面温差明显增大;在设定的加热制度下,适当降低均热段的温度和缩短保温时间,并控制板坯表面氧化铁皮的厚度,有利于提高板坯加热质量和节能降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板坯 温度场 均热温度 保温时间 氧化铁皮 温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卷表面夹杂缺陷的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治争 李光强 +3 位作者 饶江平 王延峰 彭著刚 洪霞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4,8,共5页
对低碳热轧卷表面夹杂缺陷形貌、分布规律及相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晶器保护渣卷入是引起低碳热轧卷表面夹杂缺陷的主要根源。在研究结晶器卷渣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保护渣成分,提高保护渣的黏度,并调整浸入式水口结构,优化结... 对低碳热轧卷表面夹杂缺陷形貌、分布规律及相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晶器保护渣卷入是引起低碳热轧卷表面夹杂缺陷的主要根源。在研究结晶器卷渣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保护渣成分,提高保护渣的黏度,并调整浸入式水口结构,优化结晶器流场,同时改进相关的工艺条件,使该类缺陷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引起的改判率也由4%降至0.2%以下,总体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夹杂 卷渣 黏度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坯连铸结晶器吹氩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杨雪萍 李光强 +1 位作者 饶江平 杨治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8,共7页
采用流体体积(VOF)方法和拉格朗日离散模型建立了反映230mm×1100mm板坯连铸结晶器吹氩过程中钢液、熔渣和氩气气泡流动行为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吹氩量、拉坯速度和水口浸入深度等工艺参数对结晶器内钢/渣界面行为特征... 采用流体体积(VOF)方法和拉格朗日离散模型建立了反映230mm×1100mm板坯连铸结晶器吹氩过程中钢液、熔渣和氩气气泡流动行为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吹氩量、拉坯速度和水口浸入深度等工艺参数对结晶器内钢/渣界面行为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吹氩会明显加剧水口附近的钢/渣界面波动,选择合适的拉坯速度能有效降低该处的界面波动幅度,同时吹氩有利于减缓结晶器弯月面处的液面波动,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稳定钢/渣界面的目的。从16种工艺配置方案中优化出该结晶器的最佳吹氩工艺参数为:拉坯速度1.2m/min,吹氩量9L/min,水口浸入深度12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器 吹氩 板坯连铸 钢液流动 钢/渣界面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组成对Al_2O_3-SiC-C浇注料气孔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尹玉成 梁永和 +3 位作者 葛山 曹锟 聂建华 刘志强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以电熔刚玉(8~5、5~3、3~1、≤1、<0.088 mm)、碳化硅(≤1 mm)、球状沥青(1~0.5 mm)、硅粉(<0.088 mm)、SiO2微粉、Al2O3微粉为原料,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通过改变粒度分布系数q(分别为0.21、0.22、0.23、0.24、0.25),制备了... 以电熔刚玉(8~5、5~3、3~1、≤1、<0.088 mm)、碳化硅(≤1 mm)、球状沥青(1~0.5 mm)、硅粉(<0.088 mm)、SiO2微粉、Al2O3微粉为原料,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通过改变粒度分布系数q(分别为0.21、0.22、0.23、0.24、0.25),制备了不同粒度组成的Al2O3-SiC-C浇注料,并研究了q对110℃24 h烘干和1 450℃3 h埋炭烧后浇注料试样显气孔率、透气度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q由0.21增大到0.25时,烘干和烧后浇注料试样的显气孔率和透气度均先减小后增大,当q=0.23时显气孔率最小,而q=0.22时透气度最小;烘干后试样的平均孔径随q的增大而增大,而烧后试样的平均孔径却没有明显的规律;对于烘干和烧后试样的孔径分布而言,当q为0.21、0.22及0.25时具有明显的离散性,而当q为0.23和0.24特别是q=0.23时,则孔径趋于集中连续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组成 AL2O3-SIC-C浇注料 显气孔率 透气度 孔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石灰石的镁钙质中间包衬对锰钢中合金元素及总氧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艳龙 魏耀武 +2 位作者 李楠 李丹丹 赵保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2-435,共4页
利用中频感应炉研究了高温下镁钙质耐火材料中石灰石分解生成的CO2与锰合金钢中合金元素之间的反应。将钢样置于加入20%(w)石灰石制成的不烧镁钙质坩埚内,在中频感应炉中氩气气氛下熔炼。待钢样熔化后加入钢渣,然后将温度保持在1 600℃... 利用中频感应炉研究了高温下镁钙质耐火材料中石灰石分解生成的CO2与锰合金钢中合金元素之间的反应。将钢样置于加入20%(w)石灰石制成的不烧镁钙质坩埚内,在中频感应炉中氩气气氛下熔炼。待钢样熔化后加入钢渣,然后将温度保持在1 600℃继续熔炼,每间隔一段时间用石英管从钢水中取钢样,然后将钢水从坩埚内倒出。对所取钢样进行合金元素和总氧含量分析,对熔炼后坩埚进行XRD分析及化学分析,同时对比了不含石灰石的镁质材料对钢水相关元素和总氧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镁钙质耐火材料中的石灰石分解产生的CO2会与锰合金钢中合金元素发生反应,降低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增加钢中的总氧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 镁钙质耐火材料 二氧化碳 钢液 合金元素 总氧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0t/80t吊车舱口板开裂机理研究及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涛 罗会信 +1 位作者 党章 陈驰中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5-157,共3页
以某炼钢厂连铸车间炉前450t/80t铸造起重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吊车主梁舱口板过渡圆角处出现裂纹的问题,运用有限元技术对铸造起重机桥架结构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对起重机桥架整体CAE建模,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正确后对舱... 以某炼钢厂连铸车间炉前450t/80t铸造起重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吊车主梁舱口板过渡圆角处出现裂纹的问题,运用有限元技术对铸造起重机桥架结构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对起重机桥架整体CAE建模,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正确后对舱口板最危险的工况进行静应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舱口板最大应力处即为裂纹所在位置。结合实际观察情况,以有限元计算结果为依据,认为舱口板过渡圆角处的局部应力较大且截面框架薄弱是造成该处开裂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加固方案,由计算结果可知加固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起重机 舱口板 裂纹 有限元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