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耐硒菌株Bacillus cereus ZJ2的筛选及四种碳源对其合成纳米硒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何嘉丽
刘梦绮
+3 位作者
钟文怡
何毅
王璋倩
程水源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5-32,48,共9页
为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生物修复、降低土壤中硒污染和合理利用硒资源等,从湖北省恩施市鱼塘坝富硒土壤中筛选到1株耐硒的菌株ZJ2,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株对亚硒酸钠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和还原能力...
为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生物修复、降低土壤中硒污染和合理利用硒资源等,从湖北省恩施市鱼塘坝富硒土壤中筛选到1株耐硒的菌株ZJ2,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株对亚硒酸钠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和还原能力,能将亚硒酸钠还原成稳定的生物纳米硒,并研究了4种碳源对菌株ZJ2的亚硒酸钠还原能力及其合成纳米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ZJ2对5 mmol/L亚硒酸钠还原能力达92%。该菌株合成的生物纳米硒为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188.42±2.63)nm,Zeta电位为(-41.17±1.77)mV。鼠李糖和葡萄糖的添加对菌株ZJ2还原亚硒酸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原率分别提高37.48个百分点和39.53个百分点,且鼠李糖对菌株合成稳定的纳米硒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ZJ2亚硒酸钠还原能力、纳米硒表征及稳定性等方面的综合评分,可知鼠李糖的添加能明显促进Bacillus cereus ZJ2高效合成更为稳定的生物源纳米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硒菌株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纳米硒
还原率
稳定性
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乳酸菌发酵对米乳品质、风味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高小妹
隋勇
+6 位作者
祝振洲
李书艺
周雷
施建斌
熊添
蔡芳
梅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35,共9页
为了探究乳酸菌发酵对米乳品质、风味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黑米、红米和糙米为原料,以乳粉和蔗糖为辅料,添加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制成发酵型米乳。并以相同条件下不添加发酵剂制成的非发酵型米乳为对照,比较分析6种米乳的稳定性...
为了探究乳酸菌发酵对米乳品质、风味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黑米、红米和糙米为原料,以乳粉和蔗糖为辅料,添加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制成发酵型米乳。并以相同条件下不添加发酵剂制成的非发酵型米乳为对照,比较分析6种米乳的稳定性、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酚含量、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乳酸菌发酵显著(P<0.05)提高了米乳的酸度、蛋白质含量、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降低了米乳的pH、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对离心沉淀率无显著影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发酵后米乳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显著提高,正己醇、苯甲醛等米乳的主要香气成分含量分别增加了0.23%~2.42%、0.11%~0.72%。乳酸菌发酵后的米乳具有特有的发酵风味。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乳酸菌发酵对米乳品质、风味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发酵谷物饮料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乳
乳酸菌发酵
营养
风味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谷物茶品质及其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雷
隋勇
+7 位作者
祝振洲
李书艺
许锐
施建斌
蔡沙
熊添
蔡芳
梅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0-499,共10页
全谷物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营养成分,经常食用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肠道癌症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但全谷物的适口性和烹饪特性差,难以被消费者接受,因此,改良传统加工工艺,开发新的全谷物食品十分必...
全谷物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营养成分,经常食用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肠道癌症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但全谷物的适口性和烹饪特性差,难以被消费者接受,因此,改良传统加工工艺,开发新的全谷物食品十分必要。谷物茶作为一种全谷物食品,不仅改善了全谷物的口感,而且保留了其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文章主要对谷物茶在烘烤、发芽、发酵等不同加工工艺下的风味物质变化、功能特性进行综述,并重点探讨了谷物茶在加工过程中丙烯酰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等有害物形成机制及抑制方法,旨在为全谷物饮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茶
加工
风味
营养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硒菌株Bacillus cereus ZJ2的筛选及四种碳源对其合成纳米硒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何嘉丽
刘梦绮
钟文怡
何毅
王璋倩
程水源
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湖北省绿色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5-32,48,共9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FB968)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2023AFA102)
+2 种基金
湖北省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项目(2024KF07)
武汉轻工大学科研创新计划项目(2019y05)
武汉轻工大学硒科学与工程和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储备项目(Se2-202301)。
文摘
为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生物修复、降低土壤中硒污染和合理利用硒资源等,从湖北省恩施市鱼塘坝富硒土壤中筛选到1株耐硒的菌株ZJ2,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株对亚硒酸钠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和还原能力,能将亚硒酸钠还原成稳定的生物纳米硒,并研究了4种碳源对菌株ZJ2的亚硒酸钠还原能力及其合成纳米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ZJ2对5 mmol/L亚硒酸钠还原能力达92%。该菌株合成的生物纳米硒为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188.42±2.63)nm,Zeta电位为(-41.17±1.77)mV。鼠李糖和葡萄糖的添加对菌株ZJ2还原亚硒酸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原率分别提高37.48个百分点和39.53个百分点,且鼠李糖对菌株合成稳定的纳米硒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ZJ2亚硒酸钠还原能力、纳米硒表征及稳定性等方面的综合评分,可知鼠李糖的添加能明显促进Bacillus cereus ZJ2高效合成更为稳定的生物源纳米硒。
关键词
耐硒菌株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纳米硒
还原率
稳定性
碳源
Keywords
selenium-resistant strain
Bacillus cereus
nano-selenium
reduction rate
stability
carbon source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酸菌发酵对米乳品质、风味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高小妹
隋勇
祝振洲
李书艺
周雷
施建斌
熊添
蔡芳
梅新
机构
农业农村部
农产品
冷链物流
技术
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
农业
科学
院
农产品
加工
与核农
技术
研究
所
武汉轻工大学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湖北省绿色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35,共9页
基金
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BBB10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自主创新项目(2022ZZCX005)。
文摘
为了探究乳酸菌发酵对米乳品质、风味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黑米、红米和糙米为原料,以乳粉和蔗糖为辅料,添加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制成发酵型米乳。并以相同条件下不添加发酵剂制成的非发酵型米乳为对照,比较分析6种米乳的稳定性、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酚含量、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乳酸菌发酵显著(P<0.05)提高了米乳的酸度、蛋白质含量、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降低了米乳的pH、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对离心沉淀率无显著影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发酵后米乳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显著提高,正己醇、苯甲醛等米乳的主要香气成分含量分别增加了0.23%~2.42%、0.11%~0.72%。乳酸菌发酵后的米乳具有特有的发酵风味。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乳酸菌发酵对米乳品质、风味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发酵谷物饮料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米乳
乳酸菌发酵
营养
风味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rice milk
lactic acid bacteria fermentation
nutrition
flavour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TS27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谷物茶品质及其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雷
隋勇
祝振洲
李书艺
许锐
施建斌
蔡沙
熊添
蔡芳
梅新
机构
湖北省
农业
科学
院
农产品
加工
与核农
技术
研究
所
武汉轻工大学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湖北省绿色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0-499,共10页
基金
湖北省揭榜制粮食科技项目(2021KJCX-06)
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2022020801020344)。
文摘
全谷物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营养成分,经常食用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肠道癌症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但全谷物的适口性和烹饪特性差,难以被消费者接受,因此,改良传统加工工艺,开发新的全谷物食品十分必要。谷物茶作为一种全谷物食品,不仅改善了全谷物的口感,而且保留了其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文章主要对谷物茶在烘烤、发芽、发酵等不同加工工艺下的风味物质变化、功能特性进行综述,并重点探讨了谷物茶在加工过程中丙烯酰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等有害物形成机制及抑制方法,旨在为全谷物饮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谷物茶
加工
风味
营养
安全性
Keywords
grain tea
processing
flavor
nutrition
security
分类号
TS210.4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耐硒菌株Bacillus cereus ZJ2的筛选及四种碳源对其合成纳米硒稳定性的影响
何嘉丽
刘梦绮
钟文怡
何毅
王璋倩
程水源
《湖北农业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乳酸菌发酵对米乳品质、风味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高小妹
隋勇
祝振洲
李书艺
周雷
施建斌
熊添
蔡芳
梅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谷物茶品质及其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周雷
隋勇
祝振洲
李书艺
许锐
施建斌
蔡沙
熊添
蔡芳
梅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